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怕她磕着,急急上前扶住她:“娘子慢着些,当心摔倒!”
“多谢婶子。”阿姒柔声笑笑,“夫君总算回来了,我实在太高兴了。”
见她一扫这几日的阴霾露出笑容,李婶又忍不住掖了掖眼角。
“怪我回来晚了,抱歉。”晏书珩与阿姒维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山中多有不便,我在别处寻了处院子,今日带你下山,可好?”
“今日?”这太突然,阿姒略怔,但想到过去数日独自在家的忐忑,忙点头作夫唱妇随状,面上满是信任和脉脉情意,“都听夫君的,夫君去哪,我就去哪。”
晏书珩低头看她,半垂着的长睫无比温柔,他温声说:“好。”
当初仓促出逃,阿姒和江回两个人日子都过得稀里糊涂,没什么可收拾的。
这阵子幸亏有这位淳朴真挚的妇人,她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江回不在时,哪怕是对李婶,阿姒也难免防备,如今要分别,不由为此内疚,她把江回走前留给她的银钱拿一些给李婶,希望妇人能安稳度日。
“娘子和江郎君下山,我也能放心去投奔我家闺女了!”李婶送她到半山腰拴马处后,依依不舍地再三嘱咐,“娘子,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向前看啊!”
阿姒只当妇人是劝她莫因为失明颓丧,她借着安慰李婶,顺道捧一捧自家夫君:“婶子放心,有夫君在身边,我的眼睛即便不能好,也会过得好好的。”
她这话叫李婶险些涕泪横流。
晏书珩则依旧垂眸,不知在想什么。
众护卫皆是一头雾水。
唯独方才献计、又较为了解晏书珩性情的破雾面不改色,是看透一切般漠然。
出了院门,阿姒仍像以往那般被夫君抱上马,分别数日,他抱她上马的动作倒很熟练,虽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阿姒却觉出微妙的不同:江回他似乎不像从前那般生硬,自然得仿佛他们成婚已久。
就连刻意和她拉开的那一拳距离,都变得更为从容。从前的疏离是害羞,如今的,却像是以退为进、游刃有余。
大抵是见她在走神,青年稍稍低下头,低声问她:“舍不得?”
阿姒回过神,点点头:“我很喜欢李婶,在这乱世中,能碰到一个质朴的人属实难得。这山间小院远离尘嚣,若未失明,一直在这生活倒是不错。”
上方的人淡淡“嗯”了声。
声音比之前远了些,也淡了些,若换旁人,阿姒只会怀疑是这句话让他不悦,但江回不一样,此刻的疏离才更像他。
她犹豫再三,又牵了牵他袖摆:“夫君,你是不是在替官府做事?”
晏书珩已从李婶处得知她那夫君行迹不定,许是在替官府做事,虽知那人是骗她的,但若她当真,倒方便他。
遂含糊其辞道:“因有隐情之故,不便多说,为何突然问起?”
看来就是了。阿姒放下心来,他在官府做事她也更放心些,省得时不时要怀疑夫君是杀人放火去了。但概因数日没见,他身份又变了,难免生疏客套,阿姒未多聊,只道:“无事,我是担心夫君在外受累,若是给官府做事,总会好熬些。”
马儿迈开蹄子,阿姒回过头,祈求道:“夫君,能不能慢些?
“也不必很慢,别像平日那般又猛又快就成,我受不住……”
晏书珩低眸,深深看她一眼。
“我平日里很快、很猛?”
