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丁珰)


杨坚怀疑人生,怀疑命运。
而除此之外,其他的王朝就几乎可以说是风平浪静了。
像是秦汉等隋朝之前的王朝,对此完全不感兴趣,且这段历史又没有什么对他们而言有帮助的内容,除了那个含嘉仓还算是有点意义——
另一种层面上,完全可以说,在看过现代社会、在从李晓诗那里得到这么多未来历史的事情,在见过已经如此大量的、和他们同样身为封建王朝的帝王们的兴衰史后,该得到的“教训”也都差不多已经得到了,该有的“感悟”也都有了,并且他们已经都处于一种消化这种感悟的状态中了。
今时不同往日,再看同样的一般的大部分的不是那么特殊的……嗯、“王朝兴衰”时,能够带给他们的东西实在已经微乎其微了。
甚至可以说,这些王朝的兴衰史,还不如天幕刚出现时的三言两语带给他们的冲击更大。
与其指望他们从这些“故事”里再得到什么启发,还不如让李晓诗放一些什么农业商业手工业之类的视频上来让他们自己看自己琢磨。
所以,不管是大秦还是大汉,在把含嘉仓的侧面剖图拓下来送去给专人研究后,皇帝们就又都纷纷转开头,处理政务的处理政务、改新政的改新政、谋划出征的谋划出征、思索怎么催生的继续思索怎么催生,没谁对这隋朝的事多讨论什么。
隋前边的朝代对此不感兴趣,后边的朝代对此就更不感兴趣了。
都是史书上有过的事,还有什么好聊的?
还不如掰着指头数数什么时候这“讲课”轮到自己身上——
喔?好像快了哦。
李世民这“日历”一天天地撕着、撕着,贞观众臣也都跟着,眼巴巴地撕下每天的日历。
隋完了,下一个必定就是他们了。
隋完了!
这下隋朝是真的完了呀!
如果能听到他们内心想法的杨坚:……:)
很讨厌一些说话要省略字词的人。
多说两个字说“隋朝讲完了”能怎么样?
已经是皇帝的李世民在和自家班底儿数日子,还不是皇帝的李世民也很期待。
通过那个在游戏中获得满分、从而在秦皇汉武等人手中把第一抢夺到手的皇帝录像,他知道那个李世民就是他。
但想想父亲和兄长,李世民其实也很好奇自己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更想听听天幕、听听后世对自己的评价;还想看看之后大唐的模样。
虽然在某次直播中大家都看到了“玄武门之变”几个字,但真正能意识到这几个字意味着什么的,还是得从李世民已经当上皇帝往后的位面时空才知道了。
所以李渊现在也是一边有点犹豫,一边又忍不住想看。
从当初在天幕上看到他开国后下一个被提出来的皇帝是李世民的时候他就陷入这种纠结中了。
一方面,他绞尽脑汁也完全猜不到老二是怎么当上皇帝的,难道是建成出了什么事故?遇了什么灾?
另一方面,天幕夸的终归是大唐,是他们李氏的大唐——而且感觉老二这个国家治理得还算……嗯,马马虎虎吧。
但问题就是,老二到底为什么会成了皇帝啊!!
翻来覆去想了几个月,可现在眼看答案终于近在眼前了,李渊却又有种“近乡情怯”的踌躇。
这种纠结,如果是让杨坚来看,一定会觉得十分眼熟。
——这不就是跟他当初得知隋二世而亡后,既想知道是怎么亡的,又不想知道是一个道理么?
但就是吧……
这李渊,未免也忒不识好歹!
你们大唐是“二世而亡”吗?
即将要来的会是“唐朝的兴盛和衰亡”吗??
用脑子想想也肯定会是来点什么盛世、再来点什么文化什么什么的,再到衰亡——至少得有三课!!
而且有这么个继承者 ,还是嫡出的儿子,你不兴高采烈大摆宴席庆祝大唐盛世流传千古也就罢了,还在这儿纠结犹豫个什么东西。
无病呻/吟么这不是!?
