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硬核系统让我当大佬(醉鱼仔)


他道:“那你想叫什么?为了欢迎你加入我们,给你个取名的机会,八剑客不好听,要不然叫……八仙?八仙过海嘛。”
顾鹤年更嫌弃了,大家也纷纷表示:“林亦寒同志,起的很好,但还是不用了。”
八仙也没比八剑客好哪儿去!
加榴炮团队便正式成立,第一次组会,大家坐定,一行人看看孟秋,又看向顾鹤年。
他们困惑,顾鹤年加入,这个项目组的组长现在还是孟秋吗?
孟秋也看向了顾师兄,顾鹤年抬眼,对上她的目光,眉头微皱:“看我干什么……组长?”
孟秋笑了,大家也确定了,顾鹤年过来,不是来当组长的,他就是和他们一样,单纯加入这个项目。
孟秋站起来道:“那咱们就来分一下工,顾师兄还是弹药组,后坐系统组,我和红玲姐,瞄准系统计算的数据比较多,由芸姐和李哥、王哥负责,最后的架体部分,林师兄和邓哥。大家有疑问吗?”
顾鹤年的目光扫了扫众人,率先道:“没有。”
大家也都没有异议,除了马红玲,其他人都是之前孟秋的老搭档,之前的几个项目,也都是孟秋安排,他们接受得很好。
至于马红玲,顾鹤年在这儿呢,他都没有意见,她还有什么意见?
是以,孟组长的第一个决定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孟秋道:“那么,我宣布,咱们的071加榴炮项目从今天开始,正式启动!”
大家“啪啪”鼓掌。
韩芸玩笑道:“组长,野心很大哦。”
用“071”来命名,这是想在今年就将这个项目完成,一般一个这样的大型项目,没有几年很难成功。
孟秋笑了笑:“嘿嘿,梦想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
大家也笑了起来。
项目启动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理论设计。
孟秋首先发言:“我们的目标是兼顾加农炮远距离、大威力,和榴弹炮弹道灵活、便于打击隐藏目标两个优点,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大家有什么想法?”
顾鹤年道:“射程方面,一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增加膛压;二,改进炮弹;三,增加辅助动力。具体方式……”
林亦寒道:“架体上或许可以采用更精细的结构……”
韩芸道:“瞄准上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单个来看,或许能做到,但想要同时做到,不太可行,就好比这方面……”
“如果加长身管,势必造成重量的增加,和整体的不灵活……”
“如果不加长,初速怎么提升到我们想要的……”
沈教授一连几天没看到小徒弟有什么新动静,他心道,不会是躲在哪里哭鼻子吧?
他是有意培养小徒弟,但可没想让小徒弟一下受到太大的打击。
沈教授背着手,踱步到小徒弟的实验室,还没靠近,便听到里头的争吵声。沈教授脸色一变,走近几步,仔细一听。
原来不是在吵架,是在讨论问题。
他轻手轻脚地站在门口,隔着一扇门,静静地听了一会儿,欣慰地点点头。
小徒弟总能在他以为已经摸清她的底时,又给他带来新的惊喜。
看,这不是开展得好好的?
这孩子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太妄自菲薄,以后得多夸夸她,让她认清自己的实力。
沈教授没有进去打扰,他听了一会儿,便抬脚离开,走出这一层,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唐啊/老王啊/老谢啊……见字如晤,近来可好啊?最近有没有收学生啊?没有啊,我有啊!
沈教授突然分外想念一帮老伙计们,是时候给老伙计们写写信了,有时间大家聚聚,顺便把学生带上,哎呀,交流交流嘛!
老师的打算孟秋不知道,项目团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才是让她头疼的时候。
“071加榴炮”项目的第一个阶段就进行得很不顺利。
不得不说,从无到有,设计一款全新的火炮,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孟秋毕竟不是她老师那样的大拿,虽然背靠系统,对火炮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水平了解得多一点,但她可没有那么扎实的基础和充足的经验。
孟秋认真思考了两天,决定了,两条路并行,一方面尽快补足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这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
从无到有,难,从有到有,还不行吗?
孟秋再次来到某炮兵师,上次过来,听师长他们提起过,说他们师里有加榴炮。她打算先把现有的研究透彻,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他们的071。
炮兵师那边听说他们是为了研究新的火炮来采集数据,对他们的工作很配合,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仓库。
“这一台就是066式152mm加榴炮。”被安排来配合他们工作的两个战士把他们带到了一台火炮面前。
这是一款仿苏国制造的加榴炮,口径有很明显的苏国特征,孟秋之前查过,被仿制的那款还是苏国四十年代研发的。
想也知道,对方不可能把最新的给他们,而且技术太先进的,也不容易仿制。
因为原版年代就比较久远,这款加榴炮的性能不算特别优秀,最大射程达17.2公里,最大射速约为3-4发/分,整体重量约5.7吨。
在上《自动武器(二)》课程时,孟秋就了解到,当前,国外的加榴炮射程普遍超过20公里,甚至,在使用一些特殊弹药时,射程能达到将近30公里。
老实说,单从射程来看,如果真的和敌人对上,他们很吃亏。
战场上,谁先抢占先机很重要,在距离我方射程还有三公里时,对方就已经可以对我方发动攻击,如果真让对方先发动攻击,打掉了我方的炮兵团,后续作战中,我方就更被动了。
孟秋每次联想到这些,都觉得,不行,必须得造出更远的炮来,不然太没有安全感了。
她问炮兵战士:“这台066能拆吗?”
