二姐夫,“妈我们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两口子不跟着晓梅张晨过嘛,吃喝住都他们俩负责,就寻思不用给我们俩额外的钱了。”
 顾母明白了,“你们俩这是想按村里那套来是吧。”
 村里父母跟着哪个孩子过,其他孩子每年给送粮食钱,管父母那孩子就不用给了。
 顾二姐二姐夫俩人点头,顾母摆手,有点无语,“你俩太磨叽了,太矫情了,管那么多干啥,孩子们给了就拿着得了。”
 “什么村里那套城里那套的。”
 “我们老两口跟建华小荷一起过,在村里时候,小荷每年给我拿一百,说是我带孩子辛苦一年的钱。”
 “我就高高兴兴收下了,可没有你们这样想那么多。”
 顾母觉得自家四个孩子性格一点不像她,有的太没脸没皮,有的则是要脸过头了,就不能中和一下?
 思来想去,还是她儿媳小荷跟她最像,有话就说,有事就解决。
 顾二姐二姐夫,“那我们以后收下?”
 “给了就收呗,你们要觉得孩子们给太多,你们以后给孙子孙女买点东西不就完事了,多大点事。”顾母没好气道。
 “那户口也迁过来?”
 “迁呗,四个孩子都成家了,你们大女婿什么为人,二女婿什么为人,三女婿什么为人,儿媳什么为人,你们相处这么多年不知道啊?”
 正常情况下,只要父母不做太过分的事,比如像老大两口子,孩子们都会好好孝敬父母的。
 公园那些小老太太经常吐槽儿媳吧啦吧啦,丝毫不提自己过错,顾母就不信了,都是当儿媳过来的,谁家儿媳一进门奔着跟婆婆吵架去的?
 女婿更不用说了,女方孝敬父母,男人一般不会说什么,除非你找的这个男的太烂,或是女方父母平时做的太过分。
 反正双方都没问题的情况下,父母老了,孩子们都会好好孝敬。
 “嗯嗯。”
 两口子点头,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也知道不会有那么一天,但是人这东西,等哪天不靠自己获取收入,靠别人给,就很没有安全感。
 他们俩在老家,虽说种的地不多,但每年是有点收入的。
 咋说也是靠他们双手吃饭。
 “晓梅还有几天啊,是不是就这几天了?”顾母问。
 她算过晓梅预产期,差不多就是过年前后几天。
 顾二姐,“应该就是这几天了。”
 顾母,“那你们可得注意点,一发动就送医院去,现在不比以前,不能在家生,还是去医院稳妥点。”
 晓梅张晨有个三轮车,当年卖包子时候买的,正好骑那车去。
 顾二姐点头,“知道妈,肯定送医院。”
 “到时候生了通知我们。”顾母说。
 又继续聊了会儿,顾二姐二姐夫俩人就回了。
 两口子回去的路上聊,顾二姐说,“大不了,等孩子长大了上幼儿园了,我们俩摆地摊去呗。”
 现在摆地摊卖货的人很多,尤其是夏天,人老多了。
 买东西的人也多。
 应该能赚不少钱。
 “这个可以,咱们到时候再看。”二姐夫觉得这方法可行。
 他觉得他们并不是矫情,他们俩口子年纪到了七老八十,肯定让孩子们养老了,只是现在他们五十出头。
 还很年轻,没必要让孩子们养,真按弟妹说的他们活到八十算,养他们三十年?他们俩人吃不少饭,还有各种花销。
 不如找点活做。
 二姐夫觉得自己这身体,不说干到七十岁,但是干到六十五岁是没问题的。
 他觉得无特殊情况下,父母养孩子养到十八二十岁,孩子就可以出去独立更生了,当然父母也是,孩子对父母的养老六十五岁,或是七十岁开始,正正好好。
 互相养对方十来年二十年,其余时间做自己的事,不要过度依赖对方。
 不然中间的人,上养老,下养小,夫妻俩压力得多大啊。
 “媳妇儿,咱俩计划一下吧。”
 二姐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顾二姐一愣,“计划啥?”
 二姐夫,“就是我们以后啊,媳妇儿,咱们现在才五十出头,还很年轻。”
 “我是这样想的,晓梅生娃,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需要花三年时间,上了幼儿园就没咋俩什么事了对吧?”
