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直播初中历史从人类起源开始(丁珰)


武则天对这个猜测不置可否,她看向另一边,唤道:“婉儿,你觉得呢?”
上官婉儿沉吟片刻,道:“或许,是……也不是。”
“——李晓诗‘直播’的内容,一般都是有目的性的。皇女的表现虽然不错,但在太宗和汉武帝面前,总归还是……了些;若是论观赏性,亦不如蜀后主与赵匡胤那般能够夺人目光……但、在此之外,也不排除其他的可能。”她声调缓缓,边想边道,“比如在讲到唐时……特地开的‘文化’主题。或许皇女此趟,有什么是正合了这些方面的内容也说不定。”太平恍然。
可是她也没怎么搞文化方面的政策,其他地方倒是不少……值得李晓诗单独讲、又想让所有人都看一遍的,会是什么呢?
天幕上,在李晓诗的倍速播放下,装着太平公主内芯儿的赵昚很快就成为了皇帝。
赵构应该是当皇帝当累了,决定传位后拍拍屁股就撤去享清福了。
而赵昚、或者说太平公主,完全不用像现实中那样,为了谋求一个位置,千方百计手段尽出,才能谋得那一点权利;现在的她,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梦寐以求的一切都给握在了掌中。
她可以把所有用在争权上的心思,都挪到治国之上,又因为身为男性,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女性那样大的阻力——
这对她来说,简直是一个顺到不能再顺的天胡开局。
虽然南宋朝廷朋党之争繁多,权利也分散,朝堂上多的是即便新皇登基、也未必全心归顺的大臣们……但这些对于太平公主、对于这个本身就是在各种勾心斗角玩政斗中浸淫而出的公主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这就是她的主场。
玩政治么,就说宋朝这些人里,谁有唐朝、以及武周时期这些政治场上的女人们心思多、手段杂?
不用担心皇权旁落,皇帝大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事。
更何况太平公主还有个名正言顺插手这一切的“皇帝”身份、还有“宋朝”这种天助的皇权集权在前。
对于被利益拧成一股的党羽、她分而化之,策反挑拨等小手段玩得娴熟无比;对于散碎敌对搅合朝堂的、她丢出共同的“萝卜”在前方吊着……而又因为不用自己亲力亲为给自己多招揽人手而开设买官卖官、她温水煮蛙般不知不觉地裁撤掉了许许多多的冗官余官——至于其余她因为只是公主所以并没有涉及过的领域、大可直接参考她家阿翁和阿耶的手段嘛。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他们整治内政和朝堂的手段,对于南宋来说、哪个搬出来不是杀牛刀?
就这样,在专精政斗的太平公主“玩弄”下,这南宋朝堂的吏治,一时清明了许多。
毕竟谁也想不到,皇帝会玩那些只有臣子们排除异己等等时才会用的“不入流”手段啊。
但,一直看到这里,观众们也没弄懂李晓诗的目的究竟在哪里。
却见天幕上的太平公主,缓缓打开了一纸书。
——《美芹十论》!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四课
所有人都还在疑惑这个镜头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正在隐居中借天幕打发时间的辛弃疾却一眼就认出了这东西。
——这是他早些年时候写的。
当时没有看太平公主的直播,而是待在宋太.祖赵匡胤直播间的辛弃疾骤见这一幕,一股微妙的心情蓦地从心中生出。
难道……
还不等李晓诗说话,屏幕中成为了赵昚的太平公主的声音就已经传了出来。
“妙!”
“一针见血,字字珠玑,条陈完全符合实际,看起来应当是对金人十分了解——堪称著作啊!”
她一点也不遮掩对这《美芹十论》的称赞,完整把这不算长但也不短的万字著作给看了下来,继而又表达了对写出这等军事著作的人的欣赏,“辛弃疾……辛幼安,是个可用之才。”
同样正在观看直播的赵昚默然片刻,无奈苦笑。
他怎么会不知道辛弃疾是个好用的人呢?
