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年代文里的老实人罢工了(满地白霜)


像这种找上门来买东西的,价格可以贵上几分,而且能拿到现钱,村民还挺乐意卖给他们的。
每个月都有自己找上门来的,毕竟他们这上云村在永新县还是挺出名的,跟云庄比也不差什么,想省钱的都会自己找上门来,只要不大张旗鼓,就都没事,毕竟不是一家人干这个事,也没人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去举报。
“那就麻烦您了。”秦溪没有拒绝。
老爷子看起来有七十多了,拄着一根拐杖,看着颤颤巍巍的,但走起来的速度不慢。
“大爷,今年高龄啊?”
“七十五了。”
“高寿啊!看您的身体还算是硬朗,活到八十,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哈哈,老了老了...”
一老一少的聊天还算是愉快,直到老大爷带着他俩去了家里的杂物间。
里面的东西是真的多啊!数量也杂,像什么竹篮子那是最基础的款式,背篓竹筐竹箱竹凳,还有经过打磨,表皮光滑无刺的竹筒,看的秦溪那叫一个心动啊!感觉哪样都好都有用都想要。
“咋样?我这的东西还算可以吧?”老大爷指着他这个月做出来的作品,表情那叫一个得意。
这是他赖以为生的手艺,都干了一辈子了,能不得意吗?
“不错,又细又密又结实,都是好东西。”秦溪非常给面子的竖起了大拇指。
“那是,当初我们上云村搞竹艺坊,我可是其中的骨干,带了不少学徒出来,也就是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家里人不放心我出门了,不然,我肯定还在竹艺坊那儿上班呢!那地方热闹。”说到那段奋斗的岁月,老大爷的眼睛都亮了。
看着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他是打从心眼里高兴。
秦溪买了两个背篓一个竹箱,老大爷看她投缘,送了她几个竹筒,可以用来当竹杯,也能用来当竹碗。
有了竹筒,陶碗就没有买了,不过大爷家里有剩余的砂锅,他们要了一个。
所有的这些东西加起来,不过是两块钱,在秦溪看来,很值。
告别了老大爷,兄妹俩带着东西往回赶,炎炎烈日,但是两人笑的格外开心,背后背着的是他们自己置办的家当,他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回到了那个小土房子,于奶奶早已经醒了,老人家闲不住,正拔草呢!
这土房子是建在松树林子里的,以房子为中心,五米内没有高大的松树,这就导致房子旁边的野草长的那叫一个茂密,她每隔十天半月就得清理一次,不然,这草长的高了密了,那些蛇虫鼠蚁都会往家里钻。
“你们回来了,快回去喝口水,这大热天的,也难为你们在外面跑了。”
“之前你们放在桌子上的包子,也该吃了,天气热,这些吃的东西放不住的。”
于清秋知道那包子是他们特意给她买的,可她不想要,两个都是小孩子,都还没长大呢!她怎么忍心吃他们的东西呢!
“于奶奶,那是特意给你买的,我们不会动的,你快吃了吧!坏了就可惜了。”说完,秦溪带着秦江回屋喝水了。
老一辈的人好是好,可是有个习惯,拿点东西就喜欢推来推去,你来我往,推搡十来个回合,才会确定这东西的最终归属,她可干不来这个,还是避开点好。
看着秦溪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样,于清秋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他们既然不要,那这番好意,她只能收下了。
挨过饿的她,自然是明白粮食的宝贵,在她这,任何浪费都是不被允许的。
喝完水,秦溪和秦江两人没再休息,而是带上他们的新工具,出发,直接进林子里捡蘑菇。
于清秋看到他们出门,还问了一句,知道他们是出门捡蘑菇后,也没有多想,只是以为他们要捡蘑菇回来当菜吃。
现在正是捡蘑菇的好时候,可她却很少去捡,因为她不太喜欢蘑菇的味道,基本上是不吃蘑菇的。
蘑菇可以送到收购站去卖钱这事她是知道的,不过就她这老胳膊老腿,还是不要想这个事为好,不然随便摔一跤,她这身体说不定就垮掉了。

第71章 新生活
刚开始的几天,秦溪和秦江都还有些不习惯,不过,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慢慢就习惯了。
新组成的一家人,没有争斗没有阴阳怪气,所有人都在为了生活好好努力,即使每天都汗流浃背,可心里依然是甜的。
于清秋跟兄妹俩的合住生活还挺愉快的,他们不忙的时候,会坐在门槛上,聊天,听她讲以前的往事,有时候,也会央着她讲古,也就是讲故事,两人都听的津津有味的,这种感觉,她就像是重新回到了讲台,在给学生讲课。
有时候,兴致来了的她,也会翻出她那几本宝贝的不行的书,一字一句的教他们,从最基础的认字开始,然后是诵读理解,期间穿插着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很有趣,无论是秦溪还是秦江,都能听的进去。
早上的活,秦溪和秦江不忙的时候,会去帮她干,她的晚饭,基本上是被兄妹俩承包了,怎么说呢,一种找到了新的家人的感觉。
到了八月份,秦溪去黑市更勤快了,眼瞅着马上就要入秋了,她和她哥的棉被问题都还没解决呢!