阿姒好几日都未能安寝,此时松懈下来有些困倦。反应了好一会,明白他是误解了她的话,以为她在埋怨。
她低低道:“还好,不怪夫君,是我体弱,无力承受……”
青年久久未再说话。
马慢悠悠行在山路上。
晏书珩回想着李婶说的“江郎君话少,每句话不超过十个字”。多说多错,索性缄默不语,漫无目的地欣赏山野景致。
胸前忽被重重一磕,阿姒打起盹,脑袋似雏鸡嘬米轻点。晏书珩低下头,她恰在同一瞬往后倒,倚在他怀里睡着了。
她的额头贴着他的下巴,两人如今姿态像一对亲密的交颈鸳鸯。
晏书珩笑了笑,一手牵缰绳,一手虚虚圈着她身子以防坠马。如此妥帖,倒真像个将妻子藏在怀中妥善呵护的好夫君。
一行人到了山脚,马车已备好。
晏书珩翻身下马,将阿姒抱至车上,她倒是睡得沉,如此一番上下颠簸的挪动,直到了别苑,竟还未醒。
别苑书房后有个小院,素朴僻静,正适合延续刺客陋室藏娇的习惯。
晏书珩把人放至榻上,替她褪下鞋履。
他眼底浮着清浅的笑,像柔和却仍叫人不敢贸然亲近的月光,指腹悬在距女郎面上半寸处,逐寸逐寸地,隔空描摹着她似曾相识却又有几分陌生的眉眼。
晏书珩收回长指,替她掖好被角。
他平静地端凝她。
女郎眉目恬淡,舒坦地翻了个身,只留给他一个纤细婀娜的背影。
青年笑了,旋即俯身在她耳畔说了句只他们二人能听到的话。
话语轻如羽毛,又似虎狼狩猎时喷出的气息,余音很快没入空气。
沉睡的女郎缩了缩脖子。
阿姒这一觉睡得不大安稳。
如身处浮浪中,颠簸浮沉,一记巨浪打来,这才彻底平稳,继而身上宛如覆了片云,温暖柔和。
后来半睡半醒间,她翻了个身,依稀察觉有人在耳畔低语。
阿姒是听见了的。
但她太累了,来不及思索便再度睡去,醒来时,她习惯地在枕下摸索。
“在寻那把匕首么?”
疏淡温柔的嗓音如春水和冰。
阿姒点点头,俄而回过神,想起说话的人是江回,她的夫君。
他回来了,还把她带下山。
这一切是真切发生过的,又像是一场虚幻的梦,阿姒懵然坐了会。
“不舒服么?”青年淡声问。
“我无碍。”阿姒垂下睫,“只是有些恍惚,你不在那几日我夜里都不敢入睡,生怕来了贼人将我掳去,只能时刻把匕首藏在袖中,我还以为……你扔下我不管了。”
话是真的,连日的惊惧也是真的。
但此时提起来,却不是为了吐苦水,是想勾起郎君的内疚和心软。
对面人果真不忍,语气比平日温和许多:“让你受惊了,抱歉。”
阿姒手按在心口缓了缓:“我听到有人喊着要抓刺客,以为是来抓你的。”
“为何会觉得是我?”
他语气微冷,又透着些散漫。
阿姒微怔,他这是觉得她不信任他品行?可他整日神出鬼没,武功又高,看着的确不像做正经营生的人啊……
不过不能直说,会伤夫妻情分。
她委婉道:“夫妻一体,我怎会信不过夫君你的为人?但有道是怀璧其罪,夫君武功高强,自然容易被怀疑,就像我生了张易招人觊觎的脸,才惹来城主觊觎,我是担心他们抓错人,让夫君受委屈。”
对方似被她这番惺惺相惜的话宽慰到,并未解释,只轻声一笑。
阿姒颇稀奇:“夫君回来后笑得也多了,这还是第二次听到你笑出声。”
“第二次?”
晏书珩半垂长睫,修长手指散漫轻点,看来无论床笫间如何亲密,他们终究生分,她甚至不知枕边人真实身份。
既如此,能从她这里探知的大概也只有刺客的体貌特性,于是他只道:“许是分别太久生疏了,可还记得我容貌?”
阿姒被问住了。
无论是刚认识那会,还是成婚后,她对江回的注意力多半都放在那独特好听的嗓音上了,倒忽略了其他。
但身为妻子,却说不上夫君眉眼如何,实在说不过去,她端坐在榻,认真回想着道:“当然记得,夫君很好看。”
他不满足于此:“如何好看,眉眼轮廓与其他好看的郎君有何不同?”
阿姒没想到他这般冷淡的人,不仅会悄悄害羞,竟还爱攀比。可她确实说不上来如何感觉,便睁着无神而清澈的眼,黯然伤神道:“未失明前我还未嫁给夫君,不敢贸然盯着你看,失明后想看也看不到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她本就一副不染尘埃般的懵懂模样,如今又这般伶俜脆弱,但凡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都得心软。
晏书珩微笑着移开目光,他淡声轻嗤,幽幽道:“还不是没记住。”
见他不依不饶,阿姒只得竭力回想:“我记得的。夫君异常俊秀,剑眉深目,鼻梁高挺,是非凡之相。深栗色的眸色比常人稍浅,薄薄的唇总是抿成一条线……对了,你胸前还有颗绿豆大的痣。”
胸前的痣是那次误入室内撞见的。
阿姒清楚,他只不过是想让她夸他,倒真不必说得如此详细,这会提起那颗痣,只是想勾起他的羞意,好结束这话题。
“别的没了?”
