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继承亡夫遗产后(予乔)


唐桂花接了药,看在喜春这个小姑子回门礼这般丰厚的份上儿,当即就应承了下来,先给周秉这个当妹夫的熬了药,还主动做了晚食儿,都不叫陈氏这个婆母催一催的。
宁父几个对周秉该说的,该问的都问完了,知道他帮着破获了大案,还对他十分认可,笑意妍妍的招他用饭。
全然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的模样。
只有四哥宁乔站在喜春一边,态度还很坚决:“妹妹,这回我也是看他还有病,要不然就凭他叫你受了这么久的委屈,我就必不能放过他的。”
宁乔早前生过那等阴暗的心思,周家家大业大,这自古男子薄幸,周秉又生得这样一副样貌来,一看就是招花引碟的,他要是不在了还好,就怕以后惹了妹子伤心。
现在也只有他多看顾下,断不能给他叫妹子伤心的机会。
庄户人家晚食用得早,宁家用了饭,外边天色还早着。陈氏拉了拉喜春,悄悄带到一边:“这天儿还早,你带周秉在外边转转,消消食儿,快去。”
说着还推了喜春一把。
这也是亲娘了。
喜春朝周秉问了声儿:“你要不要歇歇?”
周秉反问她一句:“不是要去走走吗,娘说得对,消消食儿对身子好。”
他身板挺着,雪白的披风在他身上更衬得人玉树临风一般,脸色一如既往带着苍白,但那双眼却异常明亮,宛若漫天的星辰被收入其中,叫人看着便忍不住沉溺进去,精气神甚好模样。
喜春朝他瞪了瞪,打头带着。
不知道的,怕是以为着是亲儿子吧。也不知道他们两谁才是亲的。
这会儿外边有不少村里的人走动,见了他们在外走动,远远便给喜春打了个招呼,又往她身后的周秉身上看了看,见他通身气度,没敢打招呼。
宁家村背面靠山,水流多,有一条小河沟,那上游有水井,村里家家户户都在上游挑水,下游则是村中妇人们平日洗衣用。
喜春走到那棵歪脖子数下,朝河沟前指了指:“那里你可还记得?”
她目光带着戏谑,周秉侧着脸儿,冷声冷气的:“不记得了。”
喜春轻笑一声儿。
惹得他不悦的看了来,郑重其事的加重了语气:“不记得了。”
喜春敷衍的点点头,又带着他走,路上还碰到了宁三婶儿。喜春正要跟她打招呼,却不料宁三婶见了她们脸一变,急急忙忙就绕道走了。
往常时,这宁三婶见了他们这些晚辈儿,可没少的摆着长辈谱儿。
喜春准备回去问问,还没到,就见一马车停在门口,主人没露面儿,只来个接人的车夫,说是接宁书去县里坐坐。
有那帖子在,去哪里不言而喻。
宁书登了马车,给赵氏说晚些会家来,喜春大嫂赵氏模样瞧着不情愿,但宁书也讲了并不是甚风月场,只是人请了,又亲自到家门来接,到底也抹不开面儿不去,只得由了他。
二嫂唐桂花在一边不大高兴:“大哥当了账房就是不同,三天两头有人请了去吃喝的,可比在家中吃得好。”
赵氏一惯不跟她计较,这会儿忍不住回了句:“既然你觉着好,不如下回叫你大哥把二弟也带了去,兄弟俩一起去享福多好的。”
是夜,喜春想起看过的那张帖子,问周秉:“这个叫明月茶坊的到底是何去处?我瞧大嫂好像知道些什么,又说只是喝茶听曲儿,那喝茶听曲儿的地儿有甚不大放心的?”
喜春一直没怎的放在心里,因为周家名下就有茶肆,茶肆中铺子清雅,桌椅、器皿都十分讲究,三五不时还请了说书人在茶肆里讲上一讲,去的人可不少。
他们周家是喝茶听书,别的茶坊里有喝茶听曲儿的也实属正常,所谓各花入各眼,有人喜欢听书,有人偏生就喜欢听些小曲儿,喜春想象中,她大哥宁书与那些掌柜账房的进去也是这样,点上茶点,请人唱上几曲儿。
喜春唯一忧心的就是怕宁书花钱如流水,如今是别人请,可他们自小受宁父教导,兄妹几个都不是那等贪小便宜的,吃了别人的,总是得还回去,到时花光了银钱,家中用度可就紧了。
周秉眉峰一蹙,解着披风的手一顿:“你从哪儿听说的。”
喜春:“大哥手头有一张帖子,便是这明月茶坊的,方才那来接的,就是镇上跟大哥交好的东家账房使来的,说是去县里坐坐,还能去哪儿?”
