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宫重生宠妃路(月光蓝莲)


只是还没等弘历查清楚真相来,皇上就病了。
皇上病了可不是一件小事。
其实皇上自从登基后,就一直小病不断,但这一次不一样,皇上看上去有些病重。
弘历和弘昼都待在九州清晏给皇上侍疾。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身子一直从来没有痊愈过,都是病病歪歪的,这一次病重后皇上也不以为然,继续批阅奏折,不过为了提起精神来,皇上私底下服用了一些道士炼制的“仙丹”。
谁承想,第二天皇上的病情突然加重,到了戌时连忙急招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等人入园。
这一幕,很多人都见过。
在雍正八年皇上病危之际,也来了这么一出。
所以眼瞧着汗阿玛出气多进气少,弘历也不敢大意,就怕像上次那样来了一个空欢喜。
不过这一次,皇上显然常年生病的身子骨真支持不下去了,强行撑到众人到来后,说了传位遗旨后,就一命呜呼。
“皇上驾崩了。”给皇上诊脉的太医宣布结果。
苏培盛第一个跪了下来,痛哭流涕“皇上……”
这声尖利的声音传遍了整个九州清晏,让在场的众人都回过神来,连忙跪下,哀痛道:“皇上……”
哭了好一会儿后,大学士鄂尔泰从苏培盛手上接过皇上放在身边的传位遗旨,宣读起来。
皇上传位于宝亲王。
这算是不出众人意料的结果,弘昼也只是眸光暗了暗就很是平静的接受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皇上在遗旨的最后留下了辅政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大学士张廷玉。
这让弘历有些意外,但这种时候自然不是思考皇上给他留下四个辅政大臣利弊的时候,而是要先登基成为新帝,确定了这个名分,拿到大义。
比起皇上继位时候,各方势力的猜忌和不服。
弘历成为皇帝,倒是没有引发什么风波。
大学生鄂尔泰宣读完圣旨后,屋子里的众人都朝着弘历跪下行礼,拜见新帝。
不过现在弘历还不能称为皇帝,而是嗣皇帝。
作为嗣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先帝的丧事。
若说现在谁对办丧事这事最拿手,不是先帝留下来的四大辅臣,也不是后来喜欢出活丧的和亲王弘昼,而是仁皇帝十二子,也是先帝的十二弟履郡王允裪。
履郡王办丧事算是熟能生巧。
他在仁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开始负责皇家的丧事。
负责过孝惠章皇后、和硕裕亲王福晋也就是仁皇帝的嫂子、仁皇帝几人的丧事。
因此,弘历立马就下旨,让履郡王奉命先回宫,负责办理大行皇帝的丧仪。
随后弘历等履郡王顺利回宫,没引发什么骚乱后,才扶着先帝棺椁,从圆明园回到皇宫。
回到皇宫后,安置好先帝棺椁,弘历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群臣,取出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的另外一份遗旨,确定自己的名分。
等众人再次向弘历行礼,确定弘历为新帝后,弘历才松了一口气。
到这里,弘历只是确定了自己的名分是新帝,还没有完全掌握皇宫。
因此弘历立马开始拉拢人,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利益集团,让这些人自动维护自己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皇位,不会被人推翻。
第一个就是自己阿玛那一辈到现在活着的兄弟里,最年长的——履郡王允裪。
借着举办先帝丧仪的事,弘历以方便允裪行事为由,下旨让履郡王允裪暂管理礼部事务,既拉拢了履郡王允裪,又分了果郡王允礼的权利。
随后弘历又拿自己生母熹妃的家世做文章,拉拢了领侍卫内大臣讷亲,讷亲就是镶黄旗钮祜禄氏一族现在的族长。
同时加恩给孝恭仁皇后,以此拉拢对方的族侄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让对方看紧户部财政。

先帝驾崩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传到弘历后院的速度也并不慢。
半夜,黄令曼被如花叫醒,整个人还没清醒过来,就见她和如柳一脸喜气的跪在床边说道:“主子,皇上驾崩,大行皇帝临终前传位给王爷。”
黄令曼闻言心里也是一喜,随后揉了揉脸说道:“皇上驾崩,我们该伤心才对,你们都把脸上的笑容收起来。你立马去外面打听打听,看看福晋有何吩咐。”
“嗻。”如花连忙退下,如柳上前伺候黄令曼梳洗。
这个时间点,恐怕弘历后院的女人也没心思睡觉了,这个时候也没人能睡得着。
果然没人睡得着,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皇上驾崩,弘历成为了新帝,她们这些小妾自然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毕竟普通小妾和皇帝妃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少人都还是幻想起来,弘历登基后,会册封自己什么位分。
很多人心里都隐隐约约有些个猜测,福晋不用多说,那肯定是皇后。两个侧福晋也用不着着急,一个妃位是稳稳的。剩下的人里,大家都觉得给弘历生儿育女的黄格格和苏格格也不愁,毕竟弘历子嗣少,参考先帝的情况,大几率是一个嫔位。
至于剩下的人里,金格格还有希望冲击一下嫔位,其他人恐怕就没希望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大家对前来报信的奴才算得上是望穿秋水。
爷可不能光顾着前面的事,忘了她们呀!
