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么一个她,爷爷掏出了所有的信任。
他说小五是徐家的小姐,谁都不能欺负。
他说小五是他最爱的孙女,所有人都要让着。
他说小五啊,我老了,你能陪陪我,我就开心了。
他说小五啊,我这辈子不算是光明磊落的人,但又焉能把你带回来,老天待我也不薄。
他说……
徐荼泪眼婆娑,只能听到呼啦啦大家起身的声音,只能听到医生的那句“节哀”。
她想,爷爷我穿了你最喜欢的红色衣服来了,你怎么就没能再看看我呐?
虽然早有医嘱,但毕竟对外瞒的紧,在大部分人眼中,是突然离世。
遗体根据安排,要送回京市安葬。
追悼会安排在了枫山公墓。
徐荼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公务人员进进出出。
黑西装白衬衣,身姿笔挺,面色无异。
徐存礼不方便主持工作,全部都是由徐又焉负责。
许是徐又焉在她面前惯来闲散慵懒,徐荼很少见过他这般严肃冷漠的模样。
同样是一席黑衣,身姿高挺,眉眼间微蹙,敛着情绪,内收而威严。
那副好看的皮囊在这样的气场下,反而越发衬得他脱尘。
有一种难以逾僭的疏离。
旁人见了他,都会客气的道一声,“徐先生”。
徐荼坐在角落里,看着人群来了又散,散了又聚。
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
但异常的安静,所有人都像是刻意压着步子,只有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她想去看看爷爷,但没有人告诉她遗体在哪里。
只说那是重要的东西,已经被保管妥当。
徐荼想争执几句,说那是她的爷爷,不是一个任人摆弄的物件。
可还是安静的沉默下来。
这里,没有她说话的资格。
护送遗体的专机是当晚停在市中医院的停机坪,徐荼和徐清源几个小辈,被安排坐着蒋毅的车,连夜赶回京市。
徐又焉作为长孙,几乎是脚不沾地,却在徐荼临上车前,低头叮嘱了一句,“牢记你是爷爷的孙女,其余一句话不要多说。”
徐荼应着,就看着他长腿迈上飞机,在之后的两天,徐荼都没有见过他。
她和徐清源像是提线木偶,总有人过来安排几句,他们跟着做着,在之后就是无尽的等待。
中途孙载怡来给她送了一次衣服。
也只顾得上说一句“节哀”便再无多言。
徐延国在位时的关系在京市,退休后又扎根海城,级别和身份摆在那里,自然来了五湖四海的权贵。
徐存礼人在实上,因而也少不得现在当权的。
所以自从回到了京市,徐家就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和谐。
这种时候,家族的门面比内部嫌隙的斗争重要得多。
徐荼以徐家小孙女的身份,参与进了这场盛大的葬礼中。
枫山公墓的葬礼规格之高,让徐荼第一次深刻的感受到,爷爷为了国家付出半生所收获的荣耀。
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追悼。
他们鞠躬,他们默哀,他们拭泪,他们象征性的给每一个人送去拥抱。
徐荼木然的接受着。
这一刻她才知道,当人要去直面更为复杂敏感和重要的事情的时候,会忘却掉最根本的痛苦。
她哭不出来。
饶是一圈又一圈的人握着他们的手说着节哀,她也已经哭不出来了。
好像那天在医院里,守在角落中掉落的泪水,就是她为爷爷能流下的所有的泪水。
大家像是有一种无声的默契,谁也没有提过遗嘱,谁也没有提过分割。
徐荼又回到了徐家那个大的让她曾经找不到路的老宅里。
只不过冬日的温度低,湖面结了冰,天鹅也被移走,树枝干枯,地面干净的落叶都没有一个,只有一种凌空萧瑟的凄凉。
