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又想到了说她们很喜欢吃东西被投喂的事情了,一切果然是有征兆的。
后来导演补充了一个采访,采访MS-PT福特车队的体能师兼营养师,关于吴知和吴眷的饮食和维持体形之类的问题。
体能师带着一点好笑,还有一点沧桑回复:“她们确实是很喜欢吃东西,不过只喜欢吃好吃的东西,所以我不曾担忧她们的体重问题,不仅是她们很自律地完成健身任务,还因为在总部的时候怎么让她们多吃一点反而才难事。”
这下英国美食笑话实在是没办法摆脱了。
一天就这样安静地过去,第二天来了。
她们开始进行勘路。
勘路用的车是租来的民用车,后面可以坐人,摄影师可以跟着上车。
这让摄影师可以在勘路前拍下了一段吴知吴眷与其他车手在葡萄牙站第一次碰面的场景。
彼此简单打个招呼,随便聊几句日常,又各自去忙手头上的事情去了。
也就是没什么太大的火药味。
WRC的火药味并没有那么浓郁,车手们和车队之间不满也好,对另一个对手相处不融洽也罢,明面上都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
谁让WRC一组现在只有三支车队,人来来回回就那么些个,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
比赛也不是同时比较,彼此会相对较少受到其他车手的影响,让火药味的浓度又一步地降低。
即使是对上如今这位有力竞争者,很少会把内心的想法透露出来。
碰面没什么针锋相对可以拍,后面的勘路同样很遗憾也没什么好拍的。
勘路不会封路,开车的车速并不快,吴眷低着头对着笔记本做记录,吴知在走的时候则是口述一遍走过的情况。抵达终点后吴眷继续修改,在第二轮中换成吴眷念,吴知开,中途没什么多余的话题交谈,全都是为了比赛而服务。
这么多的比赛,最终浓缩成可能就一个多小时的影片,很多东西都需要取舍,像是勘路这块估计只有一个几秒钟的镜头。所幸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不怕产生废片浪费胶卷这些。
葡萄牙站同样也是有20个赛段,12条赛道,加上shakedown路段,一共是13条赛道,赛段最长的差不多有38公里,勘路还是要费不少工夫的。
每次勘路之后,她都会和车队的工程师在讲勘路的一些情况,以及对车辆调试方向的期望。
由于这些都是需要保密,导演并没有近距离拍摄,只在远远的地方拍下来沟通的场景。
发车前要做的东西每一站都是差不多的,在比赛前的一天,有了一点突发情况出现。
车队的工作人员拿来了一堆的卡片给吴知。
“这些都是需要签名给粉丝的。”
WRC以前是有车手车迷见面,然后签名这一个环节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大家都知道,这个环节已经被取消,不过有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送进来让吴知眷签名。
吴知看着袋子里的东西,嘶了一声:“怎么会那么多?”
“葡萄牙站本来就很热情,再说你在上一站夺了冠,粉丝又多了一批。”
导演在一边默默点头。
葡萄牙站在WRC所有的分站中,车迷的热情程度也算得上是顶尖的,每一次比赛都会有许多车迷聚集在附近看比赛。
导演刚来就拍下了不少车迷镜头,以后估计能用上,还没到正式比赛就有那么多人,等到正式比赛更不用说。
“不是很多,你加油签完吧。”工作人员说完,旁边看路书和吃瓜的吴眷也挥了挥手:“没错,你加油,车迷朋友们还在等着你呢。”
工作人员用谴责的目光看过去说:“朱安你也是要签的。”
吴眷:“……”
吴知:“哎嘿。”
吴知和吴眷埋头苦签,签完给会工作人员,时间差不多就该去休息,准备明天的shakedown赛段。
镜头好好地记录下吴知和吴眷在shakedown试车时的状态。
外表看上去变得更加认真,又不会不近人情,看到镜头对着自己后,还会对镜头笑了笑,又把视线集中在那辆在进行最后检修的爱车身上。
偶尔两人会凑近小声讨论一些什么,和队友也会进行一些沟通,最后在车辆基本准备好后,好好检查一遍着装,和队友们碰拳,姐妹两人拥抱一下,上了车,前往发车点。
后面的镜头他们很难去拍摄,也只能看直播。
积分第一的吴知又是第一个发车。-
相比于克罗地亚,在砾石路开路显然会更难。
Shakedown赛段5公里不到,她们的66号赛车拿到了第四的名次,作为开路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
起码导演从车队的氛围看出来,车队的人对此还挺满意的。
这种氛围中,反而是带着深思表情回来的吴知和吴眷,显得不太一样。
导演看了看车队,又看了看想到了什么,抓着工程师沟通的姐妹,内心不禁觉得有点意思。
完全是车队不急车手急的状态啊!