弘历的确没有忘记后院的人,不过关键是要让福晋和他一起进宫,操办先帝丧仪,毕竟哭灵这事可不单单是男子,女子也要去哭灵,而后者就需要福晋和熹妃一起操办。
因此很快弘历就让人传回来了话,让她们收拾东西,等天亮后,跟在他扶先帝棺椁的后面一起回宫。
有事做后,时间就要过得快一些。
很快大家就收拾了行礼,坐上马车从圆明园回到皇宫。
回到皇宫的事情,就没有黄令曼她们的事了,包括哭灵在内。
因为,黄令曼等人的身份太低,没资格去乾清宫给先帝哭灵。
有资格的只有福晋、高侧福晋、那侧福晋三人。
也因此为了哭灵方便,弘历奉了生母熹妃入住永寿宫,包括裕妃、谦嫔等在内的先帝嫔妃都暂时塞进了永寿宫。福晋和高侧福晋那侧福晋三人入住了养心殿后殿,福晋住了东耳房,两位侧福晋入住了西耳房。
至于弘历自己,他效仿自己的汗阿法,在乾清宫正殿外面的廊子里让人搭了一个帐篷,他就住在帐篷里,以示自己的孝道。
回到乾清宫后,弘历除了第一时间让人验明正大光明牌匾上的另外一道遗旨,和拉拢对自己有利的大臣巩固自己的皇位外,就是下令让钦天监测算他登基的吉日。
这可马虎不得。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得登基吉日,就是他英明神武的一生的开始。
钦天监领到任务后,很快就给了弘历一个最近的吉日——九月初三。
整整十天!
弘历对此有些不爽。
毕竟先帝当年继承皇位,在各处都有些不敢相信有些不信服的情况下,中间也只隔了七天。
他现在的情况,比先帝那个时候要好的多吧。
竟然还要十天。
不过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就算弘历在怎么不爽,他也不敢顺便乱来改日子,万一……真那啥了啦。
在这紧张的十天里,弘历知道这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因此十分小心谨慎,不但派出去了自己所有的心腹监视皇宫内外京城内外,还每天都要和生母熹妃、福晋交流情况,就担心有意外发生。
好在一切很是顺利。
九月初三弘历奉先帝遗诏,在太和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并且改元乾隆。
随后弘历以皇帝的身份,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是以遗命尊奉生母熹妃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另外一道是奉皇太后懿旨,册立嫡福晋富察氏为皇后。册封大典等出孝后在举行。
这两道圣旨,只能说是不出意料。
但随后,弘历就没有管后院的其他人了,他忙着拉拢朝臣,巩固自己的帝位。
实际上弘历的帝位还是很稳的。
毕竟之前跳的欢的都被先帝收拾了,弘历和弘昼两兄弟之间的争斗,也没摆在明面上来,弘昼也算是跪得很快,加之先帝驾崩得有些让人措手不及,昨天还能批阅奏折了,今天就驾崩了,因此这个时候并没有跳出来造反的人。
就在局势对自己越来越好,弘历原本紧张的心情,松了一口气,开始高兴起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他不高兴的事。
什么事呀?
