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古代天灾末世农女养家忙(云上之云)


“那这就去杀了她?”顾瑾试探着问。
李母慌得急忙摆手:“别……我也就是有点担心,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心里虽然对我们有怨念,倒也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伤害……”
顾瑾开口安慰:“外祖母,别担心,想想去年建州大旱,活着到达澜城的灾民所剩无几,苏海棠一个孤儿,不识字,不会武,又受到过多惊吓,对人总怀有敌意,看在苏家灭族的份上,我们大度不计较,但别人可不会这么有容人之量,如果寒潮来袭,她或许都活不过这个冬天。”
李大海,李忠义和李仁勇听到纷纷赞同。
那孩子要是能将仇恨放下,养着她也不是不可以,既然放不下,留着就是一个祸害,送她去孤独园,她就该知道世道险恶,人心叵测了。
他们说话时,白素素,木氏就站在一旁。
几人互相看看后,都点头附和。
说来也是奇怪。
算算日子,苏海棠那个小丫头跟他们在一起也有个把月。
但他们都感觉与她不太熟。
木氏和江碧玉甚至没有与苏海棠说过一句话。
在她们的印象中,只记得那女孩无论是赶路还是吃饭,都总是低着头。
从来不与人主动搭话。
白素素亦是如此。
路上行程紧,还要带五黍和五谷,她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照顾别人。
既然不熟,自然没有人觉得可惜。

白素素开口缓和气氛:“也不知道二嫂在她大姑家怎么样了?”
罗五谷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她大姑家那么有钱,现在,肯定在吃香的喝辣的呗。”
这边在念叨。
黄婉晴正吃着甜酒冲蛋。
忽然觉得鼻子很痒,顿时就打了个喷嚏出来。
坐在一旁的老妇人,下意识问:“呀,是谁在念着我家晴晴呢?”
此人正是黄婉晴的姑姑,黄七娘。
她在黄家虽然年纪最大,但上面堂姐有六人,所以,才叫的黄七娘。
她随口的打趣,却让黄婉晴顿时想到顾瑾等人。
黄婉晴放下瓷碗,将一路上的事,细细说了出来。
从进入府中,黄婉晴又悲又喜。
悲的是,父亲与母亲并没有来投奔姑姑,估计他们已经死在异鬼的刀下。
喜的是姑姑和姑父感情一如既往,现在府中之事都归她姑姑管。
战事初起时,黄七娘听闻后,就曾经派人去黄家庄,想要将哥哥嫂嫂接到香河县。
只是,还是晚了。
在打听到整个黄家庄的人全部死后,黄七娘这段时日,茶饭不思。
整日以泪洗面。
黄婉晴的出现,让她欣喜万分。
中午在厨房整整做了八道菜,給侄女接风洗尘。
听闻黄婉晴与人承诺那一百斤粮,黄七娘沉默了。
自去年起,香河县县令对粮食就进行严格的掌控。
他们一家吃的粮食,还是花高价从别的城池买的。
想来别的富户,应该也是如此。
并且,如果让官府知道他们私底下出售粮食,只怕也是一桩麻烦事。
见黄七娘露出为难的模样,黄婉晴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她小心翼翼问:“大姑,可是让你难做了?”
黄七娘摆摆手:“无妨,明日,你将李家人和罗家人带进府,我来与他们说。”
她嫁到孙家多年,在夫君耳濡目染下,也知道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诚信最为重要。
既然晴晴答应了他们,那这桩事,总得办。
黄婉晴顿时高兴起来。
哼,顾瑾那个小丫头,就算厉害又怎么样。
到底也不过是庄户人家出身的泥腿子。
姑姑府中,不说雕栏玉砌也是繁花似锦。
等将她明日领进府,那可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洋相百出!