导演头一次那么认同网上的一个观点:福特能签下那么想上进的车手和领航员,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确实神奇。
摄像机安安静静地对着门口,拍摄着门外的景色。
能成为WRC赛道的地方,风景绝大部分是不差的。
WRC可以说得上是“车与自然”,吴知眷有时候会猜想风景或许也是选择赛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镜头对着的门外,比较靠近一片树林,雨水打落在树叶上,水珠不停滚落到下一片叶子,直至最后和大地融为一体。
导演并不是因为忽然来了个伤春悲秋拍摄一下雨景,单纯是为了拍摄这场忽如其来的雨。
背景音中隐隐约约能听到车队的工作人员在沟通交流。
两道脚步声越来越靠近,有两个人站在了门边,看着外面雨景,然后叹气。
“唉,下雨了。”
“害,下雨了。这雨不会下很久吧。”
“如果把地都打湿了那就惨了。”
吴知和吴眷发出了同样的悲叹:“惨啊。”
雨,肯定是拉力车手们都不喜欢的一个因素。
一旦下雨很多事情都变得不可控起来,无论是车辆的调试,还是轮胎的选择使用,都会因为一场雨而让先前的准备白费。
所以那么多车队才会有气象员这么一个岗位配置,就是为了预防天气发生变化。
MS-PT福特车队的气象员先前也做出了判断,说有极大的概率要下雨。
吴知眷是无比希望自己气象员预言不准,可惜,这场雨还是下了。
葡萄牙站中她写好的路书是建立在没有雨的情况下,现在下雨了,路书的内容肯定需要发生调整的,他们现在并不能够再去看赛道在雨后发生的变化,派遣人去看也不行,那是作弊行为,所以也会有些人会钻这些空子让自己获得更大的优势……
吴知和吴眷感叹完,转头回去再次做调整。
幸好这场雨并没有下太久,吴知大本营附近的地面上摸了摸地上的土壤,又看了一下雨水渗透的湿度,内心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
这一站倍耐力提供了不少的轮胎选择,又是一场需要用上轮胎战术的比赛。
气象员说在这场雨之后,再下大雨的概率不是很大,车队先前跑过很多次葡萄牙站,吴知眷对砾石路还是有点了解,最终综合考虑之后,吴知眷带上了软硬混合的车胎,雨胎就不带了。
雨胎使用有局限性,除非是真的雨势很明显,不然车队是不会选择带上雨胎。
在砾石路,软胎一向有比较好的表现,就是容易磨损,硬胎可以用于弥补一下情况。
车辆全部调试完成,吴知和吴眷出发了。
那些WRC的经典站,每一站都有不同的有意思之处。
葡萄牙站同样如此,葡萄牙站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特别有意思,好吧,这是废话。
葡萄牙一方面是拥有着极度狂热的拉力车迷,导致每一次来到葡萄牙站,全部人都会看到乌泱泱的车迷在路边围观。而有着如此狂热车迷的葡萄牙,却不会太过主动去管理观众。
现在其实已经好很多了。
在七八十年代,葡萄牙站的车迷是直接站在赛道边缘观战,极度靠近赛车,并且以摸到赛车为荣——甚至机械师还试过从赛车里捞出属于观众的断指。
对车手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人组成了人墙,如果自己失误,但不仅仅是自己出事情,观众也会有生命危险。事实上也发生了事故,车辆冲入了人群之中,造成了三死数十人受伤的惨剧。
一方面是赛段的弯角很过分,特别考验车手的技巧,第一次跑还是第十次跑,都不一定能够征服葡萄牙的赛道。在比赛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让比赛可看性更上一层楼。
