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要赶紧甩动鞭子,加快了队伍的步伐。
等他们的队伍到了城门口排上队,趁着商队里的人在赶着牛车顺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离要已经跳下牛车,拍拍身上的灰,快步到了前面一位闲着的城门小哥面前。
他揖了个礼,往小哥手里塞了个银豆子,笑呵呵打听道:“劳驾小哥,敢问城门下面那边一排摆东西的都是什么人?我们如果要过去摆东西,需要走什么程序吗?”
小哥正是轮到休息的时候,这时候能收个银豆子,他眼睛顿时一弯,也不卖关子,直言道:“摆东西的都是商人,不单是这一侧,另一边也是,这是我们贸易城独有的,叫展览台。我们这里进城不收税只登记,但是你们把东西运进城之后要自己找地方放货物,之后既可以在城内交钱租铺面卖货,也可以选择租城门口的展览台卖货。这些你进城后自有人领你去办理。”
“城内的铺面和寻常的一样,城外的展览台就是你看到的这样了,你们可以将自己的商品拿些样品到城门口来,客人看过你们展览的样品后和你们再谈交易。俗话说得好,酒香还怕巷子深,咱们城门口不比城内,所有人要进城都必须经过这一段,而且排队进城还要等待,客流大,如果你们把自家的商品摆在这里,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达成更好的买卖。”
“最后提醒你一句,你们商人之间自可以自己签订契约,但是我们的官府也提供官契,只是要交一点钱。官契签订后,如果契约上的一方违反契约,可以找我们淮南的官府帮忙裁定,官府会根据违约程度给出不同程度的惩罚。若是有重大违约的,还可能上我们的黑名单,被张贴出来。我们的官契论保证程度肯定比你们的私人契约要有力度,违约也方便追缴,如果是大额交易,建议你找官府签官契。反正我们不收税,你们也不用担心我们以此缴税。”
“多谢多谢。”离要连忙拱手道谢。
那小哥摆摆手,示意他现在闲的没事可以去展览区逛逛:“外面的展览区租金挺高,花得起这个钱的至少货有一定的保证,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想要的。”
离要再次拱手,千恩万谢地走了。
从小哥那里回来,离要到自己坐的车上喝了点水又吃了点点心垫肚子,叫了几个大管事出来,和他们说了说展览台和官契的事。
几个大管事跟着家里的少爷出来,除了辅佐这位初出茅庐的少爷长经验,另外当然也有一些贩货赚钱的任务,早就对城门两边的展览区眼睛发光了。
等听说了展览台和官契的事,更是满脸兴奋,对自家少爷道:“咱们这趟是来对了,这淮南贸易区,果然不一般啊!少爷,咱们可得好好选些货贩回去,您这第一趟要是走对了,以后这条商路说不定就归您管了,咱们到时候,都要依仗少爷。”
离要心里微微膨胀了一下,面上还是做出老成持重的样子,吩咐几人和自己分头到这展览台看看,要是有什么看上的也不必立马达成交易,可以先和对方说好,等他们进了城之后看过城里的行情再说。
这些经验几位老管事再没有不晓得的了,但是小东家要过一过这纸上谈兵的瘾,几个做下人的也陪着,等离要说完,才各自散入各个展览台中间。
离要在展览台逛了小半个时辰,见排队终于快轮到自己了才重新回到商队中央,和几位管事一交流,都知道大家都有收获。
他心中志得意满,强压下心里的喜意,他冷静道:“等进城安排完我们的货物再说。”
车轮缓缓滚动,一支支商队向着城门靠近,几乎每个看过展览台的人都是满脸兴奋,意气风发。
他们有的找到了心怡的货物,准备和对方谈妥之后就签订合同,有的则是觉得展览台实在是再好不过的商品展览区,光看这来往的客流量就知道了,这么多商人堵在城门口没事干,这得达成多少交易啊!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也要去打听一下怎么租,把自家的货物也摆出来展览展览。
有的则是兼而有之,既打算在展览台买货,也打算在展览台卖货。
随着日头不断西移,城门口排队的人数在不断变少,城门口的展览台也变换了不少货物,让在城门口等待的人看得眼花缭乱,对这淮南贸易区更加期待了。
这里有最自由的交易方式,有最多样的货物品种,也有最创新的商品售卖方式,还有最强大的秩序维护者——北帝朝廷和江北江右小朝廷。
所有人都可以预见这里未来的繁荣。
故而所有商人兼投机者都两眼放光,意图在这场繁荣当中吃到一口。
但是等部分投机者意图在贸易城里买下土地或商铺,又或者买断城外的展览台时,他们得到的回应却是:拒绝,拒绝,还是拒绝。
