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六零靠养娃走上人生巅峰(洛浅浅)


“大姐,我不要,我天天在你家吃住,样样都要钱,你不但没管我要钱,之前我回去你还给我塞了私房钱,不然我也拿不出钱雇春生帮忙,你快收起来吧。”清欢真心实意的说道。
“那行,你有需要就问我要啊。”
自已帮助的妹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李清韵也深感欣慰,见她真心不要就自已收起来了,反正清欢以后嫁人啥的,她也要给准备嫁妆啥的,花钱的地方的确还多。
这边分完粮食,第二天,顾父陪同顾庭舟去了一趟韩家村,顾父跟韩家村的支书和队长也是熟识,一番插科打诨,最终把清欢一年的人头粮要回来了。
工分什么的,随着韩家被抓,那边也就不承认了,能要回人头粮也很好了,一家人挺满意的。
一共带回来一百斤谷子,五十斤小麦,五十斤玉米,六十斤红薯,一百斤土豆。
清欢还特意送了五斤谷子给顾父,感谢他跑这一趟,毕竟如果没有他过去,可能韩家村那边就不会给了,毕竟她人微言轻。
李清韵见她现在行事也有几分章法,懂得处理人情世故,也很高兴,还教了她不少为人处世之道。
同一天下午,顾父他们带着粮食回来以后,村里的鱼塘也准备起鱼了,这个大鱼塘已经放了几天水,眼看就只剩浅浅一层水,正好下去捞鱼。
今天刚好周末,大宝没去上学,吃过午饭就跟着毛头去看捞鱼了,李清韵不放心,只得前后脚的跟着两人,生怕人多把他们挤进鱼塘里,只留清欢在家带着二宝。
随着顾父一声令下,村里的汉子们,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挽起裤腿,就下水捕鱼去了,吃鱼的快乐让他们短暂的忘记了塘水的冰凉,干的热火朝天。
一条条大鱼被扔进岸边临时搭建的水池子,鱼儿们在里面活碰乱跳,享受最后的时光。
顾庭舟的腿伤虽然基本上没问题了,但是塘里水冰冷,李清韵怕冻坏他的伤口,不让他下去,两人在岸边,饶有兴趣的观看着这难得的盛景。
一个是几十年没见过了,一个是从来没见过。
塘边围了一圈小孩,指指点点的评价着谁捞的鱼大,哪条重,哪条轻,好不热闹。

捞完塘里的大鱼,小鱼就放回去让它们继续繁衍生长,来年又能有鱼收。
接下来就是分配时间,这是大队长和会计的任务,基本上每家每户都能分到几条鱼,根据情况,有大有小,不说绝对公平,但是保证每家都能吃上鱼就是了。
分鱼没什么看的,李清韵就先回家了,顾庭舟帮着分完鱼,就会把自家的鱼也带回来。
李清韵就先一步回家,收拾收拾准备做晚餐了。
一路上遇到村里人都乐呵呵的,端着自家的大盆去分鱼。
“庭舟家的,你快回家去拿盆啊,马上分鱼了。”有好心的婶子提醒着。
“没事,婶子,不急,我们晚点分也不打紧,反正家家都有的。”
“也是,那我先过去排队了。”婶子扛着盆匆匆走了。
这两天村里大家伙都分下了粮食,逢人见面都是笑容满面的,这些粮食就是大家伙一年的口粮,到了明年夏收的时候还会分一些,不过那时分的比较少。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虽说这些粮食过日子也是紧巴巴的,但是有成算的妇女们,惯会精打细算。𝚇ᒝ
她们把一部分细粮换成粗粮,一斤细粮往往可以换几斤甚至十斤粗粮,反正庄户人家能吃个饱就行,哪管吃的啥呀。
还有一部分细粮就用来换成钱,或者家里的生活用品,吃穿用度,婚丧嫁娶哪里都需要钱,不节约不行的。
老宅那边顾父顾母也是一样,虽然他们今年工分和钱都没少挣,还有木匠收入,但是他们还是把分下来的细粮只留了一部分,其他的换成粗粮和钱。
老一辈人,节约惯了,再有多少钱也舍不得花,再多少粮,也舍不得吃,总喜欢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实在是穷怕了,苦怕了。
顾母每次上这边来都是咬紧牙关,生怕自已不小心说错了啥话,惹得李清韵不高兴。
实在是李清韵太舍得了,大米饭,白面馒头,炒个素菜那油也是一勺一勺的舀,每天家里基本上都见一点荤腥,幸好外人不知道,这是啥地主老财家过的日子啊。
顾母也庆幸早早分了家,他们跟着老大过,老大媳妇儿虽然有时候嘴碎,但是生活价值观跟她是一模一样的,知道节省着过日子,那要是跟着老二家,她迟早得憋成神经病,说又不能说,骂又不能骂。
李清韵也没办法啊,她一个后世来的,表示对这种上顿咸菜疙瘩,下顿黑面糊糊的生活接受无能,她觉得自已已经够节省了。
只能说两代人价值观不一样吧,家里又不是没有那个条件,为什么非要从嘴巴里面省出来那点,也省不了多少,还折磨自已的身体。
幸好顾庭舟的价值观也跟她一样,两人都不是为了节省东西而亏待自已的人,只要不浪费东西,在自已能力范围内,喜欢吃啥就吃啥。
这可能也是李清韵对顾庭舟满意的地方,她这样的生活观念,在这个时代,换村里甚至城里好多男人,可能都会大耳刮子抽她吧?