到时候,可得好好奚落一番,煞煞她的威风。
顾瑾不知道有人想看她出洋相,此刻她坐在桌旁,计算着各种搞到粮食的渠道。
但她无论怎么算,城门口那一关,怎么也过不去。
顾瑾有些心烦意乱。
她拿出舆图,仔细查找。
从香河县出来后,有两条官道通往京城。
其中一条官道,经过亳县后到汉口可以坐船去江陵。
到了江陵,离京城就不远了。
另外一条官道,就是之前她想走的那条路,这条路距离京城整整一千二百多里。
“要不,改道坐船去?”顾瑾自言自语。
还是不行。
坐船,风险太大。
周国的小商船,性能不稳定,如果遇到风浪,肯定会沉船。
记得去年逃荒,就有灾民出了灾区后,绕道走的水路。
但,活着到达澜州的,顾瑾没有遇到一个!
还有另外一种大商船。
但它船票非常昂贵,众人买了船票后,资产只怕所剩无几。
没有钱,到了京城,寸步难行。
那,如果不走水路,也可以沿着汉口,走旱路去京城。
只是,这条路要比另外一条路多出六百里。
远是远了些,但这条路上的城池,都建立在平原上。
平原,又有河水灌溉,就意味着粮食富足。
他们在农户手中买粮,应该会容易些。
顾瑾拿不定主意,这时李桃花见闺女愁眉不展,抱着顾安坐在一旁。
“想什么呢?”
顾瑾指着舆图,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李桃花好奇问:“亳县以什么为营生?”
在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支柱。
澜城是玉石,香河县是胭脂水粉,临江城是粮食等等……
李桃花的话,提醒了顾瑾。
她穿上鞋子,兴冲冲朝外跑去:“娘,我出去打探消息,等会就回来。”
“叫上两个舅舅。”李桃花赶紧叮嘱。
顾瑾没有回头,只挥挥手:“知道啦,娘。”
客栈的房子都是木头结构。
一点都不隔音。
这边李桃花的喊声,那边李忠义他们就听到了。
不等顾瑾过来找,两人已经穿好鞋子在走廊上等着。
听到说是打探消息,李仁勇提议去茶馆。
以前在李家村,他隔壁家是个兽医。
他家里比较富裕,每三月都会去城里的茶馆喝一次茶。
喝茶时听到的各种小道消息,回来能吹嘘半个月。
顾瑾也以为是。
三人出了客栈,径自朝对面的茶馆走去。
刚到门口,店小二马上过来,热情迎接。
在他的带领下,三人坐在最中间的桌子,点了一壶茶,和一碟子点心。
都是最便宜的。
但也花了两钱银子。
不过一壶茶,五块点心,就要两钱银子,李忠义只觉得肉疼。
还是城里人最会挣钱!
他们喝着茶,就听着周围的人议议论纷纷。
“利州只怕是坚持不住了,这可该怎么办才好?”
“你那是杞人忧天,有霍将军镇守利州,那异鬼打不进来。”
“就是,霍将军可比裴慎厉害多了,肯定守得住。”
顾瑾朝左瞧,就见三个老人喝着茶,正侃大山。
其中一个老人,头发胡须都白了,脸上却没有一丝皱纹,长着很像画中的南山不老翁。
丁春听到伙伴的反驳,重重将杯子放在桌上:
“你们真是没有一点忧患意识,我可是听说了,前两日异鬼攻城,利州的士兵,可是死了不少。”
同伴继续反驳:“那又怎么样,异鬼不也死了很多!”
丁春无奈之下顺着话说:“行行行,你说的都对,霍将军一定能守住利州。”
哪知那同伴摇头晃脑:“那也不一定,战场上,风云瞬变,异鬼也有可能能打进来。”
丁春顿时勃然大怒:“你大爷,老子顺着你说,你也反驳,你他娘到底要干嘛?”
那人见他生气,吓得脖子一缩:“非也,非也,我根本没有反驳,只不过是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而已。”

抬杠抬得如此丝滑,也是个人才!
丁春已是气得吹胡子瞪眼:“下次再和你说话,老子就是狗。”
他端起茶杯,腾的起身,坐到顾瑾的桌旁
他拱手行礼:“几位,借坐一下,喝完这杯茶就走,行不?”
李忠义急忙起身回礼:“老丈客气,请坐。”
李仁勇趁势问:“大爷,利州真的守不住吗?”
丁春从容坐下,喝了一口茶回道:“那可不,前两日,我隔壁邻居才从利州回来,他说了,利州坚持不住这个数……”
他说着话,伸出手掌,比划了一下。
李仁勇挠挠头:“一个月?”