哪怕有人对贸易区官府砸下十万钱的巨额,得到的回答还是拒绝。
淮南贸易区官府规定,贸易区一切土地和商铺全部归官府所有,只能租不能卖,而且只能进行一年以内的短租,不能长租,任何人都不能在贸易区内垄断,一旦有人垄断某类商品交易,告到官府,由官府查实后,将会被淮南贸易区永久拉黑。
俗话说得好,短期经营看利润,长期经营看法律。
毫无疑问,淮南贸易区在方方面面展现出来的讯息都在说,我们做的是长远生意。
从南慜帝四年十月,北帝在淮南贸易区下的买盐订单顺利完成的消息渐渐流传开来开始,就陆续有来自淮南周边的商人开始收拾东西前往淮南。
十一月,消息传得更广,关注事情进度的商人家族得知消息后,也迅速收拾了包袱或货物前往淮南。
到南慜帝五年三月,过了最冷的一段时间,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每日新进入淮南的商人团体数目开始达到巅峰,根据淮南贸易区的负责人,五品贸易总长卫婷给陆瑶的报告统计,从三月一日到三月二十九日,淮南贸易区每日新增商团数达到五百,光是官府经手的大额官契交易里,单日的平均商品流水额就达到八十万钱,这还是没算人家私底下达成的交易。
而此时北帝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才八亿钱,折算成日,每日也不过是百万钱而已。
也难怪投机者们用十万钱买城门口一个展览台的买断权,官府的人连眼皮都不抬一下了。
巨额的交易在淮南贸易区达成,带来的是整个江北地区的繁荣和南北经济增长以及百姓的生活水平增高。
但是陆瑶更加看重的,却是这一场牵动全国眼光的经济活动中,间接对全国甚至更广阔地区造成了文化交融和文化经济辐射。
魏晋的几百年乱局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
自汉时便陆续有大量胡人南迁进入汉人生活的区域,而双方却始终隔阂,文化和文字不互通,商品货物轻易不互卖,种族之间的习俗泾渭分明,族与族之间矛盾日益变深,爆发出来的胡人乱华不过是这种矛盾积累到不能再拖。
但是汉文化最博大精深的地方也在于其包容性,从人到文明,都是包容的,哪怕一群外来民族像沙砾般滚入蚌壳之中,汉文化和汉文明也会像最坚毅隐忍的珍珠蚌一样,在漫长的痛苦后融合并研磨出最光彩照人.气象万千的盛唐珍珠。
陆瑶要做的,是加速融合,也是缓和矛盾。
而无论是缓和矛盾还是加速融合,另起炉灶,塑造一个第三方,才是最快最迅捷的方式。
简体字的推行,就是陆瑶给出的第三方文化缓和地带。
在淮南贸易区里,官方通用文字是简体字,无论是胡人文字还是汉人的繁体字在这里都不通行,如果你想在淮南贸易区长期混并混得开,想通过淮南贸易区将自己的商品卖到更遥远的地方,就不得不学会简体字。
而在淮南贸易城内,有官府开办的识字班,明码标价,对外招生,外来的商人只要交一定的钱,就能进入识字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识字培训,包教包会。
因为他们学完之后送一本叫做《拼音字典》的书,上面记录了两千个常用的简体字,即使你在三个月的识字培训班里没有学会太多的字,但是三个月,里面的老师们一定教会你拼音.偏旁部首以及《拼音字典》的用法。
有了这本《拼音字典》,哪怕你除了拼音什么字都不认识,你也能在看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通过查字典这一行为立刻马上找到字的读音来明白这个字的意思。
淮南贸易城的识字班在南慜帝四年的十二月开始正式在贸易城内的官府旁成立,里面一共有五百二十位毕业于妇好书院的女老师,她们都是从江北本地各个乡选拔来的老师,有最好的教学经验和最强大的后台。
因为她们的后台是妇好书院,而妇好书院的名誉院长是王若彩。
她们的工资很高,因为她们在教天底下最有钱的一批人,她们的教学效果也的确很好,因为哪怕自认为对文化学习有多排斥多没天赋的人,从她们的识字班毕业之后,至少能够靠着《拼音字典》认字了。
淮南贸易区从建立开始,天下的商人都为这里的巨大商业利益而来,但是等到第一批贸易城的三个月识字班教学的商人学生们毕业,并将自己在贸易城识字班学到的内容告诉亲友开始,天下更多有钱人闻风而动,为这里的识字班而来。
古语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在这片大地上,除了少数对汉文化认同不多的外族人,更多深受汉文化影响的人刻在脑子里的就一件事:要识字!识字是跨越阶级提升自己的第一步!
