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半只肉球)


不过伊莎贝拉的反应还算淡定, 倒是瑞秋见到香奈儿的时候倒抽了一口冷气, 很激动但是又不想失礼,一张脸都憋红了,好像马上就要昏厥过去。
她差点就忘了, 瑞秋是香奈儿的粉丝。
香奈儿的嘴角好像向上勾了勾:“就算我想,报纸也不容许我这么做。”
伊莎贝拉问:“卡伯先生应该痊愈了吧?”
“是的, 他恢复的很好。”衣着优雅的法国女人颔首, 她的眼眸闪烁了一下,“能在这里见到你的话, 我想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伊莎贝拉目光一顿。
她既感到意外又不意外,如果说有谁能理解她的想法的话,就只能眼前这位了。
虽然这样说好像在自抬身价,但她能感到两人之间隐隐有股共鸣。
同为女性, 年纪不是相差很远(心理年龄更相差无几),设计理念也相似, 看着香奈儿的衣服,伊莎贝拉彷佛能感受到她的想法,而说不定她也有这种感受。
还有谁能比她这个现代人更了解奉行着现代主义的香奈儿的理念呢?同样, 由她这个现代人带来的设计, 也只有香奈儿最清楚背后的理念。
所以香奈儿能猜到她就是希莱尔, 这更加让她相信对方的确能理解她的想法。
本来香奈儿也不是拥有十成的把握,此刻见到伊莎贝拉的反应,才印证了心里的念头。
她这刻的心情惊讶吗?其实并没有她想象中的惊讶,倒是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与其说这是一种直觉,不如说是认同感。
她在报纸上看见跟希莱尔和这个女孩有关的报道时就觉得事情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不以年龄和性别来判断一个人是她的准则,如果她的目光是这么局促的话,她的设计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子的。
因为她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年龄及性别给她带过不少障碍,她遭受过否定,特别是在战前女性主义还没有抬头,她的极简主义曾经被批评不可行。
但她认为女性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她们不需要根据男人的想法去穿衣,时间证明了她是对的,她的衣服的实用性和轻便性使她受到全欧洲的追捧。
种种的迹象——这个女孩对希莱尔的理解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深入到骨子里,都在指明那些充满年轻人的活力的衣服都是出自她的手,但最重要的线索还是那天两人在出租车上的谈话,如果她就是希莱尔,那么她在那时的反应就有了相当恰当的解释。
她开第一家帽店时是二十七岁,然后在三十岁开了第一家时装店,这才是一个人们相对能接受的年龄,伊莎贝拉·布朗特却年轻到一个让人感到荒唐的地步,也难怪她会选择躲在一个男性的形象后面,为了省却麻烦。
谁不想安安静静的做衣服?香奈儿体会过这种因为性别而受到骚扰的经验,所以更能理解她的做法,何况她还拥有一张不输明星的脸容,这只会有更多的麻烦。
而看来她已经不打算再躲了。
业界里能出现另一位有着相同追求的女设计师,她其实是欣慰的,她们都是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创造出新的潮流,为女性时装带来一场时尚革命——她在欧洲掀起革命,她在美国掀起革命。
伊莎贝拉莞尔道:“多亏了你的提点。”
“看来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香奈儿踩着细高跟转身而去,“不管怎么样,我很期待你的表现。”
二十二岁的天才女设计师么……整个时尚界的生态都会被她所颠覆吧。
不得不说,她真的很期待看见那么不合时宜的老家伙被她们淘汰的画面。
“我的天啊,是可可·香奈儿本人!”直到香奈儿走远了,瑞秋才敢出声,“她刚刚的意思是承认了我们吗?!”
布兰登太太心有余悸的道:“说真的,我本来还没什么压力,但是可可·香奈儿竟然说期待……怎么办?我好像有点透不过气来。”
伊莎贝拉默不作声,布兰登太太以为她也一样感到有压力,然而当她看见少女的表情,却又不是这回事。
她的眼眸里跃动着灼人的光芒,像是在天边升起的第一缕晨光,朝气勃勃而充满希冀。
好像是……兴奋?!
