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宫之娘娘又精分了(侬岁好)


若非他自幼见惯了宫里那些勾心斗角,也发现不了李氏竟对大格格做出如此狠毒之事。
他早该想到的,李氏素来心胸狭窄,心思狠毒,为了争宠,什么事做不出来?
并非每一个人都配为额娘。
四阿哥眼眸忽冷。
四福晋见状,趁机道:“李氏做出如此之事,的确出乎意料,正好李氏这些日子身体不便,妾身想着后院的姐妹着实少了些,是否与额娘说一声,再添一位格格?”
“不必了,府里这些事就别让额娘知晓了,免得她心烦。至于府里面。”四阿哥沉吟片刻,道:“宋氏和武氏也够了。”
他哪里不明白四福晋的心思?却认为无关紧要,并不在意。
四福晋不再多言。
宋氏和武氏都是妥帖之人,至少比李氏安分许多,她没什么不情愿的。
只是要想让李氏再无翻身之地,除非容貌比李氏更加出色,而宋氏和武氏性情虽好,容貌上却差了些。

今日发生了此事,李氏必然是不会罢休的。
万一爷将来难忘李氏,再次宠爱李氏,她仍旧无法舒心。
她不会允许李氏再如此嚣张下去。
这日,碧空如洗。
御前总管魏珠捧着圣旨到钟粹宫宣旨,册封丽嫔喜塔腊氏为妃。
英珠接了旨,谢了恩,整个钟粹宫一派喜气洋洋。
宫女太监们齐齐屈膝,“奴才给丽妃娘娘请安。”
英珠道了免礼,吩咐金铃赏了每个人五两银子,众人喜不自禁,齐齐谢恩。
自她睁开眼成为喜塔腊氏,到如今不过四年,从一介小小贵人到妃,过程虽有坎坷,险象环生,终究是熬过来了。
有些人穷极一生也达不到这个位子,她用了四年达到了。
即便尚未行册封礼,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郭贵人头一个前来贺喜。
英珠请郭贵人坐了,让人奉茶。
“谢丽妃娘娘。”郭贵人笑盈盈屈膝,一声“丽妃”喊的既爽快,又诚意十足。
英珠摇头,“这刚下旨,你便喊上了。”
此番下旨不过是晓瑜六宫,待到正式受封后,才会有正三品妃位的册印、吉服和仪舆等,那才是名正言顺。
此时就以妃位自居,难免显得轻狂。
郭贵人抿嘴笑,“名分已定,册封礼是早晚的事,这早喊晚喊不都是一样?奴才也是早些沾沾喜气。。”
——————
无论她是贵人,是嫔,还是妃,郭贵人始终不变,态度不曾生分,也不曾变得谨小慎微,始终坦率真诚。
这让英珠对她更多了些好感。
宜妃与郭贵人性子极像,都有着这份坦率,但宜妃更多了些圆滑。
郭贵人倒像个在姐姐庇护下还未长大的孩子,行事更加率性。
“皇上能如此快便封您为妃,可见对您的看重,这封妃可不是谁人都能得的。”郭贵人这话是捧她,却也是实话。
若她出身寻常,一个妃位便已是极致。
这是许多从宫女一跃成为小主后终其一生的梦想。
在所有人眼中,或许她喜塔腊氏成为妃便是极限,再多的恩宠也不过如此了。
想要再上一个位子,难上加难。
因为论出身,佟佳氏更有这个资格,这位缺的不过是个儿子。
再不济,有了儿子的惠宜德荣四妃的资历都比她要深厚。
几位嫔主也都来向她贺喜,包括几位年老失宠的。
英珠并未多招待,毕竟不是正式册封,不宜太张扬。
几位略坐了坐,喝了杯茶,便都告辞了。
钟粹宫清静了下来,英珠抱起醒了正哭闹的胤禄。
不过两个月,这小家伙就又沉了些,整个儿圆滚滚,胖乎乎的,也特有劲儿。
一只小手抓着她的手指不松开,黑亮的眸子一眨不眨望着她,朝她咧嘴直笑。
胤禑爬上她的腿,伸着手,“额娘,我也要看弟弟。”
英珠笑着将抱着胤禄的胳膊放低了些,让胤禑能够得着。
胤禑瞧着好奇盯着自己的十六弟,眯着眼笑了起来。
“弟弟怎么还不说话?”眼巴巴看了会儿,胤禑有点小郁闷。
“等胤禑再大一些,胤禄就能说话了,所以,胤禑要耐心些。”
胤禑哦了声,眼睛恢复了光彩。
康熙踏入钟粹宫。
英珠迎上去行礼,“臣妾参见皇上,皇上万安。”
胤禑也像模像样地打了个千儿,脆声道:“胤禑给皇阿玛请安。”
康熙瞧着他们母子三人,眼睛里带了笑,道了免礼,摸了摸胤禑的脑袋,“胤禑又长高了,可有贪玩?”