永新县是不种棉花的,所有的棉花都是从外地运来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她没有票,只能在黑市买高价棉,兄妹俩整个七月份的收入,只换来一床八斤重的大棉被。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山洞里囤了一百五十斤粮食,即一百斤玉米、二十斤大豆和三十斤花生。
今年是个丰收年,粮食的价格比往年要低一些,秦溪看价格便宜,就在山洞存了一些,都是耐放的,每隔两月,天气非常好的时候,正午时分,拿出去一晒,这些粮食在山洞里存放个两年是没问题的,浪费不了。
再说,这些粮食也放不了那么久,他们三人每天都要消耗三到四斤的粮食,一边消耗一边补充,基本上保持石洞那儿有个一百五十斤左右的存粮就行了。
因为那石洞放了粮食,两人更谨慎的在石洞口用树藤做了伪装,凑近了看,都看不出来什么,有了这个,两人更放心了一些。
现在是八月,丰收的季节,这不仅仅是指农作物丰收,林子里的野果子和木耳蘑菇这些东西,都迎来了丰收,兄妹俩忙的那叫一个开心,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出发进山了。
于清秋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早早的起床,给兄妹俩煮上几个红薯,让他们在路上边走边吃,垫垫肚子。
现在三人的伙食基本上是混在一起了,秦溪觉得分开做饭太麻烦了,索性就一起,也不要老太太交什么粮食,她一老太太也吃不了多少东西。
当初是于奶奶收留了他们,不要房租,他们兄妹俩带回来的东西,她会帮着收拾,在家晒的东西,她会帮忙看着,下雨就帮着收回去,她已经帮了他们很多了,秦溪只能用一起吃饭这个法子,来回报这个善良的老太太,因为她直接给东西,这老太太压根就不要,倔的很。
两人到了林子里,就跟土匪过境似的,能吃的有用的,只要看到了,通通不放过。
现在秦溪又开始晒草药了,好歹也是个进项,平均下来,一个月也能挣个两块,最主要的是不耽误事儿,毕竟这东西是他们捡蘑菇摘果子摘木耳的时候,看到顺手带回来的。
当然,这种随处可见的药草,肯定是不咋值钱的,在这种林子里想找到值钱的人参,那是白日做梦,地方都不对了,这是南方,哪来的人参啊!灵芝倒是有可能。
不过,秦溪来这一年多了,连这玩意的影子都没见到过,也没听说过谁谁谁采到了,所以,她对这片到底长不长灵芝这东西,表示怀疑。
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回的时候满载而归,连手都没空着,两边都抓着树枝。
他们只要回的时候手是空着的,路上遇到那枯树枝,都得捡上,拿回去烧火。
说了家里的柴火他们兄妹俩包了,那当然得做到,你捡一天用一天不行的,家里的柴火不堆的高高的,老人家是不会放心的,她没有安全感,老是会觉得下一顿就没有柴火烧了,会控制不住的想要去捡柴火。
所以两人之前闲着的时候,特意抽了五天的时间,把家里的柴房堆满了,整整齐齐的柴垛看着就让人安全感拉满,再不怕冬天的风雪了。
到现在,屋檐底下也堆了一些柴火了,半人高,天气好的时候,都是取用外面的柴烧火的,家里的,可以囤积起来,慢慢烧。
“慢点...慢点...”于清秋看着小小一个人,背后背着的、满满一背篓的东西,担心的不行,赶忙上去帮她卸下肩膀上的重担。
“你说你那么拼命干什么,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背的东西过多过重,都会影响你的身高的,你怎么就说不听呢!”