经过一番扰攘后,时尚游行的负责人终于同意让她改变在她的发布会上的场地格局。
两天后,时尚游行正式开幕,由法国时尚界的殿堂级大师保罗·波列拉开序幕。
即便保罗·波列在时尚界的地位于战后有所下滑,但他仍然是最为人熟识的设计师之一,由他来打头阵很合理。
他的展出保持了一贯的奢华风格,喜爱东方元素的他运用了大量的刺绣及仿汉服的H型轮廓设计,还能见到古罗马裙袍、阿拉伯长裙和土耳其灯笼裤的元素,充满了异国风情。
只是,他的发布会并未溅起很大的水花,原因只有一个——人们早就看过了。
是的,这些元素已经被他运用了很多年,他的风格在战前及战后都没有很大的突破,但是时代却在不断进步,令他看起来有点追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香奈儿的发布会同样在第一天,而恰巧的是,保罗·波列打头阵,她打尾阵,然而两人的评价却相差甚远。
香奈儿的发布会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就算是眼光刁钻的时尚杂志编辑和评论家都赞不绝口。
略宽松的轮廓,简洁的设计,恰到好处的装饰,它们带着强烈的香奈儿个人特色,舒适而且实用,在很多场合都能穿,更重要的是香奈儿的衣服不挑人,这跟保罗·波列那些让人难以驾驭的异国风情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香奈儿的衣服卖的比他好——谁来穿她的衣服都可以穿得很好看。
感谢新闻工作者的通宵工作,在时尚游行的第二天就已经能在新鲜出炉的报纸上见到人们对于第一天的评论。
法国本地的时尚杂志《都市女人》的主编辑接受《小巴黎人报》的邀请,为时尚游行扩写了一篇名为《褪去华丽的装饰之后,你还剩什么?》的文章。
其中一段为:“在1907年的时候,保罗·波列以希腊长袍及孔夫子外套为灵感设计出一系列衣服,是第一位将女性从束胸衣解放的设计师。第二个解放女性身体的设计师是可可·香奈儿,两者的风格却相当迂回,像可可·香奈儿这种崇尚利落风格的设计师对衣服细节和手工上的要求及坚持令她使人钟爱,由于缺少了鲜艳的颜色及繁复的装饰吸引目光,就要在质量上突出,这正是保罗·波列所缺少的。虽然他在女装史上作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设计,但他却不讲求质量。
而说到香奈儿,就不得不提到希莱尔,一名黑马选手。来自美国的希莱尔同样以简洁舒适的时装设计闻名,不过他的礼服却更像保罗·波列,华美抢眼,而且他是第一次参加时尚游行,在这之前他不过只有一次举办发布会的经验,时尚游行对他而言会否太早了?”
事实证明时尚界是最喜新厌旧的一群人,明明二月才把她的婚纱吹上天去,隔了不过半年又收回了先前对她的肯定。
香奈儿的胜利让被称作“美国的香奈儿”的伊莎贝拉的压力一下子大起来。
就像二十一世纪的时装秀,时尚杂志的编辑们也是会去看秀的,所以现在的巴黎不只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时装买家,还有一众时尚杂志的编辑们,伊莎贝拉这两天也分别跟《VOGUE》及《时尚芭莎》的编辑吃了一顿饭。
像时尚游行这种时尚界的盛事,他们不可能错过,因为在这里的任何一场发布会都可能改变以后的潮流,要紧贴时尚就必须亲自来感受。
哪个杂志的编辑来看你的发布会也在侧面反映了你在业界的地位,像保罗·波列和可可·香奈儿的发布会,各大时尚杂志的编辑来的一个不落。
伊莎贝拉给编辑们通通发了邀请函,但是来的有几个?她不知道。
因为这一周是时尚游行周,其他沙龙也在同样时段举办着游行,以伊莎贝拉所知就有一名来自英国的知名设计师的发布会跟她撞了时间,说不定编辑们会选择去看他的。
部份嘴巴比较毒辣的报纸已经在幸灾乐祸,如《巴黎晚报》:“希望‘美国香奈儿’不要输本尊太多,至少得把他的座位都塞满。”

◎主题:“黑寡妇”。◎
不管有没有外国的重量级人物来看, 发布会都肯定要进行的,何况伊莎贝拉知道许多希莱尔的老顾客都会出席,《VOGUE》美国版及《时尚芭莎》的主编也会来, 这便足够了。