周秉背着人,紧绷的下颚轻轻一松,换了身素衣,“那种地方啊,大哥还是少去的好。”
“你去过?”
周秉脸色冷淡:“做买卖的,这府城上下的铺子有几间是我不知道的。”他掀了被子一角,背对着她,“夜深了,早些睡吧。”
说完话,便闭上眼,一副不再开口的模样。
往日在家中,夜里二人都是喜春坐在一侧看账,他也坐在另一侧捡了书看,这还是头一回比她还先睡下。
喜春“唔”了声儿,没想出他今日是怎的了,便拿了本书看了看,把这事儿抛之脑后了。
前日喜春接了盛京炭司的来信儿,水路上的冰已消得差不多了,在月末便能把运了石炭到秦州府,喜春算了算日子,如今离月末也没几日了。
她想着铺子上的事,到夜深了才睡下。
翌日起了身,喜春出了房门,只见宁父在带着大孙子子仪念书,他人小小的,规矩却足,还走过来给喜春见了个礼。
大嫂赵氏站在门前笑盈盈的请他们去用早食儿,离得近了,喜春还见她眼下带着青:“大嫂,你昨夜里没睡好吗?”
子仪正好背着小手儿进门儿:“子仪、子仪暖和,娘抱着也暖。”
喜春哪里能不明白,“大哥他昨日夜里没家来吗?”
赵婉摇头:“许又是吃了酒,不便连夜赶路,算了,用饭吧。”
喜春两个在宁家住了两日,第三日一早用过了早食儿后才走,陈氏给她们添了好些时蔬瓜果,尽够喜春几个吃上好几日的了。
一回了府城,掌柜们举荐来的伙计也到了,喜春再三问过,才选了原在布匹铺子上当伙计的男子,不过先讲好了的,先叫他在石炭铺子上干上几月,若是干得好,往后便正式管着石炭铺子,若是不行,照旧回布匹铺子上。
旧巷的石炭铺子也做了个招牌,周家石炭铺。
周家是城中大户,一举一动都受人关注,只要消息灵通的都知道了周家又接下了石炭买卖,这招牌一挂上,便知道离铺子正式开张不远了。
炭司亲自批下的买卖,背靠朝廷,有几个不羡慕的?只羡慕归羡慕,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却也纷纷差人送了礼来。
喜春忙着跟府城做木炭买卖的周王几家商户谈合作,便叫了人把这些礼都登记入册,等夜里才对着一看。
“这是什么?”喜春突然从那一堆礼当中抽出一张帖子,写着明月茶坊的名帖。
那帖子下还压着一顶上好的红珊瑚。
甄婆子帮着管着府上,这些礼便是她看着收的,闻言对了对单:“应是城东宋家送来的,他家是开茶坊的,算是同行了,逢年过节也给送了礼来。”
喜春随意点点头,把那张眼熟的帖子抽出来:“就是这家明月茶坊不成?”
“是这家。”甄婆子不比喜春,一见这帖子她就不大高兴,喜春上回只听周秉说了几句,对这明月茶坊却是不了解,见状便问:“嬷嬷,这明月茶坊可是有甚问题?”
“那可不。”
府城茶坊多,这些茶坊又分了不同的档次、规模、类型,周家的茶肆便是顶顶好的,有上下两层,里边格局清雅,一层受家中富裕的老爷们喜欢,喝茶听书,二楼则受文士喜欢,不时三五在此会有,余下听曲儿的也是如此,但除开这些茶坊外,也有那等花茶坊,是浪荡子弟专去的地方,良家子弟多是不进的。
这明月茶坊便属后者。
“那等地方,几十百俩的连个声响都没有,城中不知多少家的败家子没少捧着银子进去挥霍的,非觉着人里头的姑娘唱的小曲儿好,上赶着给人送银子,少夫人你说说这。”甄婆子摇摇头。
“还有这等地方。”喜春扣下单子,叫甄婆子把这些都入库。
甄婆子应下,见她走得急,多嘴问了句:“少夫人去哪儿?”
