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古代基建的日子(寂寞的秋刀鱼)


“哦,那我当真是要好好瞧一瞧了。”唐老先生道。
两人就这般进了文旅小馆。
唐老先生会答应这个主考官一事, 除了白先生的缘故, 更多的是为着这报纸, 重开科举的事情是在报纸发行第四期的时候刊印上去的。
而唐老先生则是从第一期开始就知道了报纸的存在,其实唐老先生隐居的地方并不算远, 他本是隔壁陇右道的人,家处在陇右和淮南的边界,赶到蕲州也就是十多天的样子。
所以在他看到报纸又收到白先生的和褚琉白的信件之后, 再三思虑下还是将主考官一事答应了下来, 继而来到了蕲州。
而到达蕲州又解决了学子参与科考的信念不强这事之后, 他对这报纸的兴趣便是最大的了。
文旅小馆是一座二进院的院子, 前院与后院之间有一个庭院,前院作为店铺, 有一扇巨大的屏风将店面分割成两部分。
外面是各类的架子, 架子上面存放着各类的书籍,书籍不算多, 但是种类却十分的丰富。
屏风后面便是一张张的桌子, 桌子与桌子之间还用小屏风隔开, 小屏风不高, 前面的人抬头便可以与后面的人说话,这样分割,既保证了私密性又能够使人们之间有比较好的交流。
桌子都是挨着窗户放的,唐老先生有注意到,这窗户都是用琉璃制成的,光线十分的充足,窗户有打开的也有关着的,但是不论是开着还是关着都能够十分清晰的看见窗外的风景。
那是一个小庭院,院中种满绿植与鲜花,还引了活水圈了一小池子,池子旁边放了假山,池子里面放了几条鲜活的红鲤鱼,整个院子看着十分的舒服,池子旁边的大理石桌凳上还坐着几个书生打扮的人,正在给池子里的锦鲤喂食。
唐老先生数了数,正好与空着的座位数量对上了。
“这地方布置的不错,那小院子是让他们休息时用的吧!”唐老先生指着院中的人道。
褚琉白点头:“长期伏案工作,并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有碍于眼睛,所以我便修了个小院子,让他们觉得累的时候便去院子里走走,看看花草,喂喂鱼,放松一下。”
文旅小馆的后院算是褚琉白给手下员工的一个福利,后院有三间空置的房间。
褚琉白着人将后院的三间屋子改造了一下,改成了员工宿舍,每一间屋子都放置了两张床,床是上下铺的样式,所以一间屋子够四人居住。
店内的员工有些离家近的便将宿舍当做临时休息之地,离得远的人便常住在宿舍当中。
此外后院还有一个厨房,厨房边上有一口井,褚琉白请了个厨子给他们做饭,饭食免费。
褚琉白还请人在厨房旁边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座浴室,每次可供三人同时沐浴,这样也方便了住在宿舍的人的日常生活。
介绍完毕文旅小馆的结构之后,褚琉白又给唐老先生讲诉了他们这边是怎么排版的,介绍了报纸上的各个板块的内容是如何来的。
“……虽说这些市井趣闻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报纸在我看来本就是面向所有人的,所以无论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文章亦或者市井百姓喜欢的趣闻我都会安排上。”褚琉白解释了一句。
“我记得你老师的文章也在这报纸上刊印过,还有林先生的。”将整个文旅小馆都看了一遍,唐老先生摸着自己的胡子道。
“不知道你下一期的报纸是否愿意刊印我的文章呢!”唐老先生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笑道。
褚琉白咧嘴笑的开心:“自是愿意的,师公愿意在我这报纸上刊印墨宝是我的和文旅小馆的荣幸。”
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在经过唐老先生同意之后,褚琉白将下一期报纸将刊印唐老先生的文章的消息散发了出去。
