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面团与油酥面都醒发好,将其揪成同等数量的剂子。面皮擀成圆形,油酥面则搓成圆团。将油酥面团包入面皮中,收拢包好后再擀成饼皮。
最后再在饼皮中包入桃花馅料。如此,桃花饼便算是做好了。
桃花饼可蒸,可烙,可烤。其中烘烤出来的味道最佳。正好去岁年底,沈杳尝试着做鸡蛋糕,让她爹在后院砌了小烤炉,如今拿来烤桃花饼正好。
桃花饼的烘烤时间无需太长,两刻钟足矣。
日后还未偏西,沈家后院里便飘出了甜香。甜丝丝的麦香里,带着一股淡淡的油脂香,还有一丝清新的桃花香。
趁着热,沈杳拣出一盘子送到了司家。当作恭贺司玄知考中第一名的贺礼。
沈杳本想将饼交给陈伯,让陈伯代为道喜。却不想陈伯让她亲自送去,还说道:“咱们村,少爷只与姑娘说得上话。若是姑娘亲自道喜,少年自是欣喜。”
沈杳一想,觉得陈伯说得也算有理,便熟门熟路的去了书房。
书房里,司玄知难得的没有看书,立在窗前看着玉兰树才冒出的芽尖儿愣神。
“恭喜!”沈杳并未靠近,站在几步外道喜。
司玄知这才回过神,浅笑着道了声谢谢。
“刚出炉的桃花饼,算作是我的贺礼。”
司玄知走近,拿起一块饼,还带着余温。浅咬上一口,绵酥细腻,有股桃花的甜香。
司玄知并不喜甜。可此饼甜度适中,不仅不腻,还带着淡淡清香,倒叫他多吃了几口,直至一块饼全部吃完。
看司玄知吃得香甜,沈杳也犯了馋。饼刚出炉她便送了过来,她还未来得及尝上一尝。
沈杳猜测着饼的味道,司玄知已经净了手,突然问道:“杳杳,你觉得京城如何?”
“不知。不过看书中描述,想来是繁华之极。”
“那……你有想过去京城么?亦或是金陵。”司玄知又问。
“没想过,也不想去。”
“为何?”
沈杳不知司玄知为何如此问,还是道出了内心的想法:“我生在大柳村,长在大柳村。大柳村是我的家,有我的祖母与爹娘。天大地大,却不及我的家人大。所以,论它再怎么繁华,我也不会离开。”
“再者,我本农家出身,即便去了那等之地,最多不过是个商贾。士农工商,商贾乃最末等,又无身世背景。若真去了,都未必能站住脚跟。”
司玄知似有犹豫,就听到沈杳又说了句:“这个世道,吃人!”
“如今我在大柳村,吃喝不愁,家中和睦,还能自由自在,又何必去那等繁华之地,为自己增添纷扰。”
司玄知的嘴,抿了抿。
杳杳说对。这个世道,吃人!
见司玄知不再说话,沈杳放下装饼的盘子,与他道别。她还要赶着回家吃饼呢,若是回去的晚了,饼凉了,口感与味道可是要差上许多。
归了家,吴婆子从烤炉里端出一盘子饼。
饼刚出炉,这丫头便去了司家。眼下将将开春,饼子凉起来快,饼皮里又掺着猪油,吴婆子怕凉的吃着要闹肚子,便留了一盘子饼放在炉子里温着。
这会将饼取出来,还尚有些余热。
沈红梅怀孕了,陆天明亲自来送的信。
“老天爷保佑!老大,快,快去拣些鸡蛋出来。”不过瞬间,吴婆子又改了口:“算了,我自己来,你去抓两只老母鸡。”
整整一百个鸡蛋,两只老母鸡,精细面粉,山芋淀粉,糯米,红豆花生。只要家中有的,吴婆子全都装了一些。
吴婆子将东西往牛车上搬,陆天明伸手去烂:“祖母,家中各样吃食都有,您不必如此破费。”
“有什么有?你家不种田不中地的,哪来这些五谷杂粮?你二妹妹说了,不能一味的大鱼大肉,多吃些五谷杂粮对身体有好处。正好我家中有种,你也不必浪费那银钱去买。”
说完,吴婆子又开始往牛车上搬东西。
长辈赐,不敢辞。既是祖母的心意,陆天明也不好再推辞。上前搭着手,一起搬着东西。
待来日,多回来看看祖母和岳父母,逢年过节时礼备得厚些就是。
陆天明带着一车子东西出了村,惹得坐在村口的妇人们议论纷纷。
“红梅是有福的。婆家开着铺子,相公又中了秀才。日后若是陆家小子能再进一步,红梅便是那高高在上的官夫人。”
提起沈红梅,夫人们不免联想到沈杳。于是话头又转到了沈杳上。
“当初红梅十二就定了亲,倒是杳杳今年都是十四了,明年就要及笄,也没见着沈家为其说亲。三奶奶就不急?”