知道有多少人会羡慕嫉妒吗?
于是,盼望着、盼望着,在贞观君臣的盼望中,在小秦/王的盼望中,在李渊纠结又复杂的心情中,空荡荡了许久的天空终于再次出现了水色的幕布。
一袭唐制衣裙的李晓诗出现在天幕上,头上簪着一朵婴儿拳头大小的绢布牡丹,额上一点花钿,笑盈盈对着大家打招呼:“哈喽,大家好呀,我来啦!”
她先是对着镜头展示了一下裙子,拉远距离转了个圈,又坐回到桌子前,故作温柔地整理了一下鬓边,终于还是拿捏不住架子,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放弃了做作的姿态。
“哈哈哈,我今天的装束其实是现代人对大唐妆容服饰的一个大概印象,毕竟我也没见过真正的唐朝嘛,只能给大家看看我们印象中的大唐少女咯——咳咳嗯!没错,唐朝!我们这节课,就要说到大唐啦~!”
过了沉重的部分,而且本节课又基本都是高兴的内容,李晓诗语气都轻快着,肉眼可见的心情好。
刘彻正听手下汇报造船进度,听到这儿也忍不住瞟了一眼小天幕,然后很给面子地夸赞了几句。
【刘彻:很漂亮。】
李世民这些一直等着天幕出现的更是不吝夸奖,尤其是看到李晓诗穿的还是自己送过去的东西、发饰等也都是熟悉的样式,还一口一个“大唐”,心情更好了。
【李世民:很合适小诗。】
李晓诗尾巴都翘起来了,梨涡甜滋滋的:“恩恩,那闲话少说,我们就进入正题吧!”
她翻开课本,念道:“第二课的标题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李世民茶盏还没送到嘴边,就微微一顿。
贞观只有一小部分内容么?还以为会有一节课呢。
不过也没什么,一小部分就一小部分吧。
他神色自若地抿了一口茶,唇齿留香。
李晓诗:“唐朝呢,在我们华夏的古代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鼎盛的时期了,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都威名赫赫、有许多的外国都知道在神秘的东方有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我们之前走过的丝绸之路,后半段也完全都是唐朝时候的丝绸之路了,由此可见唐朝的在世界上的声名和影响。”
“而且在之前我们看到的视频中,大家也都知道,唐朝出现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无可争议的大繁华盛世——那么唐是怎样取代隋王朝的、这样的盛世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当局的皇帝都做过什么事呢?”
李晓诗抛出准备好的课堂引入,又狡黠一笑,补充了一句:“而且,想来大家应该有很多都不知道,我们华夏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也是在这个期间内出现的吧?她又对当时的华夏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一番抛砖引玉的话,听起来是轻飘飘的,但在人群中引起的轰动却是天翻地覆的。
不提万千不通历史的前后世百姓们,只说皇帝和重臣勋贵间,就有许多人愕然——嗯,当然要数武则天之前的朝代了。
就连早已对天幕所讲朝代们没什么兴趣的秦皇汉武等都重新抬起了头,把注意力挪了过来。
……女皇帝?
李渊脸上纠结更甚。
怎么能有女子当政?就连他的女儿也只不过是为李家打天下的而已,怎么能来分天下?
而且,只说贞观之治啊……贞观是老二的年号,那他呢?
就……不提一提么?
贞观年间,特地圈出的观天台上,李世民端坐主位,老神在在地继续品茶。
座下其他重臣都纷纷不淡定了,个个面露惊异,李世民却仍悠然自若。
好嘛,看来他之前猜的并不错,还真是个女皇。
天幕上,李晓诗说完引言,却没像之前一样,先把这一课分几个部分给讲一下,而是另开了一个话题。
“隋末唐初这段历史,如果要说的话,有一个人是绝对不能跳过的。那在说这节课之前,我们就先简单地认识一下这个人吧?”
所有观众都竖起了耳朵。
这么重要?
李世民也竖起了耳朵。
能比讲大唐还重要?