他语气有些凉,果真恼羞成怒了。
每次江回一害羞,阿姒就克制不住地想逗得他更害羞。她认真道:“没了……夫君太高,我看你得仰头,我又害臊,每次匆匆一瞥实在瞧不真切,只记得夫君看着清癯,实则健硕,双臂有力、肩宽窄腰。”
“是么。”青年语气更淡了。
幽冷促狭的语气似曾相识,阿姒忽地坐起身低喃:“我想起来了……”
阿姒想起梦中听到的那句话了。
直觉这东西真是奇怪。
江回淡漠疏离,易让人望而却步,但恰恰是他的生硬和冷淡,令人踏实。
可他回来之后笑得多了,更平易近人,反倒叫她不安,这不安的感觉和半睡半醒间因听到那句话时而生的异样感很像,因而阿姒灵光一闪,想起了那句话——
“江氏阿姒,你我倒真是有缘。”
似梦,又不似梦,但也不合常理:时人称呼一女郎姓名时,多唤某氏某某,其中姓氏是女郎自己的姓氏,而非夫姓。
她虽不是郑五的亲生女儿,不能叫“郑氏阿姒”,但也不该称“江氏阿姒”。
想必是她记错了。
横竖是梦,倒也不必较真。
轻敲桌案的声音打断阿姒思绪。
青年淡声问:“怎么在走神,可是想起什么,譬如你身量到我哪里?”
这人简直没完没了,阿姒没辙,眼底盛满无措,心里却飞泉般不停思量。
他今日难得话多,却像是在套她的话,难不成还想通过她确认他自己的样貌和身量特征?显然不可能,想来还是因为羞于主动,所以拐着弯想和她亲近。
阿姒试探道:“要不……夫君你过来抱一抱我,这样不就知道了?”
之所以让他过来抱她而不是她过去抱他,是她掐准江回易害羞,越撩拨着让他主动,他越会害臊,而不会主动。如此既哄了他,也不至于让自己吃亏。
果然,青年败下阵来,无奈轻叹。
越是这种时候,阿姒越无辜,怯怯地小声道:“夫君?你怎么不说话了……”
晏书珩负手而立,低垂长睫看向立在榻前茫然无措的女郎。
她眼中一片澄澈懵懂,实在不似故意逗弄,即便是在过去,她在信赖的人面前,也是这般真挚无辜的模样。
他温声问她:“想听我说话?”
阿姒点头:“夫君声音独一无二的好听,宛如天籁,我喜欢听你说话。”
这句话她同他说了数次,每次她说他声音好听,江回都会格外留意。
“独一无二的好听?”青年仍像初次听她说这话时一样的反应,只语气没从前那般冷,他问了和几月前相似的话,“你说,世上可会有两个声音相似的人?或者,你可曾觉得我的声音似曾相识?”
阿姒笃定道:“夫君声音世间独有,我未曾听过相似的。”
室内只闻长指轻敲桌案的声响。
一下,一下。
像静夜里的脚步声,叫人不安。
阿姒快坐不住时,沉默良久的青年忽道:“有些事待办,得空再陪你。”
阿姒促狭顿无,朝他的方向伸出手,怯生生问道:“夫君,你要去哪?我一个人在这里,又看不见,有些怕……”
晏书珩仍隔着袖摆轻握她腕子,徐徐安抚道:“去寻大夫为你诊治双眼,不过你若是怕,我先陪你,旁的改日再说。”
一句话便将阿姒套牢了,她乖乖坐好:“不必,我一个人可以的。”
“放心,我稍后会寻人来照顾你。”
晏书珩含笑望了她一眼。
刚出小院,穿云一脸希冀地迎上来:“郎君可问到什么了?”
“回书房再说。”
回到书房,晏书珩回忆着从阿姒那里套到的话,再结合李婶所言,梳理出可用的,写在纸上交由穿云。
“我就说郎君带回那女郎不是因为色……”穿云及时把后面的“色令智昏”憋了回去,“有了这些,要想查人就方便多了!”