裴怔和申叔也不见踪影。
家里往来了一些徐荼没有见过的生面孔,主厨的师傅换了据说是北清斋的大厨,洒扫的阿姨面色年轻了许多。
有一个自称是常芳海的五十余岁的女性,说是这个院子的新管家。
徐荼不知道他们是谁的人,也没有心情去窥探和剖析。
爷爷的去世对于她来说,与其是一件痛彻心扉的剥离,更像是陡然清空的孑然。
她没有亲人了。
没有了那个不论什么时候都对她笑眯着眼,虽然黑心肠的会把徐荼推到风口浪尖,却也永远在背后护着她的小老头。
没有了那个每年都要把最大的红包给她,任由徐清源说着爷爷偏心,也要把偏心进行到底的亲人。
没有了会和她一起看着天鹅湖,聊着文学聊着历史聊着人生聊着他私心的爷爷。
徐荼觉得心空了。
她突然很想很想回到赫尔辛基的小屋里,很想守着常年无光的夜幕,想逃离现在这种压抑又无措的环境。
她也很想徐又焉,从来都没有像这一刻一样,那么那么的想念他。
她甚至一瞬间产生过这样的念头。
爷爷已经去世了,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在一起了,她是不是可以接受他了。
徐又焉是在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回到老宅的。
他换了身姜黄色的风衣,高及脚踝的铆钉长靴,黑色的皮手套和一顶宽帽檐的防风帽。
不似他平日里的着装风格,像是从什么地方赶来似的。
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迎了上去。
那个过去爷爷喜欢放置摇椅的小亭子,零散的坐着徐家的亲人们。
徐荼没有上前,她落在后面,看着徐又焉把目光在四周回转,不由的又把自己往柱子后面藏了藏。
她说不清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好像这几天她的大脑不复存在,做的都是些本能的事情。
可徐又焉的眼眸还是落在了她的身上,只不过看出了她的躲避,没有上前一步。
继而看向大家。
话语简单,无外乎爷爷的葬礼顺利,大家近日辛苦,都早点回去休息。
徐安华自然是第一个沉不住气,“又焉,爷爷的遗嘱……”
徐又焉眼眸一暗,嘴角勾了勾,说起话来,依然是一派自得。
“爷爷生前留了两份遗嘱,众所周知裴律师手里有一份,但另一份下落不明,裴律师和申叔两个人已经去寻找,待两份遗嘱同时找到,自然会公布,在此之前,还希望大家稍安勿躁,回到各自平稳的生活中。”
众人瞬时哗然。
谁都不曾想过,遗嘱竟然会有两份。
“上哪里去找?老爷子生前留了话?”徐培恒有些沉不住气。
“四叔莫急,自然是有线索,不然也不会知道还有第二份遗嘱的存在。”
“都散了吧。”
徐荼咬着下唇。
另一份遗嘱在她这里,她想以徐又焉对她和爷爷的了解,一定是知道的。
他不来问,就意味着,他在故意拖延。
徐荼不知道遗嘱的内容,更不清楚徐又焉的想法。
只不过她毫不关心,只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她本就没带什么东西来,老宅里安排的妥当,洗漱用品穿戴首饰一应俱全,她只收了孙载怡给她送来的几身衣服。
她想回到自己的家里去住。
这里太憋闷,太难受,有一种随时会让人窒息的不畅。
徐又焉进来的时候,她已经要背着包出门。
埋头要走,冷不丁的就撞到他的胸脯上,不太灵光的脑袋还愣了一下。
许是好几天没见到,还生了几分陌生感。
谁又能想到,上一次见面她还在为了他突然的吻而手足无措,现在却是爷爷去世后的疏离。
命运当真是个捉弄人的好手。
徐荼抬眸望着他。
刚刚远远的看去没有注意,徐又焉应该是疲惫极了,眼底倦意浓郁,还有几根若有似无得血丝,下巴上隐隐有青色的胡茬,像是奔波了一夜,刻意赶回来。