“我觉得还好,这点重量,对我来说,洒洒水啦!”说话间,秦溪走过去,帮蹲着的秦江卸下背篓。
她才不在意这个,这几个月,她吃饱睡好,没啥烦心事,更没怎么看见讨厌的人,现在个子已经长到了她哥下巴那里了,怎么说也有个一米五八了,这个身高,在南方,已经算不错了,她很满意。
再说,她哥背的东西比她要多要重,如果她不分担一些,岂不是要全部压在她哥的肩膀上,他也会觉得累的。
“算了,我说不过你,你自己知道就行了。”
“快洗手,进来吃饭,今天我煮了绿豆粥,消暑的,还蒸了你们爱吃的土豆。”
现在她的日子轻松多了,每天除了一天三次的扫大街任务,剩下的时间,在家里做做饭就行了,他们又不挑食,很好养的。
家里水缸里的水,厨房的柴火,都是秦家兄妹俩帮忙解决的,省了她不少事,她这把老骨头,哪还挑得动水啊!以前都是拿个小桶,一趟趟拎回来的,现在有了他们,兄妹俩一人一担,直接就把水缸给挑满了。

“快尝尝,这绿豆粥,我花了一个小时熬的,就是有点费柴火。”
“好吃就行了,怎么?奶奶你还心疼那点子柴火?”
“咱家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柴火,我和我哥常在林子里钻,每次顺手带点回来,就够咱家一天烧的了。”
相处久了,两人说话再没有了以前的生疏,随便了很多。
“是是是,我不心疼了。”
“来,小江,快吃,尝尝味道怎么样。”于清秋给正看着秦溪憨笑的秦江拿了一个土豆。
每次看到秦江,她的内心总有一种可惜的感觉,好好的一个大小伙子,怎么就成这样了呢!
“小溪啊!自从你哥烧坏了脑子,你爸妈带他去医院看过大夫吗?”
现在中医才是主流,西医大夫很少的,特别是在他们这个小县城,老百姓看了一辈子的中医,没那么快接受西医的,觉得那些拿刀子,在身上割口子的,都是要命的。
“没有,当初他发烧只是吃了两包,以前找赤脚大夫拿的退烧药,没什么作用,烧的很厉害。”
“好不容易死里求生,不烧了,他脑子却忘了很多事,又过了一段时间,家里人发现他脑袋记不住事,理解能力也很差,学校老师也来家访了,说了这事,他们才带着我哥去医院看了看,但回来只说是烧坏了脑袋,没的治了。”
“后面,我也没见过我哥吃药或者是我爸妈带他去看大夫。”
秦溪把她脑海中的记忆提取出来,把当时发生的事,大致的说了一下。
她觉得她哥不是那种脑袋坏了的人,他虽然记性差,学习能力不好,可现在正常开口说话,跟人交流是没有问题的,在这个小土房子住了两个多月,他也不口吃了,手脚麻利,身体也健康。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两人基本上是形影不离的,秦溪就从没见他生过病,她自己有时候还会流个鼻涕,打个喷嚏,可他一次都没有过。
“他这种应该是发烧使脑袋受到了影响,但是症状非常的轻,刚开始,我压根就没看出来,他哪里不对。”
“而且,我能感觉到,他现在正在慢慢的恢复。”
“我先生跟我儿子都是大夫,这永新县的大夫我还是认识几个人的,他们真本事也是有的,如果你要是相信我,我把他们的地址写给你,找到了人,你直接报我的名字,让他们给你哥哥好好看看。”
“都好些年没有来往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搬家没有,我给你多写两个地址,你从上往下去找,总能找到一个的,要记住,最上面的赵忠赵大夫,医术是最好的,跟我先生的关系也最好。”
至于她,还是不要去给人添麻烦了,毕竟她现在的身份不怎么光彩,去了,会有人说闲话的。
再说,她现在也不想再跟以前的人或者物有任何牵连,希望所有人把他们一家通通遗忘才好,现在的日子好不容易变的平缓了起来,任何的波澜都是他们这个小家庭承受不起的,秦家兄妹,那是意外,意外的惊喜。
“好。”反正不会更坏了,不妨一试。