“急什么?就杳杳这样能耐的,换作我,我也要多留几年。”
有年岁大些的,不以为意,道:“都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愁。想要多留闺女几年,总得将亲事定了,晚几年再出嫁就是。快及笄了还不说亲,等年岁大了,怕是说不到好人家。”
“话是这么个话,但也分人不是?像杳杳那样儿的,就算年纪长些,也不怕说到人家。说句不违心的话,杳杳就是不嫁人,日子也能过得舒心。”
“浑说,哪有女子不嫁人的?真要那样,还不被人戳脊梁骨!你可莫要胡沁,坏了杳杳名声。”
被训斥的妇人撇了撇嘴,心中不服。碍于对方是长辈,也没有再反驳。但心里,却是真心实意的觉得不靠男人,女子也能将日子过好。
就比如她,家中大棚多是她在操持,每年都有近十两的进账。闲暇时,还会到沈家的作坊去做工,一天也有十五文,比她男人赚得还多。
以前她在家中起早贪黑,黑死累活的也得不到婆婆一个好脸。再看现在,婆婆整日对她嘘寒问暖。就连回了娘家,一向瞧不上她的爹娘和弟媳妇,都高高的将她捧着。
是以这人啊,不论男女,只要有本事,也就是杳杳所说的独立,便能挺直了腰杆过得舒心。
“司家的,十八了还未成婚,不知定亲了没有。”不知是谁提了一嘴。
“司家的事,谁敢去打听?不过杳杳与司家的,从小一起长大。这么说起来,两人倒是相配。”
“我倒觉着不配。”
刘全媳妇话一出口,好几道目光齐刷刷的朝她看来,忙解释道:“若不论家世背景,杳杳自是配得起司家那孙子。可你们想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司老爷离了朝堂,总还是有些家底的。司玄知的爹还做着县官,又有着那样厉害的外祖与舅家。”
“司家的被接到金陵呆了八年,保不齐早就定好了亲事。现在回来只是为了科考,考完了定是要回金陵的。就算不是金陵,也不会留在大柳村,更不会娶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农家女。”
听刘全媳妇这么一分析,妇人们恍然,先前倒是她们想的天真了。高门大户的,多得是弯弯绕绕,又最讲究门当户对。
如此,对沈杳的议论到此终止。
也不知是不是有着千里耳,听见了妇人们讨论沈杳的婚事。第二日就有媒婆进了大柳村,一番打听,奔了沈家而去。
此时的沈杳正卷着裤腿儿站在水田里撒稻种,还不知道家中来了人。
媒婆与吴婆子如何说的,外人不知。只在媒婆走后,才问起了二儿媳妇:“”你是杳杳亲娘,这唐家你觉得如何?”
徐氏拧眉:“唐家的家世自是极好,只是愿与不愿,还要问过杳杳的意思。您当初也说了,杳杳的一门亲事,总归要她自己点头的。”
“嗯,是这么个理,你去将杳杳喊回来。”
一溜的大棚顶上,盖着的油布还未卷起。地里的麦子绿油油的,刚刚抽穗。徐氏站在田埂上,唤了好几声才将闺女唤过来。
嫩白的小腿上,沾满了泥浆,就连脸上和衣服上,也沾了泥点,叫徐氏看了又气又心疼。
不让闺女做田地里的活儿,她偏不听。日日都要往田边跑,比她爷还要上心。
“娘,可是有什么事?”沈杳跑到田边,就着田里的水将手洗了洗,赤脚踩在田埂上,胡乱的在杂草上擦了擦。
“你奶寻你。赶快回去洗洗,多大的姑娘了。”
听着责备的话,在沈杳的耳里却是疼爱。沈杳拎起布鞋,朝着她娘龇着牙笑。
回到家,沈杳先是打了水,将身上清洗干净,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才去寻了吴婆子。
“杳杳你来!”吴婆子招着手,又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沈杳挨着吴婆子坐下,眼露狐疑。
拉过沈杳的手,微微的握了握,吴婆子眼里似有些不舍:“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我也不瞒你,就在刚刚,县里的官媒来了家里,说了一桩亲事。”
说亲?难道是为她说的?