“胤禑有好好读书,不曾贪玩。”胤禑仰着小脸儿,一本正经道。
康熙满意颔首,“胤禑真乖。”
又伸手碰了碰乳母怀里的胤禄的嫩脸。
胤禄咯咯笑了起来,舞着小手。
过了片刻,康熙吩咐乳母将十六阿哥抱了下去,十五阿哥也被保姆嬷嬷带了下去。
“今日可开心?”康熙笑看向英珠,握了她的手。
英珠抿嘴一笑,“皇上如此恩典,臣妾岂能不高兴?”
“今晚好好谢朕。”康熙凑近她耳边,一阵耳语。
英珠耳朵一热,轻轻嗯了声。
玉答应一袭藕荷色宫装,倚在亭中赏着满池粉荷。
经身边奴才提醒,这才瞧见了渐近的嫔妃的仪舆,匆匆迎了出去。
见是丽嫔,不,是新封的丽妃,忙不迭跪了下去,“奴才参见丽妃娘娘,丽妃娘娘万安。”
英珠意外于在此遇见玉答应,她有些日子未见着她了。
“起来吧。”英珠踏上亭子,在鹅颈椅上坐下。
玉答应站起身,低垂着头站在一旁。
这玉答应年轻好颜色,近来也还算有几分薄宠,此刻这弱柳扶风般的模样,连她都忍不住心动。
德妃眼光挺不错的,是个争宠的料。
曾经眼前之人只是个嫔,如今却成了妃,玉答应心中颇不是滋味。
她生怕对方为难自己,心生怯意,却见对方不言不语,只扭头看着荷花,又有些尴尬。
她不敢出声,英珠也不理她。
过了有一刻钟,英珠才起身,未看她一眼,离开了此处。
玉答应屈膝恭送。
等人走远,玉答应脸色难看,双拳紧攥。
她是被丽妃无视了个彻底,当成了阿猫阿狗。
英珠是不屑为难玉答应,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她观察了一会儿,那玉答应耐性还不错,被晾那么久也没什么反应。
回去的路上又遇见了四福晋。
四福晋身旁的嬷嬷抱着个大红色的襁褓。
英珠猜出是大格格。
看样子是带着大格格去给德妃请安了。
“妾身乌拉那拉氏见过丽母妃。”乌拉那拉氏屈膝行礼。
英珠说了免礼,目光落在大格格身上,“这就是大格格吗?”
四福晋微笑颔首,“正是。”
英珠有点手痒,这是四阿哥唯一的孩子。
“本宫能抱抱她吗?”
四福晋答应。
英珠伸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大格格,掀开襁褓瞧了眼。
小家伙倒是不认生,一双乌黑明亮的眸子瞅着她,满是好奇。
英珠伸出手指碰了下她的脸,大格格渐渐弯起了眼睛,伸出小手碰她一字头上垂下的流苏。
“真是个漂亮的孩子。”英珠握住她软嫩的小手,赞了句。

英珠又逗弄了会儿大格格,依依不舍地把孩子还给她,眼睛仍盯着大格格。
四福晋被她这副热切不舍的模样逗笑了。
丽妃还真是个喜欢孩子的。
“有空常去本宫那儿坐坐。”英珠想多看看大格格,便如此说。
想来胤禑也会喜欢有个可爱的侄女。
四福晋自然是答应,然后告了辞离开。
四阿哥先前还有个格格,未逾月便夭折了,若未夭折,便是大格格。
李氏所出的孩子应该是二格格。
现在这位大格格却是四阿哥府惟一的子嗣。
好在四阿哥还年轻,往后不愁子嗣。
但她听说那位李氏有些不像样,多次不敬嫡福晋,闹腾得厉害,实在是因为皇子成亲的少,四阿哥也是今年才出宫,宫里面谈论皇子内宅的话不少。
她自然就知晓这位李氏的情况了。
这李氏还是从永和宫出去的,嫔妃为自己的儿子塞小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德妃选的这个人实在不怎样。
但这是四阿哥后院的事,她也不好关心太过。