 顾二姐点头,“是这样的,也就接送。”
 因为计划生育,人们也不能要二胎,不存在老大或是老二生其他娃,也就是他们带完老三这一个娃,不用带其他娃了。
 至于儿子那边,跟老丈人一家住一起,结婚时候亲家那边也明确说了,俩孩子生娃,他们给看。
 顾二姐想,出力不用他们出,那他们出钱呗。
 反正以往对家里几个娃都是这样,需要出力他们两口子出力,需要金钱支持,他们俩出钱支持。
 二姐夫,“咱们就给老三两口子帮忙三年,三年以后,我们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你说的摆摊,还是干别的活计,这个咱们慢慢想。”
 “我们俩干到六十五岁,干十年,也能攒下不少钱,到时候咱们俩就拿着这钱去旅游。”
 “像爸妈他们一样,一年去一个城市。”二姐夫挺羡慕顾父顾母现在的生活。
 老两口身体健康,每年去一个城市旅游,不要太潇洒。
 “我们自己的钱,想干嘛就干嘛。”
 “咱们也不用指望孩子。”
 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跟人伸手要钱的生活就不好过。
 顾二姐听的眼睛一亮一亮的,“可以可以,我就寻思我俩现在太年轻了,让孩子们养着不好。”
 “妈还说我们矫情,我们一点都不矫情,我们俩这是考虑周到。”
 二姐夫,“哎呀,妈那思想跟我们不一样,而且以前跟现在也不一样。”
 时代在变,父母那一代出生于封建社会,他们出生于战乱时期,他们的孩子出生在建国后,虽说那会儿国家不打仗了,但是吃饱穿暖还是有点困难。
 现在他们的孙子辈,吃饱穿暖,来大城市读书,一代一代在变好。
 他想他重孙,重重孙的日子会比现在更好。 。
 一路聊着,俩人有点兴奋。
 顾二姐说,“你说咱俩,从出生开始,结婚生子养家糊口,都是随着大流,懵懵懂懂。”
 二姐夫,“可不是嘛,好像没干过自己喜欢的事。”
 顾二姐,“小荷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她跟我讲了一个事,就外国一个老奶奶,73岁时候,扭到了脚,就不能下地干活了,然后她拿起了画笔。”
 “在她八十岁的时候,在一个国外大城市,像咱们京市一样的大城市,她办了画展.....”
 此刻顾二姐才明白小荷跟她讲这个事情的意思。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她那会儿还寻思说这老太太真是闲的,那么大年纪了,扭到脚了就好好休息呗,怎么还开始画画了。
 二姐夫,“对,我们比那个奶奶还年轻,有更多时间。”
 “不过媳妇儿,追求梦想爱好喜欢的东西前,得先糊口,那个奶奶,她家里条件不好,才会到老了才开始拿画笔。”
 “幸运的是,咱们俩家庭条件还行,儿女们都成家了,孙子们也都大了,没咱们操心的事。”
 顾二姐感慨,“这时候我就庆幸当初听了小荷的话送孩子们去念书了,读书真是一条出路。”
 二姐夫,“读书一直是一条出路,在古代也是,只是很多人读不起。”
 “对于我们村里人来说更是。”
 顾二姐,“当家的,其实我吧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我不像那个奶奶一样画画或是唱歌这些,我就是想以后,三年以后,不想围着孩子们转了,想干点自己的事情。”
 围着锅灶,围着孩子转了三十年,她也该换点别的事情做了。
 就是突然醒悟了。
 要换做以前她会觉得,把孩子们养大成家了,她们两口子就该过养老生活了,折腾那干嘛。
 但是她现在突然觉得,她的人生不应该只有孩子,除了孩子,她也应该去做点无关孩子属于自己的事情。
 二姐夫,“谁不是呢,我也没什么爱好,就是想脱离孩子们,自己干点别的什么事情。”
 “哪怕去摆地摊卖鱼钩也好。”
 顾二姐,“卖鱼钩不行,你卖不出去的。”
 二姐夫,“我就是说说。”
 ...........
 俩人一路聊到家里,把张晨晓梅两口子叫了过来。
 “啥事爸妈,这么严肃。”晓梅扶着腰,张晨扶着晓梅。
 顾二姐二姐夫两口子就把自己想法说了。
 俩人心里寻思着他们要不同意,他们就哭惨。
 不过张晨晓梅俩人不仅同意,还举双手双脚支持。
 张晨,“爸妈你们到时候创业,资金不够我可以给你们。”
 顾二姐摆手,“不用你们的,你们的自己留着,万一我们赔了。”
 晓梅,“妈,你快呸呸呸,没开始呢,你就说丧气话,这可不行啊!”