可能也是因为,两人能想办法挣到钱,又有空间在,所以心里不慌,村里人常年在地里刨食,哪能不精打细算着过,都是没办法的事。
李清韵到家给清欢描述了一番塘里捞鱼热火朝天的景象,清欢兴致缺缺,她小时候也经常去看起鱼,然后好不容易分了鱼拿回家,都进了李得宝他们几个肚子里,姐妹几个就能分些吃剩的边角料,想起来也是心酸。
两人合计着晚上吃什么,今天分了鱼,肯定要杀一条鱼吃新鲜的,刚好这几天都是高兴的事情,上午把清欢的人头粮要回来了,她在家里住就不会有太多负罪感,还有就是自家也分了那么多粮食。
说起吃鱼,李清韵想起前世的酸菜鱼来,好久没吃这口了,酸辣酸辣的,贼下饭。
可惜家里的酸菜还没做好,不过她想起顾母那边还有酸菜,上次顾母给这边送过一次,已经被她做猪肉酸菜炖粉条吃完了。
别说,顾母做酸菜的手艺很好,做的酸菜又脆又爽口,盐味也不重,刚刚好。
要不去她那边要两颗酸菜?说干就干。
李清韵先把晚上吃的大米饭蒸上,又从放零食的柜子里找出几根大麻花,用油纸裹了带上,就到了老宅。
“妈,清韵来了。”李清韵刚推开门就看到顾大嫂在院子里洗衣裳,她看到李清韵进来,直接嚎了一嗓子。
顾母擦了擦手,连忙从厨房走出来:“老二家的来了?啥事啊?”
李清韵有些尴尬的把手上拿的大麻花递给顾母:“几根大麻花。”
“咋的,这不年不节的,送啥礼啊,带回去给大宝他们吃。”顾母疑惑道。
“额,妈,你缸里还有酸菜吗?我想要几颗,家里刚下的酸菜还没好呢。”李清韵只得不好意思的道明来意。
顾大嫂一边搓衣服,一边眼热的看着她手里的大麻花,老二媳妇可真是大方,这么好的大麻花就换几颗不值钱的酸菜,她期盼着婆婆留下这些大麻花给大妮二妮吃。
顾母这才明白她是来找酸菜的,心道她这手也太松了,有老大媳妇在,这麻花是不好退回去了,连忙找了一个干净盆,打开酸菜缸,给装了五颗酸菜,装的满满的一盆递给李清韵。
家里的酸菜缸子眼看也见底了,刚够吃到新酸菜下来,他们家里也是前几天才腌下新酸菜。
“拿着吧,不够吃再来取。”
“够了够了,谢谢妈,那我先回了。”李清韵闻着这酸菜的味儿,仿佛闻到了酸菜鱼的香味,美滋滋的道了谢就端着走了。
“这孩子,几颗不值钱的酸菜,说啥谢,还这么外道,以后要吃就过来拿,别送东西了,这次就算了,我替大妮二妮谢谢你这个婶娘。”
顾母虽然心疼老二家,也得尽量把表面工作做好,不让老大媳妇心寒。
李清韵回家顾庭舟也到家了,正在杀鱼,他已经从清欢嘴里知道自家媳妇去找酸菜准备做鱼了,他当然要配合,把鱼收拾的干干净净的等着媳妇下锅。
他们家一共是分到了两大一小三条鱼,两条大的瞧着都有七八斤的样子,小的这条也有四五斤。
顾庭舟把它们全都杀了,去掉鳞片和内脏,小的这条就是他们今天的晚餐,大的两条,李清韵准备把它们做成腌鱼,冬天早上切一小块蒸了就粥吃,最是有滋味的。
李清韵把鱼片成鱼片,鱼骨切段,再切好灵魂酸菜,备好调料就开始下锅整治了。
一大盆酸辣开胃的酸菜鱼,为疲惫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想着今天家家都分鱼,李清韵就没有给老宅和程杰那边送酸菜鱼。
老宅这边今天也是做了一条鱼来吃,一年到头难得的好日子,昨天分了粮,今天分了鱼,顾母难得做了一锅玉米二合面馒头,宰了一条小鱼做红烧鱼。
他们家里人口多,劳动力也多,分了五条鱼,四大一小。
剩下的四条鱼,顾母让顾老大收拾出来,抹上粗盐腌制起来,下次再吃就是过年或者待客的时候了。
吃过饭,顾父顾母把顾大哥顾大嫂叫住,一家人坐在一起商谈。
“今年工分值钱,咱们家四个壮劳力,还有手艺贴补,加上两个小娃偶尔也能挣几个工分,算下来,今年全家一共分了四百三十二块钱。
算是解散大锅饭以来,咱家分到钱最多的一次,分的人头粮节省节省能够吃,就暂时没有要工分粮,不够再去队里换。