沈杳心有猜测,却并未开口去问。
“你明年就要及笄了,按理说,是到了出嫁的年纪。你想在家多快活几年,我跟你爹娘也想多留你几年。但多留几年归留几年,亲事总归要定下。”
这下沈杳算是肯定,有媒婆来为她说亲了。
沈杳并未直接拒绝,反倒问:“奶觉得那户人家不错?”
粗糙的大手,抚起孙女鬓边的碎发,帮着别到耳后,慈爱的道:“那户的家住,是咱们县里的员外郎,姓唐,想来你也是听过的。”
“唐老爷虽无正职,但还是有些身份的。家中庭宅豪阔,又有良田千顷。”
“我记得唐家子有三,说给我的是哪个?”沈杳打断了吴婆子的话。
听到孙女这般问,当是孙女也是动了心,耐心的解释道:“唐家大少爷早些年就已成了亲,如今孩子都满地跑了。老二今年十七,比你大三个年头,跟司家孙子同一批考得秀才,名次比你大姐夫还要高些。唐家老三跟你同年,也在县学里念书。”
“按理说,依唐家这等身份,就是县令家的千金也能娶得。他们家选儿媳妇,千选万选是选不到咱们农家的。”
“媒婆说,是有一回唐家二少爷与同窗去百味楼吃饭,同掌柜问起粉丝一事。粉丝与反季菜出自我们大柳村,如今人人皆知。掌柜自是没有隐瞒,便说起了咱们村,又说起了你。”
说到此,吴婆子笑了笑:“那唐家的二少爷听了你的事,便动了心。回家便求了唐老爷,让媒婆来咱们家问问意思。媒婆也明说了,说是在她来前,唐老爷请了人,背地里打听过咱们家。听说咱们家风不错,这才差了媒婆来。”
“是唐二啊!”沈杳自言自语了一句。
她以为说得是唐家老三,没想到是二少爷。
“唐家二少爷虽说比你大了三岁,但大些好,大些知道疼人。再说了,你要真嫁过去,便是少奶奶,又是秀才娘子。就算是县城里的那些富贵人家,谁也不敢将你轻看了去。”
沈杳知道,她奶心里对这门亲事是满意至极的。有身有份,大富大贵。若是原住民,能攀上这等富贵的人家,怕是高兴的得给祖宗烧上三柱香。
可她不是。
她曾在自由的五星红旗下长大,又怎会接受盲婚哑嫁。没有感情的两个人,要如何相互濡沫共度一生?
她不能理解,亦不能做到。
“奶,如果我不应这门亲事呢?”
吴婆子猛的抬头,眼里先是惊,再是不解。这样好的亲事,她以为孙女也是动了心了的。可孙女却说,她不愿意。
虽有万般惋惜,吴婆子还是柔声道:“我说过,你的婚事是要你点过头的,不然谁也做不了那个主。你既是不愿,我就是再满意也不会逼迫于你。只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安阳县就这么大,错过了唐家,怕是再也寻不到这般好的亲事了。”
“奶,都说千里有缘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高门大户虽富贵,但人口多,规矩也多,说话做事都要弯弯绕绕,勾心斗角。嫁到那样的人家,未必就是好的。再说了,我才十四,不必急于一时。”
说到这,沈杳突然想起如今的年纪不能同后世而论,忙改口道:“奶总是护着我,不惜忤逆大爷爷,也要让我跟堂姐上族谱。想必奶心里也是知晓,这女子嫁人就好比重活一回。嫁对了,便是掉进了福窝里。若是嫁得错了,就是万劫不复。”
“可对与错,家世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嫁的那个人。相互心悦,才会将对方放在心上,知她冷暖。若是不喜,为了家世而嫁,那日子过起来不是舒心,而是煎熬。”
看着吴婆子微微皱起的眉,沈杳挽住吴婆子胳膊,靠在吴婆子肩上,娇声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不喜欢唐家的二少爷,所以我不想嫁。若是哪天遇到了心悦之人,不用您催,我也会为自个儿争取机会。所以啊,在遇到那个人之前,您就让我好好在家孝敬您和咱爷吧。”
“你哟,哪来的这些歪理?一套一套的,就会哄人!”