喜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还带着笑:“不是说那明月茶坊的小曲儿好听吗,我可不得去听听的?”
甄婆子恨不得打自己两嘴,叫你多嘴,她喃喃自语:“不对啊,那明月茶坊可不接女宾啊。”眼见人没影儿了,甄婆子也顾不得先把礼入库的事了,一屁股跑进了正院里,跟周秉急道:“爷,少夫人急匆匆出去了!”
周秉不急不慢的:“去哪儿了。”
“明月茶坊!”
作者有话要说:~

第44章
周秉擅做画,尤其擅画山水,山水画讲技法、意境、线条,以不同的线条构建不同的氛围,早年在进学时,画的山水便时常受到先生称赞,并曾在私下说起,周秉的文采远在另外季何等学生的学识之上,他为人素有城府,若是踏足朝堂,也定会谋得一席之地。
但先生的话有误,周秉不止弃文从商,更是画山水改成了画人。
线条只能浅浅看出带着喜春的几分影子来,还不等把轮廓完整,顿时手下一颤,一团墨汁点在那眉峰之中,透着薄纸晕染开了,成了画卷上一副刺眼的痕迹。
这副画像毁了。
周秉顾不得这么多,起身就要朝外,“明月茶坊!”
脚突然又放下,整个身子都放松了来,重新坐回软塌上,苍白的唇轻轻抿着,又抽出了一张画卷来。
甄婆子愣着:“爷,你不去瞧瞧。”
周秉轻笑一声儿,黑沉的眼眸带着笑意:“明月茶坊不接女宾,少夫人就是去了也入不了门,待会就该回来了。嬷嬷也劳累一日了,下去歇息吧。”
甄婆子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明月茶坊都是城中的浪荡子弟们的去处,还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千金夫人们去喝茶的。
这一想,便也放了心。
“嗳,那老奴先下去了。”
周秉笔下重新转动,线条勾勒间,人影隐隐显现,可以看出约是一位模样清丽的女子,正手中捧着一盏茶递给身前高大俊美的男子,脸庞温顺,清灵的眼中满是道不尽的情意。
他含笑点点头,对这副画卷十分满意,搁下笔,就着一旁温热的茶盏喝了两口,“什么时辰了?”
玉河在外间回话:“回爷,戌时了。”
“夫人是不是早回来了,爷这里也忙完了,叫夫人命人摆饭吧。”
回话的声音顿时沉了下去,好一会儿才传来:“爷,夫人这还未归呢。”
玉河苦着脸儿,下一刻,里间的纱帐被人拂开,高大的身影从里间走来,周秉几个大步走到面前。
“夫人还不曾回来?”
“...是。”
玉河又道:“夫人早前交代过,若是她家来晚,便叫厨房把饭菜备好,给送到各房去,小主子的院子甄嬷嬷已经叫厨房把饭菜送去了。”
“那我呢?”周秉脸色没甚表情:“夫人没说我?”
玉河小心看了看人:“厨房里一直备着饭食儿等着,只先前爷一直在忙,过来催过两回,小人叫他们先温着,要不,小人现在叫他们端上来?”
周秉看他一眼:“我一个人用?”
他大步朝外走,玉河愣在原地呆了呆,一时也没回过神儿来。
爷这话到底是甚意思?甚么叫一个人用?莫非以前爷不是一个人用饭不成?
“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些叫人备车。”
玉河忙跟上,忙吩咐了下去,随着周秉脚步朝外走,“爷,都这个时辰了,咱们现在去哪里?”
周秉周得急,连披风都没披上,只身着一身宝蓝锦衣就出门儿了,他脸色苍白,更显得整个人添了几分病态。
他大步走着,只沉声说了句:“找人!”
喜春坐在包间儿里头,见里边布置华贵,名画如卿,处处彰显着奢华之气,与对坐的何夫人道:“这地儿我倒是头回来,要不是有何夫人的关系,恐怕连这门儿都进不了。”
何夫人夫家是做木炭买卖的,何家是秦州府炭买卖三家其中之一,令两家则是王家、周家,何王两家居大,周家居小。
喜春回来后,也约过这几家一起谈了合作,如今正在商谈细节的阶段,王周两家对喜春提议的采了他们的木炭放在周家石炭铺子上售卖的事并不怎么买账,觉着周家这般横空出世是横插一脚,分他们炭火买卖,再则周家的石炭铺子就在旧巷,都是一条街,凭什么要把自己的炭放周家铺子去?