徐荼所有的话梗在喉咙处,也只是喊了声,“四哥。”
徐又焉也没有多话,眼眸落在她的脸上,只说了句,“走吧,送你回家。”
徐荼跟在他后面,乖巧而安静的走出了老宅。
临上车前,她回身看向那块巨大的红底黑字匾额,上面写着“守中和”三个大字。
题字的,是徐延国本人。
这或许会是她最后一次踏入徐家老宅了。
一路安静。
许是太过疲乏,徐又焉的眼镜被放置在了一旁,人背靠在椅背上,开了温热的暖风,微闭着双眸。
彭宇把车开得稳,晃晃悠悠的,徒增倦意。
徐荼这几天自然也没有睡好,眼睛闭上就总会想起爷爷。
没有难过没有悲戚,只是想起他,想起那张似笑非笑,总是夹杂着深意的脸。
现在也闭着眸子,却同样不太踏实。
冷不丁的,手突然被执起,徐荼刚想挣扎,就听到徐又焉哑着嗓子说道:“别动,我睡不着。”
徐荼安静了下来。
当安眠药这种事情,她熟得很。
可不知道是不是他掌心的温热让人踏实,徐荼竟然也在车上睡了过去。
隐约中好像听到徐又焉接了电话,又隐约听到他说了句,“让她睡吧。”
再之后,眼皮打仗似的,就怎么都睁不开。
等到醒来,外面的天已经泛黑。
徐荼挣扎了一下,发现自己的手还被徐又焉牵着,而他单手在处理工作。
“四哥。”
徐又焉偏头,顺势把手边的设备关闭,“醒了?”
“恩。”
“睡了5个小时,怎么,在那边睡不着?”
徐又焉简单随意的问着,手却丝毫没有要松开的意思,徐荼想扯,却发现根本扯不动。
他铁了心的要握着,徐荼动不得半分。
当下有几分急,说了句,“四哥,手。”
徐又焉恍若未闻,“你看过爷爷的遗嘱吗?”
他的手依旧未松开,只不过手机屏幕被关上,昏暗中,只有他们两个人,借着地库里隐约的灯光,勉强可以看清彼此的轮廓。
彭宇早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离开。
徐荼摇了摇头,想到他或许看不见,加了一句,“没有,爷爷给我之后,我便把它放到它该去的地方了。”
“瑞士银行?”
徐荼没有再说话。
她既不想骗徐又焉,也不想违背爷爷留下的话。
“你想不想知道,我手里的这份遗嘱,爷爷给了你什么?”
徐荼再次摇了摇头,“我不想知道,哪怕爷爷没有留给我什么,幔京和现在我手里握着的股份已经够我吃穿不愁了,余下的,便是都给我,我也不会打理,不过是浪费罢了。”
徐又焉突然轻笑了一声,在寂静的空间里,带着几分轻蔑的不屑。
“爷爷让我们一辈子在一起,以兄妹的身份,你说这个老头子,坏不坏?”
“阿图,”他的笑意渐浓,徐荼看不清他眼底更深的情绪,只能听到他用一种仿佛在诱惑她的声音说道:“我们一起把它改了好不好?”
许是在路上睡多了,回到家徐荼反而睡不着了。
一个人坐在沙发前的地毯上呆了许久,感觉脑子好像都要钝了,这才想起来要给孙载怡打个电话。
可拨出去才意识到,现在已经是晚上的十一点了。
好在孙载怡秒接,直白的问道:“是不是需要我?”
“恩。”
徐荼只说了一个字,孙载怡就给她扔了句,“等我”。
再来的时候,拎了烤串和啤酒,头发用爪夹夹在头顶,素着一张脸,俨然一副接了电话就出门的模样。
巨大的羽绒服里面裹着一身最简单的卫衣套装。
袋子往桌子上一扔,人盘着腿,跟她一起坐在了地毯上。
拎了根烤土豆,“说吧,是不是你四哥。”
当真是好闺蜜,一个电话过去,什么都不说就知道徐荼这般寡淡的模样是为了什么。
“昂,”徐荼应了句,也伸手取了根肉串,一边吃一边琢磨着这事要如何说。
徐又焉叮嘱过她,爷爷去世之后她的身份是大忌,切莫主动说出口,饶是她跟孙载怡如此好的关系,也自然不能说。
而遗嘱更是不能让她知道存在两份。
都是些需要严守的秘密,话卡在嘴边,就只剩下干巴巴的一句,“爷爷去世前跟我说紧了不能和四哥在一起,但徐又焉……”
徐又焉太强势了!