丁春点头。
顾瑾不由扶额。
利州要是守不住,那唐县,鹏城,就更没有抵抗之力。
幸亏他们不曾停留,直接到了香河县。
异鬼的速度,顾瑾可是见识过。
普通人估摸的一个月,得对半折算。
所以利州破城,应该就在半个月之内。
这么一想,顾瑾心中一紧,顿觉香河县也不安全。
看来,明日就得启程离开。
她眨眨眼,示意大舅将舆图拿出来。
经常在茶馆喝茶的人,与走南闯北的商人相处得多。
懂得自然也比平常人多。
果然,李忠义拿出舆图,那人就侃侃而谈。
每一座城市的产业支柱,他都了如指掌。
顾瑾在旁听着,一一记在心中。
李仁勇则殷勤倒茶,丁春见他们年纪虽然不大,但礼数周全,正好闲着没事,便细细说起。
末了,他忽然叹了一口气。
“我这两晚都睡不着觉,想走吧,不知道去哪,留在香河县,又怕死在异鬼刀下,愁人。”
顾瑾好奇问:“那,香河县县令可有应对之策?”
丁春摸摸头:“我们平民百姓,哪里会知道上层的机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李忠义安慰道:“香河县城墙又高又大,比那利州不遑多让,就算异鬼打来,应该守得住。”
丁春不置可否。
但也没有反驳。
顾瑾伸手,将装点心的碟子,推到他的面前:“爷爷,吃。”
丁春哈哈笑:“我看你们家境也不富裕,进茶馆喝茶,估计也是打探消息,自己吃吧,不吃的话,也可以带走。”
顾瑾:“那爷爷,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可以吗?”
丁春:“问吧。”
顾瑾:“你刚刚说想走却不知道去哪,为什么不去京城呢?异鬼总不可能打到京城去吧?”
丁春失笑:“异鬼在边城就损兵折将,在利州又死了不少,他们不可能打到京城。”
“至于,为什么不搬到京城,也只有孩子才能够问出如此天真的话题。”
京城,天子脚下。
那物价可不是平民百姓能够承受得了的。
就算是最外围的地段,那也是寸土寸金。
住一个晚上的客栈,就能顶农户人家一月的嚼用。
户籍也是一大难题,普通人想拿到京城的户籍,不亚于痴人说梦。
更何况,去往京城的路途,非常遥远。
劫匪,野兽,他们可都是吃人的。
所以,在平民眼中,去京城,就等于是去阴曹地府,没有归路。
丁春将茶杯里最后一口茶一饮而尽,起身离去。
走了两步,又回转说道:“见你们三人言谈举止,不似寻常人,死了也是可惜。”
“老朽最后多一句嘴,虎啸城,你们可万万不能前往。
要不然以你们这样的身板,必死无疑,除非能找到大镖局,护送一程。”
李忠义急忙起身道谢。
顾瑾则在舆图上寻找虎啸城。
找到了。
虎啸城,就坐落在她最开始准备去往的那一条道上。
周国有的城池,从名字上就可推测出周围的地理环境。
虎啸城!
估计那周围的大山,里面生活着众多老虎。
她收起舆图,准备离开。
李忠义忙叫店小二将点心包起来,准备带回去。
五块点心,他们一块都没舍得动。
顾秀,顾安两孩子可有口福了。
李忠义如是想。
但到了客栈,望着罗五黍和罗芳华亮晶晶的眼,他忍着心疼给两人各分一块。
“吃罢,这可是好东西。”
还有一块,顾瑾做主,让江碧玉吃了。
其他人则照例吃的饭团。
听说异鬼即将攻破利州,所有人都坐立不安。
一致决定明天就离开香河县。
这边还在定行程,黄婉晴早已躺进温暖的被窝。
一夜无话。
转日辰时,顾瑾和外祖父他们就去了黄婉晴大姑家。
敲过门后,本以为要等很久,哪知片刻就有人从里出来。
得知他们找黄婉晴,很是客气领着进门。
孙家人也都刚起来,黄七娘和黄婉晴正准备吃早饭。
见顾瑾他们过来,都从餐厅出来,领到堂屋落座。
“大姑,这就是顾瑾,另外三个,年纪最长的叫李大海,顾瑾的外祖父,还有两个是她的舅舅,一个叫李忠义,一个叫李仁勇。”黄婉晴急忙介绍。
“李家叔伯,她就是我姑姑。”
黄七娘点头笑道:“昨日就听得晴晴说起你们,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那个,你们都还没吃饭吧,要不一起吃?”