因为西北的战事,康熙许多日不曾流连后宫,与大臣们和几位年长的皇子在乾清宫商讨战事。
后宫嫔妃一时无聊,宜妃邀请诸位嫔妃到长春宫玩牌。
嫔妃们素日里无聊,除了到御花园赏景,便是在自己宫里和别的嫔妃摸牌玩。
宜妃是这方面的好手,经常邀请嫔妃们来自己宫里小坐。
是以宜妃在宫中的人缘也极好。
英珠与良嫔不擅长玩这个,就坐在一边说话,一边看惠宜德荣四妃摸牌。
佟佳氏和博尔济吉特氏也会偶尔玩上一把。
郭贵人坐在宜妃身后,不时地提出意见,或是代替宜妃玩上一回。
长春宫的正殿一时热闹非凡。
不知是谁提起了准噶尔的战事,众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了起来。
“说来这噶尔丹作乱也好几年了,上回都被皇上撵到了科布多,还想卷土重来,真当我大清无人了?”惠妃一时嘴快,对噶尔丹的行为表示不屑。
“那是,有皇上亲自出马,又有大阿哥跟随,此战必然是胜利在望了。”荣妃瞥了惠妃一眼。
惠妃老脸露出一丝得意,嘴上却谦虚,“胤禔还年轻,此战能够跟随皇上历练一番便已是他的幸运。”
“听说皇上打算留太子监国。”荣妃又不紧不慢地道:“这可是皇上第一次让太子监国呢。”
惠妃沉了脸,抿着嘴不吭声。
大阿哥即便上了战场,能够名正言顺监国理政,将来有资格登基的还是储君。
宜妃轻笑了下,“无论是上战场,还是监国,不都是为了皇上分忧?又有何分别?”
惠妃脸色缓了缓,不再多言,若说多了,倒像是她对皇上的决定有何异议。
荣妃扫了眼默不吭声的惠妃,暗暗冷笑,嘴上却道:“听说四阿哥和五阿哥也会一同前去,这大阿哥还好,年纪大些,四阿哥和五阿哥还年轻,这刀剑无眼的,还真是让人担心。也只有本宫的三阿哥,是没有这个福分了。”
说着叹了口气,像是多么遗憾的模样,眼中却满是不以为意。
此次亲征,康熙会带上大阿哥、四阿哥与五阿哥三位皇子。
三阿哥与其他皇子不同,平时读书好,弓马骑射却不如其他兄弟,是以荣妃对于三阿哥未能如大阿哥一般上战场是松了一口气的。
想要战功,也要有那个命享受。
她可只剩这一个儿子,万不能冒险的。
身为四阿哥和五阿哥的额娘,德妃和宜妃神色平静,并未因此话有何担心。
“身为皇子,总要学会为皇上分忧,这是他的福分。”宜妃抿嘴一笑,“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机会,是吗?德妃姐姐。”
说着,看向德妃乌雅氏。
德妃看她一眼,扬起唇角,“做额娘的,也只有祈祷他能够平安归来。”
都是心大的,荣妃在心里轻哼。
佟佳氏扭头看向英珠,“听闻丽妃有个舅舅,曾随皇上上过战场,身手很是不错呢。”
英珠愣了下,舅舅?
她完全不清楚。
其他人也愣住了,表情不一。
宜妃笑道:“哟,没想到啊,丽妃还有个这样的舅舅,从未听丽妃说起过。”
佟佳氏弯了弯唇,“说来丽妃的舅舅富勒珲当初还是在我伯父麾下,我伯父曾赞过他勇武,可惜,当初那一战,我伯父再也未曾回来。”
说到最后,神情一黯。
佟佳氏的伯父为佟国纲,康熙二十九年随皇上征战噶尔丹,英勇牺牲。
喜塔腊氏的舅舅富勒珲曾在佟国纲的麾下?
这倒是出乎英珠的意料。
未曾想到,这喜塔腊氏也与佟家有些渊源。
惠妃酸道:“哟,那要恭喜丽妃了,若你的舅舅能在此战中有了功劳,那可是天大的福分。”
本就是皇上的宠妃,还有个会打仗的舅舅,一旦有了功劳,整个家族都跟着沾光,包括身在宫里的外甥女。
谁能不酸?
