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失明后认错夫君(卧扇猫)


有时这称谓是她不动声色逗弄江回的小招数,大多数时候,则是情分的象征。这情并非“有情饮水饱”,而是“重情重义、不离不弃”,是一种凭恃。
就像此刻,在历经数日的忐忑后,阿姒这声“夫君”也叫得也格外情真意切。
刚受过一番胆战心惊的磋磨,她的嗓音颤软,举止亦怯生生的。揪住青年袖摆不放的姿态,像极总算等到父母归家的孩童。
被她揪住的郎君一如往常的沉默,他们本就不算如胶似漆,这沉默也合乎江回性情,只是阿姒需要得到一些回应来平复连日以来的不安,于是她又轻声唤了一句。
“夫君?”
这回嗓音更温软了。
虽不能视物,但阿姒直觉青年的视线正定在自己面上,可他为何不回应她?
她将那片袖摆攥得更紧。
门边传来一声讶异低呼,但戛然而止,像是被硬生生压了回去。
阿姒思绪顿止,失明后,她变得格外怕生,突兀的笑声吓得她一怔,这才想起有外人在旁,小心翼翼地朝夫君身侧躲去。
这寻求庇护般的姿态,放在夫妻之间再寻常不过,可在场众人却忍俊不禁,被青年温和却微带薄责地看了眼后才齐齐噤声。
不怪他们,实在是这一切太令人咋舌。
谁能想到,长公子亲自来抓刺客,刺客没见着,倒多出来一个“妻子”!
适才他们刚迈入屋里,晏书珩甫一出声,角落的柜子就发出“吱呀”的声响,众人拔剑戒严,却见柜门上扒着一只纤柔的手。
晏书珩抬手,示意众护卫收剑屏声。
随后一女郎小心摸索着,像只受惊的兔儿般,怯怯钻出柜子。
正是他们要寻的那郎中之女。
此刻见到画中人真容,众护卫才明白为何历城城主会想认她做义女献与长公子。
女郎未施粉黛,一身素简衣裙,赤足而立,韵致天成,如山间精怪。
温柔婉约的妇人发髻非但不显俗气,反而更添出尘,像是初入人间,因不谙世事才被多情郎诱哄而误入红尘。
举手投足间尽是新妇独有的羞赧,欲说还休,让人越看越挪不开眼。
尤其那一双眼,本生得妩媚,但因目光清澈空茫、不谙世事,让这媚意如隔薄纱,像晨雾氤氲下的山间溪流。
但很快,他们发觉这空茫是因那女郎眼盲了,只见她不甚熟练地摸索着,赤着脚踉踉跄跄走到长公子跟前,牵住他袖摆。
神态充满依赖,声音柔柔怯怯。
原本僵滞的空气顿时掺了暧昧的气息,还伴随着些微尴尬。
这眼盲女大抵是太过惊慌失措,竟把长公子错认成了她的夫君!
几人征询地望向晏书珩。
青年没出声,目光停落在女郎面上。
含情目微微眯起,若有所思地凝着她,屋外射过来一箭日光,深眸中有微芒一闪而逝,像月夜下雪狼眼底的幽光。
随即他嘴角轻牵,眼底那抹危险的异色霎时消散,又是那清雅如竹的风华郎。
众护卫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前后诸多巧合表明,女郎的夫婿十有八九是那领头的年轻刺客。
刺客之妻,等同于刺客。
若是寻常人,必会冷眼以待,甚至迁怒,但晏书珩却笑意如常。
他并不纠正,也未出言回应,只垂眸好整以暇地看着那女郎,笑容和煦温柔,好似她真是他娇藏于这小院中的妻子。
青年的沉默加重了暧昧的气氛,亦将阿姒刚因夫君归来而平复的不安再度挑起。
“夫君……你怎的不理我?”
