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贫家子的科举路(小桂花婆婆)


不多会儿,徐老实就满头是汗的跑过来了,看他裤腿上沾着的泥,可见刚才正忙着挖树坑的事。
见林远秋拖着鸡笼正准备往车下提,徐老实忙上前搭手,“公子,让小的来吧。”
几十只鸡关在笼子被颠了一路,那粪便指定拉的满鸡笼都是,可不能把公子的衣裳弄脏了。
很快杨氏也跑了过来,一起帮着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了下来,杨氏就是徐老实的媳妇,夫妻俩这段时日都没停止挖树坑的事。
所以,等林远秋进到院子里时,就看到山坡上的野草被清理了不少,待走近时,才发现那上头已有不少土坑挖着了,看着全是一尺见方的大小,每个坑之间相隔大约十米左右。
这样的距离,对于日后柿子树的长成肯定是没有影响的。
由此可见,在农事上,徐老实懂得还真不少。
和马车夫说好申时再过来接自己后,林远秋就在庄子里转起了圈来。
那日太过仓促,使得林远秋还没来得及把整个庄子都走上一遍。所以,趁着今日时间充裕,他自然得仔细查看一番了。
林远秋准备先去看看自己一直挂记在心的围墙,买庄子的那天,他只看了靠近屋宅这边的一段,也不知山坡后头是怎样的光景。
说实话,像这种给整个庄子都打了围墙的做法,林远秋还是第一回 遇到。
一般情况下,不都是只在住宅的部分围个小院,其他的地方都和寻常田地没两样,只设了碑界就成的吗。
一百六十亩的坡地虽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了,不然也当不了跑马场来,所以一整个全围下来,得要多少砖块啊。
要林远秋说,这个庄子单花在打围墙上的花销,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自己的三百两银子花的实在太值了。
林远秋知道,这家人之所以会急着低价脱手,还是因为心里有忌讳的缘故。
可都说君子不立于危墙,在这种高低不平的坡地上骑马,本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所以这跟吉不吉利搭不上边,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大意所致。
等到了山坡的后背面,林远秋看到,这边的围墙要高上了不少,看着足有五米的高墙,林远秋心说,这是防着有人会往这僻静之处攀爬过来吧?
虽林远秋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不过有这样的高墙建着,自是求之不得的,这样以后柿果长成,自家做柿饼时就能谨慎了许多。
等林远秋从山坡处转回来时,平安已经领着弟妹在围着的简易鸡圈里看着小鸡了。
“公子,咱们庄子里可有不少的野兔,这几日小的挖地时常有看到,只是这东西机灵,想要捉住它们可不容易。”
徐老实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
连挖了几日的地,按理来说应该很累才是。可这会儿的徐老实,看着精神头十足,不单是他,就连平安、平实还有小丫也是如此,比起先前,如今兄妹三人的脸色好上了不少。
也是,没了前途未卜的忧虑,加之这些天的吃好睡好,自然啥啥都好了。
庄子里有七间住房,分别是正房三间,然后是左右各两间厢房,而柴房和灶间属于附房,并未算在其中。
徐老实一家就住在西厢房里,东厢暂时空着,至于正房,自然是留给林远秋住的了。
