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醉鱼仔)


否则的话,还有处罚,轻则罚星币,重则封号。
看着页面上大大的“封号”两个字,真是警告的意味很强烈啊!
孟秋:“好吧好吧,我自己学还不行吗?”
本来也就是想想,系统里的书太超时代了,拿出去也没法说啊。
培训结束,下一步就是实验阶段了。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他们的目标是无人机,但也产生了一些“副产品”。
比如,电池。
当前,国内有的多是碳性电池,也就是俗称的干电池。这种电池应用范围广,但缺点也很明显,不耐用,无法充电,蓄电量低。
无人机上要是用碳性电池,说不定还没到目的地呢,啪叽,没电了。
所以,他们考虑使用一种新电池——锂电池。这种电池,一是能充电,二是耐用,三是体积小,正适合无人机。
在孟秋的前世,无人机已经发展到民用程度了,电池用的基本上还是锂系电池,只不过那时候已经用上了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而已。
研究所里搞化学的郭教授对他们这个说法很不满意:“什么‘副产品’?这能是副产品吗?”
这可是一款新电池!
孟秋看着情绪激动的郭教授,默默更正:“不是新的,国外说不定都有了。”
她前世这个时候,国外的某个实验室早就已经制成了世界上首个锂电池,这都好几年了,估计也进一步发展了。
郭教授道:“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不管怎样,这在咱们国内,就是一款新电池!”
重量轻、充放电次数可达百次、使用寿命长……
郭教授看着他们的实验记录,眼睛都在放光,根据这种电池的特性,汽车、军工、航空航天,乃至水、风、太阳能等大型储能系统都能用上!
他看向被自己塞过来学习的学生薛镇:“这是你研究出来的?”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个爱躲懒的学生有这个天赋呢?
薛镇连连摆手:“不不不……”我可没这个脑子!
他手指指向孟秋,诚恳道:“都是我们组长的指导。”
差不多算是组长把步骤都告诉他们了,他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行。就这样,偶尔卡住了,还要去控制组呼叫:“组长,请求支援!”
郭教授看向孟秋,孟秋猛摇头:“没有!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向,动手的都是他们!我又不是学化学的对吧?”
“对……”郭教授痛心疾首,“你怎么就不是学化学的呢?”
孟秋转移郭教授的注意力:“您看这种电池怎么样?”
郭教授道:“思路是好的,成品略粗糙,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没错没错。”孟秋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没办法,我们人手不足,动力方面也缺一个镇场子的……”
“其实我们现在做的锂电池还有很大的问题,虽然能充电,但循环性能不够好,容易产生结晶,导致短路。金属锂具有高活性,作为电池,很不安全,容易爆炸。”
“您觉得将金属锂换成锂的化合物怎么样?比如利用锂离子的特性,将其嵌入石墨中,或者是石油焦炭中……另外,还有……”
郭教授听着听着,不由和她讨论起来:“如果负极用石墨,正极用含锂化合物,放电时……”
一聊起来,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郭教授说到口干舌燥,端起旁边的杯子,喝了口水,反应过来。
“我说你怎么突然来找我,你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孟秋嘿嘿笑:“我这不是有想法,没能力,来求援来了吗?”
孟秋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她顶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知道,没关系,她身后还有一整个研究所呢,学就行了。
郭教授就这么被她拐到了组里。
有郭教授的加入,动力组的进展快多了。孟秋顺便找机会把关于锂系电池的一二三四五透露给郭教授。
锂电池后面有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又分很多种,比如钴酸锂、磷酸铁锂,再后面还有体积更小、容量更高、更加安全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郭教授连连感叹孟秋想法多,却没想到自己的工作都给安排到几年后了。
第一块锂离子电池出来,郭教授还在深入研究,孟秋看着眼前的新电池,打了个响指。
动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块,解决了!
顺带她还产生了一些其他的联想,有了锂离子电池,很多东西似乎都可以做出来了。
孟秋拉着动力组还有图像采集组的几人一阵嘀咕。
几个月后,张副所去京城开会,顺便捎了几样东西过去。
外贸部收到两个箱子,听说是上次研究出游戏机的那位同志让人送来的,顿时来了兴趣。
难道那位同志又做出好东西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把箱子搬到办公室里,第一个箱子体积较小,先打开的这个,里面又分了两个包装,其中一个装的是——
“电动剃须刀?!”
包装一打开,就有同志认出来了。
国内的男同志们用的基本上还是那种铁质的、带刀片的手动剃须刀,但外贸部的同志们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他们是知道国外有一种电动剃须刀的。
里面装了电池,打开开关,刀片自己旋转,只要放到下巴处就行,方便快捷。
有时候去国外出差,酒店里就提供这种电动剃须刀,就是要钱。
盒子里面装的这个,分明就是电动剃须刀!
盒子底下有一张说明书,拿起来一看,果然是,他们的同志竟然把电动剃须刀给做出来了?
第一个叫出“电动剃须刀”的周伟志拿着手里的东西翻来覆去地研究:“哎,你们看,这个电动剃须刀还能充电!”