李晓诗翻开笔记,小脸一本正经:“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这个人出生了。”
李世民:…………
……嗯,原来是这个人啊。
那,那……那好像确实挺重要的哈?

第85章 第八十五课 济世安民(二合一加更)……
“开皇十九年, 也就是公元599年,这个人在武功的李家别馆出生了——他就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后来的太原公子, 李二公子。”
“在这位公子四岁的时候,有自称会相面的书生来到了家里拜谒李渊。在他看到了李渊后, 当时就对李渊说,公, 贵人也, 且有贵子。也就是说,‘哎呀,您是贵人啊!而且家里的儿子也是显贵之人!’”
到了讲故事的部分,李晓诗讲得很顺溜, 自己也很开心:“等见到李渊家的二公子后, 这相面书生更惊讶了, 又对李渊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矣!’也就是说呀——这个孩子有龙凤的姿容、天日的样貌, 之后一定能够济世安民啊!”
“后来等到书生离开, 李渊担心这个人出去乱说会给家里带来灾祸,就派人去灭口,结果没能找到人,他觉得这个书生一定是仙人,所以就采用了这个书生的评价,给年仅四岁的二公子起名叫做‘世民’——这也就是我们日后的唐太宗,李世民。”
听李晓诗这么个小姑娘一口一个“我们世民”“世民四岁的时候”,李世民心里别提多别扭了。
就是吧,夸是可以夸的, 听着也舒坦,但……嗯,谁懂啊?
这么老大个人了,还要被一个小女孩儿把幼时的事提出来讲,怪不自在的。
两侧贞观众臣们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个个高高兴兴,一脸欣慰,与有荣焉似的。
李晓诗:“那我们的唐太宗此时还没有登基,也没有及冠,还没有成年,他还不是唐太宗,他也不是大唐陛下,他现在只是一个二公子。”
“李世民幼时就天资聪颖,机智敏锐,看待事情十分有眼光、还很果敢刚毅,不拘小节。像这样的一个少年人,未来会成长为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估量。”
……怎么不能估量?
就算以前不能估量,现在也能了啊!
尚还年轻的李渊瞅着刚出生尚在襁褓里的二儿子,欢喜又忧愁。
这可是未来缔造贞观盛世的唐太宗啊。
既然天幕已经把他会在隋末参与叛乱、并成为了接替隋朝的唐朝皇帝之事说出来,那现任皇帝、杨坚,他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们家的。
而就目前而言,现在想要起兵反隋根本是行不通的,当政者是杨坚,又不是隋炀帝那个目空一切的傻子,李氏不可能反叛的。
就算起兵,也一定会被迅速镇压,更别说只要动脑子想想就知道几乎不可能有人会来响应他们了——即便他李渊是之后的大唐皇帝,即便他们李氏是之后三百年天下的主宰。
这次的天幕对他们而言,是劫,是大劫。
李氏一定会遭遇灭顶之灾的。
看看襁褓里对世事尚且一无所知的二儿子,李渊蓦地长长叹了口气。
有了隋炀帝的“光辉事迹”在前,又有“必将济世安民”的小“二公子”在后。
为什么他总觉得,李家的命运会因为这个小婴儿而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呢……
陛下、隋文帝,杨坚他——
很难说啊。
先听听天幕之后怎么说再看吧。
“四岁时就有这样的奇遇,那这位李二公子的传奇,是从什么时候正式开始的呢?”李晓诗晃晃头上的珠花,道,“其实早就开始了,李世民少年从军,从此,他的光芒就没有被遮挡过,一路大放异彩。”
“我们现代的话来形容当年早亡的小霍将军人生履历时会说,是‘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开挂人生,这句话用在咱们李二公子身上同样合适。有很多人说,纵观李二公子的这一生,是完完全全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没有虚度任何光阴的一辈子’。”
“大业十一年,隋炀帝在雁门受突厥围困,李世民当时受到了招募前往救援,他从容献策,步下疑兵之阵,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吓退了突厥,救下了隋炀帝。”
“这一年,他十六岁。”
十六岁,仅仅只比李晓诗大那么三四岁。
即便是等到李晓诗十六岁,那十六岁的她依然会是处在温室的象牙塔中、不受任何风吹雨淋,被精心浇灌呵护的花朵;而李世民,早已身在军营,出生入死,并以智计退敌大军,初露锋芒。
