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得好,不代表下周考得好。
这次题容易,不代表下次题就会这么轻松。
赵霞一边疯狂做题,一边平静对元棠说道:“我觉得我就是个红薯。”
翻来覆去的烤,都快烤成焦炭了。
这样纯粹的竞争下,谁都忘了那些纷纷扰扰。
八卦别人的私事,笑话谁谁,都没了心思。
白老师连着上了几节课,嗓子都干哑。
“同学们,还有二百天就高考了,辛苦大半年,未来就是不一样的人生。”
刷刷的下笔声音,是翻开未来的篇章。
****
很快又是一年过去,元棠回首过去,只觉得这一年过的极快。
尤其下半年,她的记忆全部被考试和学习填满,回想起来,除了每晚的月色,就是院子里那棵树。
她学累的时候,就盯着那棵树。
等到不那么累了,就再埋头苦学。
在过去两年中吃到身上的肉,高三只一个学期就掉了八斤。
胡燕特意找肉铺灌了点香肠给她送到家里。
“知道还以为你高三,不知道还以为你们学校闹饥荒了。你们学校食堂是干啥吃的,能给你喂瘦成这样?”
元棠闻着香味,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么馋。
她掰了半根,胡燕买的肠都是熟的,空口吃有点咸,但配上热馒头刚刚好。
“我这不是有时候忘了吗?”
高三开始她不再摆摊,自然都是吃食堂。
食堂菜难吃不说,还挤。
她有时候想错峰一下,结果时间就不太够。
再加上食堂油水少,所以就瘦了。
胡燕把香肠给她挂在屋子里,翻个白眼:“那你不会带点吃的去学校,饿了就垫吧点?”
元棠一想也是,从屋里找出几包饼干。
饼干还是赵霞的妈妈送的,拖赵霞给她,说是外地的一个小牌子,但是吃起来奶香浓郁。
胡燕还在唠唠叨叨:“你干脆就去定个牛奶,每天早上起来喝点热牛奶,早晚加个鸡蛋……”
元棠神游天外听着胡燕说话,思绪已经放空,手里机械的拿着肠往嘴里塞。
胡燕拍拍手:“好了!”
她今年要留在城里过年,因为胡母今年是在给二儿媳看孩子,自然就住在了胡明家。
“我大嫂还想拿捏我呢,觉得我在城里没地方住,要回小河村。想得美吧她!”
胡燕眉眼间尽是舒展:“我在市里都有房子的!”
是的,胡燕的房子买了。
在元棠的认可下,她最终还是买下五中对面那二层的小楼。
买完房子当天,胡燕手里只有二百多块。
一夜之间清空了存款,胡燕却觉得自己终于踏实了。
她有了一间谁也不能把她赶走的房子。
不会再有谁把她的衣服收出来,让她换房间,不会担心房子不租了,自己没地方去。逢年过节,她可以理直气壮留在里面,不用在意那些“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年容易妨兄弟”的陋习。
胡燕:“我现在回来过年,只是看着我妈还在这里。”
要不然她其实更想在自己的屋子里度过这个新年的。
不过今年也还不错啦,她跟二嫂走的近,大嫂范娟很不乐意,总是抓紧一个机会就要说点蠢话。胡燕也懒怠回小河村去,城里二哥还没买房子,租的房子只有两间。她妈住下,再加个侄女,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
因此她就只能在元棠这里住一住。
元棠当然很欢迎。
今年本来因为她学习忙碌而略显孤寒的新年,也因为胡燕的到来显得没那么冷清了。
胡燕买了窗花对联,又买了肉菜鸡鸭。
元棠学累了就去做饭,两人窝在一处过了个一点不无聊的新年。
这天胡燕出去之后回来,有点惊讶的跟元棠说道:“你知道咱们县的地毯厂现在鼓励停薪留职了吗?”