这几天的比赛,吴知眷已经猜到不会那么容易地完赛的。
作为积分榜上的第一名,她们承担了今天的扫路任务。
吴知眷已经主动“忘记”在克罗地亚站被嘲笑的事情,已经“原谅”所有人,这次开赛前没有再憋死自己也不说话,但也没有发生上次“暴露”自己是肯德基卧底的惨剧,她们仅仅针对雨后的情况简单沟通了几句,就开始等待着倒计时结束。
时间归零,车辆行驶而出。
平心而论,这里的风景还是挺好的,赛段发生在森林之中的林道,两边皆是高大茂密的树木,风景的美好并没能让吴知眷心情舒畅,在那么温和的天气之中,她开出了一头的汗,实在吃力。
地面上的小石子很多,加上还下过雨,路面更加滑,车开在上面的抓地力总是很容易消失,好不容易刚有一点抓地力,一个弯道过后这点抓地力就会消失。开得快与慢都全看前面的路到底好还是不好。
都是头车,克罗地亚头车遇到的路况都显得眉清目秀起来。
毕竟那是沥青路,明面上没有太过明显的小石子,头车很难把小石子给扫出路面,前车后车有差距,差距肯定没有这一站那么大。
吴知眷在葡萄牙站行驶过程中,会把路面的石子扫去路边,让后面的车会更加舒服地通过,差距可以拉开很多的。
吴知眷知道自己很难在这个赛段占优,也很想让这个差距尽量拉近,但是实在是太难了!
吴知眷跑完后,前往下一个赛段中在观察其他人的比赛情况。
第一个不出意料的事情是,越后发车的车手速度是越快的,就算是整体驾驶水平不是很强的车手也可以无限接近吴知眷的成绩。
第二个不出意料的事情是,现代在这一个赛段之后,就展现出了他们车辆的优势。
葡萄牙站的赛道偏向技巧性,丰田的大马力在这里很难发挥出速度上的优势,现代车更适合在这种路上跑。
第一个赛段结束,三辆现代车是排在了前三的位置,第四是格林史密斯,第五才是驾驶丰田车的埃文斯。
而今天头车出发的吴知眷,和第二出发的奥吉尔分别掉到了第六和第七去。
格林史密斯是第一次在一组的成绩比吴知眷还要好,对于他本人,以及其他人而言是一件特别震惊的事情。
格林史密斯心里也清楚这是因为他积分靠后,发车靠后占据了不少优势,可能够拿到这种成绩,还是很难控制自己过分开心的心情。
实在是钞能力终于有好的起效了。
在这一站开始之前,他又一次换了个领航员,上一站就换了,克罗地亚站表现不算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的情况下,他再一次换人。
如今的领航员名为克里斯·帕特森,是一名爱尔兰人,和格林史密斯不存在语言上的问题,在拉力赛中,车手和领航员的默契重要性不必多说,语言如果沟通不顺畅,会很影响比赛成绩。
就像是在蒙特卡洛站,刚换了领航员的诺伊维尔,就因为语言问题犯下不少错误,就算是他和他领航员都是比利时人……不巧的是,比利时是个多语言,多官方语言的国家呢,明明是同一个国家,没想到居然还能产生语言隔阂。
克里斯·帕特森成为格林史密斯新一任领航员,除了能搞定语言问题之外,还因为经验十分丰富,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活跃在拉力赛场上,曾经在1993年作为领航员和队友夺得过PWRC的冠军。他的经验可以弥补格林史密斯的许多不足之处。
再加上他请教过吴知和吴眷,还得到过这位十分拥有实力的车手的指导,让他在这一站中,进步飞快。
格林史密斯没告诉过别人,其实他萌生过砸钱请吴眷当自己领航员的想法的……只有和吴眷搭配过,才知道吴眷在领航上面做得多出色。只是一想到如果真的提出来可能会被姐妹双打,他默默吞下这个想法,最后找到了富有经验的克里斯·帕特森成为自己的领航员。