不过现下林远秋肯定没多少在庄子上住的时候,所以这几间房平日里都该是锁着的居多。
杨氏已把中饭做好,很快就都端了上来,一碗炒鸡蛋,一碗猪肉,还有鱼块和豆腐。横坑村里就有做豆腐的人家,这豆腐是杨氏刚刚去村上买的。
一个人四碗菜,林远秋肯定吃不了这么多。
他让平安去拿两个碗过来,然后把炒鸡蛋和猪肉分了一大半到碗里,再让平安端去给爹娘弟妹吃。
平安并未马上去捧桌上的鸡蛋和猪肉,而是先躬身道谢,之后再小心捧过菜碗出了正堂。
一举一动都有板有眼的,可见先前是学过规矩的。
林远秋若有所思,觉着往后自己若是需要小厮时,让平安跟着就不错。
车夫赶着马车准时过来接人,因着是放假之日,今日倒不必酉时必须赶回,不过时间也是不早,太晚了,怕马儿会看不清道儿。
离开庄子时,林远秋把买来的布匹给了徐老实,另外又拿出一百文铜钱给他。
仆人用心做事,他这个当主子的,适当做些奖赏,也是应该的。
约定好的一百棵柿子树苗,是第二日送到庄子上的。下午时候林远秋又去了庄子一趟,只见树苗棵棵齐整,顶端枝条已带了分叉,可见年份是足的。
坑已挖好,种起树来自然就快。
等忙了半日的林远秋准备回国子监时,已差不多有一半柿子树苗种下了。依照这速度,至多再有两日,应该都能种完成了。
小考的成绩,终于在众学子的期盼和忐忑中,贴到了辟雍堂东面长长的告示栏上。
除前十名学子是连着答题卷一起贴出来的,其他人都只有一个名字来着。
而广业堂的那份,则贴在告示栏最后的位置。等林远秋和周子旭,还有刘青安他们过去时,已有好多人在告示栏那边围着了。
林远秋踮起脚,正准备朝告示栏里看去,就听有人高声说道,“此次小考,丁兄又一马当先,不愧为吾辈之典范啊。”
话刚落音,人群中有好些人跟着附和:“曹兄说的极是!”
“曹兄所言甚是!”
紧接着,林远秋就看到印象中性子冷清的丁德进,转身朝身边那个叫曹兄的拱手道,“侥幸罢了,曹兄和卫兄过誉,实不敢当。”
再看丁德进那满脸带笑的模样,与平时不愿搭理人的性子简直判若两人。
同为广业堂学子,对于“曹兄”和“卫兄”的家况林远秋自是有所耳闻的。自然知道“曹兄”的祖父正是内阁次辅曹严曹大人,而卫兄祖父则是吏部尚书卫湘。
所以,这人压根不是什么清冷性子,先前人家不愿意多说话,恐怕是因为没有值得让他开口的人吧。
这样的认知,让林远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不过接下来的他,也没时间去分心旁的事了,因为他听到了周子旭的惊喜声,“林兄林兄,快看,你得了第二!”
一听这话,林远秋也懒得再踮着脚了,而是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往人群中挤了进去。
然后林远秋就看到,紧挨在丁德进右边的,果真是自己的名字来着。
不得不说,这样的成绩完全出乎了林远秋的预料。
虽此次小考他自我感觉还不错,可广业堂共有两百多位学子,加之能来国子监念学的举子,实力自然都不会差的,所以要位列两百多名学子的前茅,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还有,林远秋突然想起,前十名的学子是有奖励的,所以,自己心心念念那印有国子监字样的纸笺,终于能到手了,如此自己就可以用它给春燕春草各抄上一套四书五经当嫁妆了。
原本丁德进在看到排在第二的姓名时,根本想不起这人是谁来,而这会儿看到林远秋与第二名“对号入座”后,他才在脑海中生起些许印象来。
眼前之人不正是先前与他同在青阳郡参乡试的学子吗。对了,这人来国子监念学好像也没多少时候吧?