她揪着手中袖摆,仰面对着夫君的方向许久,仍未得到半句回应。
阿姒不由得多想。
可这样的沉默寡言放在江回身上又很合理,他本就是个惜字如金的人。
哎,这人……
阿姒无奈叹息,手顺着袖摆而下要去牵他的手,他好似发觉了她的意图,轻笑着将袖摆从她手里轻轻抽开。
若不害臊就不是她家夫君了,更何况还是当着这么多外人的面?但阿姒很是不安,顾不得别的,飞快地再次牵住他袖摆。
这回青年未再抽开,只是轻叹,似是对她的黏人倍感无奈。
也算是回应了,阿姒稍稍定心。可谁知救命稻草还未攥紧,他又动了,极轻、极慢却不容抗拒地,将袖摆从她手中抽出。
仿佛有心冷落,又像刻意捉弄。
这回阿姒是真的慌了。
失明的感觉实在太差劲,旁人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能让她揣度许久。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更何况他们本就是新婚,可江回这才离开了几日,一回来就对她百般回避。当初是因私奔后她意外失明,他怕她不安,这才仓促成婚。莫非,他不是害臊,而是离开几日后冷静下来后,担心娶个眼盲的妻子会拖累他?
可眼下阿姒连生存都成问题,世道又乱,他若悔了,她岂不生死难料?
阿姒悄悄咬了咬嘴唇里侧,幻想着被夫君“抛弃”后遭人欺辱的情形,不出几瞬,她无法凝光的眼里便有水雾氤氲。
阿姒虽看不见,但想也知道自己这种时候是极美的,更知道过犹不及,欲说还休比哭哭啼啼更能揪人心弦。
她只是仰面“看”他,朱唇微启,却迟迟不语,端的是委屈但倔强。
连素来不知怜香惜玉为何物的众护卫都面带不忍,唯独那白衣郎君仍气定神闲,眼眸噙着温柔的笑,却不为所动。
阿姒故意憋出的泪水随着他的沉默慢慢变得充满真情实感,最终像鸦羽上的雨滴般,压过长睫,顺着面颊缓缓流下。
上方人却回以一声轻笑。
没来由地,阿姒觉得这声笑似曾相识,像是洞察了她的小伎俩,又像是冷眼旁观地看戏,或者,只是纯粹觉得有趣。
她不合时宜地想起在历城城主府内撞见的那双含着笑、好整以暇的眼。
想到那只有一面之缘、只远远一眼却让她莫名恐惧的世家公子,阿姒悲伤顿无,心口像笼了乌云般憋闷,悬在半空的手僵硬地握成拳,也忘了要继续做戏。
她刚要将手收回袖中,就被身侧青年隔着衣袖轻轻握住腕子。
“别哭,我回来了。”
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像是在为这阵子让妻子不安而内疚。
总算再次听到他出声说话,阿姒却察觉到一股异样的陌生感。
他的声音,似乎不是这样的。
又似乎本就该是如此。
一切好像蒙着一团浓雾般叫人摸不真切,但浓雾很快消散,大概是她多心了。
确定他回来了,一时半会也不会抛下她,阿姒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怔愣间,身子忽一凌空,阿姒讶道:“你干嘛,周围还有人呢……”
江回他不是害臊么?
她怔愣间,他已将她放至榻上,取来鞋履替她穿上。
阿姒更是诧异,这人不仅一改往日害臊,还格外体贴。
看来老人说得没错。
小别胜新婚。
她发呆时,连他替她穿好鞋履都未曾察觉,青年温言道:“我尚有些要事亟待处理,回头再与你解释。”
他说话语气温和,措辞文绉绉的,听着有些客套。阿姒飞快地抓住他袖摆:“夫君……你是不是又要离开好些天,留我一人在家?”
“不会。”
他轻轻将手抽了出来。
逼得太紧反而不好,阿姒不再多问,双手乖巧交叠放在膝上:“好,那夫君先忙,我等你回来。”
声音本就带着十六七岁女郎独有的清稚,刻意放软时更添妩媚。
听起来简直爱惨了她的夫婿。
可这声情意绵绵的“夫君”唤的另有其人,然而阿姒跟前的青年神态自若,坦然受了这声夫君:“好。”
众护卫满脸愕然。
不止因眼前荒唐又暧昧的一幕,更因为二人的对话,长公子再次出声后,那女郎仍未察觉。
显然,她认错人并非全因慌乱,更因她那夫君,声音和长公子极像!
他们看向晏书珩。
晏书珩神色如常。
他用目光示意其余人看好阿姒,自己则和破雾出了小院。
两人来到院门前。
晏书珩双眸微凝:“破雾可还记得,那领头的刺客是在何时失的手?”
