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婆婆不当诰命(荔枝不甜丶)


宋明义看到爹娘兄长顿时鼻子微酸,“爹,娘。”
“哎,快让娘看看!”宋恒点头应了声,裴玉已经起身上前拉住人左看右瞧了。
十六岁的少年不由笑了笑,任由亲娘瞧他,满眼都是温情。
裴玉对宋家的孩子已经没有演戏的意思了,如今的举动都是真心的。只不过一月未见,她竟觉得宋明义瘦了!真是自带母爱滤镜了。
“好儿子,好好学,娘等你出息的。”最终一堆担心的话问没出口,裴玉只轻声叮嘱了一句。
她想叫孩子照顾好自己,多吃点好的,可不能说,这在梁家人当面呢。
宋明义晓得她的意思,连连点头:“儿子一定会好好学的。”
“好,好。”裴玉拍了拍他的肩,默默坐了回去,激动一下也就算了,不能太失礼。
宋明孝看着弟弟有点心酸,弟弟瘦了,大半年里刚养起来的二两肉又没了。
宋明义对着兄长笑了笑,走过去捏了一把弟弟的脸,四弟的小表情还是这么欠揍呀。
宋明智抬眼看他,“二哥。”
喊完人小少年还笑了一下,相比起裴玉和宋明孝的担忧,他反倒是松了一口气。二哥的神色和心境都平和,看来是没惦记着那些事了。
梁赵氏上了几杯热茶就出去了,人家来看自家孩子的,不能耽误人家。
梁木匠也没多呆,说了些客套话就回去做活了,梁家生意不错,他手里的活就没断过。
待屋里就自家人了,宋恒才看向宋明义:“精神不错,往后好好静心学,一年后爹再给你找个正经师父。”
梁木匠的意思他看明白了,没打算教老二真本事,那也就不必耗着了。
等宋明义学个一年半载的,该打的底子打好了就行,毕竟宋明义本身就会点木匠活,只是掌握的技艺不全面罢了。
宋明义张了张嘴,点头应下了:“是,儿子一定认真学手艺。”
他其实是想拜梁木匠为师的,他看的出来,梁木匠是有真本事的,做的物件极好。
只是梁家的门路不宽,位置也偏远了,只能在附近的接点小活,挣不到大钱。
可爹既然这么说了,那想来是没戏的了,他现在可明白的很,他爹不是迂腐人,精着呢。
嗯,他这点像爹。
宋恒见他没有异议,满意的点点头。裴玉这时候才抓了儿子过来,小声殷殷叮嘱。
宋明义心口发热,听着娘的叮嘱,笑的傻乎乎的。
裴玉觉得自己快成老妈子了,爱碎碎念了都。
说完一堆话,裴玉掏了个小钱袋塞给儿子:“不用省着银钱,有空就出去吃点好的,也买点小东西打理好关系,别委屈了自己。”
钱袋子里是三两碎银,她不是瞎给的,孩子孤身在外没有人帮衬,只能靠银子傍身了。
宋明义接到银子愣了下,“娘……”
“好好收着,别让娘担心。”裴玉知道他这是不想收,立马瞪了一眼。
宋明义吓得闭了嘴,赶紧去看大哥。家里让他来学艺已经花费颇多,如今娘还这样偏疼他……
宋明孝见弟弟看他,立马抬头看屋顶,表示他不管这事的。如今家里娘说的算,银钱娘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才不会像以前一样傻傻的多嘴呢。
何况他也心疼弟弟呀,多给点银钱咋了,赶紧把肉补回来才是正经。
他现在啊,能抄书,能帮家里挣大钱的人了,不怕家底吃空啦。
宋明义见到大哥这态度,顿时傻了,咋回事?大哥怎么一点都不紧张?
这不正常啊!
家里的进项他是清楚的,秋收的时候还交了五两的税银呢,没粮食交,只能拿银钱抵了。这还是县太爷体恤他们村遭灾给减免了一半,不然村里可惨了,卖儿卖女都凑不够。
他们家要不是有爹去府城卖田地的钱,还不知道怎么过这坎呢。
来学艺的时候听到要花费吃住等银钱,他当时就想回家不学了,家里卖地的银钱见底了。
可爹娘横眉冷眼的,他当时敢多说一句怕是要被打断腿。他知道家里担心他过不去王家的事,也没敢坚持,可如今他再怎么也不能拿银钱了!