 “要我说,爸妈你们以后一定生意红火赚大钱,日进斗金!”
 二姐夫笑得开怀,“好好,那我们借你吉言。”
 张晨,“爸妈,到时候我给你们买个金蟾,招财进宝。”
 此刻顾二姐二姐夫很期待三年以后。
 原以为宝宝还能在妈妈里肚子待几天,没想到除夕夜就发动了,连夜送去医院。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七点出来的。
 二姐夫中午过来跟苏荷他们说的。
 苏荷笑,“这孩子太会挑时间生了,这生日大啊,大年初一生的。”
 一众人去看了。
 “张晨,孩子叫什么名字啊?”顾母问起。
 张晨,“初一,大年初一生的,就叫他初一。”
 苏荷,“不错不错,初一,一,这娃娃抢在大年初一出来,以后干啥也都拿第一啊。”
 这话众人爱听,也寻思苏荷不愧是当老师的,太会说话了。
 ...........
 83年新年很快就过完了。
 初七所有店面开业。
 姜思齐跟苏荷说了想辞职的事情,到底是优秀员工,苏荷多问了两句,姜思齐挠头,“苏姨,我想自己创业。”
 “我想去摆地摊卖衣服。”
 咋说呢,姜思齐有点不好意思,从服装店不干了,然后去卖衣服,感觉像背刺老板。
 苏荷,“这样啊,挺好挺好,年轻人就该多尝试努力。”
 姜思齐离职去卖衣服,苏荷并不会生气也不会阴阳怪气,因为这是正常的。
 当了老板她就预料到人不会在你手底下干一辈子,除非是国企,不然个体户生意,都是合同制的,在你这儿干一年算是时间长的了。
 店员走走换换,是个很正常的事。
 “不过得招到人了,你才能走哦。”
 姜思齐,“我明白苏姨。”
 跟老板说了这事,姜思齐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除夕那天确实被刺激到了,那么一瞬间,后来回家慢慢想明白了。
 他这个性质有点像白日梦。
 他想辞去卖衣服也是冲动之下去说的。
 不过后来认真想了一下,还是按之前的决定走,毕竟想法这个东西一旦出现,一时半会儿改不了,他要去试试。
 姜思齐跟苏荷说这事的时候,一旁陈远有点害怕,姜思齐走了,来个新人,那店长的位置不会落到他头上吧?
 他害怕担太多责任,这样出事了他怕会解决不了。
 但是吧,如果苏姨找别人当店长,他有心里好像也有点点难过。
 因为那样的话,他在苏姨这儿就是干了一年还啥也担不了的员工。
 就一会儿时间陈远纠结死了。
 苏荷跟姜思齐聊完,“陈远,你来。”
 陈远心里一咯噔,乖乖走过来。
 “记着,以后你就是男装铺店长,这一个时间你跟思齐好好学一下。”
 陈远,“.....好。”他刚想说什么来着,想拒绝来着,得亏没说出口。
 苏荷嗯一声,“好好干。”
 此刻的陈远是高兴又忐忑。
 高兴的是苏姨心里“有他”,还挺重视他。
 忐忑的是,他怕干不好让苏姨失望。
 不过他眼前好像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只能干好,不能干不好。
 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陈远寻思他还比姜思齐差了?他比谁差都不能比姜思齐差! 。
第271章 为啥没选我当店长?
 解决完男装铺子这边的事,苏荷又去女装铺那边跟朱琳琳说了一下。
 “琳琳,你这半年多工作,姨都看在眼里,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客户热情开朗有耐心。”
 “这个店长位置非你莫属了。”
 升职加薪,谁都高兴,朱琳琳也不例外,她激动,“苏姨我会更加努力。”
 苏荷,“嗯好好干,姨很看好你。”
 台球厅那边还要交接一下,苏荷说了几句就走了。
 苏荷走后,王苒过来问朱琳琳,“姐把你升为店长了?”
 朱琳琳高兴,“是啊!”
