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再等几年也无妨,现在可以去江南插手江南的外贸,上一世他带着贾家一大家子回到祖居之地,便是用了一笔钱,买了一艘船,开始外贸,攒下了贾家复兴的银子。
要不然即便贾兰再怎么天资聪颖,没有钱财支撑,哪里爬得那么快,把贾家给复兴起来呢?
这样也好,外贸是他最熟悉的行当,哪怕当年他的船只不多,规模不大,但却是五脏俱全。
他对外贸里的各种规则十分清楚,上手起来很容易,正好把外贸作为贾家未来经营的基础,打好底子,攒下一笔钱,到时候贾家败落之后,他就带着这笔钱,还有贾家一大家子到关外去,买上一大片地,无论是种地也好,买卖皮毛和人参也好,都能支撑一大家子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关外荒凉,官府的势力薄弱,能在那里占据鳌头,靠的多半都是自己的武力。
而贾家正好有一大批,当年跟随先祖打仗,现在退下来的士兵。而他们□□出来的护卫,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这些人十分忠义,便是贾家败落之后他们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跟着贾家,护送他们回到江南这才散了,而有几个人却是执意要跟着他们。
只可惜,上一世贾家实在愧对他们,贾家兴旺的时候,没有好好待他们,而贾家败落之后,他们便是想好好待他们也没有了能力,只能含泪送走他们。
不过上一世,没有做到的事,这一世,他一定可以做到。
贾家败落之后他正好可以带着他们一块儿去关外,只要不差他们钱财,能让他们有足够的钱财养家糊口,这些人必然不会离弃贾家,在那里经营几年,贾家便又有了复兴的基础,而不必像前世那般,只靠着贾兰一个人。
“二叔,我记得当年太爷爷留下了一批人手当咱们贾家的护卫,我这次去江南可否带一些人?”
贾蔷这话一说贾珍便想起了贾家养着的那一批护卫,说句实在话,对于这些护卫贾珍其实挺烦的,吃闲饭不说,贾家也不差那几个人的饭,问题是这几个当兵的脾气十分暴烈,又爱喝酒,只要喝酒之后就会闹事,实在是不安分,若不是当年答应爷爷要好好的,照顾他们,贾珍只怕早就给他们一笔钱把他们给散了。
贾珍倒是没有想到贾蔷竟然会提起这一护卫,去江南带着人当然是好的,毕竟这是贾蔷第一次出远门,不过这些人只怕贾蔷压不住他们。
“要不换些人吧,这些人脾气太过暴躁,又不肯听话,便是主子他们也能仗着当年的功绩指着你鼻子骂,他们又是当年侍候过老主子的,咱们做小辈的也不好说,我只怕你受委屈。”
“那些人之所以喝酒闹事,一来是因为实在是太闲,二者也是受了底下那些奴仆的闲气,要论起忠心来说,他们只怕比咱们家的那些老仆人还要护主呢,更何况到我这里来,又不委屈他们,我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只愿他们在我有事的时候,伸一伸手罢了,这事又不难为,有什么好闹的呢?”
贾蔷说得十分在理,贾珍也相信那些护卫,真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比那些只知道从主子身上刮油的仆人还靠谱一些,况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他没有反驳的道理,于是贾政便点点头,表示同意了。
贾蔷十分高兴,这些人在贾家养着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把他们要过来,帮他培养一下人手,做外贸最怕的就是海上遇到风暴还有海盗,风暴是老天爷管的,他是管不着,而海盗则需要好人手帮他了。
天下还有谁能比这些专门行军打仗的人更会对付这些海盗。
不过这些人当年毕竟是跟着太爷爷在边疆打仗的,在陆地上还行,但是到海上,只怕还有些难为,看来他需要出门请个客,找人帮忙了。
第104章 贾蔷3
和贾珍商量好南下的事宜,贾蔷便回了自己的院子,院子里乱七八糟的,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妈妈,收拾好了吗?”