有人竟然想要插手内务府的事!
要知道,清朝和其他朝代不一样,清朝皇宫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内务府负责,而内务府总管一般都是宗室或者是皇上的心腹大臣担任,而非皇后。
换句话说,其实皇后手里的宫权并不大,管不了皇宫上上下下的事情,皇后管的是东西六宫嫔妃们的一些事情。
在这种模式下,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是由内务府掌管着的。
现在有人要插手到内务府里,自然让对这种事情一向敏感的弘历感到生气。
谁呀,胆子那么大?
在皇宫里,自然只有一个人敢有那么大的胆子,胆敢干这事——弘历的额捏皇太后钮祜禄氏。
也不知道是皇太后身边有人挑唆,还是皇太后在当嫔妃时代被压制久了,好不容易现在自己儿子成为新帝了,有点暴发户那样的“得志便猖狂”,迫不及待的想要来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因此被册封为皇太后之后,她就迫不及待的将原本握在先帝齐妃和先帝裕妃手里的宫务,收到了自己的手上。随后又打着关心先帝丧仪的理由,插手进内务府。
要知道无论是宫务,还是内务府,那可都是油水十足,而且还能在四处安插钉子眼线。
前者还好,后者就触及到了弘历的底线。
可能在弘历没有登基之前,弘历和额捏钮祜禄氏的利益是一致的,但等到弘历登基后,两人的利益就变得有些不一致起来了。
尤其是弘历在登基前,才经历了“福晋泄密一事”这事到现在都还没查出结果来了。
不是吴书来等人不努力,而是谁让突然发生了先帝驾崩的事情了,这事自然就放在了后面,先巩固自己屁股下的龙椅要紧。
在有“福晋泄密一事”的前提下,你让弘历怎么看待皇太后现在干的事?
当然是不高兴,并且起了警惕心呀!
可能皇太后的确没有害弘历性命的想法在,可从前面几任皇太后来看,当上的皇太后的人都拼命的想要给自己娘家和自己偏心的人捞好处,丝毫不会顾忌当前的局势。
在弘历眼里,现在的皇太后就是如此。
最简单的,也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让自己的表妹入宫,然后等表妹生子后,想办法让表妹的儿子继位,达成两任皇帝都出自一家的成就。
一下子就能给娘家在来一个世袭的一等承恩公爵位。
成为第二个“佟半朝”这不指日可待!
给娘家捞好处,弘历勉强还能理解,可问题是时间不对呀!
皇太后这个时候伸手,把原先管着内务府的果亲王允礼放到哪里去了?把皇后放在哪里去了?
前者是先帝给他留下来的四大辅臣,弘历刚刚成为皇帝梳理朝政还得靠四大辅臣辅佐他,而且果亲王允礼的额捏勤太妃还帮忙养着弘历的儿女了。后者娘家很多子弟都在军中,对稳固弘历帝位很有帮助。
这不给人家好处,人家凭什么要帮你?
就因为你是皇帝?
呵呵,历朝历代的傀儡皇帝多得是!
而且更让弘历不高兴的是,皇太后插手内务府也就算了,虽然仁皇帝当年因为孝庄文皇后的缘故消弱了皇后的宫权,但的确有一部分内务府的事皇后可以管。
但问题是,之后皇太后竟然开始插手前朝的事情,这就让弘历不能忍了。
为了哭灵方便,弘历就让未成亲的皇子公主们暂时住在斋宫,永璜永琏,包括黄令曼苏格格刚刚生的小阿哥也不例外。
这其中先帝的幼子弘曕也被安排住进去了。
也不知道谦嫔是担心以前他们母子依靠齐妃的事,会让现在成为胜利者的皇太后母子记恨,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总之就是,皇太后对弘历说谦嫔脑子发昏,竟然让弘曕叫弘历为“汗阿玛”。
讨好意味太过明显了。
弘历当时听了立马就将弘曕身边的奴才重打40大板。
但皇太后的小心思,弘历也看出来了,就是借着这事试探他。
不然弘曕怎么不当着他的面叫,反而是从皇太后嘴里说出来?