“收着!娘有好事跟你说。”裴玉把钱袋子塞好了,赶紧转了话头。
宋明义闻言看向娘,有点疑惑,啥好事?
裴玉笑了:“这次县试呐,你爹和你大哥,还有明智都考上了。你爹考了案首,等乡试去考了,你爹可就是秀才了,咱家到时候可是免税的。”
宋明义惊讶了,恍惚中才想起爹是说过要考科举的事。
可之前他糊里糊涂的,把这事给忘了,没想到爹考上了县案首,大哥和四弟也去考了,还都考上了。
“恭喜爹,恭喜大哥,恭喜四弟,嘿嘿。”回过神,宋明义立马道喜,笑的傻里傻气的。
爹是案首呀,铁定的秀才了,家里的田地免税了,一年剩多少银钱呦。
“傻乎乎的,别担心家里,大哥会照顾好爹娘的,你好好学艺,以后大哥还得靠你分担。”宋明孝拍着弟弟的肩膀笑着,满脸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他需要弟弟帮他呀!
宋明义点点头:“好。”
他一定会努力的,既然大哥和四弟都要科举,那家里的银钱就很紧张了,他要赶紧把手艺学好了,到时候多接木活挣钱!
裴玉看着兄弟俩和睦的样子欣慰的笑了,宋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好的,虽然之前对父母偏心会有怨气和愤懑,却没有对兄弟勾心斗角使坏心。

科举要花费的银钱是很多,但她现在不怎么担心了。
如今她手里的银钱也不少,宋老大在书铺接的抄书活就够家用的了,没有额外支出是肯定够的,而切她之前写的话本子也卖的不错。
如今也不用宋恒抄了,让书铺里抄书的书生抄,虽然多出了工钱,但省事。
一月下来,靠话本的进项她都能分近五两利润,家里现在有固定进账的,一点都不慌。何况后面只顾着宋恒科考,负担的起。
等宋恒考上举人了,还怕家里没收入吗?穷秀才,富举人呀!
她这几日已经在构写第二篇故事了,她的小故事是和“聊斋”一样的系列故事,都是鬼怪志异,但不恐怖,固定写情情爱爱的,谁让夫人小姐的就爱看这个呢。
原本她想彻底当个文抄公,毕竟自己编实在累的很,直接照搬多省事,画皮啥的她可印象深刻着呢。
但想到张秋,她就放弃了,只能借鉴一二了。
古代这类的故事都大同小异,就算被张秋看到了,也联想不到聊斋的。
因为这故事最后的成版会由宋恒润笔修饰,并不是白话文,反而是文绉绉的。倒也不晦涩,这里识字的人都能看懂。
你要真写白话文拿出去卖,怕是会被人骂的,因为载体差太多了。
正常的书铺拿到白话文都会嫌弃的很,根本不会收,还怎么给你卖?这就好比,在现在发书,你写全篇文言文,谁能看呢?
宋明义这下心里有底了,拿着银钱也不觉得烫手了。
心里想着等他能接活了,就好好挣钱,到时候供大哥和弟弟科举,他现在花家里的钱不白花。
宋恒喝着茶水,眸底露出一丝满意,宋家几个孩子值得花心思教导。
又说了一会话,宋家几人就告辞了,快到中午了,再不走梁家要留饭的。他们来看儿子的,又不是来做客蹭饭的,能不麻烦还是别麻烦人家了。
主要宋恒心里有了定数,没想和梁家多牵扯,自然也不用培养情分。
过了两天,赵家又递了帖子过来,说近几日有空来拜访,问宋家这面的时间合适不合适。宋恒回了帖子,约定了两天后。
要说古代人通讯不方便就是麻烦,约个上门做客的时间都要递帖子来回。
不过也就大户人家和爱讲究的读书人会这样,普通人家还是一样想上门就直接去了,礼数上也就看带什么礼物罢了。
说来,赵家这是第一次上门所以礼数上周全了些,不然一般拜访也不用这么郑重的。
转眼就是赵家人拜访的日子了。
一大早裴玉就让宋老大去买了鱼肉回来,家里还杀了一只鸡,等客人到了就给炖上。
鸡汤在普通人家是待客硬菜,必有的。
“娘,今儿来的客人有什么忌口的吗?咱们要不做清淡点?”吴氏跟着裴玉准备食材,看到婆婆把花椒啥的都检查了一遍,忍不住问了一句。
今儿来的客人可是公爹的朋友,还是同样考了童生的,那可是正经读书人,听丈夫说,哪家的儿子考了第三名,不出差错,秀才没跑的。