上一世即便名义上分了家,他也有了自己的房屋,但是实际上他还是住在宁国府里,外头的房子里也不过是放了些他不常用的东西做做样子,不过这一世他有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需要瞒着宁国府的人进行的,所以他需要搬到外面去。
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够提前找到龄官,这样龄官就不需要在戏园子里受苦了。遗憾的是,他,回到这一世已经有半年多了,但是拍到江南,寻找灵光的人还未传来消息。。
上一世龄官绝口不提她在被卖入戏园子做戏子之前的事情,他为了体贴也从未问过这些事,所以以至于现在他想找龄官也完全没有头绪。
他只知道龄官会在六年后被卖入一家戏园子里做做学徒,而他会在那个时候因为为贤德妃回家省亲准备戏班子而前往江南采买戏子。
他就在那时碰到了龄官,他第一眼见龄官的时候,龄官还小,五官还没长开,还是小小瘦瘦的,丝毫不起眼,不过因为嗓子非常灵透,基本功也很扎实,又因为园主开的价钱非常低廉,他为了收取更多的回扣,便决定买下龄官。
他再也没想到不过一时的贪心,他遇到了一辈子的爱人,后来想想贾蔷倒是庆幸那个时候他的一时贪心,不过却因为这一时的贪心,他给龄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他和园主的私下交易并未隐瞒的这些戏子,那个时候她是丝毫没把这些戏子放在眼里的,因此并未避讳,他也不在乎这些戏子对他的看法,可是后来他却无比后悔。
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在爱人眼中的形象一直是高大的,是光辉的,然而从一开始,龄官就已经认识到贾蔷不过是一个小人。
有时候他真想回到那个时间,把自己打醒,让自己能够留下更好的印象给龄官。
不过贾蔷却因此更感激龄官愿意接受他,愿意接受在世人眼中荒唐、荒淫无道,不过是个卑鄙小人的贾蔷。
有人在他耳边说龄官贪图的是他的财势,但是他很清楚龄官的性子,龄官追求的是自由,是平等,是一些在世人眼中不合时宜的东西。
她对着高高在上,站于皇权顶端的贵妃,也不会巴结讨好,不会因为贵妃的喜好而妥协。她在遇到整个荣国府捧在手掌心中的宝贝贾宝玉也没有半点好脸色,更是在贾宝玉开口让她唱戏时,直接借口推迟,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拼命抓住机会,如同饿狼扑食一般扑过去,拼命想从贾宝玉的身上得到好处。
这大约便是他爱上龄官的原因,最初时他对于龄官也不过是贪图她的美色,再正常不过的情景,一个富家公子哥儿看上了一个长得漂亮的女人,玩玩而已。
而龄官身上的这些特质,让他慢慢的陷进去,让他心甘情愿地一头扎进去,再也不愿脱身。
可是就是这样爱好自由,不愿意受到拘束的龄官,为了他留了下来,和他一起担贾家的担子,为了他去忍受贾家人的闲言碎语。
事实上贾蔷一直很清楚龄官在贾家是受到了委屈的,哪怕贾家败落,但是贾家人心中还是把自己当做贵族,并不曾放下贵族的矜持。
这样的贾家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看的上一个戏子出身的女人,即便是有他撑腰又如何?他总不能天天跟在龄官身边,他要外出挣钱养家,而他不在的时候贾家人从不曾少给过龄官冷眼。
然而,他只能尽力的让自己体贴一些,好让龄官开心一些,其他的事情,他也没有办法,一边是他的家人,一边是他爱的人,他始终想着让两边尽力和平相处,幻想着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他不希望矛盾激化。
但是,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他在逼迫龄官为他委曲求全。说到底,他敢这样做也不过是仗着龄官喜欢他罢了,这才是他有恃无恐的原因。
不过这一世不一样了,他之所以让龄官受到委屈,说到底,不过是因为他的实力不够强,或是他的实力够强,那些人又怎么敢小看龄官呢!
所以无论是为了龄官,亦或是为了贾家,这一世他都要努力奋斗。
“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搬过去就行了,少爷只管放心,妈妈我保管替你收拾的好好的,让你舒舒服服的!”刘妈妈笑得十分爽朗,她是贾蔷母亲从娘家带过来的,身上带着商户人家女子特有的爽朗和热情,与贾家后院女子的矜持和内敛完全不同。
“你这婆娘又叫错了,该改口了,现在要叫老爷了!”
不等贾蔷回应,刘妈妈的丈夫刘福笑着反驳道,现如今老爷搬出了贾家,又未要贾家分给他的那些仆人,家中生计都要靠他们这些老仆人,而他也因为刘妈妈是贾蔷的奶妈而受到信任,老爷现在已经分了他两个铺子,让他管账,虽说他是不指望从这两个铺子里面捞什么油水,但是光每年都酬金都比以前丰厚得多。
他的两个孙子,已经被老爷大发慈悲给放了出来,从此之后,他们便是良家子,不再是奴仆的后代,日后也能去考取功名,为官作宰,做个人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