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的又快又急,竟然把莫千澜那一口气说的力竭了,不需赵世恒去按他,他自己“砰”的一声倒了下去,“哼哧哼哧”的喘气,太阳穴狂跳,头疼欲死。
赵世恒不急不缓、慢条斯理的出手,给他掖好被子:“正是因为他正直的过了份,他才可靠,刀子架到聆风脖子上,他会替聆风去死,他还不会撒谎,诚实,而且足够聪明,想必奏书一节,他已经想通了我们和陛下之间的博弈。”
他站起身:“有他坐镇长岁居,什么魑魅魍魉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莫千澜不动了。
他能信任到将阿尨交出去的,只有赵世恒和殷氏双煞,在得知至高无上的人对莫聆风动了杀心之后,莫府庞大的、受过规训的下人,全都不足以让他放心。
就连给莫聆风治病的李一贴,每一个方子,他也都仔细看过。
一丝错漏都不能有——莫聆风已经站在悬崖边,一个不甚,就会跌入地狱里去,再无生还可能。
而今之际,竟然只有邬瑾——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他能做好吗?
莫千澜伸出手,死死攥住赵世恒手掌,他的手冰凉黏腻,微微颤动:“好,让他去长岁居,告诉他,他和阿尨是一条命。”
五更天,赵世恒进了九思轩,先在东厢看了一眼程廷——程廷正在酣睡,九连环扔在床下,一个圈也未曾解出,地上躺着生无可恋的大黄狗,脖子上的链条比手腕还粗。
他看过之后,往西厢方向走,邬瑾已经起了,正在开窗。
赵世恒没有惊动邬瑾,而是站在树影下细看,就见灯火之下,邬瑾穿戴的整齐,斓衫没有褶皱,神态沉稳,仿佛他推开的不是莫府的窗,而是自家的窗。
烛台放置在一旁,他迎着水珠、雾气、晨风,笔直站了,开始读书,读书的声音不大,但是字字清晰,声音清朗,在九思轩里慢慢回荡。
他的性情,他的贫穷,他所受到的教导,他读过的圣贤书,让他像流水,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赵世恒眼睛很毒,看人的时候能看进人的骨头里,然而越是审视邬瑾,他越是觉得这样的人难得的干净。
这样的人还年少,正在成长,身体单薄,两条腿长且笔直,面目才刚刚显露出锋利的线条,用不了几年,就会长出一副大骨架,可以顶天立地。
赵世恒站在原地,忽然不知道该以何种面目示人。
片刻后,他收起了自己所有的怜悯之心,重新冷漠缓慢,走向前去。
“邬瑾。”
邬瑾眼看着赵世恒鬼魅似的从阴暗处钻出来,心先在胸膛里“咚咚”两下,随后平复下来,放下手中书册,拱手行礼:“先生。”
赵世恒没有废话:“你出过疹子没有?”
邬瑾一愣:“没有。”
同时,他的心往下沉了一下。
莫聆风出疹子了?
赵世恒没有给他任何反应的时间:“莫姑娘在出疹子,节度使病着,我要照应外面,你去莫姑娘那里盯着。”
但是邬瑾早已经想通了各种关窍,因此答的很快:“盯什么?”
