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十八木听风)


看着丁校长如此欠揍,陈大勇拳头硬了好几回。
大家伙都说,幸亏丁校长没有死乞白赖,要不然,他就得挨打了。
对于新爷爷和新奶奶,丁小兵和虎子的态度都很热情。
当然,也有见不得别人好的,在背后偷偷议论,说丁老太太就是脑子犯糊涂,这么大岁数了,还给一个老农民上门当保姆。
但老队长和丁老太太的婚后生活,很快就给这些人打了脸。
两人结婚以后,老队长搬到了丁老太太家去住,所有的家务活全包,连饭也做。
有人笑话他,老队长就理直气壮地怼回去,“她当着主任呢,整个胡同里的事儿都归她管,也没规定说男人就不能做饭,让她回家就吃上口热乎的,多好呀。”
老队长如此理直气壮,旁人竟无法反驳。
反正,老两口的婚后生活很甜蜜。
婚礼过后,没几天,允许私人承包的政策终于明确。
听说可以包澡堂了,大舅母第一时间就跑去找丁老太太……

第479章 越过越好
“你想承包澡堂子?我跟你说,承包费可不低,你先看看去年的账本,再想想承包不?”
丁老太太跟元妮一家关系不错,因此直接把大舅母带进了里屋,让她看澡堂子的账本。
这账本子极简单,入账就是卖出去的澡票和上头拨付的钱,出账略复杂一些,主要是买煤炭的钱,水费和更换设备的钱。
去年一年,洗澡票大概收入两千左右,上边又给拨付了五百块。
然而买煤炭就花了两千五,其他未支付的费用还欠着。
大舅母愣住了,她没想到,澡堂的账目竟是这样的。
“这里边还有一笔开销没记,就是澡堂职工的工资,现在澡堂有四个工人,一个卖澡票的,同时负责管理,另外三个轮换着烧锅炉打扫卫生。
这几个工人的工资,都由上边直接拨付,如果你把澡堂承包下来,就得自己给她们发工资了,四个人的工资啊,这可不是小数。”
丁老太太一脸无奈,反正她觉得澡堂没啥利润,要不然上边儿能把澡堂放出去承包吗?
大舅母也没想到会这样,按照这本账,她是一点钱都赚不着,还得倒赔钱?
“承包费没算在这里边儿?”
“对,承包费一千二,单另算的。你再回去想想,咱本来是奔着赚钱来的,可别弄得赔了钱。”丁老太太又叮嘱一句。
大舅母失魂落魄的点头,“我知道。”
情况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回到家里,把情况跟大舅舅和八一说了之后,父子二人也是一头雾水。
“我说为啥要放开私人承包呢?感情澡堂在压根就不赚钱呀?”八一一脸明白了的表情。
“肯定是,咱要是承包了,还得养工人。”大舅母叹了口气。
“话不能这么说,你俩没在厂里上过班,不知道这里的渠渠道道……”对于公家单位的情况,大舅舅倒是知道一些。
先说煤吧,大舅母只能看到账本上的钱,买煤炭花了两千多,但不一定都给锅炉烧了。
“澡堂有四个职工呢,他们家里用的啥?肯定也是煤呗,我敢打赌,这四个人过冬,肯定都不用自己买煤,光从澡堂子拿就够了。”大舅舅很肯定的说道。
外国有个加拿大,龙国有个大家拿,既然集体单位是大家伙的,那把自个东西拿回去用用,不犯法吧?
这种情况屡禁不止,大厂查的严一些,出厂的时候有保卫科盯着,像澡堂这种小单位,就没人管了,反正只要能保证正常运行就行。
大舅母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那你们觉得,澡堂能承包不?”
父子两个一起挠头,这他们就说不准了,还得开家庭会议。
“我觉得你想法保守了,要是你承包了澡堂,首先得精简人员。
卖澡票的为啥就不能打扫卫生呢?如果她说卖澡票就不能扫卫生,那你自己卖澡票。
这样就裁了一个人,省下一份工资,还有几个人也可以这么办,反正就一个小澡堂,用不了那么多工人。
然后再想办法提高收入,那天四舅都说了,可以照他的法子办。”元妮说道。
其实还有个情况她没说,那就是,澡堂子真的只卖了两千块澡票吗?