胡燕出门时候碰见了曾经的地毯厂同事,那同事是个正式工,以前在同一车组的时候,对胡燕这样的临时工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一脸要跟她划清界限的样子。可现在再相见,如果不是对方主动打招呼,胡燕都差点认不出来。
活活老了十岁一样。
“想不到地毯厂现在的效益居然这么差。”
两年半前她刚进去的时候还天天开夜班呢,后来夜班开的少了,现在更是夜班压根就不开了。
“那同事跟我诉苦说要活不下去,一个月工资就那么点,不开夜班哪有钱。现在物价也一年比一年高,就怕厂子再这样下去,到时候工资都出不来。”
胡燕看出对方也没有真想问她做什么,只是想找个人诉诉苦罢了。
生活的压力太大,可厂子就这么半死不活,谁知道它会不会倒?走又不敢,留下又难过日子。除了抱怨别无他法。
胡燕心有余悸,要是自己没有跟着元棠摆摊,要是自己没有选择离职,现在她是不是也会为厂子的未来焦心,为那悬而未决的命运揪着一股劲。
元棠:“效益不好不是最可怕的,就怕折腾一圈,最后拖欠工资久了也发不下来。”
上辈子地毯厂就是这样,慢慢的没订单了,因为厂子里的款式过时老旧。随着这几年开放贸易,有钱人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很多城市家庭也不再铺地毯。出口外销更是随着国际关系的巨变难以为继。几个出路都被堵死,压根没有解救的办法。
上辈子厂子开不出工资之后,也曾经动员过员工们掏钱买份额想要改进生产。后来还是撑不下去,最后在拖欠了最长的两年工资之后宣告倒闭。
胡燕拍着胸脯:“幸好。”
她现在回想起两年半之前的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那么心大呢?
明明危机四伏,还觉得自己能这样混着一辈子。
两人短暂的感叹了一下厂子的日暮西山,又开始展望新一年的计划。
胡燕想的很好:“有了房子之后,我就打算再冒险一点,我旁边的那家店不开了,我打算盘过来,两个门面中间开个门,多进点货。”
元棠肯定了她的做法:“最好还是给店买下来。”
房子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安心的。
胡燕:“我当然知道,今年的房租又涨了。”
之前一个月两百,现在一个月又涨了五十。
胡燕吐槽:“一年涨一次,每次都涨五十。”
这个价格相当贵了,要不是胡燕觉得工人路那边人多,她才不会愿意给这么高的房租。
“你呢?新年有什么计划?”
元棠笑笑:“我?今年也要买房了。”
胡燕并不意外,甚至还觉得元棠买的太晚。
“你就非要有那什么,产权啊?”
大产权这个概念还是元棠告诉她的,放在她原本的计划里,买房子不就是买房子?你都花了钱了,对方还能后悔咋的?
元棠没说那么多,只说真的有人会后悔。
房价暴涨那些年,但凡产权不太明晰的房子,后来都是一篓子的事。扯皮还好说,最怕是有人被利益迷晕了头脑,上辈子白县大发展那几年,关于房子的争端多的不得了。
元棠:“我要迁户口啊,当然要挑合适的房子了。”
可惜的是本省的发展相较于别的地方一直落后,她愣是在省城找不到那么合适的。
买房的事情一拖再拖,到了现在她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跟着自己大学所在地去买。
胡燕没问元棠准备买在哪里,想也知道元棠的打算肯定是跟着通知书下来。虽然还没到离别的那个时候,但胡燕已经开始有些伤感。
元棠问她嗑不磕瓜子。
她抹了一把脸:“嗑!”
两人手边放着瓜子和糖,磕巴磕巴的嗑瓜子。
元棠下半年去市里少了,每次去还都被补课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对马兰母女的关注自然少了。
但胡燕跟马兰在一条街上,知道不少东西,她这会儿拉着元棠说起马兰。
“好像是终于想开了,这半年我看她还学着出去摆摊。”
一到秋冬店里就关门早,马兰干脆趁着晚上在高中门口摆摊。
卖的东西就是简单的茶叶蛋和玉米红薯,居然生意还不错。
胡燕:“中间有一次,那个小姑娘好像是在学校发烧了,我看她都急哭了。差点我就关了店去陪她上医院,后来她非要自己带女儿去……”
元棠揪着心:“然后呢?”