旁边正阅读说明书的常盛道:“这上面说了,这款剃须刀就是带充电功能!”
这可是奇了,他们之前在国外听说过的都没有这个功能呢!
大家就说:“试试,试试怎么用!”
电动剃须刀在周伟志手里,他当仁不让:“我来,我来!”
“要不要来点肥皂沫?”
“应该不用吧?”
“我之前见那个史蒂夫也是直接用的……”
虽然这么说了,周伟志还是怕把这个电动剃须刀弄坏了,去外面弄了点水,把下巴濡湿。
他举起电动剃须刀:“咳咳……我用了啊!”
在几双眼睛的注视下,周伟志打开开关,剃须刀发出嗡嗡的震动声。
“动了动了!”
“在剃了,在剃了……”
纪部长离老远就听见这边的动静,他背着手走过来:“怎么回事?”
“部长。”
“部长……”
大家喊道,其中一个人在他耳边低语几句:“研究所……上次张道南……”
纪部长想到那个能下象棋的、每个月给他们带来几十万外汇的游戏机:“又有新东西了?”
“是,这次是电动剃须刀……”
纪部长问:“用起来怎么样?”
周伟志作为试用者,摸摸自己光滑的下巴,道:“部长您看,剃得干干净净。它这个刀头和我们以前在国外见过的不一样,我们以前见过的那种是上下刀头,这个是旋转的,更贴合,速度更快,剃起来也更干净,而且还能充电!”
“还能充电?”
“是的!”
常盛将说明书递给部长,纪部长看了看,扫了眼箱子:“剩下的东西是什么?”
大家拿出第二样东西,巴掌大的盒子,里头一个圆形硬纸板,上面箍着一块……手表?
形状看起来像手表,可上面一没有时针,二没有数字,这东西,是手表吗?
拿起说明书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电子手表。
众人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将其打开,表盘上终于显示了几个数字,调好时间,和他们手上的手表放在一起,数字还真的会随着时间跳动。
除了显示时间,这个电子手表上竟然还能显示日期和星期!
连日历都不用了,比他们现在的手表看时间还更方便,更简单,只要认识数字就能看懂。
如果说第二样让大家惊讶,第三样就更是如此了。
半人高的箱子,里面装的竟然是一辆玩具车。
大家普遍认知下,玩具车就是那种小小的,四个轱辘在地上滑。可这个呢?它竟然真的能开动,就跟小汽车似的!
大家不敢相信:“这、这怎么开啊?”
纪部长发话:“去走廊上试试!”
两个同志小心地将玩具车搬到了走廊上,周伟志与常盛两个年轻人研究了一会儿,终于有点明白了。
周伟志小心地拨动操纵杆,只见玩具车缓慢地移动,并随着他的操作,逐渐加快速度。
真的动了!
众人:这东西是……玩具车?
这不就是个缩小版的真车吗?
还是说科研人员眼里的玩具跟他们以为的玩具不一样?
嗯,一定是这样的!
“部长,说明书里写了,这车还能坐人呢!”周伟志兴奋道。
纪部长瞥瞥他:“你还想自己上去坐坐?”
“那倒不是……”想是想的,这不是车子太小了吗?这么宝贝的东西,万一被他一屁股坐坏了,那不就完蛋了?
在场也没个小孩,最后一群人搬了两摞书放进去,假装里头坐了个小孩,还严格估算了书的重量。
周伟志玩了一个来回,常盛撞撞他,该我了!
其他人也清嗓子的清嗓子,使眼色的使眼色,那什么……见者有份,排队。
纪部长看他们眼神乱飞,就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他手一伸,刚从周伟志手里抢到遥控器的常盛苦着脸交给他。
纪部长眯着眼打量了一下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几个按钮,按下启动键。
玩具车缓缓向前,纪部长心说,开车这回事,他也不是不会。
纪部长过了一把开车瘾,将遥控器还给常盛,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针对这三样东西,调研一下国外市场,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书,下周一开会。”
“是!”
纪部长背着手离开,边走边道:“哦,东西研究完,记得保存好。”
被留在身后的几人体会了一下部长的意思。
“来来来,让我研究研究……”
“不,还是我先研究……”
甭管是男同志女同志,对这个第一次见的“玩具”,都充满兴趣。
从出现到走入市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在研究过后,“老家”先给远在港城的张道南同志发了几个样品。
张道南收到东西,大喜。
“太好了!”他搞清楚这几样东西后,直拍大腿。
过段时间是白三少的生日,他正愁送什么礼物呢。
前段时间他跟白三少飞了一趟Y国,见过一款电子手表,M国一家公司生产的,两千美元一块。
张道南当时就暗自咂舌,这些资本家也太会抢钱了,一块手表,两千美元,怎么不去抢呢?
现在嘛,人家那手表定价两千美元,他们这个比那个更高档,一千美元不过分吧?
送白三少一棵新的摇钱树,想必白三少会满意的。
至于其他两样,可以再找时机推出,尤其是能载人的玩具车,他在国外也没见过这种玩具,那就是全世界第一款,必须卖个好价钱。
在张道南收到样品之前,他的好哥们方平安先收到了礼物。
方平安抱着相机,激动地地跳了起来。
“我去!二嫂也太厉害了吧?!”