换句话说,他才是对“辛弃疾这个人有多好用”最清楚的那一个。
他当初也是看过这份《美芹十论》的,也对辛弃疾很是欣赏。
但这世界上,不是知道就一定会做得到、并且有一个好结果的。
尤其是朝堂之事。
辛弃疾的出身、立场,都注定了他和大宋的当下是不能完全贴合的,他……没法那样去用的。
就在这时,李晓诗按下了暂停。
她道:“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这个美芹十论很感兴趣,那就让我先插几句话,为大家介绍介绍它的作者和南宋这个时候的情况吧!”
“在金人南下,宋朝朝廷一路南迁,而把大多数地盘都让给了金人时,留在那些土地上的百姓们就成为了被朝廷毫不留情抛弃的牺牲品。但凡是朝廷愿意稍微抗争一下,他们绝对会大力配合,豁出性命也要和金人抗争,因为他们也想活着,不想去被金人不当做人看待——但是,没有。而丢了朝廷的庇护,他们也总要想办法活着的,虽然会有些难。在其中,也会有一些因为家族和其他等种种因素而导致无法南迁的士人,而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位,美芹十论的作者,就是来自于其中的一个家族。”李晓诗把早就想讲的人,选择借太平公主的回放记录,放在了这次直播来讲:“山东济南府,因为宋朝廷的不作为,在最后也只能沦为金人统治下的战利品。在这里,有一个世代做官的家族、辛家,他们当然也想从这里南迁去投奔自己的‘祖国’,但辛家的现任家主辛赞,只是北宋的一个闲散小官,家中的积蓄等并不足以支撑整个家族举家南迁——而金人做了什么呢?金人迁了许多的女真人来到中原居住,和汉人混居,但他们行事肆意,汉人在他们眼里,和家里养的牛羊应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来到中原后,强行霸占原属于汉人百姓的土地,霸占之后还要把土地再强行‘租’给汉人种植,同时向‘租’他们土地的百姓们征收农税,有的都强征到了几年之后的份额,更过分的、为了占地等,甚至连汉人百姓的祖坟等他们都要刨去平掉,种种行径,但性命问题在前,百姓们也只能忍气吞声。”
“辛家的土地当然也不能幸免,可这又能怎么办呢?整个城池都在金人的控制下,这里如今是金国的土地,难道要举家族之力去和金人硬碰硬吗?作为辛家的家族,辛赞做不出这样的决定,他只能把家国仇恨都放在心里,然后忍辱负重地、为了家族,为了更多人的活命,在金国做官,以借此为更多人撑起庇护伞,即便汉人给金人做官同样朝不保夕、这伞也随时会破掉,但他还是这样做了。然后,他会把胸中大义全部教导给下一代。”
听到这里时,辛弃疾的眼神已经有些朦胧了。
他似乎也看到了祖父的模样,从祖父抱着他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的那些,家国、气节,仇恨,后来祖父牵着蹒跚学步的他、再到只能站在原地遥遥地望着孤身离家的他——
祖父不厌其烦的那些叮嘱,这么多年来从未忘却过已经成为本能的东西,又一次出现在了耳畔。
送他离家时,祖父说,坦夫,我们是汉人,是宋人。
金人,是仇敌。
那是伤我百姓、乱我河山、毁我家园的敌人。
“但不管辛赞有什么苦衷,是为了什么才在金国做官的,在南方的朝廷来看,他们就是已经背叛了国家的‘汉奸’,他们不再是和朝廷一条心的汉人了,就算之后这些人的后代回到了南方,为国办事,他们也要被称为‘归正人’,永远抹不掉这个名头,因为他们是不被信任的——”李晓诗的声音把辛弃疾逐渐飘远的思绪拉了回来,少女脆声痛斥着,“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如果不是朝廷先一步放弃了这些可怜无辜的子民,他们又怎么会沦落到这一步?明明就是统治阶层的错,宋朝这些人不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回过头怪罪受害者,是很无耻的行为!”
骂完,李晓诗继续道:“公元1140年,辛家添丁。这个新添的孙子被辛赞当做继承自己得报国仇的希望,他把所有美好的期望都给到了这个小孙子——因为对大汉冠军侯的推崇,辛赞给自己的孙子起名为弃疾。”
只听名字就知道这位辛爷爷对孙儿抱有何等期望了。
霍去病,辛弃疾。
汉有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那宋能不能有辛弃疾力挽狂澜光复旧河山?