李大海拒绝道:“您客气,我们吃过了,本来想晚一点再过来打扰,但实在行程紧,上午我们就得离开香河县,实在是抱歉。”
黄婉晴惊呼:“你们今天上午就要离开?”
李大海解释道:“香河县的客栈太贵,实在住不起,所以,想赶紧去下一个城池。”
“我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你答应的那一百斤粮食买到了吗?”
黄婉晴不满道:“不过才一天,我才安顿下来,还没顾得着……”
这时,黄七娘开口打断了侄女的话。
“各位,实不相瞒,我家侄女一到府中就与我提及此事,
想来你们应也听说香河县县令发布的法令,就算我给你们筹到粮食,你们也带不出去。”
“但我们孙家,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都以诚信为本,所以,那一百斤粮,我折合成银钱,你看可以吗?”
李大海皱着眉头:“可我们现在缺的是粮,不是钱,这答应好的事情,怎能说变就变?”
黄婉晴本来还想炫耀一下,听到李大海的质问后,脸顿时阴沉下来……

她嘟囔道:“李家叔说的什么话。”
“事情我还是办了的,并没有食言,只不过形势有变而已。”
顾瑾早就没有抱希望,听到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
她站起来说道:“行,那就折合成银子吧。”
顾瑾顿了顿又道:“我们不要银票,只要现银。”
粮食拿不到手,那就只能搞点银子。
黄七娘朝身旁的丫鬟使了个眼色,笑吟吟道:“有劳各位将我家侄女送到香河县,辛苦了。”
李大海接过丫鬟手中的荷包,随手掂量了下,估摸着有一斤。
这银钱,给多了。
一斤陈米,在澜城正常价格是两文钱,后来战事起,粮价水涨船高。
现在一斤粮,需要二十个大钱。
一百斤粮,也不过二两银子……
正要推脱,黄七娘急忙制止:“李家大哥莫要推辞,我家侄女本来答应给你们粮食,现在以折合银钱,本就是我们理亏,拿着罢。”
李大海下意识看向自己外孙女。
顾瑾冲他点点头。
李大海这才将钱袋收好:“那就多谢了。”
黄婉晴迫不及待道:“我送你们出府。”
李大海转身就走。
顾瑾与两个舅舅急忙跟在身后。
黄七娘听到后,眉头微蹙,客人还没有告辞,哪有主家赶客的道理。
但在外人面前,也不好下自家侄女的面子。
只急忙吩咐丫鬟,去餐厅将做好的早饭包好送过去。
晴晴这孩子,长年不长智。
怎么还和小时候一样,心眼子多得像筛子。
黄婉晴不知道自家姑姑生气了。
她得意洋洋指着庭院中的假山说道:“看到没,这座山可是花了一千两银子呢,你们也从来没见过吧?”
李大海懒得理。
李忠义假装没听见。
李仁勇很是好奇,但人穷志不穷,他才不会露出一副没见世面的模样了。
顾瑾则低着头走路,根本没有查看周围的环境。
见没有人搭理,黄婉晴又炫耀道:“瑾丫头,你知道我昨天晚上吃的什么?我说出来你都没有听到过。”
“那食物煮出来是红色的壤,吃起来又甜又糯,我大姑说,那可是从京城来的好东西,叫地薯。”
李仁勇终于忍不住了,他嗤笑道:“黄大姐,你说你老大一个人了,在一个小孩面前炫耀个啥?”
顾瑾拉住小舅,笑嘻嘻道:“既然是红色的瓤,那为什么不叫红薯?要叫地薯?”
黄婉晴卡住了。
半天后才回道:“那长在地里的,可不得叫地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