于是弘历立马当机立断,下了圣旨:因为先帝薨逝,他悲伤至极,所仰恃者惟皇太后,但却有人在皇太后耳边说胡话,让皇太后听了那些话心事重重。若是真有什么事,他这个做儿子的难道不会和皇太后说吗?
因此下令宫中的奴才不得将市井流言说给皇太后听,污了皇太后的耳。并且还派出了身边两个心腹太监陈福、张保去伺候皇太后,监督这事,若是有人敢犯,一律严惩。

第68章 轩然大波
下旨后,弘历没有去管皇太后和别人怎么看待这事,他正在给皇太后“擦屁股”。
九月初七日,弘历尊先帝谦嫔为皇考谦妃。
随后按照钦天监和礼部搞出来的流程,在九月十一日将先帝棺椁送出皇宫,移送到雍和宫停灵,等清西陵的泰陵地宫完全修建好后,再将先帝的棺椁移过去下葬。
之后,又下旨给内务府,给諴亲王允袐、和亲王弘昼分旗赐第。
是的,别看他们三在雍正十一年就被下旨册封为和硕亲王,可实际上一直都住在皇宫里,宫外面的和硕亲王府到现在都还没修建好了。
其实按照原本的计划,应该在去年就已经修建好了,可谁也没有预料到之前准噶尔部犯边疆,和对方打了一场,这事就给耽误了。
等到弘历把朝臣、宗室、兄弟都赏赐完后,才终于想到了自己后院的那些小妾。
九月二十四日,弘历谕内阁诏封高姓侧福晋为贵妃,那拉姓侧福晋为妃,黄姓格格、苏姓格格均封为嫔。金姓格格封为贵人,海姓格格、陈姓格格均封为常在。
贵妃娘家是包衣佐领人,出为本旗满洲人。黄姓嫔娘家是包衣管领下人,出为本旗包衣佐领下人。
这道下给内阁的旨意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是因为是孝期弘历就册封后妃,也不是因为给后妃抬旗。
这都是先帝当年登基后干过的事情,到了弘历这里,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声旧例,子随父。
不是什么新鲜新闻。
引起轩然大波的是内容——包衣出身的高侧福晋封为贵妃,满洲镶蓝旗大选出身的那侧福晋封为妃,让整个满洲八旗都轰动了。
其实如果没有八旗这个制度在,这么册封完全合情合理。
高侧福晋要资历有资历,也曾经给弘历怀孕过,而且人家的老爹现在还在江南帮着弘历监视江南,让这块赋税重地不会因为新帝继位起什么风波。
虽然看上去没敦肃皇贵妃当年那么有资本,可也相差没有多少。
而那侧福晋了,去年十月底才迎娶回来,到现在还没一年了,和弘历感情也就那样。而且尚未生儿育女过,娘家除了一个世袭佐领外,都是小官,于弘历没有半点帮助。
从这个方面看,弘历册封高侧福晋为贵妃,那侧福晋为妃,没啥毛病。
可大清自有自己的国情在。
说一千道一万,在满洲八旗面前,包衣旗就是要低一等。
哪怕包衣里也能人辈出,也有很多人的权势不比满洲八旗的人差什么,可总体而言就是要低一等。
众所周知,从仁皇帝到先帝,两任皇帝都在想方设法的从朝臣和宗室那里将权利拿到自己手上来,进而引发了仁皇帝末年声势浩大引发八旗上层人人都参与的九龙夺嫡。
先帝不是个性子软手段软的人,也是一个性子坚定手段狠辣的人,大家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自然是忍了。
弘历一登基后,大家都在暗地里看着弘历,想要知道弘历的执政方针,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看如何行事,才能取得利益。
结果他就来这么一出。
要重点注意的是,一般封爵位和册封后妃,是需要诏封和册封两个环节,诏封是皇上口头说要册封,说了之后内务府和礼部才会开始准备相对应的金册金宝冠服,等一切准备就绪才会举行正式的册封礼,才能拿到实际性的待遇。
就好像之前弘历他们被册封为和硕亲王后,因为宫外的王府一直没有修建好,所以其实手上一直都没有实际的真正的和硕亲王的待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