年景一年差一年好,谁也说不好,去年拼死拼活一共才挣了二百来块,今年就翻了一番。
咱农民都是看老天爷的心意吃饭,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趁着现在手上有点余钱,我和你妈想,再问问你们的意思,要不要像老二家一样分出去过。”
顾父的话音刚落,顾大哥就说:“爸,我们不是都说好了,以后我给你们养老,你咋又提分家这事呢。”
“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天经地义的,现在我和你妈还能干活,养活自已不成问题,等我们干不动了那天,你们两兄弟再说养老的事情。
庭川啊,你是家里的老大,这些年守在我们身边,也苦了你了,爸妈心里都知道。”顾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
顾大嫂心里早有意动,她太想分开过了,自已拿着家里的钱和粮,这种感觉应该很好吧?
现在虽然也很好,但是她可不想一辈子都在婆婆手底下过日子,所以她用手轻轻扯了扯顾大哥的裤子,疯狂暗示他同意。
顾大哥一时间有些迟疑。
“闹饥荒和大锅饭那几年,家里全靠老二寄回来的工资支撑着,所以在他娶媳妇这件事情上,我和你妈确实偏着他一些,我们承认。
但是他的彩礼钱,和后来分出去买房子和收拾的钱,都是那些年他寄回来的钱攒下来的,你也知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和你妈心里也记挂着你的,以前日子不好过,手里没有余钱,一起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几年年景慢慢好起来了,分的钱一年比一年多,除开一年到头的生活开支,也攒下了一些钱。
如果你想分出去,我们就把这个钱拿出来,给你修上一栋砖瓦房,你们两口子虽然只得两个女儿,但是好好养着,以后也错不了,你又有手艺傍身,后半辈子生活不愁,我和你妈也就放心了。”顾父情深意切的说道。
儿女都是债,虽说有时候难免不能全部周全,但是父母都是疼爱自已的孩子的。
顾大哥心里也很感动,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有时候也觉得父母更偏心老二一家,心里不是不介意,只是身为老大,习惯性让着弟弟妹妹。
没想到父母其实也是为他考虑了很多的,这个大男人一时间忍不住泪流满面。
“爸…”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到了嘴边却泣不成声,什么也说不出来。
顾大嫂见自家男人这个样子,怕他把到手的砖瓦房都说没了,马上抢着开口:“那就太感谢爸妈了,你们放心,咱们分家不分屋,修了大瓦房以后,你们还是跟着我们住,以后我和庭川指定给你们养老。”
她也是个聪明的,两个老人现在还能做活,公公手艺也好,一年也不少挣,说是给他们养老,其实谁养谁还说不定呢。
顾母哪里能不清楚她的小心思,瘪了瘪嘴说:“我和你爸以后就不跟你们伙在一起了,这个老房子还是我们结婚的时候,你爸起的,我在这里住了半辈子了,离不开。”
顾大哥见父母是真心想分开过,自家媳妇也一直想分开过,私下跟他提了很多次了,这次趁这个机会其实分开了也好。
父母这些年帮衬自家的也够多了,二弟家的两个孩子都管的少,自家大妮二妮小时候都是妈带的,确实应该让他们过点轻松日子了,所以他最终他也同意了分家的决定。
顾母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一叠钱。
“老二家自从去当兵开始,一共给家里寄了七年钱,一共八百四,头几年饥荒,家里穷,老大要结婚,庭华要读书,都是花的老二寄回来的钱,一共花了将近三百块,可以说,是老二把咱们这个家撑起来了。