荣妃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
德妃瞟了英珠一眼,不咸不淡道:“妹妹好福气,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英珠谦虚道:“姐姐们谬赞了,能征善战者众多,我舅舅不过是会一点点功夫,能保家卫国就不错了,哪里敢谈什么功劳?”
惠妃哼道:“可不是,能打仗的多了去了,不止那一个,有什么好惊讶的。”
众人不再说这个。
但一些人看向英珠的眼神到底是不一样了。
能上战场,那就是机会,谁不盼着家中也有这样一个亲人?
良嫔凑近她,笑道:“没想到妹妹还有这样一个舅舅,真是让人羡慕。”
家中有人帮着皇上打仗,已是极大的幸运。
————
一旦家里的亲人有了战功,自己在宫中的地位也将水涨船高。
那可是一个嫔妃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都抵不过的。
英珠对此不甚在意。
身在战场,能活命就不错了,哪里能奢望什么功劳?
但若她的舅舅真的能在战场中表现出色,对她也有好处。
以前她不知喜塔腊氏还有个这样的舅舅,还以为要一辈子靠自己,现在想想,若真有这个运气,那也是极好的。

一个人总是不如有亲人在的好。
她不知喜塔腊氏的亲人对她如何,但从以前喜塔腊氏的性子来看,若无家人的娇宠,断不会如此。
这么多年,她都未曾见过家中的亲人,不是不愿见,而是不知如何面对,也是从心底里未曾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压根未曾想过要见。
毕竟自己不是原来的喜塔腊氏,如何能把几个陌生人当做自己的亲人?
见多了也没好处。
如今她都有了两个皇子,也该见见了。
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喜塔腊氏,真正地把喜塔腊氏的亲人当做自己的亲人,至少她不是孤身一人。
她也要替喜塔腊氏照顾好家中的亲人。
银簪从外面匆匆进来,在她耳边禀告了句。
英珠脸色一变,倏地起身,朝宜妃和众人颔了颔首,“妹妹宫里有些事,先告辞了。”
宜妃瞧见她脸上的急切,也不多问,摆了摆手,“去吧。”
惠妃语气尖刻,“何事如此着急?竟等不及要走,说不清楚可不许走,否则便是不给我们面子。”
英珠顿住,苦笑了笑,“是胤禑出了点事,妹妹实在是没办法。”
闻言,惠妃没了话,英珠匆匆离开。
惠妃呵地冷笑,“有了孩子就是不同。这十五阿哥也是奇了怪了,三天两头地出事,奴才们也忒不顶用了。”
她将一个宫女叫到跟前,“去打听打听,十五阿哥出了何事。”
宫女应声退下。
却已有人到德妃耳边禀了句。
德妃眼神一闪,没说什么,摆手令人退下。
宜妃笑道:“这十五阿哥瞧着还算乖巧,虽是最小,却比那年长一些的懂事不少。”
这年长一些的指的谁,不言而喻。
德妃脸色微沉。
十四阿哥从小惹的祸不计其数,堪称皇子阿哥里的小霸王,相较起来,十五阿哥的确是乖了。
众人心知肚明,默然不语。
那十四阿哥可是人家的心肝肉,谁说一句不是都讨不得好。
她们可不想当着其他人的面受气。
德妃忽地笑了下,“听说九阿哥近来读书又长进了些,宜妹妹教导得好。”
九阿哥是宜妃的幼子,自幼读书比不上其他阿哥。
但也算不得最差。
宜妃不为所动,微微一笑,“有劳德姐姐关心,孩子嘛,总是贪玩些,好在还算省心。”
意思就是十四阿哥不让人省心了。
德妃眸光一暗,抿唇不语。
其他人看好戏似的。
英珠急匆匆回到钟粹宫,见胤禑只是膝盖上擦破了点皮,已经上了药,并无大碍,当下松了口气。
旋即沉了脸,问起伺候的人事情的原委。
乳母和保姆噗通跪下,其中一个禀道:“回娘娘话,奴才们带十五阿哥到御花园玩,谁知遇上了玉答应。
十五阿哥想要玉答应陪着玩,玉答应就拿来了一只风筝,十五阿哥拿着风筝跑,爬上了假山,险些从假山上摔下来。
是玉答应怂恿十五阿哥爬上了假山,奴才们拗不过十五阿哥,还请娘娘恕罪。”
说着砰砰磕起了头。
英珠脸色阴沉,“你们是伺候主子的,这就是你们伺候的结果?一旦十五阿哥摔下来,你们该当何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