徐荼一闭眼就能想到刚刚在车里,昏暗静谧的空气中,他几乎是要把鼻尖落在她的鼻尖,哑着嗓子,声音像是浮着的颗粒似得,密密麻麻的萦绕着她。
他说,“怎么办,我不想忍了。”
是现在想起来,都会是鸡皮疙瘩渐起的触感。
徐又焉,好像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又或者说,剥去好哥哥的外衣,他或许一直都是这样一个直白□□的男/人。
不然四年前也不会反应如此之大的把她连夜扔出国去。
“徐先生怎么了?他不是跟你表白了,难不成强取豪夺把你睡了?”
徐荼一口啤酒还没咽下去,这一刻险些被气泡顶到鼻子,差点背过气去。
“咳咳,孙女士,还麻烦你,咳咳,注意点说话方式。”
孙载怡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你在外面四年白混了,这么保守,按理说北欧器/大/活/好的帅哥那么多,你没睡几个?我听沈能能的意思,你没少谈恋爱啊。”
“我那不叫恋爱,就是个date,打发打发时间而已。”
她是想恋爱的。
爷爷那时候告诉她,若是对四哥存了些别的心思也是正常的,徐又焉长了她近十岁,不论是人生阅历还是钱财资本自然都远胜于同龄人,学校里的男孩子自然无法去比较。
“但是小五啊,总还是要走出去看一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心动,什么是真正的寝食难安,也要尝尝分手的滋味,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徐荼那时候,是揣了恋爱的心思的。
漂亮的北欧男人,浪漫的意大利人,甜蜜到眼神里都是你的西班牙人,当然也有看似趣味相投的中国人,每一个,徐荼都在吃过饭、看过电影后,产生了浓浓的倦意。
她没有寝食难安,只觉得无趣。
他们连徐又焉的分毫都比不上。
年少时已然让她看过如此惊艳的人,以后又怎么能让旁人走进心里。
“我给你出个馊主意,反正你跟沈凌不是还没确立关系,你先和你四哥在一起,快乐快乐,然后再和沈凌结婚,俗话说得好,玩够了的女人踏实。”
“噗,”徐荼当真忍不住,笑岔了气。
好难得笑得收了收,眼底都泛着泪光似的,“你是把徐又焉当傻子还是把沈凌当傻子。”
“这豪门密辛里道不尽的龃龉还少嘛,”孙载怡不以为意,“我爸我妈当年更乱,但是孙家的地位动了吗?就是你和沈凌把这婚结了,日后住在徐先生那里,他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知道你脑袋瓜子里想的什么,有那么一尊大佛护着你,你纠结个什么劲啊。”
孙载怡说的都是事实。
旁人眼中难以触及的高门大院,其实内里腐烂堕落,从根上都是臭的。
婚姻和爱情从不冲突,婚姻与利益交结,爱情与情欲连携,所以结了婚在外面各玩各的是常态,反倒是忠贞如一的,少得可怜。
徐荼喝了两口酒,没有接话。
孙载怡突然偏头看她,“你知道沈浓的联姻对象是谁吗?”
徐荼闻言摇了摇头,她从回国就焦头烂额,俨然忘了当初沈浓和她回来,也是为了联姻。
海城一顶一的人家就那么几个,“我认识?”
“应该认识,倪匡生。”
徐荼一愣,继而意识到,“港城倪氏?”
“对。”
徐荼眉头一皱。
她跟着徐又焉见过两次倪匡生,都是以家宴的形式。
徐又焉的生意与他没有太多的联系,倒是倪氏想要打通京市的贸易入口,希望徐存礼通融通融。
这几年国家对港澳的政策远没有前些年来得纵容,所以很多事情,的确需要亲上加亲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