想到这里,丁德进心中莫名多了一丝紧迫感。
到了月底的时候,林远秋收到了家里写来的书信。
和自己预料的那样,信中说了周府托媒婆上门说亲,且家中已应下了亲事的事。

第123章 又见芡实糕
对林三柱来说,大女儿的亲事已经定下,那么接下来自然就该操心小女儿春草的姻缘了。
原本在听了儿子说的别着急给两个妹妹相亲的话,林三柱还真是一丁点儿都不担心的。
可现下不一样了。
如今春燕已定下举人的未婚夫,且周家家境也非常不错,在这种情况下,林三柱自然希望小闺女最好也能遇到这样一门好亲事,虽不求二女婿也一定得是举人身份,可家境总要差不离才是吧。
不然往后姐妹两个的日子越过越悬殊,年数久了,肯定得疏远了去。
这辈子自己就狗子他们三兄妹,自然希望几个孩子能和和睦睦的,一辈子好好相处下去。
可林三柱也知道,自己想让小女儿找个也跟她姐差不多的夫家基本不太可能,哪怕有狗子这个举人哥哥在。
摸着良心说,就是春燕的这门亲事,在林三柱看来,都跟天上掉馅饼捡了大运似的了。
也不想想,子旭家境好,又有举人功名,且周兴这个亲家又是个通事理的,当然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子旭的品行和性子,相识多年,林三柱说是看着周子旭长大的也不为过,自然知晓大女婿的品行和性子都是没话说的。
林三柱可以肯定,若不是儿子跟子旭有从小到大的交情,且两家又一直有来往,肯定生不出这门好亲事来。
所以,自己想再给春草找一个家境人品都与大女婿差不多的二女婿,基本不太可能。
唉,真是愁人啊。
林三柱突然觉得,不管是先前的穷苦日子,还是现下的小富之家,他们当爹娘的为孩子担忧的心一直都没变。
再想到狗子如今已是十七,却还是一丁点儿说亲的心思都没有,林三柱就更加头疼了。
说来也是奇怪,先前狗子考中秀才的那会儿,还三五不时的有媒婆登门来说亲呢,怎么如今都是举人了,反倒无人上门了。
林三柱摇头,表示实在想不通。
不过他也知道,就算真有说媒的上了门来,他家臭狗子也不见得会点头答应。
唉,真真让人操心啊。
所以,在信的末尾处,林远秋看到了他爹对他的“满满嫌弃”。
林远秋摸了摸鼻子,自己才十七呢,急啥。
还有,对小妹的亲事,林远秋有着和林三柱完全不一样的想法。
你想啊,亲哥哥是举人,亲姐夫又是举人,且如今哥哥和姐夫都在京城国子监念学,往后的仕途不说绝对有望,最起码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总有吧。
所以,有着如此好前景的岳家,自家小妹怎么可能会说不上好亲事呢。
不得不说,林远秋的想法是正确的。
这不,在林三柱给儿子寄出信后不到半个月,就有媒婆喜盈盈的上门来了。
这次来说的人家,和先前几个媒婆提的商户之子、地主家少爷,并不一样,此次的男方,是周善县县丞王时兴之子。当年王时兴考中举人后便没再继续举业,而是副贡当了周善县的县丞,这次他想给自己的小儿子王文昌说亲。王文昌去年考乡试未中,如今还在府学念书。而王时兴之所以想和林家结亲,看中的正是林远秋和周子旭已有的举人的功名,且如今两人还在国子监念学。
县丞主管着全县的文书档案,对林远秋和周子旭这几年的举业,王县丞自然一清二楚。
心里更是看好他俩往后的仕途,加之小儿子又与他们是府学同窗,听儿子说两人在府学里的风评不错,所以才生了与林家结亲的想法。
这样的话,往后小儿子在学业,以及今后的仕途上,肯定能得到来自大舅子和连襟的照应。
林三柱得知媒婆提的是县丞家的秀才儿子后,心里当然高兴,只是不知对方品行怎样。想到儿子先前交代的话,再思及儿子也曾在府学待过,所以肯定与王县丞家公子相识。
于是,林三柱忙让远枫又往京城写了一封信,准备把这桩说亲之事告知儿子一声,也好让儿子给拿个主意。
林远秋自是不知又有一封家书在来的路上。
此时的他,正提笔给家里写着回信。
先是说了自己的近况,其中把秦大人给自己指点文章的事也详细告知了家里,还有就是让爷奶多注意些身体。
想了想,最后林远秋又在信笺上写了自己买了庄子和店铺的事。
而钱银的来源,林远秋只说了是自己的作画所得。
至于画的哪些画,林远秋并没有细说。
他在国子监报了六艺中书画的事,家里都是知晓的。
加之这些年不论在族学、私塾,还是在府学里,都有书画课来着,所以这会儿把自己卖画的事告知家里,应该不算突兀。
不过,目前也只能告知家里这些了。
像菩萨画像的事,林远秋目前还不准备说。
其原因,除了精湛的画工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还有一点就是,不是所有的秘密都必须与人分享的。
林远秋觉得,菩萨画像的收入就好比能给自己带来底气的私房钱,如果没了,肯定会没着没落,心里空荡荡的感觉。
等周子旭收到家中来信,告知已帮他定下林家三姑娘的亲事时,已是林远秋收到家书的二日之后了。
只不过,周子旭不知道这些,还以为林远秋并不知晓呢,于是放下书信的他,就兴冲冲的跑过来了。
“林兄林兄,哦,不对,往后得喊大舅哥了!”