要知道,卖澡票的人,也是有亲戚朋友的,她会不会把澡票送给关系好的人呢?
后世家家都装了淋浴器,还有那么多开澡堂的,就说明这行当应该挺挣钱,而不是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
大舅母若有所思。
虽说都是一家人,但大家伙不会直接说承包或是不承包,这事得大舅母自己拿主意,不然以后得落埋怨。
最后大舅舅坐不住了,“想干就干,别前怕狼后怕虎的,大不了赔点钱,也算是买个教训。”
“看你怎么说话呢?还没开始干买卖呢,就说赔钱,真是不吉利。”大舅母气道。
经过反复论证之后,大舅母还是拿出多年积蓄,办理了承包手续,同时辞去了临时工的工作。
八一原本想跟着她一起干,被大舅母给拦住了,说是自己先去试试水,要是不行的话,就及时收手,犯不着把家里人都拉进来。
就这样,大舅母承包了澡堂子。
跟元妮预料到的一样,其他工人还好,卖澡票的不是个善茬,接手头一天就跟大舅母顶着干,被大舅母直接给开除了。
自主承包,自负盈亏,在承包期间,承包人有管理权,这个管理权,自然包括开除和招聘。
卖澡票的傻了,上上下下找人到处告状,最后发现告不赢。
又灰头土脸的跑回来求大舅母,希望她能给自己个饭碗。
这个时候,大舅母已经自己上手经营了。
她发现澡堂没有账本上那么废煤,日常开销也不大。
其他三个工人就站出来揭发,都说卖澡票的以前就搞贪污,只是大家都被她管着,所以不敢说。
一听是这么个情况,大舅母自然不敢再用这个人。
剩下三个工人,害怕丢了饭碗,见他们活干的还不错,大舅母就继续用着。
就这样,战战兢兢经营了一个月,月底一算账,大舅母这才把心放在了肚子里。
澡堂子不但不亏钱,而且很赚钱,说明抢在别人前边承包做对了。
接下来,放开承包的单位就越来越多了,四舅母把一家废品收购站承包下来。
她每天早出晚归,用心经营,收到的废品都不敢扔,先拿回家去给元妮看一眼,然后再做处理。
随着经济发展,收藏古玩字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东西的行情也看涨。
然而普通人不懂这里面的门道,那些发黄的旧书,老报纸,破了口的花瓶,都有可能是古玩。
因为元妮儿担任着最终鉴定的工作,所以四舅母硬是分了她两成股份。
这两成股份,元妮可没有白拿,到年底,单靠她慧眼识珠捡出的老物件,就转到了六位数以上。
这一年,可谓是欣欣向荣的一年,承包了一年澡堂,大舅母手里有了钱,已经开始到处看房子,准备买独院了。
这个时候再传喜讯,二舅舅打来电话,说是向东和卫国干的不错,已获得提干的机会,而且还要随队来京城表演……

“提干了?不是说,部队上难提干吗?他俩立功了?”姥爷又惊又喜。
之前顾超说过部队上的情况,普通士兵想要立功难,通过立功提干更难,几乎是万里挑一。
不是姥爷看不起自家的孩子,向东和卫国就是他看着长大的。
孩子是好孩子,可惜没啥大本事,这才去部队上两年,咋说立功就立功了呢?
“孩子们没啥事儿吧?”姥爷又补了一句。
他隐约听人说过,能立一等功或者特等功的,基本上那人都不在了。
“爹,你想啥呢?我跟你说,向东和卫国歌唱的好,参加比赛时得奖了,文工团给他们记了功,又提成了干部。”二舅舅赶紧解释。
姥爷嘴张的能塞下一个鸡蛋,唱歌还能立功?
早知道他就不学什么木匠了,也跟放羊的老汉天天唱信天游去。
不等姥爷说完,姥姥就把话筒抢了过来,“死老头子啰里八嗦,半天说不清楚事儿,你再说一遍,向东和卫国啥时来京城?”