“彼时情急,属下只顾与刺客缠斗,未曾留意。”破雾抬眼,见他目光澄明如镜,“莫非是在听到您的声音后?”
晏书珩以笑容回应这一询问。
“想必是因我多数时候让你和穿云替我传话,鲜少出声,因而刺客直到近身行刺时才发觉,否则,他没理由在那般性命攸关之时失手。”
破雾诧异,随即更为不解:“他背后之人想取长公子性命,手握这一利器,怎会不加以利用?除非他事先不知道刺客与您声音相似,但既能派出那么多人行刺,还险些成事,说明并非泛泛之辈,不会不在事先对派出去行刺的杀手加以了解,因此不知道此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或者他知道,但并非想取公子性命,派杀手前来行刺是有别的目的
“莫非是为了嫁祸、离间?”
晏书珩听完破雾所说,不置可否。
他只淡声问道:“破雾你说,这世上真有声音极其相似的两人?”
破雾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容貌相似的血亲兄弟有之,毫无血缘却生得相似者更是不少,况且声音较之容貌,更易模仿,属下就曾听闻有些歌姬乐人能将旁人的声音仿得难以分辨。”
“歌姬。”晏书珩兀自笑笑。
他思量片刻,抬手看了眼自己的袖摆,那里被攥出了细微的褶皱。
破雾亦看向他被揪皱的袖摆。
“我们的人在此蹲守三日,未见周遭有埋伏,那女郎的夫婿全无动静,仿佛忘了家中妻子。许是有事无法抽身,又或者,他原本的目的就是要将长公子引到此地。”
晏书珩长睫半垂,长指抚平袖摆褶痕:“或许还需从她这里获悉。”
破雾窥见青年眼底意味深长的神色,难得迟钝,问道:“莫非您是要审问那位女郎?”
晏书珩低低地笑了。
他抬起眼,眸中笑意温融似春风拂面,平添几分暧昧。
“哪有夫君审讯妻子的?”
破雾顿时明白了。
正要询问晏书珩如何安排,一个守在半山腰的护卫急急来报。
“长公子,这家的人回来了!”

半山腰处,李婶心急如焚往回跑,额上渗出汗滴。
方才本想顺道捡些野菜,就见一伙人马浩浩荡荡进了山,李婶心口一跳,担心阿姒,匆忙赶回,刚靠近小院,就见门前立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郎君,身侧有个负着剑的冷面护卫。
那郎君一身利落白衣,李婶能瞧出那是顶好的料子,上面的暗纹更是她见都没见过的花样。
她见过的人太少,更不知他们来作甚,一时被唬住了。
好容易脑子转过弯来,正要问起他们来意,那位郎君已先朝她行礼:“叨扰婶子,敢问可否借一步说话?”
听到这声音,李婶愣住了。
这和江郎君很像啊!
但更多是无措,好在这郎君瞧着和善,人也俊得神仙似的,实在不像坏人,忙说:“能、能,借几步都行。”
他做了个有请的手势。
李婶忐忑地随他来到院前树下,看到一旁冷脸负剑的护卫,不由害怕。
年轻郎君含笑回身:“破雾,转过身去,你面带煞气,会吓着婶子。”
贴心的举止让李婶对眼前的年轻人多了些好感。对方先开了口了:“未经许可便擅闯贵宅,实在冒犯。”
他说话文绉绉的,李婶听得一知半解,连连摆手道:“不、不冒犯,这院子也不贵,呸呸,这宅子不是我家的,我是被江郎君雇来照顾他家娘子的!”
几句话说完,李婶舌头都快打结了,颇窘迫地笑了笑。
那贵公子并未因此轻看她,依旧温文有礼:“婶子口中的江郎君,可是声音与我极像?身形亦高挑瘦长,是个武人?”
李婶不假思索,点头如捣蒜:“这位郎君,您和江郎君认识啊?”
他和气地看了李婶一眼,眼底有探究,又似有难言之隐,须臾才道。
“我与他,是死生难分的关系。”
李婶对此自有她的理解,恍悟道:“难怪您和江郎君声音那么像!敢情是亲兄弟!可这会郎君出门办事,好几天没回了。”
“我知晓。”青年说罢沉默地思忖着,忽而意味不明地淡声轻叹。
“他当不会再回来。”
李婶一时未反应过来,笑道:“江郎君的确好一阵没回了。”
然而待她抬头,看到年轻郎君复杂难辨的神情,误以为这是隐忍悲憾,妇人登时明白他口中的“不会再回”可能和自己想的不是一码事。她不敢置信,讷讷道:“这、这怎么……江郎君是在外头出事了?”