周子旭一拍脑袋,纠正道,“大舅哥,我和春燕的亲事定下来了!”
说着,心情激动的他,忍不住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
再看他满脸满眼的喜色,用春风得意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其中还夹杂了不少明显显摆的意味。
林远秋想着,若不是这人的定亲对象是自己的亲妹子,他肯定得上去呼他好几拳。
可这会儿嘛,自然是对方表现的越开心,越能代表看重自己的妹妹了。
至于在称呼上,自然不能就这样大舅哥大舅哥的叫。
还有,现下周子旭已是自己的妹夫,若再喊对方为周兄就不太适宜了。
想了想,最后林远秋对周子旭说道,“还跟和先前一样,喊我林兄吧,而我,往后就称你周弟好了。”
周子旭“嗯嗯嗯”地点着头,他自然没有异议,这可是大舅哥的第一次叮嘱,自己这个当妹夫的肯定是要听的。
两人很快去了饭堂,待会儿还要去秦大人家,所以他俩得快些去吃中饭,可不能耽搁了时间。
等林远秋吃了饭,再回宿舍拿了写好的两篇策文时,却在月洞门处,碰到了丁德进。
和先前碰到的一样,在看到他时,丁德进脸上并无过多的表情。
不过也有与以往不相同的地方,那就是林远秋能明显察觉到,丁德进在自己身上稍作停留的目光。
且这样的目光已不是第一次了,林远秋记得,小考出成绩的那日,这人也是这般看他的。
懒得多想这莫名其妙的探究,林远秋大步向前,很快就把对方远远甩在了身后。
周子旭已在太学门等着了,走近之后,发现对方嘴角还有些上扬,可见定下亲事的喜悦一时还未平复。
“林兄,咱们今日还是买芡实糕吗?”
“那是自然。”
不过想起那甜腻的口感,两人还是不明白为何秦大人爱吃这一口。
都说“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糕饼铺伙计身上也挺合适。这不,在看到林远秋和周子旭过来后,店伙计忙上前招呼,“两位客人今日依旧芡实糕各称二斤?”
两人齐齐点头。
原本林远秋还想问问有没有猪油少一些的那种,可又觉得,或许秦大人爱的就是这味油香,遂歇了想法。
被两位学生“强”冠上爱吃芡实糕名头的秦遇,在看到又拎来的四包鼓囊囊的点心包时,简直哭笑不得。
原以为上回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自己给“喂”怕了,未曾想这次又送了四大包芡实糕过来。
依着秦遇的性子,此时很想拿出戒尺一人给上几下,可看到两小子满眼的敬重,又觉得下不了这个手。
何况那根戒尺昨日被小孙女拿去拍蝴蝶了,这会儿还不知道落在哪儿呢。
得,还是继续吃吧。
听了吩咐的小厮很快把装了盘的芡实糕端了上来,接着是一壶清香四溢的黄山云雾。
很快小书房里又响起秦遇的解文说章声。
国子监属礼部管辖,作为礼部侍郎,秦遇自然知晓,此次小考林远秋得了第二的事,而且他的答题卷秦遇也都看过了,包括周子旭的那份,秦遇也没落下。
说实话,在看了林远秋的答题卷后,秦遇心中是有着大震撼和惋惜的。
震撼的是,这孩子有着见经识经之能,上回自己才与他解读了中庸的凡事豫则立篇,没想到这次小考中他就学以致用的用到了杂文上。且整篇文章写的有理有据、主旨昭彰,比起自己教与他的解析,表达的更为透彻和灼见。
当时秦遇想的就是,这孩子若是有个好学识的夫子在一旁教导,就凭他见精识精、一点就通的悟性,所得成绩绝对不止如此,更别说乡试还落榜过一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