 王苒,“哦。”她不太高兴。
 她不明白,她们俩人为啥提朱琳琳为店长,而不是她,她比朱琳琳大好几岁呢。
 店长的位置咋也得落到她头上才对啊?
 她问,“过年时候,你给姐送礼物了?”
 “没有啊。”
 朱琳琳不明白王苒为啥问这种问题,好莫名其妙。
 王苒,“你没送她咋会选你为店长?”
 朱琳琳,“不是,我们作为员工,我们水平啥样,老板都清楚好吧。”
 “王姐,你自己想想你平时啥样,店里没人你就趴桌上睡觉,你有次还被老板抓着了你忘了?”
 “还有每次统计库存,都是我来的,你到点就下班。”
 王苒,“那没人,我就眯一会儿咋了,我就早上睡那么一点时间,十来分钟,二十分钟,再说也不是天天睡。”
 “那统计库存,老板也没跟我说啊。”
 没跟她说的事情,她干嘛要去做呢。
 朱琳琳,“那也没跟我说啊,我就干了,这个店里我卖的衣服比你多,我上班时间,我从不睡觉,你还给客人甩脸子,是我跟那客人道歉的,然后买下衣服的。”
 “是那客人语气先有问题好吗?我一开始好好跟她介绍的。”
 王苒真是气死,别的也就算了,这也要拿出来说,明明是那客人先不对。
 朱琳琳冷哼,“人家多试几件衣服,你就不耐烦了,撇嘴翻白眼,是不是你啊,最后人家吵着找老板,还不是我哄好的。”
 “所以,论实力我比你强,我干的活也比你多,这店长我不当,你当?”
 要说苏姨选王苒当店长,她也不会有啥想法,她压根就没想过这事。
 只是她比王苒早来几天,徐英和张宁姐教她盘点库存这些事,然后她们走后这事她就顺其自然干了,也没觉得什么。
 苏姨选她当店长,她当然高兴,有种自己的努力被人看见的感觉。
 王苒倒好,来质疑她了。
 她在不服什么?
 王苒讽刺,“好好好,你当。”
 “要说像台球厅那样,管好几人的店长还行,就我们俩人的店长你有什么可得意的。”
 “还有,我不干了!你一个人当店长去吧。”
 朱琳琳冷笑,“王姐你嫉妒我直说,无论是台球厅也好,还是服装店也好,店长工资都是五十块钱一个月。”
 “钱多就行呗,管多少人呢。”
 “还有,你要离职的事,我明天会去跟苏姨说的。”
 王苒冷着脸,“你去说吧,我真不干了,没开玩笑。”
 “好。”
 王苒此刻要气死了,老板居然没选她为店长,她以为,她跟魏蓝年纪差不多,服装店如果选个店长会落到她头上呢。
 只是一直没选,然后今天老板居然选了朱琳琳当店长,这把她当什么了?
 老板是不喜欢她吗?
 魏蓝都能一升再升当店长,她为什么不行?
 想到这儿她瞬间不想干了。
 苏荷不知道服装店的事,她来台球厅了。
 “姐,我让叶霜管理台球厅。”魏蓝把叶霜拉过来。
 苏荷笑,“行啊,你看好的人,一定是特别优秀的。”
 被老板这么直接夸赞,叶霜有点点害羞,还有点点激动,她说,“苏姨,我一定会管理好台球厅,不会出一点差漏。”
 “好好,我相信你啊,加油哦,叶店长。”苏荷笑说。
 叶霜想,叶店长,这话听着,咋这么好听。
 苏荷又跟魏蓝说, “你是总店长,姐所有的店,都交给你了。”
 魏蓝认真,“姐,我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台球厅没有出现像服装店那样的事,陆锦程没有那想法,薛牧嘛,他喜欢当隐形人,也不想担太多责任。
 而何芝芝,满脑子都是陈远。
 解决了几个店里交接的问题,苏荷就张罗着开她家第八,第九个铺子的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5t5从此稳拿绿茶剧本(玉屑金泥)				[BG同人] 《(综漫同人)5t5从此稳拿绿茶剧本》作者:玉屑金泥【完结】晋江VIP2021.04.13完结总书评数:608 当前被收...
				
- 
				ABO精神病疗愈院(荔也)				[穿越重生] 《ABO精神病疗愈院》作者:荔也【完结】晋江VIP2024-7-26完结总书评数:1872 当前被收藏数:12351 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