那郎君凝眉,默然不语。
李婶双目渐红:“是不是弄错了啊,江郎君武功那么高,人还那么好,他帮了我一家子,才十八九岁啊,怎就……”
晏书珩通过妇人的神态措辞,猜出她对正照顾的这对年轻夫妇的确知之甚少,要想探得更多关于那人的事,仍需从他的妻子身上入手,顺势憾道:“的确可惜。”
李婶闻言更是难过:“江郎君要真不在了,娘子可怎么办?这几天他不在,他家娘子夜里都睡不着,一直巴巴等着他回来呢……这会兄长也找来了,咋不在了……”
晏书珩远眺山下,再次轻叹。
“我亦是今日才得知消息,总算觅得他行踪,却失之交臂。”
他眼中泛起淡愁,又不像愁。
像个平静的旁观者。
又说:“我与他声音自幼相似,初进门,便被他的妻子错认,一声接一声唤我夫君,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无奈之下,只得寻了个由头出来。”
李婶也叹气,阿姒这几日的殷殷牵挂她看在眼里,可又没辙。
晏书珩低眉思量:“既是兄弟之妻,便是在下家人,在下决定带弟妹下山,寻来名医替她治好眼疾,只是不知舍弟除了妻房,可还有别的家眷?”
李婶以为他指的是妻妾,道:“我认识江郎君不久,对他实在不大熟悉,不过他与娘子情投意合,肯定不会有别的女人,他俩刚成亲,也还没孩子……”
晏书珩了然颔首:“我观弟妹似有眼疾,若她得知弟弟不在,届时以泪洗面,反加重病情。可若不告诉弟妹,夫婿久未归来,她是否会疑心舍弟始乱终弃?”
李婶又想到那日江回出门前,阿姒拉着他袖摆不让走的情形,也犯了难。
一直沉默的冷面护卫突然开口,语气淡漠,不带任何情绪:“不若将错就错,在郎君弟妹尚未复明期间,由郎君暂且假扮其夫君,只需借忙碌之故,偶尔才出现,再说上两句话,让娘子以为夫君尚在人世,待病情安稳后再告知真相……”
李婶眼前一亮,觉得这法子极好,但怕这位郎君介意,不敢轻易附和。
晏书珩垂目而立,望着脚下草木,不知是在看草木,还是透过草木看别的。
他漫不经心说:“这倒不失为权宜之计,然我与他数年未见,不知他如今习性样貌,若弄巧成拙,反叫弟妹更伤怀。”
李婶急切搭话:“这好办!我知道江郎君和娘子相处是什么样的,好学得很!两个小年轻刚成婚,又都害臊,平时说话隔着三尺地,不过晚上他俩倒是会睡在一间屋子里,有次还把床弄塌了——”
话到一半,那温和有礼的青年竟打断了:“他们每夜同床共枕?”
见他虽带着笑,但笑容有些玩味,李婶倏然明白,发了愁:“也是,总不能还让贵人夜里和弟妹一起睡吧……也太荒唐!”
青年只一笑置之。
破雾适时开口:“您说江郎君平日很忙,常不在家,若是如此,应该好办。”
李婶想想觉得也是,反正不常回来,俩人也都羞涩,总有办法搪塞。
于是热情的妇人把自己对江回和阿姒所知的一切,从声音语气、习惯、身形样貌、性情……所知均无一遗漏。
“别的没了,江郎君时常出门,我也见不到几次。”说完李婶又难过起来,“郎君和娘子真是一对命苦的鸳鸯,好在他有位好阿兄,不然娘子往后可怎么办啊……”
晏书珩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分内之事罢了。”
他又嘱托李婶:“婶子为舍弟难过,令在下动容,但为顾全大局,仍需劳您稍后在弟妹面前千万收敛悲伤。”
李婶忙收起泪:“好、好……”她在院门处缓了缓,这才随晏书珩往院里走。
阿姒仍乖乖坐在榻边,听到夫君和李婶说话的声音,倏然起身。
“夫君,你忙完了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