只有识字才能当官,只有识字才能更为更高贵的人,只有识字才能读圣贤的书,学圣贤的思想,这种崇学崇文的思想像基因一样被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骨子里,即使千年过去,即使乱世流离,也始终无法磨灭。
但是孔子之所以会因为有教无类被天下人铭记颂扬,正是因为他不问学生的出身,来者不拒。
在更多的时候,识字的门槛像高不可攀的天梯,是有些人几辈子都不可能够得上的。
不是你有钱就有资格识字,也不是你有权有地就有资格识字,在文化被少部分人严格垄断的这个时代,许多人哪怕家中巨富,也不可得一先生。
因为识字的先生自有傲才清高处,他若是看不起你,哪怕千金也难得他一顾。
在这个时代,门第和出身是一座森严的枷锁,锁住了人们向上的路,也锁住了文明的万千种形态。
而淮南贸易区竟然公然教天下人识字,还是只要你交钱就包会,这简直能叫一些当地文化被少数人严格垄断的地区的人在被窝里笑出声来。
因为他们是商啊。
士农工商,人分四级,商居末等,可见其地位低贱。
他们不识字,他们才不管淮南贸易区教的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又或者是胡字呢,他们只知道,那里有人教识字,还包教包会。
在这片被血色浓雾笼罩住的大地上,无数人从自己的家乡出发,背负了全家的希望,也背负了自己对未来的全部期望,前往淮南贸易区,前往那个听说交钱就教识字,包教包会的地方。
他们不是没想过,也许有的地方还会免费教人读书,甚至人人都能读书呢,也许还有的地方,谁不识字就要被罚钱抓进牢里呢。
但是举世之大,能让消息顺利到达他们这一方小小土地的,就只有那个被称作淮南贸易城的地方。
能让他们确定那里足够安全,信息足够准确,不会骗人不会把他们抓了去当两脚羊的,就只有那个叫做淮南贸易城的地方。
因为全国的商人都会去那里采货,因为全国的商人都知道它背后的支持者是两个政权的统治者,因为所有商人都看到了那个地方对于秩序的维护和对繁荣的决心。
信息的传递在这个时代是如此艰难,以至于当权者需要极尽夸张之所能事,用尽一切劲爆的手段,才能让想要的消息到达指定的地方,让想要得到这份消息的人不错失这份希望。
当识字班教学的新闻随着逐利的商人们的脚力走遍全国的时候,陆瑶就知道,她要的目的达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又遇到整数章,美滋滋(*^▽^*)
另外不好意思我的更新时间又变晚了orz,我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调回下午六点。
唉,每次想稳定下来一个早一点的更新时间,就会被意外打乱,我也好无奈tvt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an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陌裳紫烟20瓶;进击的贝拉10瓶;燕京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1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清晨时分,鸡叫三遍,路边的草叶在半明半暗的曦光中无声地滴落一滴露水,温能数站在自家的院门前,最后打量一次家里的一草一木,然后狠心闭上眼,轻手轻脚地关上了院子的大门。
转过身,通往县外的羊肠小道尽头,一轮朦朦胧胧的金色日轮已经露出了小半张脸,映得温能数的脸也红红的,眼眶也红红的。
但是在红红眼眶之中,那一双年轻.朝气的眸子里却燃烧着一把小小的火,越往深处去,越是光明。
温能数将包裹一甩,大踏步往前走去。
