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络缤)


老太太看向石立夏:“石同志,你是机械厂的?”
“我对象是机械厂的驾驶员。”
“看你年纪也不大,都不到二十岁吧?怎么都有三个孩子了?”
石立夏大致解释了一番,“厂里刚给我们分了新房子,有三个屋子呢,心心来了也够住的。”
“你们小两口都是好孩子,养孩子特别操心,你们才刚结婚,就帮别人养三个孩子,可真是太难得了。”
在场的人闻言后,对石立夏都更加欣赏和敬佩。
石立夏不好意思笑了笑,“都是我对象心肠好,也有养家的能力,要不然我们也是有心无力。”
“你比你对象更不容易!”老太太肯定道,“没有你做后盾,你对象哪敢应下这么大的事。”
石立夏默默吐槽,那他还真的敢。
“你们机械厂的厂长是姓周吧?”
“我不知道,就知道叫厂长。”石立夏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结婚没多久,又是从乡下来的,这大半年光顾着适应城里生活了,都不大知道这些事。”
不管是原主记忆,还是她自己对原文的记忆,都想不起厂长姓什么叫什么了。
机械厂有好几个厂长,虽然有几个是副的,可平常叫的时候都不会加上个副字,比如男主都是叫顾厂长,没人会叫顾副厂长,这是职场忌讳。
原身混混沌沌的分不清,石立夏则是看文从不去记这些边角人物,能记住主角名字都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婶子:“差点忘了这茬了,当年老爷子还参与过机械厂组建工作呢,那机械厂厂长还跟您沾亲带故呢,都是姓周的。”
石立夏没想到还有这渊源,仔细想想原文好像有提过,这也是小孩儿妈妈会留在机械厂的另一个原因。
机械厂也是老爷子的心血,他们也希望机械厂能走得长远。
老太太的注意力却在别的地方:“小石同志,你是农村来的?”
“对,要不是阴差阳错,我也没法嫁给我现在的对象。”石立夏大大方方道。
王婶子担心她心里别扭,道:“你这么优秀,长眼睛的小伙子都想娶你这样的姑娘,哪里来的不重要,人品好才是关键。”
老太太点点头,若有所思。
王婶子突然想到什么,猛地拍掌:
“老太太,小石同志,我有个想法,你们看成不成。”
大家都望向她,老太太道:“你说。”
“医生说您这病就是得好好养,没有太大毛病。机械厂厂医院不是搞得挺好的嘛,设备都是齐全的,医生也都很有经验。要不然您转到那边去,这样不就方便了?那边的医院床位也没有这么挤,依照您跟机械厂的渊源,还能住个单间,可比这里舒坦。”
王婶子越想越觉得这事靠谱,人民医院是全省最好的医院,全省的人都往这里涌,挤得不成样子。
医生护士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有什么事除非十万火急,都得等半天人才会过来,老太太在医院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必须得安排人守着。
老太太儿女又不在身边,他们邻居虽然可以帮忙,可大家各自都有事,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意见。
依照老太太的身份,她在机械厂厂医院肯定会得到更好的照顾。
石立夏又在机械厂,也能搭把手看一下孩子,晚上也不一定把孩子带回家,只要白天的时候帮忙看一会儿就好。
机械厂大院比较安全,孩子自个在院子里玩就行,不费什么事。
石立夏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咱们要不还是先问问医生吧,如果医生觉得可行,您老转院过去更合适。”
老太太有些犹豫。
王婶子直接道:“老太太,您这节骨眼上可不能死心眼,平常就算了,这时候该用的人情就得用。”
老太太这才没有异议,叫来了医生。
医生得知情况后,很爽快地同意了:“机械厂的李医生是我同学,他医术不在我之下,那边医院的条件虽不及我们医院,却也不差。您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静养,转去那边很合适。”
于是,他们也没有耽搁,当天就给老太太转院了。
石立夏抱着心心,跟着老太太坐着救护车回机械厂。
老太太这边转院,机械厂那边就得了消息,因此老太太刚在厂医院安置好,机械厂周厂长还有几位老技术员都赶过来了。
他们都曾受到过老爷子的提携,才有了今天。
周厂长看到老太太,情绪很是激动:“小姑,您病了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老太太不习惯这样的场面,自从老爷子走后,她就不乐意跟以前的人交往了。一般也就是逢年过节接待一下。
这一次情况特殊,她才回到这多少年都没过来的老地方。
“没啥大病,不用这么麻烦。你们有工作去忙,别成天围着我一个老婆子。”
“您老跟老爷子一样,生怕麻烦别人,当初老爷子教了我多少东西,我又吃了多少您做的饭,我可都记着呢。”
老太太摆摆手:“都多少年以前的事了,还提这些干什么。”
周厂长注意到一旁的石立夏,好奇问道:“这位是?”