只有何家在几日后给了明确的答复,只是喜春也不曾料到,何家出面儿的是何夫人。喜春在微愕之后,心里倒是十分满意。
何夫人是一位中年妇人,面容温和,穿着也不是那等非要穿金戴银的,袖子也是易方便行事的窄袖,平添了几分干练。
何夫人笑笑:“女人做买卖可不容易,有些人就喜欢这等茶坊,说是听着咿咿呀呀的曲儿有意思,便也只能请人上这等茶坊来了。”
她们所在正是明月茶坊。
喜春踏进来后,确实见过好些花团锦簇的公子踏入,熟门熟路的请了相熟的姑娘唱曲儿吃酒,一群人围坐着,倒是一副热闹之像,至于别的倒还不曾见着。
何夫人见她模样,许是知道她心里所想,低声解释着:“这明月茶坊的名声想来周夫人也听说过,咱们这二楼里倒是清净许多,外边除了热闹点倒也规规矩矩的,不过才戌时过呢,咱们还能再坐坐,要到了亥时前可就必须得离开了。”
她指了指楼上,唇边的嘲讽隐隐掩去:“夜深了,上头可就是丝竹靡靡了,可莫平白脏了眼的。”
何夫人说得极为平静,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喜春倒不知这个中内情,如今被何夫人这一指出来才算作懂了,朝她道了谢。
何夫人摆摆手:“算不得甚,不过是在府城待久了,见得也就多了,周夫人以后多出来走走,这府城大大小小的,也没什么能瞒过你的了。”
何家以木炭买卖起家,一开始从庄户发展到如今府城的大户人家,都少不得这位何夫人拍板决定,家中大事也多是由何夫人做主,何东家管理木炭品质。
这会儿华灯初上,丝竹之音也传了来,喜春也点了茶坊的姑娘弹奏了一首小曲儿。姑娘端坐在屏风外,弹着琵琶,嘴里唱着吴侬软语,确实不失一番耳福。
一曲罢,姑娘告退。
“我瞧周夫人端方内敛,没料夫人也喜欢听这些小曲儿。”何夫人亲手为二人斟上热茶,抬头请她喝茶,这才说道:“说来,虽说夫人说要与我们合作,但其实我也想跟夫人合作才是。”
“哦?”喜春抬抬眼。
何夫人:“不瞒夫人,石炭的事儿我也了解过了,石炭取代木炭往后成为府城家家户户备用的炭火是大趋所致,炭司定下周家为石炭卖者,这点我们何家也是半点意见都没有的,与官府合作,我们何家目前还不够格。”
正因为何夫人有自知之明,是以她才想给何家谋一条路。她道:“我们何家也希望能从周家进上这石炭。”
喜春没料何家有这等想法,一时也没个主意,只道:“这事儿何夫人待我回去想一想,不管成不成,我也给夫人一个信儿。”
何夫人颔首。
她们刚说完,楼下一阵儿吵闹传来。
包间儿本就临窗,此时华灯初上,外边满目灯火正是好看之时,窗户半掩,喜春两个都朝外探了探,只见下边一辆马车停了下来,从马车里下来一个身着宝蓝锦衣,头带玉冠的男子。喜春先前见过的掌柜迎了出去,抬手见礼,满面笑容。
几个穿着纱衣的女子也跟着布了出去,都是娇娇媚媚的笑模样儿,一见了人就围上去,只不敢靠近了去,离了三两步的距离就朝他丢着香帕娇声儿,“周爷,你可是好久没来我们茶坊了。”
“...可真是蓬荜生辉啊。”
掌柜殷勤的引着人往里走。
何夫人惊呼一声儿,又瞥了喜春一眼:“那、那不是...”
喜春十分平淡,还朝她笑笑:“夫人好眼力,喝茶吧。”
还骗她不曾来过明月茶坊呢。
听听,人都说了,这是好久没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何夫人端着茶盏,深谙外人的道理,只低头浅抿着茶水,并不曾对别人的家事指点。
何夫人也算是明月茶坊的老熟人了,早前何周两家没有生意往来,便也不曾走动过,但秦州府城说得上号的商户也就这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夫人惯常在外走动,对周秉的手段却也是极为佩服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