赵世恒眼皮子往上抬了一下——聪明,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毫不费力,只要寥寥几句,彼此就能明白未尽之意。
“方子、汤药、近身的人、物。”
“学生是外男。”
“不要把她当做闺阁女子,她将会坐拥莫家,跟着我。”
邬瑾毫不犹豫——也不容他犹豫,他跟上疾行的赵世恒,脑中忽然想起《风赋》中的一段:“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飓熛怒。”
第36章 困于一室
长岁居与九思轩中间仅仅隔着一个夹道,赵世恒走的快了,跛脚就看着明显起来,而且走的吃力,邬瑾紧紧跟在他身后,并不伸手去扶——赵世恒孤傲,连手杖都不用,更不要人扶。
“聆风高热,已有三天,疹子一直没有发透,情形凶险,你没有出过疹子,自己多小心。”
“学生明白。”
“聆风有位奶嬷嬷,倒还可靠,只许她一人近身伺候,你要什么,都吩咐她,隔间内有官房。”
“是。”
两人直入长岁居,甫一踏入院门,满院好似疫病围城时的情形,就冲入了他的眼睛。
忙于琐事的仆妇悉数包着头巾,蒙着口鼻,院门边堆放着衣物帕子等物,不消片刻,就会有人来提走烧掉。
院子中间摆着一只四足方正铜火盆,盖着镂空盖,里面放的不是炭火,而是烧的硫磺桐子,凡是从莫聆风屋中出来的人,都要先从火盆上跨过,以免衣带沾染病气。
廊下摆放着三只药炉,全都熬着透疹的药。
林林总总的景象,将“出疹”二字具化在他面前,赵世恒问他有没有出过疹子的话,也忽然在脑海里放大,敲响成洪钟。
他手心变得湿漉漉的,后背也开始发黏,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惊险万分。
莫聆风的奶嬷嬷忙的脚不沾地,见赵世恒过来,连忙走到他身边,行了万福礼:“赵先生,李大夫在里面诊脉。”
赵世恒点头,指向邬瑾:“这是邬瑾,他在这里,就像是大爷在这里一样。”
奶嬷嬷只愣了一瞬,很快看向邬瑾的目光就变得敬重起来,也蹲身行了一礼——赵世恒的话有两重意思,他可以像莫千澜一样命令她们,她们也要像伺候莫千澜一样伺候好他。
“是,赵先生放心。”
邬瑾侧身避开这一拜。
奶嬷嬷从跟着她的丫鬟手中取过面巾,奉给二人,待他们蒙面后,手放在门扇上,轻而慢地开了门。
赵世恒领着邬瑾迈过门槛,走进正屋,待他们进去后,奶嬷嬷便以最快的速度关上了门。
邬瑾立刻将目光收在自己周身三步之类,低头行走。
屋中没有外头那样刺鼻的气味,然而有一股潮热之气,令人呼吸不畅。
他的衣摆拂过多宝阁上“十二月令童子”泥婴,衣袖蹭过桌上糖捧盒,鞋子路过屏风下垂着的一只纸鸢,方才入内室。
李一贴坐在床前绣墩上,凝神把脉,用余光看了赵世恒和邬瑾一眼,了然的一颔首,继续把脉去了。
莫聆风伸出来一只细小的手,顺着这只手,邬瑾看到了此时的莫聆风。
她彻底变了样,面孔浮肿,全是密密麻麻的疹子,疹子一路往下,本该同样密布,却没能发出来,只有稀疏的几点。
她呼吸灼热,鼻翼不住翕动,胸脯急促起伏,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昏迷一般的沉睡着。
赵世恒眉头拧的死紧,手攥成拳,垂在两侧,几次张口欲言,都止住了。
直到李一贴松开手,他才压低声音问:“如何?”
李一贴站起来,同样显得焦躁:“是逆症,正虚邪胜,贪凉坏事。”
偏偏是这个时候,莫聆风吃多了冰乳酪。
如今她高热反复,麻疹透发不畅,疹出即没,正是最为棘手的逆症。
是凶上加凶,险上添险。
“我添两味药,今晚疹子必须发透。”李一贴匆匆往外走。
赵世恒用力看了邬瑾一眼,也随着李一贴离去。
屋中只剩下了邬瑾和莫聆风。
直到此时,赵世恒才给了他时间,让他坐下,慢慢思索。
然而已经没什么好思索的了。
邬瑾站了片刻,又坐在绣墩上,门窗紧闭,外间声音本就轻而细,落在屋子里更是轻不可闻,只剩下二人呼吸声沉重,交织在一起,方不觉孤单寂寞。
他们二人如今是同一条命了,莫聆风活着,他也活着,他被莫千澜囚在这一间小小屋中,观暗中风起云涌,波诡云谲。
手按于大腿上,起先颤动,过后就平静下来,他像一块石头,阻隔在莫聆风身前,为她竖起一道坚硬的屏障。