炮兵愣了一下,说:“我需要先去汇报一下。”
孟秋道:“好的。”
过了一会儿,炮兵回来了,说可以,他看看孟秋他们几人单薄的身形,摸摸后脑勺:“需要帮忙吗?”
“需要!太谢谢你们了!”
今天一起过来的除了孟秋,还有韩芸和顾鹤年,只靠他们仨,拆起来确实比较费劲,有他们帮忙再好不过了。
将066拆解后,一行人仔细了解了一下其内部构造,和各系统结构。不得不说,亲眼看和从资料上看,感受还是不一样的。
在将情况了解完毕,一行人又将066装了回去。
两个炮兵同志面上没什么变化,却暗暗用眼神交流,乖乖,真不愧是专门研究大炮的,拆了一遍就知道怎么装。
其实在来之前,孟秋他们已经对066有过了解,现在只不过是将图上的部分和实物一一对应罢了。
摸清楚066的构造,孟秋又询问了一下两个战士关于066的使用情况:“如果有一款新的加榴炮,你们作为使用者,希望能改进哪些问题,或者实现什么样的条件?”
两人琢磨了一下,提出了几点需求。
首先是射速,目前的射速每分钟只能射击3到4发,他们希望能更快;其次就是射程了,他们也希望新的加榴炮能够增加一些射程。
“……除了这些,就是能不能更方便一些?”
孟秋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示意他们具体说说。
“比如现在的装填方式……”他们详细叙述了一下装填步骤,“……太麻烦,要是步骤简单一点,说不定同样的时间我们就能射击更多次了。”
孟秋将这条在本子上记下,询问道:“还有吗?”
两人见她认真记录,回想了一下平时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又补充了几条。
“还有炮管太长,半路调头不方便,还有牵引车,在大路上行驶没问题,但到了狭窄的山路或者乡下小道,就非常不适应,还有……”
孟秋将他们反馈的意见一一记录:“谢谢你们的建议。”
两人说完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得有点太多了,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孟同志,你们才是专业的,我们都是瞎说的……”
孟秋合上本子,笑道:“当然不是啦,我们是研究人员,你们是真正的使用人员,你们的真实意见,才能让我们的研究不脱离实际。”
她又道了一声谢:“谢谢你们今天的帮助。”
两人脸色微红,连连摆手:“不客气,不客气。”
一旁的韩芸看看师兄妹两个,一个多么有礼貌,另一个唔不提也罢,果然还是小孟可爱啊。
从炮兵师实地考察回来,071项目组的第二次组会就开始了。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设计目标。
孟秋在黑板上写了四点,射程、射速、结构以及重量。
“首先是射程,066的最大射程是17.2公里,咱们的目标是至少达到20公里;其次,射速,至少要提高至5发/分钟;然后是结构和重量……”
大家就这几点讨论起来,经过测算,发现如果要同时实现孟秋要求的,很难实现。
孟秋拧眉想了想,如果现有的没办法实现,那就改!
她想到了《自动武器解析(二)》中提到的一种自动装弹机构,孟秋拿起一支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大致结构。
“如果我们在外部增加一个自动装弹机构,像这样,人工补弹,弹药通过滑轨,输送至炮筒内,这里可以采用链条驱动……整个过程中,可以实现一次性补充多枚弹药,同时在射击时,也可以随时进行人工补弹……”
“原先的步骤是装填弹药,射击一次,再次装填,再次射击。利用自动装弹机构,一方面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弹药装填的速度……”
“至于射程,我们前面讨论过,弹药的口径最好采用155mm,这样后期如果有需要,可以和070的弹药通用。所以口径定下了,不能再改,装药量也不好变。”
“那么只能想办法降低炮弹在飞行途中受到的气压阻力……”
孟秋又在纸上画了一个炮弹的简图,用箭头表示飞行途中气压的形成。
随着她的讲解,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她的动作。
“像这样,在底部开一个凹槽,侧面开两个斜孔,使得尾部增压,进一步降低炮弹所承受的压强阻力……”
顾鹤年看着孟秋,眼睛轻轻地眨了眨,他第一次见到这种状态下的孟秋。他想,他明白这么多年老师为什么只收她为学生了。
他们按照这两种方法,重新设计,并利用电脑里的模拟系统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对提高射速和增加射程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他们进一步实验。
这是正常的,模拟系统只是辅助工具,真正的工作还是需要他们自己来做。
韩芸一边忙,一边和旁边的马红玲闲话,她道:“让你加入没错吧?”
马红玲这几天真是长见识了:“没想到小孟……不对,是咱们组长竟然成长这么快!”