果然是年纪大了,想法也多了。
她还是头一回听这等歪理。不过杳杳说得也对,对女子而言,嫁给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女子的后半生。
至于这桩婚事,孙女既是不愿,她也不会去逼迫她。
第83章
沈红梅怀有身孕,沈老大与何氏去镇上看过两回。怀相倒是不错,陆家也多有照顾。可毕竟是头一胎,孩子未落地之前,沈陆两家的心,整日都是提着。
七个月后,司玄知收到了回信。一同送来的还有两布袋的稻种。
等不及第二日,司玄知便差了陈伯将稻种给沈杳送去,又埋头看起了书。
三月中旬放榜时,他考得县试第一名的成绩。但他志不在此,他还需努力,爬得更高走得更远,最后长成所期盼的参天大树。
收到稻种的沈杳欣喜不已,迫不及待的打开布袋。抓出一把稻种轻轻碾着。
果然,其他地区的稻种与自家种的有些差异。
奈何眼下过了季,只得等到来年开春再播种,看看能不能将杂交水稻培育出来。
下晌,晴朗的天,突然变得阴沉,看样子是要落雨。沈杳将院中晒着的衣服收起来,送进了徐氏的屋里。
徐氏坐在床边,正帮沈杳做着新衣裳。听到女儿的脚步声,才抬起头:“怎么把衣服收进来了?不再晒晒?”
“天阴了,怕是要落雨。”
“就放床上吧,一会我来叠。”
沈杳将衣裳放到床上,也坐到床边,帮着叠起了衣裳。
徐氏嘴巴张了张,也没阻止。只是嘴角,露出一抹苦涩。
不是她做亲娘的自夸。
整个安阳县,十里八村的,再也找不出比她闺女更勤快孝顺且聪明能耐的姑娘。可这么好的闺女,十四岁了还没定亲。
前头媒婆来提亲,提的还是县里的员外郎家。这般天大的好亲事,闺女竟给拒了。
婆婆说,闺女不愿意,逼着嫁过去也过不得好日子,此事便没再提。
想到这,徐氏觉得婆婆对闺女太过娇惯。若是日常小事,顺着也就罢了。可婚姻大事,哪能任由闺女胡闹。
就算不喜唐家,安阳还有那么多人家,总得挑上一个。不然过了十五六,再说起亲事便就麻烦。
凡人多世俗。
姑娘家的年纪大了没定亲,在世人眼里,便是这姑娘不好。要么姑娘自身不好,要么是家世不好。总之是有不好的地方,才会说不到亲,被剩下。如此一来,说亲便会更难。
奈何这个家,当家做主的是公公婆婆。她这个做亲娘的,在闺女婚姻一事上,也只能两眼一瞪干着急。
“嘶~”
徐氏的一颗心,都扑在了女儿的婚事上,忘了手里还拿着针缝衣裳,一个愣神,针尖戳到了手指,沁出血来。
“娘!”沈杳喊了一声,取了帕子将徐氏的手指包住。
“无事,扎了下手指罢了,常有的事儿。我们小时候学针线,十个手指就没一个是好的。”
说到针线,徐氏心里又是一愁。
她家闺女样样好,偏就是不通女红。不说做针线活儿,就是针都不会拿。
相似小说推荐
-
如何成为酒厂大姐头(红桃Queen) [BG同人] 《(综漫同人)如何成为酒厂大姐头》全集 作者:红桃Queen【完结+番外】晋江VIP2022.09.04完结总书评数:299...
-
才不要谈恋爱 (无糖粥) [现代情感] 《才不要谈恋爱》全集 作者:无糖粥【完结】晋江2024-3-16完结文案: 大学校园/男暗恋/ 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