老太太这才提起精神,详详细细地说了石立夏帮了多大的忙,最后老太太意味深长地对着周厂长道:
“向阳啊,人民队伍就需要这样的好同志啊。”

第12章
石立夏回家的时候已经下午五点了,心心和老太太有人操心,她也就不需要再多费心思,明天有空的时候去医院把心心接出来玩就行。
老太太转到厂医院备受周厂长等人重视,听到风声的人肯定会想法子讨好,她需要发挥的地方并不多。
石立夏想到即将面对的三个小孩,就感到隐隐头疼。
她和邢锋都没处熟悉呢,又来三个孩子,真是太会给她找事了。
石立夏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隔壁家突然冒出一个中年妇女将她给拦住了,笑眯眯的很是热情。
“你就是小石吧?我家就在你家隔壁,你叫我杨嫂子就行。”
石立夏扬着笑道:“杨嫂子好,昨天搬家匆忙,今天又一堆事,没时间上门跟大家伙儿打招呼。”
“没事,以后有的是机会,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可要经常来往啊。”杨淑芬将一把炒南瓜子塞到石立夏手里,“小石……我这么叫你好像不大合适,跟顾厂长的新媳妇给撞了。”
石立夏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分明是来打探情况的。
“您叫我立夏或者小夏就行。”
“听说你跟那位小石同志是堂姐妹?”
石立夏笑了笑:“是啊。”
“我听说她是工人家庭出身,你家怎么是农村的?”
如果是原身,听到这话恐怕现在就要沉下脸了,觉得自己被瞧不起,被女主给比下去。
石立夏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提这事,她也不接这茬,极为骄傲道:
“对啊,我是农村来的,我们家世代贫农,成分特别好。”
这年头可跟后世不一样,我穷我骄傲,成分大过天。
甭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明面上谁也不敢嘲讽,这个身份代表的是清清白白。
杨淑芬撇撇嘴,然后如同长辈一样语重心长道:
“刚才小邢把三个孩子带回来了,听嫂子一句劝,你以后当养母可得好好照顾三个孩子。虽然他们不是你的孩子,可既然养了就得好好对待,以后你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得一碗水端平。他们是烈士后代,想来也是好孩子,家里孩子多以后还能互相帮衬,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石立夏笑道:“我知道的,杨嫂子,以后我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可得帮我。”
“那是肯定,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嘛。”
“那以后就麻烦嫂子了。”
“说起来也是巧啊,你和你堂姐都给人当后妈……”杨淑芬拍了一下自己的嘴,“瞧我这张嘴啊,妹子,你就当没听见这些话。”
石立夏眨巴眼:“嫂子,你刚才说什么了,我刚想着谁家的锅烧糊了,没注意你说了什么。”
杨淑芬吸了吸气,猛地拍大腿,朝着自家厨房跑去:“哎呀,我的菜!”