剩下的五百四,有两百用在了他结婚的事情上,那年把他们分出去的时候,买村里的土胚房子和置办东西也花了几十块。
他寄回来的钱,还有三百块左右,这笔钱理应还给老二,他们分出去那一年,咱们只给买了个旧土胚房子,没有给一分钱,那时候我和你爸怕他媳妇儿乱花,就一直帮忙存着,也跟老大说过这事。”顾母一笔一笔的算着。
顾大哥有些不好意思,他当年结婚的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连彩礼都弟弟的津贴给的,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好意思。
所以他立刻点头同意:“应该还给老二。”
顾大嫂也知道这笔钱跟自已没关系,点头同意给。
顾母把包着三百块的布包放到一边,“剩下的就是咱家这些年的积蓄,家里真正开始有余钱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头几年一共存了三百二十块,今年刚刚发了四百三十二块,一共是七百五十二块。
我和你爸商量了,这些钱先紧着你们修房子使,如果有剩下的钱,就咱们平分,以后就正式分开过了。
有了这个房子傍身,你后半辈子好好干活,日子总不会差,我和你爸也放心了。
老大,我和你爸嘴上疼老二,其实真正受了实惠的人是你,你自已心里清楚。
这么多年,老二一切都是他自已去挣下的,没花我们一分钱,我们跟着你们一块住,拉拔你们不少,我和你爸一年工分可不少挣,我们两个老的又能吃多少?
以后的日子就看你自已的了,我和你爸老了,想过点轻松日子了,以前总害怕把你分出去,你的日子不好过,但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好,努力干活总不会太差。”

第113章 关于盖房的提议
顾母的话揭开了顾庭川一直以来的遮羞布,是的,他总觉得父母喜欢弟弟多过他,但是实际享受父母照顾更多的也是他,这些年如果不是有父母在,他的日子肯定不如现在轻松。
说是父母跟着他生活,不如说是父母接济他,这些年父母挣来的钱都花在了他身上,靠他自已,不知道几时才能挣出一个大瓦房,更别提还有余钱。
一时间他羞红了脸,低下了头。
顾大嫂没想到家里还有这么多余钱,盖个砖瓦房最多也就是五百左右,剩下钱两家还能各分一百多块钱。
她马上就要住上砖瓦房,手里还能有这么多钱,真是像个惊喜砸到她头上,让她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爸,钱我就不要了,你们老两口挣的都给我花了,我没脸面对庭舟,光给起个房子就成,以后的日子我自已扛。
你把剩下的钱贴补给庭舟吧,他家也是土胚房,以后指不定也得盖房子,这钱就当是你们二老给他们的。”顾庭川一脸认真的看着顾父说道。
“老大,你能这么想,我就真正的放心了,只要你们兄弟友爱,不计较太多得失,以后日子指定差不了。
我的儿子我知道,这个钱老二不会收的,他有工作能挣钱,我不担心他,你在我们身边孝顺多年,我也做一次偏心的父亲,偏向你一回,把这个钱给你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只此一次,下不为例。”顾父老泪纵横的看着大儿子说道。
顾父以前总觉得老大需要他帮衬着,自从经过顾庭华的事情,他也看开了,玉不琢不成器,孩子大了,不让他们自已经受风雨,就永远成长不起来,现在看来,分家也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决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