“就这两天吧,他们到了,肯定上家看你们去,我俩买了明天的车票,今年去京城过年。”二舅舅喜气洋洋。
提了干就是军官了,家里一下子出了两个军官,真是扬眉吐气,光宗耀祖,二舅舅和二舅母乐的合不拢嘴。
俩人一商量,也顾不得省钱了,早早就买了车票,准备到京城团团圆圆过大年。
“好好好,你们都过来。”
“你们还需要啥?一块给你们带过去,要带粮食不?带铺盖不?”
“这都啥年月了?还带粮食铺盖?不带不带啥都不用带,你俩过来就行了。”姥姥嫌弃的说道。
以前家里穷,铺盖一人一床,小孩子们两人一床,要是亲戚们上门,是不大够用。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每个人都有好几床被子,夏天用的,春秋用的,还有冬天用的。
除了这些个,柜子里还放着几条崭新的大棉被,专门预备着亲戚朋友留宿用的。
听说向东和卫国提干了,大家也跟着高兴。
也许是因为性格的缘故,二舅舅脑筋有点死板,大家伙都离开了县城,就他死守着没出来。
现在可好了,向东和卫国成了军官,俩孩子转业都能进城,大家再也不用替二舅舅夫妻发愁了。
喜事连连有,第二天,向东和卫国就找上门来了。
部队伙食好,俩孩子都长高了一大截,成了大小伙子。
他们穿着崭新的军装,领章鲜红,眉眼鲜活,刚一进胡同,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有街坊在前边带路,“原来是你们家亲戚啊?我说咋这么精神,你们家人长得都好。
对了,是干部还是战士?多大岁数了?谈对象没有……”
姥姥皱眉,这也扯太远了吧?
“你俩傻站着干什么呀?快进来坐,哎哟,孩子们都长大了点儿,但你俩变化最明显。”姥爷背着手,满脸都是笑。
猫蛋狗蛋,小雯小雨只是长大了,向东和卫国却是从青年变成了战士,当然不一样。
院子里用青砖铺的整整齐齐,用砖头砌边,留出了两块地。
地都翻好了,豇豆架子还在,今年的收获已经变成了一串串红辣椒和玉米棒子,挂在房檐底下。
“这就是妮儿姐买的院子?真阔气啊。”向东把手里的点心放在石桌上,一脸的不可置信。
“得不少钱吧?”卫国取下军帽,刚要放在桌上,就被狗蛋接了过去。
狗蛋把帽子扣在自己头上,“好看不?”
帽子有点大,直接遮住了狗蛋的眼睛。
大家都笑了起来。
姥姥领着他们往二进院子去,“这后边都是打通了的,你俩先转一圈,然后再说大不大。”
后院栽着果树,有鸡有狗不亦乐乎。
向东没走几步,就有一只大公鸡冲过来叨他的鞋。
“唉,这鸡咋这么眼熟呢?”卫国挠头。
“这就是大花呀,我说大花,你怎么眼拙没认出来?这是咱家孩子?”姥姥念叨着。
大花似是听懂了,放过了向东,又去草丛里叨虫子了。
“我的天哪,大花还在呀,我还以为它……”
“还在呢,鸡活的时间可长了,能活十几年呢。”
听姥姥这意思,是要养到大花寿终正寝了。
等向东和卫国转完,两人已彻底麻木,就算当了军官,靠工资也买不起这样的房。
大舅母笑着安慰他们,“你们可赶上好时代了,又在部队里头,有奔头,想挣钱还不容易?”
这倒也是,搁四五年以前,谁也想不到,会过上如今的好日子。
不大会功夫,饭菜上桌,大家坐下边吃边聊。
向东和卫国是跟着文工团一起来的,说是有表演任务。
“我们是专门过来送票的,到时候大家可以一起过去看。”卫国说着,把早就准备好的演出票拿了出来。
“唉哟,这么多票?”