现在的中医还是很可信的,再说,她相信于奶奶不会害他们,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真心与否,她还是能分辨的。
既然决定要去看大夫了,秦溪也不打算拖,第二天就带着她哥,拿着于奶奶给的地址,去找大夫了。
于清秋虽然担心,但她除了担心,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她认识的都是她丈夫在时,与她丈夫关系好的那些人,那都是老中医了,现在也不坐馆了,更没有去县医院之类的国营医院上班,现在他们都在家含饴弄孙,颐享天年,所以,她给姐弟俩的,是这些人的家庭住址。
秦溪和秦江第一个去的是赵忠赵大夫那里,这是于奶奶第一个推荐的,很幸运,人还住在那儿,听说是于清秋介绍来的,先是问了问老太太的近况,很快,就开始给秦江把脉了。
自打两人一出门,于清秋的那颗心就提着了,七上八下的,就是落不到实处,她在担心,在这种担心中,还夹杂着些许期盼。
秦江多棒的一个小伙子啊!他今年才十七,还很年轻,他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治好他不仅是秦溪的欺盼,也是她的期盼。
两人这一去就是好几个小时,她中午饭都做好了,热了一遍又一遍,可两人还是没回来。
眼看门前立着的那根木头的投影越来越短,她只能自己先吃了,他们的,依旧是留在锅里,她要去扫大街了,早中晚各一次,风雨无阻,她不能失去这份工作。
秦溪和秦江是一点多回来的,老大夫给秦江来了个针灸,花的时间有点长,一个星期一次,一次一块,要灸一个月,才能看到效果。
从赵家出来,秦溪感觉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还好他们还有一些存款,这个月支出的有点多,现在身上只有两块多钱了,不过,石场那里她藏了九十块,暂时还不用太忧心。
下午,两人也没去林子里干活了,拿个捕鱼笼,去了旁边的小溪涧,在狭口处,把捕鱼笼固定好,鱼笼的两边都用石头拦住,她和秦江两个则是去了上游,赤脚进去踩水,水草多的地方则是用竹竿拼命搅动,想要把藏在水草里的小鱼小虾全都赶出来。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收获了小半斤色彩斑斓的小鱼,品种很多,他们连认都认不全,不过没毒是一定的,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黑市里的猪肉太贵了,他们根本就吃不起,毕竟买一斤猪肉,他们三四天的粮食就没了,猪肉这种奢侈品,让他们望而却步,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是不会买的,平时顶多买点猪肝粉肠啥的,回来煮汤喝,这个对眼睛有好处的。
平时他们吃的最多的肉食是鱼,前段时间,两人晚上带着手电筒去田里捉了不少青蛙和黄鳝,现在秋收结束了,绝大多数农田里面连水都没有了,他们自然只能从附近的小溪涧下手了,有时候,实在是闲,他们两个也会跑去水库钓鱼。

“今天辛苦你啦!被那赵大夫扎了那么多针,晚上给你熬鱼汤喝。”
秦溪觉得今天的秦江很辛苦,所以要给他补一补,这些小鱼,晚上熬汤喝,那个给他针灸的赵大夫也说了,要他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才能恢复的好,恢复的快。
“没有,不辛苦,不疼的。”秦山憨憨的挠了挠后脑勺的头发,笑着说道。
“真的不疼吗?”
“那个赵大夫拿出来的针有这么长,绝大多数都扎进去了,我看着都打哆嗦,要我眼睁睁的看着那针扎进我的身体里面,我肯定会打哆嗦,一直抖的。”秦溪伸出手比了比那银针的长度,浑身一抖,她已经想象出那个画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