胡燕:“就没啥事啊。”
马兰欠缺的,就是那第一步的勇气。可以说她之前还存着一点靠男人的心思,但随着女儿的失踪一事,她不得不承认,如果可以不承担不管女儿的道德压力,王礼是真的希望她们母女消失在他的生活里。
马兰像是一瞬间睡醒了,知道什么都要靠自己了。以前害怕的事,她都硬着头皮去做。
真到了那份上,她自己去了,也发现不过如此。
元棠把瓜子仁磕出来准备做藕粉:“人么,只要不死,总能自己挣出一条路来。”
两人聊天到半夜,只有屋里火盆的声音。
窗外,吃到的大雪终于下来。
随着一场罕见的大雪,一九九一年到了。
没得到回应, 元柳也出去了, 赵换娣腾的一下就来了气。
“养丫头片子有什么用, 到事上一个都指望不住!”
“就应该生下来都给扔猪圈里,一个个都不是东西, 王八蛋子……”
赵换娣嘴里一连串的刻毒嘀咕。
过去几年的折腾下, 她的身体更坏了, 以前还能勉强养个鸡鸭喂个猪, 现在连拌猪食的力气都没了。
丈夫得病,天气一冷, 身体越发不好,总是咳嗽。医院不敢去, 只能开点中药吃。一包药喝三天, 喝的药都没了色把药渣倒了,再去开一包。
元柳在家里干活, 里里外外的农活让她疲惫万分。闲下来的时候还要出门去摆摊子卖扣子补贴家用。
元芹虽然说是在地毯厂上班,但现在厂子效益不好,原本一个月能拿五六十, 现在只有三十多。
三十多块钱够干啥?
元栋进了高三之后每个月十五块都打不住,学校总是要钱印页子,这周三块下周两块的。不交不行, 一家人陷在烂泥地里, 唯一的希望就是元栋能考上。这个钱省不了。
元德发的药钱不多, 一个月三五块,赵换娣也不敢断。孩子们还没支撑起门户, 当家的要是没了,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如今家里一个病人两个学生,全靠着元柳元芹。
一个月三十块用干用净,也不见得宽松,总要三五不时找人支借。
不过现在元家借钱还是好借的,毕竟有元栋这个高三生在,村里人都知道元栋学习成绩好,赵换娣夫妻两个总在外面说自己这个大儿子肯定是个大学生。
大学生啊,全村从恢复高考到现在也没几个。
所以纵然对日渐刻薄的赵换娣有意见,大多数人都还是愿意的,想着结个善缘,万一将来元栋出息了。
元家东家西家五块十块的借了不少,日子总算是过下来。
欠钱多了,赵换娣心态也有了变化。
她身体不好,看健康的人总是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火气。借钱也同样,借的多了,她脸皮也厚起来。
觉得凭什么别家日子过的好,自己两口子比别人差什么了?
不就是没摊上好闺女吗?
赵换娣现在是看谁都不顺眼。
看天骂天,看地骂地。
赵换娣把家里的活干个七七八八,中午一家子都凑不齐。元德发带着元栋元梁去给老的上坟,顺带在他大哥家吃一顿。元柳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元芹则是说在县城有事。
赵换娣自己端了一碗清水白面条,上面夹点咸菜丝,吃完她就出去串门子。以前家里干不完的活,她倒是不怎么串门子,现在她身体坏下来,串门子就成了每天的正事。
今年是大年三十,串门的人不多,一群人在其中一家院子的窝棚里烤火说话。
赵换娣找相熟的妇女围一堆,东家长西家短,说到自家身上。
赵换娣跟人抱怨:“我家就是大的不懂事,要是元棠能顶上,你看我家里日子可不会过成这样。”
有人附和:“可不是,你家这个小的其实岁数差的刚刚好,老大还是个闺女,这多好。”
赵换娣拍着腿跟人说:“是吧,我生那会儿就说了,老大是闺女好。等下面小的长起来,刚好能帮扶上。谁知道我运气不好,摊上个白眼狼……”
要是元棠能指上,她的日子得多顺。
栋子也不用这么难,下面元柳元芹少说也能混个初中毕业。
栋子岁数大,她们三姐妹还能供不上一个栋子?