和舅舅一起被召进宫陪皇帝看直播的霍去病挠挠下巴,这才恍然。
原来真的不是错觉呀,这个辛弃疾,名字真的是跟他一样的。
刘彻得意:“这个辛赞,有眼光。”
能看上他的冠军侯的人,当然有眼光。
“可惜不知道这辛赞儿子叫什么。不能只看冠军侯啊,朕的大将军也很厉害的。”
不过,青该和什么对照……红?
好吧,怪怪的,那算了。
对他脾气摸透透的卫青一言不发,假装自己是根木头。
“辛赞把‘克复中原,驱除外族’的愿望寄托给了辛弃疾,对辛弃疾更是倾注了一切。他做官时带辛弃疾一同,给他求来了名士大儒做老师,又带辛弃疾去看汉末二国时期曹操在亳州留下的运兵道,后来还带着辛弃疾看了旧皇都开封,悉心给他讲着过去的事情。而辛弃疾也没有辜负祖父的心血,他自小就用功,不仅熟读经史子集、连琴棋书画也都精通。在这些之外,他还苦练武艺——辛家祖上是秦国大将,汉唐时期也都出过将帅,所以辛弃疾他学的也都不是什么花架子,他是练就了一身沙场横槊的真功夫的。”
“辛弃疾从十几岁时就只身前往金国都城参加科举考试,为的是完成祖父辛赞给的任务:绘制金国的地图,记下金国的军事情况,摸清金国内部的政治情况。他去了不止一次,查漏补缺,对金国内部的情况可谓是掌握得十分透彻了。后来,辛赞去世,他那些没能出口的对故国的怀念和对金国的恨,这下全都落在了辛弃疾身上了。”
岳飞和岳云也在看天幕,他俩这会儿心态已经平和了,毕竟李晓诗说了,这位辛弃疾是1140年出生的,他们父子俩1142年就没了,等到辛弃疾去只身探金时,想来绝对不会是两岁——那一切都是在他们之后了。
这是在他们之后时代的豪杰,和他们是完全没什么关系了的。
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就敢自己前往金国,深入金国都城,一点一点将所见所闻绘制成图撰写成书,他见过的、赏过的,拥有的,都绝对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而在那时,他想着的,又都是什么呢?是浩浩山河、旷远江山,还是哀思愁肠、恋念旧国?
辛弃疾才十几岁,他现在就能够完成这种事,那这份勇气、这种经历,都已经预示出了他之后绝对不会平凡。
可李晓诗的态度并不是多么激动的,可见这位从小就立志驱除金人的少年,也未必能有个好的结果。
岳飞不由叹道:“可惜了……若……”
若自己能多活些年,或许还能认识这位少年,想来会是志趣相投的。
知道他在可惜什么,岳云却道:“父亲,我们原本这个时候就应该死掉了,但现在还没有死,不就说明了这‘历史’已经改变了吗?皇帝的态度现在很摇摆,或许以后我们有机会呢?”
有机会再度北伐。
而且,现在辛弃疾已经两岁了吧?
那没准还真能一起抗金呢!