邀请函通通都发出去了,人家要不要来是他们的决定, 伊莎贝拉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也许是因为她的骨子里有一股傲气, 别人越是看扁她, 她越想证明他们都是错的。
有了可可·香奈儿的成功在先, 人们会将心里的标准设置得更高,这无疑是不公平的,要不是法国媒体爱把她拉来跟香奈儿比较的话, 人们对她的期望也不至于这么高。
如果她是正常发挥,没有特别出彩也没有特别滑落的话, 他们都不会满意, 但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说,能够稳定发挥已经算相当不错了——你以为灵感这东西是你呼唤它就会来吗?不, 就算有灵感,能否把灵感在衣服上面发挥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就算是殿堂级的设计师都不可能在每一季都拿出精彩的作品来,一名设计师的一名中能留下那么两三个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时装秀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哪怕她的发布会只是中规中矩,外国的媒体们都会把她写得一文不值, 国内媒体也会对她失望,当初的富兰克就是这样的, 因为备受众望去巴黎参加时尚游行,结果打不动法国人,被法国人及国内的人连番冷嘲热讽。
希莱尔发展的太快了, 从工作室成立至今不过两年, 从开店至今不过半年多, 她上位得越快,摔的时候就会摔的越狠。
好在,因为她“入行”时间短,人们还没有看腻她的设计,对她的印象仍然在上下浮动着,而且她的底牌还没有亮光,所以她要通过这场发布会,把自己彻底的推上一级设计师的行列。
安洁拉·比利森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母亲出门,去看她期待已久的希莱尔发布会。
这是她第一次出席时装发布会,要不是因为战争的关系时尚游行停办了,在她十六岁的时候母亲就应该带她来巴黎看秀了。
比利森太太比她有经验多了,在战争前几乎每年都跟别的贵妇一起来巴黎看秀和购物,有钱人的消遣方式就是满世界的跑,去看一些未看过的东西,和做一些未做过的东西。
所以在更年轻的时候,比利森太太已经什么都见过、什么都做过了,现在便换成她带女儿来享受这一切。
只不过,这场发布会的布置她还是第一次看见,并不是茶会形式,而是将茶座分成两边,左右各有两排,中间让出一条宽阔的通道来。
她们的坐位被安排在第一排,放眼过去,坐在第一排的都是有头有面的人物,或者是重要媒体的代表,第二排的视野稍次一点,部份位置会被第一排的人挡住,所以从座位的安排就能看出你的咖位了。
比利森太太见到了不少熟人,纽约的上流圈子很小,大家基本都是互相认识的,除了纽约以外还有从其他城市来的客人,像跟她有点交情的伍德女士,她们在入座之前聊了几句。
当《巴黎晚报》的记者来到希莱尔的发布会时,被里面的盛况吓了一跳。
……人也太多了吧?!
跟报纸们预料的不一样,这里座无虚席,当中最不乏的就是大人物,像几位法国本土的时尚杂志的编辑、巴黎的名门贵妇,他还听见了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看起来都是各国的时尚界人士,以及知名时尚评论家多莉·塞纳斯,甚至还有可可·香奈儿……!!
他以为不会出现的人物居然通通都来了!
他会来到这里完全只是因为上司派他过来,他本人是对希莱尔不感兴趣的——在他看来,希莱尔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参加时尚游行的设计师人才辈出,而希莱尔才成名多久呢?倒不如去关注那些成名已久的老牌设计师。
就这个入座率以及来宾的咖位,他已经秒杀了其他在相同时段举办发布会的设计师了!
——希莱尔的号召力是如此可怕的吗?!