等到大儿子考上,一家子日子就过顺当了。
谁知道这死丫头迷了心障,非要去念书。
念念念,念个屁!
丫头片子能念个什么鬼东西出来。
坐在一边纳鞋底的妇女好事的问赵换娣:“这都两年多了,你家那大丫头就真没回来过?现在是还在念书,还是出去了?”
赵换娣气咻咻的:“还赖在学校呢。”
对方啧啧两声:“够犟的。”
“不过,元家的,你不打算去看看你闺女学的咋样?要是你闺女也能混个大学上,你家今年可是两个大学生了!”
赵换娣哈了一声:“她能考上,我头割下来给她!她学习就不行,丫头片子还非要学理,我听栋子说了,理科都是男娃学的,她能学个屁出来!”
“到头也就是浪费三年钱。”
有人杠她:“那也不一定,最后你家大丫头要是考上了,你亏不亏?养个姑娘十几年,最后啥也落不着。”
赵换娣翻个白眼:“她考不上!再说我也不指着她能有多出息。一个人都不孝敬父母,天打雷劈都是轻的。她有本事就别回来,回来我也不认她。”
“嚯,那她考上大学你也不认?”
“别说她考上大学了,就是考上清北我也不认她。一个白眼狼,考上什么都白瞎。”
赵换娣想起大女儿,那是恨不得她现在赶紧现世现报,到时候栋子考上大学,他们一家子和乐美满,看她孤鬼一个有没有脸面。
赵换娣说的多了,周围的人也都知道了元家的想法,也都盯着两只眼睛等着看元栋今年考成什么样。
他妈给他都吹出去了,这不考个大学,元家只怕脸兜不住。
这其中有真盼着好的,自然也有盼着赵换娣栽个大跟头的。
赵换娣总在外头显摆她儿子多好多好,好像别家没上成学的都不如她家似的。不管谁开个头说孩子学习,赵换娣就非把话题扯到自己儿子身上,夸得那叫一个好。好像自己生的是玉皇大帝,再世文曲。
有人扭过头撇嘴,意思是等到七月见真章。
赵换娣还未察觉这些恶意,她现在要什么没什么,就元栋还算过得去的成绩,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的未来依靠。
有人看好戏,故意捧着她。
“那将来栋子当了官可别忘了乡亲们。”
“是呀是呀,哎,你们说,要是栋子考个状元,会不会有报社来采访啊。”
“肯定有啊,我亲戚说,市里县里的前几名都有采访。”
“哎呦,元家的,到时候你要上报纸了。”
“说不准还上电视呢!”
赵换娣美的冒泡,仿佛自己真成了状元的妈,上了电视报纸。
她干瘪枯黄的手一挥:“那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真有那么一天,我摆席面,大家都来!”
旁边的人嘻嘻哈哈的笑,没人打岔说难听话。
赵换娣坐了半晌,回到家终于等到人齐。
元芹在屋里躺着,元栋在屋里背书,元德发窝在火盆边上,苍白的脸色映着火光显得更加诡异。
赵换娣屋里屋外找元柳。
“这死丫头,话也不说一句,大年三十的上哪儿去了。”
元德发咳咳咳,咳完说道:“你出去找找。”
还没等去找,元柳就已经回来了。
赵换娣上去就要揪她耳朵:“你是死人啊,家里哪儿能离了人?猪也不喂,东西也不收拾,对子还是你哥回来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