上次聚会,聊天的时候,他随口提了一句要是有那种不用胶卷的相机就好了,没想到,二嫂竟然真的做出来了!
真不愧是有警卫员贴身保护的人,牛,太牛了!
方平安抱着相机爱不释手,他举起相机,对准桌上的摆件,又嫌弃不好看,在屋里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勉强可以入境的景色——窗外的树。
“咔嚓!”
方平安看着相机里面的照片,重重地亲了一口,他的宝贝,大宝贝!
二嫂可是说了,这可是实验室制品,外面都没有!
他决定了,从今天开始,二嫂就是他亲二嫂!
方平安抱着相机玩了一会儿,没舍得多拍,刚研究出来的,内存不够,还保存不了太多照片。
拍了两张,过下手瘾,方平安就将相机锁到抽屉里。刚锁上没一秒,他又反悔了。
不拍,他就摸摸。
在方平安抱着相机如痴如醉时,远在驻地的无人机项目组,也有一群人沉迷项目无法自拔。
实验室里,大家腾出空地,衡量了一下屋顶高度,应该可以,便对孟秋比了个手势。
孟秋操作着操纵杆,放在空地中间、勉强能看出飞机形状的物件发出声音,一阵响动后,缓缓升空。
众人屏息凝神,见它在半空中摇摇晃晃,便不由攥紧拳头,生怕它掉下来。转头看组长,却见组长面无表情,很是淡定。
孟秋要是知道大家的想法,肯定会吐槽,任是谁,在此之前,已经操作过几十上百次,也激动不起来。
在项目进行的同时,她在系统实验室里也复刻过。在系统实验室里做出的成品是可以选择保存的,只是不能拿到现实中而已。
孟秋在系统空间里已经试飞过无数次,今天只是简单的操作,小意思啦。
只是这架无人机的性能还是不够好。
试飞结束,无人机缓缓下落,在即将落在桌面上时,机身倾斜,从半空中坠落。
离得最近的王建民仗着身高,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
“没事吧?没事吧……”
大家围上去,第一时间检查,还好机体比较结实,没有出现明显的损坏。不过发生坠落,还是让大家有些丧气。
孟秋拍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说道:“顺利升空,就代表咱们已经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后续再慢慢改进,别着急嘛!”
确实,在参与这个项目之前,大家或许都没有想过,他们能让一架“模型飞机”成功飞起来。
经过分析,找出第一次试飞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改进,第二次试飞是在两周后。
这次他们的试验地点放在了户外。
马达启动,缓慢地升空,在半空中悬停了几秒,确认没有问题,继续上升。
一开始大家还能将整架无人机看得清清楚楚,随着它越升越高,渐渐地,甚至超过了他们实验楼的高度。
无人机还在继续往上,大家越发地屏住呼吸,这么高的高度,要是坠落,他们垒成一摞都接不住。
无人机在大家的视线里逐渐成了一个黑点,众人看了一下传回来的数据,56.3m了。
还在继续,62.4m。
90m。
91……92.7……97……99.9……100!
到达一百米高度了!!
超过了!!!
高度不再上升,最终传回来的数据停在了102.3m。
小黑点又逐渐地放大,缓慢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平安落地。
人群中传出一声重重的呼气声,显然,刚才憋气的不止一个。
孟秋看了一下韩芸,让她记录下相关数据:“飞行试验通过,下面是飞行时间及特殊动作试验。”
在他们的目标中,飞行时间至少要达到30分钟,同时,信号距离最好能达到五公里左右。
特殊动作则是指转向、倒飞、横滚、筒滚等。
测试完成,各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陈绍英推了推眼镜:“组长,我们这算是成功了吧?”
孟秋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不是算,就是成功了!”
“同志们,我宣布,测试通过,‘飞鹰一号’取得圆满成功!祝贺大家!”孟秋放下手里的东西,鼓掌道。
虽然看到测试结果,心里已经有了预期,但听到组长宣布,心才终于落地,大家“啪啪”鼓掌:“太好了!”
“飞鹰一号”从今天开始,正式诞生了。他们国家在又一个领域不再是空白了!
有飞鹰一号,自然有二号、三号。
飞鹰一号只是简单的侦察机,上面搭载相机的那种。而二号的功能则是对地打击,三号是电子干扰。
所以他们的下一步工作就是研究可搭载的武器以及干扰敌方雷达、通信的设备。
沈教授等一众教授一直关注着他们这个项目,听说他们已经经过了一次测试,就等着他们报喜,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怎么回事?难道测试没通过?
不应该啊,看他们最近的心情不像是失败了啊?
教授们百思不得其解,都寻思着要不要偷偷去看一眼,终于收到了邀请。
孟秋发誓,她没邀请那么多人,就两位老师以及研究领域和他们项目搭茬的几位教授,但是实际上到来的人就……
额,宗教授、王教授以及其他几位教授,无人机涉及的似乎跟你们没啥关系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