片刻后,门开了,奶嬷嬷端着药碗进来,看到目不斜视的邬瑾,便躬身低语:“邬少爷,姑娘该喝药了。”
邬瑾站起身,接过她手中药碗,低头一看,碗中是一碗煎的极浓的药。
他不懂医理,不知道这药有没有问题,皱眉片刻,忽然取下蒙住口鼻的布巾,低头喝了一口。
药入口,先是一阵苦,随后就泛起来一股甜,碗底还有一颗未曾融化的冰糖。
奶嬷嬷瞠目结舌,僵立在原地,而邬瑾牢牢端着碗,一动不动,直到确定自己不会死,才端着药碗面向莫聆风。
他想叫醒莫聆风喝药,不等他开口,莫聆风已经睁开双眼,先看他,很快目光又在屋中搜寻。
病痛折磨的她十分焦躁,一股滚烫的气息正从她的身体往外涌,让她口干舌燥、眼睛滚烫,极为痛苦的转动眼珠,她没有找到莫千澜。
她没有吵闹,更没有追问莫千澜去处,只是看向奶嬷嬷。
奶嬷嬷连忙上前把她扶起来,她就着邬瑾的手,一鼓作气将药喝完,一口噙住碗里冰糖。
不知是糖还是药,使她有了些许精神,靠在奶嬷嬷怀里,她定定看着邬瑾,随后扯动嘴角,笑了一下:“不要喝药,苦。”
邬瑾一愣,伸手一摸嘴角,果然有一点药渍。
他也跟着一笑,笑的不勉强,并未因为被胁迫在此而对莫聆风心生怨愤——他对雏鸟尚且能心生怜悯,对着赤诚真心的莫聆风,又如何能生的出痛恨之心。
“不苦,放了糖,我爱吃糖。”
莫聆风轻轻“嗯”了一声,忽然涌出一滴滚烫的眼泪:“我错了,不该偷吃冰乳酪。”
奶嬷嬷低声细语的哄她,说不关她的事。
而邬瑾却在一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在向自己剖白——她识字,她看的懂奏书,她察觉到了危险,以为会被带走,她以为一场病,可以让自己留下。
邬瑾沉声道:“不是你的错。”
莫聆风闻言,抬眼望他,见他目光温柔真诚,眉目沉稳平和,心中那股焦躁不安也慢慢沉了下去。
她闭上眼睛,又睡了过去。
莫聆风睡的断断续续。
她以为自己已经睡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实际上刻漏香才烧了豆子那么长一截。
每一次睁开眼睛,她都能看到邬瑾笔挺着背,坐在绣墩上,眼睛永远不会落在五步之外的地方。
而只要她有了动静,邬瑾必定也要跟着动作,从屏风外的小炉子上舀出来一点葱白水,自己先尝一口,等待片刻,才用小勺子,一点点喂给她喝。
他知道杀人是可以不见血的,所以哪怕那陶罐没有移动分毫,他也要先尝一口。
一时间屋内屋外都只余寂静,只有瓷器等物发出难以避免的碰撞之声,偶有人低语几句,也都隔着两重门,隔的遥远,邬瑾坐落于闺房之中,任凭风吹雨打,不动分毫。
时至晌午,长岁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祁畅哆哆嗦嗦,颤颤巍巍,缩肩驼背,一身灰色短褐穿在他身上,越发显得灰扑扑的,像条虫子,蠕动着到了长岁居外。
院门紧锁,他抬手轻轻叩门,“空空空”的声音于寂静中传出去很远,他吓了一跳,收回手,等了片刻,不见动静,抬手要再叩门时,门忽然开了。
开门的是个面色肃然的大丫鬟,冷眼扫他:“何事?”
祁畅嗫嚅着道:“是程三少爷请我来寻邬郎君,有话要说。”
大丫鬟微微皱眉:“等着,我去禀告邬少爷。”
祁畅看大丫鬟步履匆匆,不知邬瑾究竟在莫姑娘的院子里做什么,竟然连丫鬟也如此尊敬他,心中忽生好奇,探头往里看了一眼。
里面的情形又将他吓了一跳,心中忐忑,不知莫聆风究竟是患了什么病,进退两难的等着,他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
很快,便有人上前来带他进去,一直带他到廊下,隔着一扇门,和里面的邬瑾说话。
“邬、邬少爷……”祁畅的声音在众人注视下低低的从门缝传进去。
邬瑾靠在门边,轻声细语询问:“怎么了?”
隔着一道门,他的声音又小,祁畅要费力才能听明白:“是程三爷,听说你来帮忙了,差我来问要不要他也来。”
程廷不是傻子,让莫千澜软禁在九思轩,渐渐察觉出不对劲,今天一早想找邬瑾商量,才发现邬瑾已经不在。
他怕邬瑾有事,特意让祁畅来看看。
“不要,”邬瑾想到程廷闲不住的性子,又多叮嘱一句,“叫他不要出九思轩。”
祁畅没有听清楚,便小心翼翼推了推门,门没有闩,开了一条缝,他好奇地从这一条缝往里看:“什么?”