“听说我俩这儿有亲戚,战友把他们的票也给我们了。”卫国笑着解释道。
每一场演出,团里都会给演员几张票,意思是让大家馈赠亲朋好友。
他们是从外地过来的,除了向东和卫国,其他人并没有认识的人,就干脆把票都给了他们两个做人情。
姥姥高兴坏了,“这个好,这可是文工团的票,老头子你数数,除去咱家人用的,还剩下几张?”
“还剩下五张。”
“刚好给丁主任他们。”
“行。”
听说向东和卫国过来了,陈大勇又拎着东西过来看,瞅见俩孩子就说出息了,
“军装就是抬人,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你们还是小孩,现在都成帅小伙子了。”
得知陈大勇也在京城买房置业后,向东和卫国又多了几分惊讶,他们在部队的时候,就听战友们说过,落户京城是很难的。
陈大勇笑了笑,“落户的确是难,我是为了看病,暂时住在这边,户口啥的还在老家呢。”
“还可以这样?”
“可以啊。”
“别说你大勇叔,我跟你奶奶也没有户口。”姥爷笑着说道。
卫国和向东面面相觑,愣了一会儿才问道,“没户口也能留下?那我爸我妈能来不?”

为啥向东和卫国会关心这个问题呢?他们是想让爹妈进城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要是能在城里过上好日子,谁还愿意呆乡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恋乡只是一种情怀。
向东和卫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得从他们当兵的经历说起。
俩孩子所在的文工团,在南方一个大城市里。
连队里基础建设搞得不错,有能冲水的抽水马桶,天天晚上都能看电视,每周还能看电影。
文工团里有麦克风,还有各种乐器,中西合璧。
刚进连队,向东和卫国啥都不会用,幸亏有老兵班长带他们,不然连厕所都不会上。
俩孩子还记得,刚出了新兵连,第一次休假外出上街的情形。
大街上满是车流和人流,汽车喇叭自行车铃吵得人心发慌。
过红绿灯十字的时候,俩人紧张,差点闯红灯。
很快,俩孩子就发现,除了洋火玩意让人不适应,需要学习之外,城市是真的好,资源丰富,有本事的人也多。
就拿文工团的老师来说吧,文工团的老师随便指点他们一两句,就顶两人自己练上十天半个月。
这个时候,两个以前只会唱酸歌的少年,就萌生了留在城市生活的念头。
当然了,这个时候还只能想一想,因为他们知道,农村入伍的战士,复员之后还得回原籍。
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在歌曲大赛中一举夺魁,两人这才获得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提干之后,就不用复原回乡下,而是可以通过转业留城。
向东和卫国是孝顺的,自己进了城,还惦记着爹妈。
他们私底下偷偷商量,说南方炒肉放糖,凉皮里面拌酱油,爹妈肯定吃不惯,要是能留在北方城市就好了。
无论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说,京城都挺合适。
所以听陈大勇说完来看病的经历之后,卫国和向东都动了心思,“要是我爸我妈也能进城就好了,到时候我俩转业也回来。”
姥爷笑道,“事在人为,世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儿。”
他告诉卫国和向东,元妮早就说过,等她毕业之后,就能正式落户,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用投亲靠友的理由,把姥姥和姥爷的户口迁进来。
“只要我和你奶的户口落下,再落你爸你妈的户口,就简单多了。”姥爷最后做了结论。
陈大勇也是这个意思,老队长跟丁老太太结婚之后,已经符合落户的条件了。
“要想办手续,还得回一趟老家,先把户口给迁出来,我爹寻思着,等忙过这阵子,再回去看看。”大家都是同乡,互相知根知底,也没啥好瞒的。
这么算下来,陈大勇一家子落户,倒要跑在元妮家前面了。
卫国和向东听懂了,“等我爹我娘进了城,好好跟他们说说,让他们也想办法过来。”
谁不想留在父母身边尽孝,跟兄弟姐妹们热热闹闹相处呢?
想必二舅舅心里也是想的,只是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尤其是二舅舅好面子,不愿给人添麻烦,所以愣是留在老家没吱声,如果不是家里出了俩军官,估计他还不来京城过年。
现在姥爷明确指出了方向,向东和卫国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