石立夏朝着屋里大声道:“嫂子,别急,菜糊一点更香。”
石立夏听到里面噼里啪啦的声响,心情大好地往自家走去。
“我回来了。”
这年头大家都不习惯关门,都喜欢把大门敞开着,尤其是他们这种平房,都是等晚上睡觉的时候才锁上门。
石立夏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发现厨房里缺的东西,都被邢锋填满了。
橱柜里有一条肉,水盆里还有一条鱼,鸡蛋也买了十来个,蔬菜更是多。
现在正是蔬果成熟的季节,西红柿、黄瓜还有大白菜,邢锋全都买了不少。
邢锋从屋子里走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串小尾巴。
他轻咳了一声,微侧身体将那串小尾巴露出来。
“孩子们也回家了,虎头、松子、豆包,这是你们的……妈妈,快来叫人。”
三个孩子却缩成一团,两个小的藏在哥哥背后,一脸怯怯地望着石立夏。
最大的虎头明明心底很惶恐,却也只能梗着站在那,浑身都是僵硬的,却没有退缩,保护身后的弟弟们。
看着眼前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石立夏,虎头根本叫不出妈妈来。
大哥不出声,另外两个小的也更不敢吭声了。
气氛有些尴尬,邢锋也不知道该怎么化解,他是家里最小的,也不知道跟小孩怎么相处。
他后来当兵很少在家,也很少跟哥哥姐姐的孩子们相处。
三个孩子被妈妈抛弃,又被亲近的大伯婶子苛待,对人充满了戒心。
虽然他们对邢锋是信任的,可相处时他们还是会战战兢兢的,担心自己哪里做不好,让邢锋对他们感到厌烦和厌恶。
亲人的抛弃轻视和虐待,给三个孩子留下极大的阴影,饶是作为救世主出现的邢锋,短暂的相处也无法让他们真正亲近如一家。
哪怕他们刚才看过自己的房间,可还是对这个房子无法产生家的感觉,觉得他们是外人,不过是暂住在这里。
跟邢锋相处的时候还好,看到石立夏,那种惶恐感更加浓郁了。
三个孩子都束手束脚的,作为老大的虎头想要发出声音表态,可喉咙跟卡住了一样。
石立夏无视了他们的紧张,也没有表露出特别的亲近,朝着他们点了点头。
“你是虎头是吧?傻愣着干嘛,现在都几点了,赶紧去洗米做饭了。”
虎头怔了怔,然后迅速跑了过来。
石立夏指着米缸道:“你淘三碗米,记得把里头的石头给捡出来,否则一会吃饭能把牙给嗑崩了,洗米这么简单的事你应该会吧?”
“会的,我以前在家经常干活。”虎头连连应道。
石立夏指着地上的盆,道:“这个是洗菜盆,专门洗菜洗米用的,以后记得可不能用它洗脸洗脚,否则我就要骂人了。”
虎头看清楚手里的盆,重重地点头:“我记住了。”
邢锋完全没想到石立夏会是这样的反应,一时没反应过来,还没等他开口,石立夏朝着他使唤道:
“你怎么也傻了,现在都几点了,怎么还没开始做饭,想要饿死谁呢。赶紧的,先把鱼给杀了,对了,你会片鱼吧?”
“我会的。”
“那你赶紧的,一会用鱼头鱼骨头配上豆腐煮汤,鱼片用来做一道番茄鱼。猪肉一会儿跟土豆一块做成土豆卤肉,一些调料可能没有,凑合着吃吧。大白菜清炒就行,时间太紧,不搞那么多花样了。”
石立夏又看向跟在虎头身后的两个小尾巴,他们看着大哥忙碌,自己也想帮忙又不知道怎么下手,都挤在一块了。
“松子,你大哥有小豆包帮忙,你别在那凑热闹,去把桌上的西红柿和黄瓜给洗了。”
松子一听也连忙去拿西红柿和黄瓜,家里的盆不够了,他就用水瓢舀水一个个冲洗。
虽然对这个家并不熟悉,很多东西不知道什么用处,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两个孩子还是自己琢磨出来了,并不会做点事问东问西。
石立夏对此表示很满意,她拿着蒲扇到处监工。
看到虎头把米给挑拣和洗好,石立夏又指挥道:“你去把火给烧起来,蜂窝煤会用吗?”