只一眼,他忽然就见邬瑾目光凌厉地审视着他,他慌的往后一退,手上失了分寸,把门“哐当”一声带上,睡着的莫聆风惊醒,立刻有了呜咽之声。
站在廊下的奶嬷嬷横眉怒目,拎着他后脖颈衣襟,将他拽出了院门。
祁畅四脚着地,连滚带爬地跑出去很远,等站起来时,后脊梁泛起阵阵寒意。
方才他推开门的一瞬间,邬瑾还是那张温和的面孔,一贯都是如此,然而目光却忽然肃杀,仿佛要对他刀兵相见。
他抬起软绵绵的脚,心中埋怨程廷,准备回九思轩去,却叫人拦住了去路。
两个面无表情的人架着他,不顾他的挣扎、哭喊、求饶,把他带去了无人知晓处,交由赵世恒审问。
莫聆风的疹子是在当天夜里发透的。
先是前胸后背,随后急速蔓延至手心、脚底,最后在鼻尖上见了疹子。
疹子透发之后,整个莫府也跟着透了一口长气,接下来,只要等疹子消退便可。
这天夜里,邬瑾在心里写了一张日录。
第二天,莫千澜和莫聆风一起恢复了精神,程廷得以脱出牢笼,飞回家去,大黄狗几乎是欢天喜地送走了他。
他再不走,大黄狗就要走了。
而邬瑾却只能先回九思轩——李一贴要给他把脉,确认他不会出疹,才会放他家去。
他穿进去的衣裳、鞋袜,全都被人带走烧掉,莫府又给他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添置了两身新衣。
又过一日,晚饭过后,李一贴给邬瑾把过脉,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酉牌,正是家鸡归巢时,天色昏暗,邬瑾收拾好包袱,一头撞进了微凉的晚风中。
花园里这时节最为舒适,风好,花木亦盛,尤其是栀子花香,在青色的天光下,浓烈馥郁,直透心脾,霸道到令人失神。
六天不见天日,他面目依旧,天光将他也照出来一层虚蒙蒙的光,他从湖边走过,衣袍上都沾满了栀子花的香气。
包裹沉重,里面有一锭十两重的大银——莫千澜喜的发狂,做了一回散财童子,奶嬷嬷将银子给他时,还说莫千澜特地嘱咐,这不是赏银,是谢礼。
十两银子,是邬父的两条腿,是他的一条命,能让他们一家四口过上小半年。
然而比这十两银子更沉甸甸压在他心头的,是包袱里装的笔匣。
匣子里是一枝宣城诸葛笔。
石上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制笔之人于千万毫中拣一毫,精工细作,方得一宝帚,千金也难求。
而那竹造笔管上,赫然刻着“邬瑾”二字。
此笔非金银所能估量,是以比那十两银子重。
更重的是莫聆风的心意。
莫聆风知道他没有好笔,特意让莫千澜去信宣城,求一枝紫毫,直到今时今日,这枝笔才千里迢迢而来,到了他手中。
这份心意,足以涤荡他满身苦楚辛劳,让他心神安定,卷着满身栀子花香气往外走,他一路走回十石街去。
十石街还是那样狭窄逼仄,门与门仅仅隔着一堵矮墙,街面永远油腻肮脏,热水铺、脚店、肉案、碗头铺穿插其中。
正是晚饭前后,拥挤的屋宇中挤满了拥挤的人,食物贫瘠的香气飘荡至街上,两个赤脚小孩子正在为了一文钱扭打在地,互扯衣裳,哭号喊娘,各自的娘没有出来,只在屋子里大骂。
一个男子提着一坛小酒,哼着小曲回家,沿途大声和人打着招呼,相互调侃嘲笑的声音充斥着整条街。
邬瑾身上的栀子花香气瞬间变得微不足道,墙角开着一丛地锦苗,花朵粉嫩,然而气味刺鼻,引来一大群野蜂蚊蝇。
这是贫贱、肮脏、酸臭之地,也是他熟悉的、看惯了的家。
“哟,瑾哥儿回来了啊。”
“在节度使府上发财去了啊,还是读过书的聪明,能去大户人家干活。”
“不然怎么把意哥儿也送去念书,瑾哥儿,你家意哥儿现在也不得了,出去卖饼,有钱人家的少爷连饼笼都给他包下了。”
“早知道,我也省吃俭用,送山宝念书去。”
“瑾哥儿,你这新衣裳也是东家赏的吧,穿着好看,不像你娘做的,老也不合身啊。”
相似小说推荐
-
入幕之臣(山有青木) [穿越重生] 《入幕之臣》全集 作者:山有青木【完结】晋江VIP2024-3-6完结总书评数:7528 当前被收藏数:23652 营...
-
重回爸妈年少时(扁平竹) [穿越重生] 《重回爸妈年少时》全集 作者:扁平竹【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3-8完结总书评数:12468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