同时开启了投稿,文旅小馆将会在门外放置一个大大的木箱,有意投稿的人便可以将自己的文章署名并留下地址放入箱中,被选入报纸的文章便可以上报,写文章的人也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稿费。
文章不论种类,名家意义深远的文章文旅小馆收,市井故事文旅小馆也收。
此消息一出,城中会写那么几笔的人都纷纷动了起来。
要是只是靠着林先生等人的文章,那么报纸很快便会刊无可刊。
而现在趁着唐老先生要刊印文章的机会,褚琉白便将消息放了出去,想来就算是冲着能和唐老先生的文章刊印在一处,也能够多吸引几个人投稿。
而这一做法褚琉白也确实是戳中了不少文人的心理。
不过短短三天的时间,文旅小馆收到的投稿多如牛毛,使得馆内的人都要忙不过来,为了不使下一旬的报纸刊印出现问题,文旅小馆临时招了些人,专门筛选这些投稿。
不过忙碌归忙碌,但是结果却十分喜人。
文旅小馆从哪些投稿之中筛选出了不少好文章,但是报纸的版面就这般大,根本就不能全部刊印上。
面对这个问题,褚琉白想了想道:“先把那些文章都留着,该给稿费的我们不能拖着,这些文章我日后自有安排。”
听到褚琉白这般说法,文旅小馆目前的主事张凌自然也就将心收回了肚子里。
褚琉白想到张凌和她说的这个情况,觉得日后可以将同类型的文章汇聚在一起出一本文集,又或者以后报纸的发行量可以增大之时,专门列一份报纸出来,专门刊登这些文人雅士的文章。
褚琉白一到达文旅小馆,就将撰写文章的事情安排了下去,因此待到下午的时候,谢祁臻着人将他统计出来的官职空缺与人数给送了过来的时候。
褚琉白吩咐下去撰写的文章已经写好了。
褚琉白拿过来先看了一遍,言辞简洁,主题明显,诱惑力也十足,她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不过,褚琉白将看完的文章递给了唐老先生,笑嘻嘻开口。
“师公,您帮忙给看看,这样写如何。”
唐老先生自是应允,他接过文章,仔细的将文章看了一遍道:“主旨明确,不繁复累赘,不错,不过这些地方写的不够好。”
“褚丫头,要是写文章之人不介意的话,我帮他润润色如何。”唐老先生将手中的文章放到了桌面,笑着对褚琉白道。
褚琉白怔愣随即甜甜一笑:“师公愿意帮忙润色,想来张凌那小子是不会拒绝的,不过这到底是他所写,还望师公稍等一会儿,我这就问问他的意愿。”
“该是如此。”唐老先生摸着胡子笑道。
张凌这些年来为着褚琉白做事,可不单单只是做事而已,褚琉白一直致力于培养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在褚琉白将蕲州书院开起来之后,褚琉白便将张凌、赵挺等人扔了进去,本意只是让他们多学些东西,却没想到张凌的天分很是不错。
学了几年下来,张凌可以说是几人当中最为有文采之人了,就连一些读了几年书的学子都要比不过他。
而这次重开科举,褚琉白也让他们去参加,为此还给赵挺、张凌放了契。
张凌听到唐老先生愿意帮他润笔之事,激动的答应了下来,然后还跟褚琉白申请过来拜访一下唐老先生。
唐老先生也乐意见一见写出了这般简洁明了,用词直截了当,整体文章亦不落俗套的人。
待张凌过来之时,唐老先生也将他的文章打开了,两人就着文章开始探讨起来,修改其中不妥之处。
当然多数时候是唐老先生问,张凌回答,唐老先生动笔,张凌在一旁给他递笔墨。
褚琉白见状便也没有打扰他们,只是出门在不远处的酒楼订了一桌菜,让他们做好给送过来。
褚琉白和唐老先生刚开完会便来了文旅小馆,之后便是褚琉白带着唐老先生在馆中参观、闲逛,现在又忙着给张凌的文章润笔,所以这一通折腾下来,两人根本就还未吃饭。
褚琉白也是在唐老爷子给张凌润色之时才闲了下来,闲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饿了还未出吃饭。
想来唐老爷子也是一时忙忘了,她便去最近的酒楼订了饭菜,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褚琉白倒是觉得自己饿上一顿也没什么,但是她可不敢让唐老爷子挨饿,唐老爷子年岁已高,可比不得年轻人,他可挨不了饿。

七月中旬, 第七期报纸一出,蕲州城内各处顿时议论纷纷。