即便媒体怎样不看好他,事实证明大家依然对这位唯一的美国选手的发布会很感兴趣。
跟《巴黎晚报》记者同时到场的还有《纽约时报》的比利·克拉森,记者跟来宾的座位不在一起,他们的位置再偏僻一点,不过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之前是可以自由走动的,因此比利·克拉森想就不想的去找香奈儿介绍自己。
“你好,我是《纽约时报》的比利·克拉森。”精通法语的比利·克拉森说,“香奈儿小姐,你这次来看希莱尔的发布会是有什么原由的吗?是因为希莱尔被称为美国版的你吗?”
香奈儿的回答非常简洁:“我受到了邀请,而且我很感兴趣,所以我来了。”
比利·克拉森乘机追问:“你对美国的时尚有什么展望呢?”
这次香奈儿想了下,回答:“我认为美国人对时尚有自己的一套见解,我期望见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崛起。”
由于机会难得,比利·克拉森还想多问几个问题,但他很快就被其他人挤开——除了记者,连来自世界各地的编辑们也想跟香奈儿说几句,这大概就是欧洲一流设计师的魅力。
比利·克拉森这才反应过来——糟糕了,大家的焦点都在香奈儿身上,这对希莱尔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啊,虽然他知道香奈儿不是故意的,她只是太受欢迎了,不过也希望发布会开始后希莱尔能用衣服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抢回来才好。
虽然发布会的流程并没有成文的规定,不过模式跟后世的时装秀其实差不多,普遍都是模特儿先出来展示衣服,最后设计师才出来谢幕,而这个年代的发布会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模特儿会留下来让人们近距离的观看和触摸。
待所有来宾都入座后,瑞秋从后台出来,人们自觉的不再交谈。
“谢谢大家出席希莱尔的秋冬时装发布会,发布会即将开始。”
“咦?怎么不是伊莎贝拉来开场呢?”安洁拉小声问道。
伍德女士也有相同的疑问,上次发布会就是伊莎贝拉来开场的,而且以她在希莱尔的地位也应该由她来开场。
——可能她之后会跟希莱尔先生一起出来谢幕吧,伍德女士想到了合理的解释。
“今天一共会展出三十套衣服,十二套礼服十八套成衣,而本系列的主题是‘黑寡妇’(Black Widow)。”
说完,瑞秋便退回后台,与此同时第一位模特儿登场了。
如果要用一个拟声词来形容他们现在的感受,那就是——哇哦。
那是一套全黑的套装,设计简洁到了极致,长袖的一字肩上衣配一条刚好能把膝盖盖住的直筒裙,特别之处在于领口的设计,领口中间呈U形般下陷,形成鲜明的高低起伏线条,配黑丝袜及黑高跟鞋,连帽子也是方形的斜黑帽,全身唯一的装饰就只有上衣的三颗透明直排钮扣。
模特儿就算露出了大片的胸口,甚至连乳/沟都能清楚看见,却不显一丝低俗,反是优雅至极,将女人味尽数展现出来。
因为时装行业发达的关系,这里的模特行业也比其他地方更蓬勃,有意成为职业模特儿的外国人都会来巴黎发展,找模特儿不是难事,而且都是有经验、专业的模特儿,不是伊莎贝拉上次从芭蕾舞团找来的女孩。
她们的表现力更强,这一点很重要,模特儿的演绎能够把衣服的味道提升上另一个层次。
第一套衣服算是一件小小的开胃菜,大家开始进入了状态。
第一位模特儿走到T台的一半时,第二位模特儿也接着出场。她身穿黑色抹胸裙配男装版型的西装长外套,又是一个全黑的套装。
腰带往裙子上一套,腰线就出来了,裙长比刚刚的还要短,恰恰在膝盖处,可是设计师又偏偏要在外面套一件男装外套,男人的权势及女人味的冲撞擦出了别样的火花,模特儿手插裙子的口袋,外套的下摆在身后摆动,优雅又个性十足,甚至带了一两分“拽”。
《VOGUE》的主编暗想:这不是希莱尔第一次玩男装元素,却是第一次玩得这么明目张胆的,直接把男装外套往模特儿身上套,但明明是男装,却硬是带出了女人的随性迷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