这次换搭档为他创造了至今为止最好的成绩。
格林史密斯的优秀表现保持了……不够一个上午。
并不是因为他突然就拉了,而是因为他轮胎在第三赛段中,爆了。
他的车险些就只剩下个车轱辘回终点,外面还套着的皮让格林史密斯险险避开步入塔纳克后尘的道路——指因为只有三个轮胎跑最后因为危险驾驶而被警告。
格林史密斯:“……”
他忽然间,在这一刻很能理解吴知和吴眷当初喊着让他家族收购倍耐力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心情了。
格林史密斯对着镜头还很礼貌地说自己很失落很失望,明明有大好优势现在却变得如此让人困扰。
私底下没有问候倍耐力已经是很有素养的一件事情了。
他可是因为爆胎,立马损失了超过50秒,除非其他车子都一并倒霉,不然即使实在以百分之一秒作为计算单位的拉力赛,50秒也几乎可以决出生死了。
吴知眷看到格林史密斯一脸悲痛的模样,只能表示默哀:“没事,你得习惯这种随机降临的厄运。”
随机降临的厄运……真是一个足够好的形容词啊。
和又一个倍耐力的牺牲者格林史密斯不一样,吴知眷的成绩是一个稳字,头车吃亏就吃一点亏,不管怎么说,今天她都不太可能是倒数第一,明天只要自己不是头车出发就有机会追上去。
上午的赛段结束后,现代依旧是排在前三名,第四五六名是丰田,第七名是吴知眷,第八名是奥吉尔。
她的选胎结果还不错,不至于让自己太过被动,和前面的差距在半分钟之内,有点糟糕,还算是可控的。
下午会跑上午重复的赛段,那时候的路况会更好,是时候进行反击。
第137章 137、完赛
葡萄牙站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神奇的事情出现,可能是拜它那极具有挑战性的赛道所赐,所以总是会有一些事先无论在什么做准备,都没办法避免的事情发生。
导演还在拍摄着吴知眷在夺冠后,面临的第一场比赛一开头就迎来了失利,队友反而有了不俗表现这种事态。
至于接下来无论是来个绝地翻盘,还是冠后痛饮失利,都是一个不错的故事线。
没想到吴知眷这边还没崩,她的队友先崩了。
队友崩完都还没完。
对手也崩了。
上午福特献祭了一个格林史密斯,下午被献祭的是现代的车手·们。
上午比赛结束的时候,排在前面的三个现代车手分别是索尔多,诺伊维尔,塔纳克这三个人。
排在第一名的是索尔多,这位车手可能提及得比较少,但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比赛经验的车手,1983年出生的他,从2003年开始就在拉力赛征战,也拿到过分站的冠军,但是至今是没拿到过总冠军。
主要是他和吴知眷有点像……不对,按照年龄差和活跃的顺序来说,应该是吴知眷和他有点像。
像的地方是驾驶偏好很明显,在砾石路上更有自己的一套。去年索尔多拿到的分站冠军就是撒丁岛站的冠军。
在同类型的葡萄牙站他领先是很正常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曌爪爪) [BG同人] 《(网王同人)迹部同学恨我是根木头》作者:曌爪爪【完结】晋江VIP2023-08-07完结总书评数:7091当前被收藏...
-
救我于世间水火(简梨) [穿越重生] 《救我于世间水火[快穿]》作者:简梨【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7-01完结总书评数:1119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