“仲仪兄依你之见这报纸是否属实。”
秦致远和薛仲仪也看到了最新刊印在报纸上的消息,此刻两人正在房间里拿着报纸谈论。
“有唐老先生担保, 加上官府也出了明确的告令, 想来这消息不会有错。”薛仲仪道。
“那仲仪兄你?”秦致远有些惊讶。
“是的,致远, 我不犹豫了,我打算参加此次的科考。”薛仲仪将报纸合上,目光中是势在必行。
“可要是万一……”秦致远语带犹豫。
“致远, 你还不明白吗,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不管新朝何时建立,现在官职既然已经给出, 那么就算以后这次科考不算在内,但是实打实的官职是给到了的,只要我们榜上有名。”薛仲仪坚定道。
“……既然仲仪兄都如是说了, 那么我也参加。”秦致远也不再犹豫了。
诸如此类的话发生在各大酒馆、茶馆、客栈, 经此一事, 来到蕲州的大部分学子都已经下了决心要参加这次的科举了, 这点从府衙那边的登记处的名字日益增多就能够看得出来。
此外随着报纸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学子心动, 赶往蕲州, 这一点也是在褚琉白的意料之中。
这世界上不单单商人重利,甚至对比起商人来说, 这些读书的学子们才是最会权衡利弊的人。
这次的科举时间定在了十月初五, 这个时间天气比较温和, 不冷也不会太热。
且因为这次的科举和以往的不一样, 只面对有秀才和举人功名的学子,选拔真正拥有真才实干的人。
所以考题内容也不一样,所以褚琉白和蕲州书院的夫子们还商议给那些报了名的学子们来三次模拟考试,给他们适应一下考题的改变,共同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
现在是七月中旬,而十月便是正式开考的日子,所以模拟考便七月、八月、九月各一次。
七月的就定在了月底,而距离第一次模拟考已不足十日。
得知这个消息的众人都感到十分的惊讶和稀奇,虽然官府的告令上明确了这三次模拟考只是给众考生适应用的,并不计入最后的成绩,但是得知此事的众人依旧是十分担忧。
一个个的趁着这不到十天的时间个个埋头苦读,希望能够在这次的考试中拿到一个好成绩。
于是差不多十天左右的时间,各大酒楼、茶馆少了那些高谈论阔的声音,而客栈、小巷多了许多郎朗的读书声。
同一时间关于医者、匠人的考试消息也将消息放了出去,这一批的人才选拔消息发布在了七月下旬的报纸上。
和科考兴师动众不一样,关于这方面的考试,并不需要太过于在各地宣扬,因为整个淮南道最好的匠人和医者可以说都在蕲州了。
但是这件事也是不小于科举的大事,所以不管是报纸还是各个县的告示栏也都张贴了告令,还让各县将此告令告知到村。
而这些匠人们和医者收到官府要给他们评定等级这事之后,不说每个人都高高兴兴的,但是至少少有抗拒的。
基本上来说,都愿意往蕲州走这么一遭,当然对于一些贫困的医者、匠人,褚琉白还让各地的官府出面统一安排他们一同来蕲州,这路费褚琉白她出了。
在褚琉白看来,这路上花费的银子可比不上有用的人才,只要各县送上来的人当中有一个好的,那么她这钱就不算白花。
看着左手边堆放着的一堆处理好的政务,她不由得伸了个懒腰。
褚琉白转头看向依旧奋笔疾书的谢祁臻:“大哥哥,你这次回来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谢祁臻手下动作不停,头也不抬道:“等这次科举过后再说,现在陇右和河西都已经安定下来了,我不在那里也没关系。”
褚琉白伸手撑住下巴:“但是我爹爹他们要是再次攻下城镇,那么大哥哥你不也得要过去坐镇。”
谢祁臻想到陇右和河西刚定之时,他过去坐镇,顺带处理公务之时,那没日没夜处理公务的日子,他写字的手顿了顿,随即若无其事道:“那就待那时再说。”
褚琉白偷笑,原来大哥哥也有逃避的时候。
“咳咳”褚琉白正了正神色。
“大哥哥放心,这次科举一定会选出很多可以做事的人,要是我爹爹他们又有了新收获,那这些人大哥哥就多带些去。”
谢祁臻想到这次科举能够选出的人,这才稍稍安心了些,他实在是不想再次经历手下无人,只得自己上,然后被公务给压垮这种事。