蒙恬撇嘴。
十六岁怎么了,他们家陛下还十三岁就登基了呢。
不就是十六岁献计救了皇帝么,至于这么夸么,都是“千古一帝”,谁还比不过谁了似的。
嬴政倒没想到这方面,他正专注地听李晓诗说那位满分皇帝的事迹。
之前丝绸之路的特色课时,作为“千古一帝”,其他人员似乎都是默认了他和刘彻李世民是自成一团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只有一个层次的人才有话题,除了李晓诗。
当时的二百多天里,他和李世民之间门是有交流的,交流还不少,每天都会有互动,但受于平台掣肘,聊的内容很有限。
更别说华夏自古都有王不见王的说法了。
皇帝们凑堆,其实彼此之间门都是很淡的,更像君子之交,行止都内敛守礼,就连汉武帝那个看起来很外向的人、在课堂期间门对他和李世民也都是保持着一种疏离的距离的,所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并不算多。
眼下听到李晓诗说起这个人,那自然是多了几分好奇与探究。
他也想知道,这样一个虽然和“秦皇汉武”一起位列“千古一帝”、但在后世百姓中的评价却要远远甩开“秦皇汉武”一大截儿的“六边形皇帝”,究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别以为他之前看李晓诗上传的后世视频时,没看到那些“弹幕”上的:宁穿贞观不穿秦。
……哼。
“大业十二年,李渊到太原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和他父亲一起到了太原。盛极一时的李唐王朝、被时人称为太原公子的李世民,一生的辉煌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晓诗措辞都很尽力地在“文绉绉”了,但除了能加几个新入知识库的成语进去,收效甚微:“李渊李世民在太原的时候,隋王朝已经如同海上的浮木,正风雨飘摇,行将就木,天下大动,叛乱四起。”
“当时,李世民还和父亲一起,剿灭贼酋魏刀儿的起义,平定了这一场反隋叛乱。”
大业十一年十六岁,这个时候当然是十七了。
同样的年轻。
“后来,李世民预料到隋朝一定会走向灭亡,就开始施舍钱财,蓄养结交各种能人豪杰,为将来做准备。之后李渊在李世民的鼓动下,正式起兵反隋,也就是历史上的晋阳起兵。”
听到李世民鼓动李渊起兵反隋,杨坚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就好像那个被反的完全不是他的王朝、他不是什么隋的皇帝一样,依旧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天幕,神情间门又似有思索之意。
少年英才,十几岁就能带兵独当一面……这还只是武功、而且上次的游戏,这个少年力压他杨坚,成为第一,是乃文治。
文治武功都极为出彩……
杨坚叹气。
难怪他会成为李渊下一任的皇帝,估计也是早早就从太子过来的。
有这样一个儿子,谁不重视?谁不放心托付全部?
而且这应该还是嫡子吧?
……这简直是上天对李渊的眷顾。
杨坚心里泛酸,羡慕已经快要凝成实质,满满当当地从心底溢出来了。
上天何其厚待李氏、何薄于隋啊!
李晓诗扫一眼记下的时间门节点,继续道:“大业十三年,晋阳起兵,李世民率军攻下河西,被李渊任命为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军。”
“同年,他大败隋朝老将宋老生,锋芒直指长安。”
“取下河东后,李世民开仓赈困,引得无数豪杰争相投效。而且他整军严明,纪律严肃,一路势如破竹——”
这是十八岁的李世民。
少年意气,无往不胜。
“公元618年,隋恭帝禅位给李渊,李渊登基,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
“武德元年,李渊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兼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同年,李世民率军迎战薛仁杲,面对十万余众的敌军,在浅水原大破击之,薛仁杲降。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太尉,节制关东兵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