今天,他就要离开家乡,前往那个叫做淮南贸易区的地方,听说那里有一座巨大的书院,里面有无数学识渊博的老师,他们不论出身,不论家世,只要你交钱,就能在那里学会人识字。
靠着走街串巷,乡下采货城里卖货,勤劳沟通,他温家在本县也算是数得上的商户了。
三代人积累的财富到他这一代,就已经算是达到了顶峰,要想更进一步,要么提升门户,从商转仕,要么将买卖的范围开拓到更远的县外去。
但是经商的范围一旦超过一个县的范围,来回正常赶路要四天以上,那么光靠口口相传和记性好,就已经不足以货物信息的传递了。
更何况,他们家的祖训就是“账不可积累过月,消息不可滞后过五”,按照老祖宗所说,信息的滞后一旦达到四天以上,就有亏损的危险。温家人代代谨记这一条规定,不冒进,不贪功,是以才能三代不倒,反而一代比一代更强。
一个商人家族在小小的一县内经营达到顶峰,就变得过于惹眼,如果不能更进一步,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来自本县那些真正掌握力量之人的分食。
无论是自身的进取心,还是解决家族的困境,都要求温家找到新的道路。
而无论是商人转仕,还是扩大经营范围,都有一个最大的门槛——识字。
不识字,再多的财富也难以积累传承下去。
经验可以靠着口口相传,但是从父到子,从爷到孙,没有人能保证勤劳致富的经验能被口口相传扭曲或者忘记,没有书面的文字记载,光靠口述的经验和智慧是短暂的,也是动摇的。
唯有文字,能够沟通时光,留下智慧和经验。
也唯有识字,是他们光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无法得到的。
门第,出身,血统,阶级是可怕的壁障,拦住了人向上的通道,堵塞了思想的火花。
根深蒂固的思想笼罩着他们,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就只能打洞,哪怕老鼠的儿子学会了水里游,哪怕老鼠的儿子学会了天上飞,他们也仍是老鼠。
这是温家遭遇的困境,也是无数个封闭的小县城内那些出身寒微却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小家族们共同处境。
但是此时此刻,他们就要从家乡出发,从这个封建闭塞的地方出发,去淮南,去那个能给他们搭一把手,让人类的智慧和勤劳能插上翅膀飞跃门第的地方。
温能数跨出第一步时还被离家的忧伤和不舍笼罩,但是随着金灿灿的太阳在他眼里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他的眼底也只剩下了雀跃和希望。
走在通往县外的小路上,他甚至忍不住哼起了一首小时候妈妈常常给他唱的歌儿。
“摔了一跤不要紧,不要紧,三月里滴汉汉哟,妈妈给你抓抓,你莫哭……”
一个清亮亮的声音跟在他后面唱了起来:“碰了一下不要紧,不要紧,三月里滴妞妞哟,妈妈给你揉揉,你莫哭……”
温能数下意识跟着应和:“妈妈不是不疼你,锅里的糕糕要糊咯——”
唱到最后,温能数愣在那里,无数个乡间可能都唱同一个小调,但是山有百种,水有百味,养百种人,普通的百姓们不懂什么大吕黄钟,更不懂什么诗经礼乐,他们只知道唱自己所爱,唱自己所想,这是他.妈妈编的词,除了他,不就只有——
相似小说推荐
-
黑月光的马甲又掉了(黑白狐狸) [现代情感] 《黑月光的马甲又掉了》全集 作者:黑白狐狸【完结】七猫VIP2022-09-03 完结75.17万字 0.1万次阅...
-
金钩细(尤四姐) [穿越重生] 《金钩细》全集 作者:尤四姐【完结】晋江2024-04-13完结总书评数:8193 当前被收藏数:15947 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