他走后,书房只剩晏书珩和破雾。
晏书珩低头拨弄香灰。
长指轻动,忽而顿住,他看着香炉中的陈灰,不知想到什么。
破雾沉默地立在一旁。
见晏书珩停顿,他不由得望过去,只见青年垂着睫,忽而轻笑。
破雾忍不住问:“长公子,那女郎可是两年前,曾招惹您的那位?”
晏书珩眼底玩味瞬而闪过,抬眸:“破雾亦见过她,你说说看?”
破雾仔细回想:“容貌有七分像,但这也与衣饰打扮有关,至于性情……属下不如长公子清楚,但女郎既与您相识,为何如今似全然不知夫婿声音与您相像?”
晏书珩视线落在角落里的兔笼内,那只不安的伤兔正怯怯望着他。
青年眉目藏笑:“她在南阳一月,我们仅有过几次相处,我只知她是姜氏女郎,与陈氏九郎交好,对她性情不算了解。想必她对我亦然,两年过去,不记得我声音也寻常。许是假装,也可能是真的忘了。”
笑里更添无奈:“她忘性一贯大。”
这般说,能确定是同一人。破雾冷静分析:“当初在建康会面,陈郎君只说那女郎意外去世,并未细说缘由。但女郎去世是在八个月前,正是颍川大族南迁时,据称他们在道中遇到胡人,折损不少族人,想必女郎是在那时遭逢意外。可颍川去往建康的路与历城不在一个方向,相去数百里之远,那女郎为何流落到此地还成了那郎中的女儿,且她未向家族求助,像是失忆了。竟还如此巧合地与郎君撞上了。”
晏书珩摩挲着袖摆,笑了。
“巧合也好,有心人安排也罢,想必她不知情,毕竟,她躲我还来不及。”
“继续搜寻那郑姓郎中踪迹,另查查过去一年里,颍川姜氏和陈氏两族有何异动。”晏书珩说罢,复又列举几个人名,“顺便查查他们近期可有动作。”
所列几人皆与他有利益牵扯,亦知道那女郎曾与他有些过节。
破雾倏然想通其中关卡。
若说那女郎的出现是巧合,但如今各项证据摆明与她私奔之人极有可能是那位年轻刺客,她夫君的声音又与郎君出奇相似。
这一重又一重的巧合若放在寻常人身上,倒可勉强解释为缘分。
但世家内部复杂,长公子又在少时便因天资过人被定为下任族长候选人,触及多方利益,自有诸多耳目紧盯不舍,欲取其性命或是让他在某些事上出错。
他接了命令,肃然离去。
破雾走后,晏书珩百无聊赖,拨开镶金兔笼的笼门。小家伙见到他眼睛都亮了,凑上来在他手边轻嗅,乖巧又讨好。
晏书珩将兔子抱在臂弯端凝,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自语:“究竟只是忘了,还是说,她根本就不曾记得过。”
他没往下说,只笑了笑。
夫君走后,阿姒坐在榻边发了会呆,远处似有说笑嬉闹声,仿佛投入无底寒潭中的石子,将她眼前的黑暗撕开一道缝隙,照来一缕不可捕捉但触之温暖的曦光。
无论如何,她还活着。
活着本身,就已足够值得庆幸。
片刻后,有轻微脚步声由远及近朝屋里来,阿姒敛裙起身:“夫君?”
“回夫人话,是婢子,郎君雇婢子来此照顾您。”来人是个少女,声音清稚,应比阿姒小不了几岁。
阿姒这才想起他走前说雇人照顾她的话,之前因总算把江回盼回来,不必日夜担惊受怕,她顾不上思索别的。
这才记起,还有许多事还未问他。
江回竟也没想着解释。
他说自己是替官府办事,但为何官兵进门前会吆喝着“抓刺客”?
他们又为何在她钻出柜子时拔剑,江回难道没说院中所住是他的家人么?
唯一能让她安心的便是他的声音,既然声音是他,人怎会不是?
觉得生分,大概是他走了太久。
阿姒摒除杂念,唤那侍婢:“我如何称呼你呢,不知你今年多大?”
相似小说推荐
-
都说了我不是鬼(湖蓝绿) [无限流派] 《都说了我不是鬼[无限]》全集 作者:湖蓝绿【完结】晋江VIP2024-3-25完结总书评数:1071 当前被收...
-
从前有只画皮鬼(张多乐) [仙侠魔幻] 《从前有只画皮鬼》全集 作者:张多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3-03-18完结总书评数:1211 当前被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