岳飞一顿,说实话,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之后会怎么样。就算是天幕出现后、他真的被从牢中放出来,也没想过以后。
他不敢想。
因为过去的一切都教会了他,期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
但现在……
或许真的有可能啊。
他突然就来了精神。
那这可得好好看看,看看这位辛弃疾,是位什么样的人,又经历了什么。
李晓诗:“公元1161年,金国迁都开封,准备百日灭宋。金军主力大肆南侵、打算一举灭掉南宋朝廷时,它的后方就空虚了起来。这时,那些被欺压了这么多年的汉家百姓终于也找到了机会,对这些恶人张开了獠牙——百姓们组成的义军,如星星之火,转瞬就掀起了燎原大火,而且有越烧越烈的趋势。义军们在金军腹地横冲直撞,把这么多年的怒火都发泄了出来。”
“而辛弃疾,这一年正二十二岁。”她道,“二十二岁的辛弃疾鲜衣怒马,他有祖父辛赞多年的谋划,又有自身的才能,振臂一呼,就轻轻松松拉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义军队伍。他带着这支队伍投靠了当时相对最大的义军势力、十万人数的耿京阵营。读过书、有文化的辛弃疾在耿京阵营中掌管着文书工作,而即便如此,他也在不断地为耿京招揽贤才,抓紧一切机会壮大着义军的实力,为了之后给金人带来致命的打击。”
“但现实最先带来的,是给辛弃疾的打击——他为耿京招揽来的义端和尚,不仅投奔了金人,还偷走了耿京的印信。这义端和尚是辛弃疾的旧相识,印信也是辛弃疾保管的,耿京大怒,当时就要杀了辛弃疾。这事确实是辛弃疾的失察,他难辞其咎,但这不代表辛弃疾就甘心这样。所以,他向耿京承诺,给他二天时间,他一定会把义端和尚的脑袋和印信带回来,耿京答应了。”
辛弃疾眸光闪了闪,一丝怀念涌上。
是啊……他是这样做的。
耿京不是个坏人,也很欣赏他的。不然,哪里会这样就答应了?换个人来,总该担心这是不是辛弃疾想要逃命而编出来的谎话。
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啊。
李晓诗还在说:“一腔怒火的辛弃疾当时就提起长槊,上马离去,他要去追义端和尚。”
“这中原的地貌形势,有谁能比辛弃疾熟的?更何况他虽然担任文书工作,但这不能改变他是个勇武难当将才的事实。辛弃疾自小学的就是战场杀人术,他会读书,不代表他只会读书——很快,辛弃疾就追上了义端和尚。义端和尚临死前悔恨万分,他说:辛弃疾是人中青兕,力能杀人,悔不该背信弃义。但一切都晚了,辛弃疾如约把人头和印信带给了耿京。”
“如此文武全才,是世之英杰!”
李世民赞道。
二十多岁,又能读书考科举,还能记下山川地势图,更可以言出必诺,是大人才啊!
他的那位、孙女——太平的评价没有错。
祖上在汉唐也做过官?那要不要去查查看呢?
正当大家为辛弃疾“快意恩仇”、对背叛者毫不留情的潇洒而感慨时,李晓诗话锋一转。
“后来,南下的金国完颜亮,因为种种原因,性情越发暴虐,被自己的属下杀死了,金军内部兵变,打宋也打不下,后方还有义军等人在给他们找麻烦,金国一时大乱。”
赵匡胤眼一亮:“这是机会!”
但随即,他就想到了什么,有点尴尬地闭上了嘴。
机会有什么用?
皇帝可是赵构啊。
果不其然,李晓诗道:“于是宋金议和了。”
赵构,还是那个赵构。
那个除了自己,谁也对不起的赵构。!

听到这次的“议和”,没有任何人觉得奇怪。
毕竟宋的历史也听了这么几次了,月余来全都是宋的事,宋朝皇帝们能做出什么荒唐事都不会再让人觉得奇怪——更别说这个皇帝还是赵构了。
就问现在的华夏上下五千年,无论纵向横向,谁还不知道赵构是个什么人的?
所以啊,大家都清楚,对于身在临安,一心偏安的赵构来说,能好好当他的皇帝享他的清福已经够他高兴的了估计。
宋金停战,对他而言可谓是“万幸”,他根本不会有任何借助金国此时内乱、金国境内起义军气势凶猛的绝佳时机,给金国来个致命打击的想法。
他可是赵构啊。
能把祖宗基业和脸面都抛在一边,为了独自享清福、甘心向外敌称臣的“完颜氏最大功臣”啊。
连宗泽那样忠心耿耿肝胆一片的臣子前后二十四道情真意切的奏疏都能被他无视、连岳飞岳家军花费十余年光阴种植的唾手可摘的果子都能被他弃如敝屣,他是如此凉薄、如此自私,又怎么会去想、在宋金议和后,中原那些想用生命来铺就一条回家道路的起义军和百姓们呢?
他既然已经抛弃过一次,当然也能抛弃第二次。
反正南方一片安逸,反正战火不至过河。
江南春光旖旎,南宋的君臣仍旧沉溺温床,仍旧声色犬马、仍旧……不闻血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