不管是用电脑进行模拟实验,还是能那么快提出自动装弹机构和炮弹的改变,都让她很意外。她突然感觉,这个项目孟秋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真的做好了准备。
071加榴弹的整体构造,每一部分的结构,仿佛都在她的心里。
韩芸道:“咱们的口号可不是白喊的,齐心协力,创造奇迹。现在相信在我们孟组长的带领下能创造奇迹了吧?第一次我也不相信,可是她用结果告诉我,她做到了。”
马红玲笑道:“相信了。”世界上总有天才,孟秋应该就是其中一个。
将自动装弹机构和炮弹改进的后续工作交给组员,孟秋又忙起另一项工作——如何降低重量。
066的重量在5.7吨,他们的重量最多不能超过5吨吧?
要是可以,孟秋希望能做到更轻一点。
因为在回想炮兵师那两位战士提出的意见时,她突然想起七十年代末,他们国家会进行另一场自卫反击战,对安南。
安南多山地,地形复杂,在那种地形作战,太重的火炮不适合,而且已经有070加农炮了,他们现在研制的这款,最好灵活一点,以便和070配合使用,全方位覆盖打击区域。
他们初步设计的071重量达6.5吨,在进一步简化结构、调整系统后,重量降了一些,但还是重达6吨。到了这个数字,就卡住了,试了几种方式,都没有办法再降低。
实验过程中,林师兄无意中提了一句:“要是能用更加轻的材料就好了。”
这句话提醒了孟秋,他们现在主体部分主要采用的是钢结构,其实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吧?
比如某些轻型合金材料。
材料上的事时老师是专业的,孟秋摇自己的另一位老师。
孟秋说完自己的要求后,时教授很可惜地说:“你想要的那种合金材料,确实有,但很可惜,咱们国家现在没有。”
时教授翻出了一份他们的同志千辛万苦从国外带回来的资料,道:“M国就研制出了一种代号‘S2014’的材料,据说是一种特种钢材,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性能。这种材料就被他们用在了军工、航天多种领域。”
“据说他们还有一种,可在正负几百度的高温环境中使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如果我们有这种钢材,很多特殊环境的机械部件都可以使用了……”
孟秋看着时老师遗憾的样子,在心里默默念了一遍。
特种钢材吗?
他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系统呢?
作为来自星际的高科技系统,区区特种钢材,一定有的对吧?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边境,某战士:每日一求,迫击炮、加榴炮、加农炮、火箭炮……
孟秋:叮咚,您的炸了么订单正在制作中~
备注:加榴炮相关来自百度。

对于特种钢材,系统说:“没有。”
相处这么久,孟秋对系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她换了种问法。
“那有没有用某种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特种钢材制造的,书内容详细,最好含有具体制备工艺的武器或者装备?”
系统:“……你怎么不把限定词都加上?”
孟秋诚实道:“太多了,一口气说不完。”
系统:“…”给你三个点自己体会。
“所以……有吗?”孟秋星星眼,“宇宙第一打遍星际无敌手的系统同志,一定有的对吧?”
系统掏出了一本书——《陆战之王》
一看“陆战之王”四个字,孟秋就知道是什么装备了。
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氪金试看,果然这本书是讲坦克的,其中提到一种轻型坦克,在战场上用来警戒侦察的,其整体重量不足10吨,差一点就比他们的070加农炮还要轻了。
要知道这可是包含火炮的整个坦克啊!
它的主体就是用一种含钛的特种钢材制造。而这种特种钢材除了孟秋想要的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同时它还具有抗氧化、耐腐蚀等多种性能。
看到这里,孟秋就决定了,买,必须买,就冲着这种材料,这本书也值得!
她才结束《自动武器解析(二)》的学习,转眼间,又多了一门待学课程。
没关系,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无人机先放放,等她把炮搞出来,再来宠幸无人机。
孟秋安排好项目组里的工作,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了系统里的学习上。
轻型坦克是《陆战之王》里的第一大类,孟秋关注的那款坦克在书里属于基础款,没多久课上到了那里。
系统果然是嘴硬心软,嘴上说没有没有,但实际上,每次给她推荐的书就没有错过。
这款名为“蝎尾”的轻型坦克,虽然时速高达80公里,可单发,可连射,能在15里外击穿40毫米厚装甲,必要时还可客串防空炮,但在老师嘴里,它身上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主体使用的材料。
孟秋在底下吭哧吭哧记,她心说,别其他的都不提呀,老师看不上,她看得上啊!
这么灵活的坦克,还能一物两用,放在战场上,批量使用,还不嘎嘎乱杀?
孟秋申请老师讲得细致一点,老师虽然瞧不上这款坦克,但很有耐心,先把“蝎尾”的其他地方分析了一遍,再开始讲解重点部分。
孟秋换了另一个笔记本,坐得更加端正。
特种钢材,到你了!
在听完老师对特种钢材制备的讲解,孟秋趁热打铁,花100星币,去系统实验室试着制备。
老师上课的时候,现场模拟过具体如何操作,但是吧,看着老师做,有一种“啊我会了”的感觉,等到自己做的时候——
欸?怎么回事,我明明按照老师的步骤来的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