虎头微红着脸摇摇头。
“我会教你怎么烧蜂窝煤,你一会可得听好了,以后这可就是你要负责的事了。”
虎头一脸认真地应下。
石立夏教虎头怎么点炉子,她完全没有动手,就用嘴教虎头该怎么做。
虎头是农村孩子,早早就开始干家务,尤其后来在大伯家,更是要干许多活,烧火这种事对他来说是最简单的家务活,蜂窝煤又不难烧,因此很快就学会了。
石立夏教导虎头的时候,眼神时不时瞟向邢锋那边,看他拍鱼头刮鱼鳞开膛破肚,一通操作十分顺滑,一看就是没少干过的,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这鱼得收拾仔细了,别一会吃到刺卡了喉咙。”
邢锋看了她一眼,石立夏毫不胆怯地回望过去,他抿了抿唇低下头继续手里的动作。
孩子们虽然被使唤得团团转,可因为手里有活干了,反倒是没有那么拘谨了,他甚至听到虎头舒了一口气。
松子将西红柿和黄瓜洗干净,怯怯地放到石立夏面前,一双大眼就这么看着石立夏,却不敢吭声。
三个孩子都长得非常瘦,大大的脑袋小小的身体,都跟那豆芽菜一样,明显营养不良。
松子眼巴巴地望着石立夏,就跟那张山村女童照片一样,就看到一双眼睛了。
石立夏仔细看了看西红柿和黄瓜,点了点头:“洗得很干净,以后洗菜的事就交给你了,能完成任务吗?”
松子怯怯点头。
石立夏看向他,表情透着不满意,小孩儿明显抖了抖。
“嘴长在脸上是要用的,能不能?”
“能。”
石立夏表情缓和,将三个西红柿递给他:“你们兄弟三个一人一个。”
松子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可他还是下意识看向邢锋。
邢锋这个时候正忙着片鱼,压根没有看到他的目光。
石立夏直接把西红柿塞到他怀里:“看什么啊,赶紧拿去吧,在我们家只要好好干活,好好听话,就有奖励。”
松子这才将西红柿收下,一个递给了眼巴巴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的小豆包。
小豆包年纪小,虽然在陌生环境有些拘谨,可有哥哥们在身边,他明显更容易适应。
他开心地拿着西红柿,张嘴咬了一口,眼睛眯成一条线,然后他将自己咬了一口的西红柿递到虎头嘴边。
虎头偏过头:“我不吃。”
小豆包却硬是要塞进他的嘴里。
松子则拿着一个西红柿递给了邢锋,双眼充满期盼。
邢锋没料到他会惦记着自己,心里五味杂陈:“我不吃,你吃吧。”
松子和弟弟一样,固执地举着手不动。
石立夏直接走过来,抽走他手里的西红柿,松子明显吓了一跳,可看到石立夏的动作后又很快放松下来。
石立夏将西红柿递给了正在摆脱弟弟‘攻击’的虎头,在每个孩子脑门上都敲了一下:
“互相谦让什么啊,这里不是还有吗,回头咱们在天井也种上,把你们吃恶心了,看你们还这样让来让去吗。”

两大三小忙活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把一桌菜收拾出来。
三个小孩看着桌上丰盛的菜肴,站在一旁都不敢靠近。
鱼头鱼骨豆腐汤、番茄肉片、青瓜炒蛋、清炒白菜,每一份菜量还很大,食物香味能把人给香迷糊了。
这几天他们吃得也挺好,还吃到过肉和鸡蛋,就是亲爹还活着的时候,也就亲爹回来时能吃上一些,平常也都是吃粗粮和素菜。
原本以为那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吃食了,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村日子过得最好的人家,过年也吃不了这么好的啊。
“你们哥仨杵在那干嘛,还不快点盛饭,你们都这么大了,还要我们做长辈的给你们舀饭啊?”
虎头连忙跑到碗柜那,拿碗筷的时候又有些犹豫了。
他应该拿几个碗呢?这么好的饭菜,他们兄弟仨都有资格上桌吗?
石立夏:“虎头,你愣着干嘛?咱们家也就五个人也数不过来吗?”
虎头一听这话,嘴角不禁露出笑意,快速地将碗筷拿了出来。
松子和小豆包也没有闲着,小豆包负责分筷子,松子则是跟在虎头身边,等着虎头盛好饭他拿到桌上去。
三个小孩自从石立夏回家后,就没有一刻闲着的,可三个孩子明显比刚进这个屋子时要放松许多。
邢锋将一切看在眼里,看向石立夏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