看着谢祁臻那堆了半米高的折子,褚琉白站起身又伸了个懒腰,走到谢祁臻面前。
“大哥哥,我这边忙完了,你分我一些吧,我帮你处理了。”
谢祁臻也不跟她客气,直接从哪半米高的书堆之中,抽了一沓给她。
“帮我处理这些吧,要是有不确定的就问我。”谢祁臻说完这话又埋进了折子堆中。
褚琉白无语的看着都没正眼看她一眼的谢祁臻,抱着一沓折子蹦跶的回了自己的书桌。
七月底,第一次模拟考试开始了,考试的时间褚琉白有所改动,以往科举考试都是三场的,每一场都要考上三天,一共是九天时间。
但是这时间太长了,加上考试的内容都改了,也用不上这么长的时间,所以褚琉白便与白先生还有谢祁臻商量着将时间削减了三分之二,改成了书院日常考试一般的三天时间。
这考试内容的改动和考试时间的削减对于那些第一次参加此等考试的学子们算是很大的冲击,毕竟以往科考为九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细想。
而时间削减之后,就意味着他们可能会面临时间不够的情况,加上科考内容的改变,这种种因素加起来,可谓是给了他们当头重击。
但是这时间的改动和内容的变化,对于在蕲州书院求学的众人来说却又算不得什么,毕竟他们是习惯了这个考试时间的,就连考试内容也因为出题的夫子是长期教习他们的,所以这些学子们熟悉这些夫子们的出题风格,也因而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等考试结果一出来,等待成绩的众位学子均是大吃一惊。
尤其是那些在家苦读多年自认学问很高的那些学子们更是对成绩榜单上的排名心生怀疑。
因为这前五十的排名当中有大半的人都出自蕲州书院,这便罢了,答得最好的人竟然是一名女子,这就让他们不敢置信了。
不敢置信过后便是深深的怀疑,一个接一个的学子在有心人的策划下对此次的考试生了怀疑。
他们觉得是批卷之人区别对待了。
为了使这次参考的人都心服口服,白先生等人还将前一百的答卷张贴了出来,而等这些人都看过这些答卷之后,才悻悻的离开。
这次的考卷褚琉白也择出一些看过了,发现很多的人的文章做得不错,不管是遣词用句还是引经据典都是信手拈来,但是这些文章也就是文采不错罢了,在褚琉白看来这些都是花架子,只能算纸上谈兵。
且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也是蕲州书院的学子。
褚琉白也不想要错过人才,毕竟这些人对于一些实打实的农事、工事并不了解,所以才会写出这般的花架子,但也不能说他们没有才能,毕竟花团锦簇的文章都可以写出来,想来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于是褚琉白便与谢祁臻、白先生等人说了这事,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你是说带着那些学子们跟着去上山下地的种地?”白先生不可置信的问出声。
“对!”
“让书院的学子们每旬抽出两三天的时间,让夫子们带着跟着去城外看看百姓们种田种地劳作,想来有了这番经历才不会写出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褚琉白兴致勃勃,越发觉得自己的这个是个好主意。
咳咳,她绝对没有想看好戏的心思。
“这倒不失为好主意。”唐老先生坐在首座慢慢的捋着胡子道。
“那些农家子还好说,都是苦过来的,对于这民生一事想来会更了解些,但是对于那些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公子哥来说,恐怕是连稻杆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唐老先生笑着道。
“既然我们是要选用能做实事的人才,那些花架子就应当去掉。”谢祁臻跟着道。
“如此一来对于其他人是否有些不公平?”林先生斟酌出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