裴玉想了想,觉得有点道理,她一心想着弄好吃的,却忘了最基本的问题。
辣味的菜是好吃,但不喜辣的人可不会觉得好吃。这个时候虽然有卖辣椒等调料,但一般人家是不会买的,毕竟贵的很,所以能吃辣的人其实不多。
嗯,还是清淡的好,总不会有人吃不下清淡的菜吧。
“这辣的做一道,就酸辣萝卜丝吧,其它都不放辣了,正常做。”
“唉,儿媳记着了。”吴氏笑着应声,悄悄松了口气,她如今敢开口提话,但也怕着呢。
顾暖静静的跟着没出声,她现阶段要跟着吴氏多学习的。
顾暖年纪小,爹娘又去的早,当媳妇的相关教育是几乎空白的,里面的条条道道也是不懂的,这些都要学。
别看宋家现在只是乡下人家,那也多的是学问,乡下人家有乡下人家的道道。
“行,东西都备好了,午饭你们自己安排着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来找我。”裴玉把东西都备齐了也就没再管。
家里的事情吴氏打理的很好,平常都不用她操心的,就是今天第一次待客,她才认真对待着。
“儿媳会好好操持的。”吴氏开心的应声,婆婆对她是真的信任。
如今管家的大权都快全交给她了,买菜的银钱都按十天给,还有富余的。
她如今走出去,村里的小媳妇们个个都羡慕她,进门两年,一胎生子又得婆母看重,日子过得顺风顺水的,她都觉得自己是前世修大福气了。
老三成亲,三弟妹认亲的时候,婆婆见着族亲就夸她,如今她贤惠孝顺、持家有道的名声都传开了。
年后娘家堂妹到了说亲的年纪,这才三月呢,门槛都快被媒婆踩烂了,吴家女娃的身价又高了。
裴玉点点头,牵起顾暖去了三房,这边好了,小姑娘要去上课的。
早上是读书的课程,还没开始呢。
顾暖手心紧了紧,有点不好意思。明明她是儿媳妇呀,怎么婆婆老把她当小孩子对待,好像把她当小孩养似得。
裴玉还真是把顾暖当孩子养的,年纪太小了,很难当儿媳妇呀!
她使唤吴氏如今都顺嘴顺手,对顾暖还不行。
裴玉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她也在慢慢改变,只把顾暖当儿媳妇教养,没当闺女教。毕竟之前王氏的例子就在那摆着,她不敢再随意了。
她当初对王氏多有包容关爱,后来呢?那孩子眼光浅,心性不足,轻易就落了下乘。
那个时候她真觉得,良心喂了狗。
她自问,宋家对王念娣仁至义尽也足够好,可即使这样,那姑娘还是没把自己当宋家人,稍微有点威胁就为了自身出卖婆家人,算计丈夫。
所以啊,当时宋恒说王氏不能再当儿媳妇的时候,她只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如今她不敢再那样随意了,她已经形成的三观难改,难免容易心生怜悯动恻隐之心。
但她现在已经学会去克制了,以后她都会尽量用理智的一面去看待,不会再感情用事了。
当然,顾暖是个好孩子,懂感恩的。但也要好好教导,该培养,该教的都不能少。
不然孩子以后长歪了她得哭了,她可不想再出一个王氏。
吴氏见婆婆牵着弟妹走了也没觉得不对,婆婆对三弟妹虽然也很慈爱包容,但其实是讲规矩的,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绝不会有。
不像之前二弟妹……呸,她可没有二弟妹!
二叔还没娶亲,没有发妻呢。吴氏懊恼的拍拍嘴,心里头再次谨记了一番,就怕日后祸从口出。
之前公婆就警告过了的,她以后要把王念娣彻底忘记掉才是。如今家里可不一样了,一点错也不能有。
想到这,吴氏不由想到了宋明义的亲事,等公爹考上秀才,二叔娶亲的事也要安排上了吧?到时候找个门当户对的好姑娘还不简单?
公婆肯定会定个好亲事,不可能再让二叔受委屈的。
这么一想,吴氏就有些小激动,三弟妹太小了,不说婆婆不使唤,她也经常拿不出大嫂的架子,总把顾暖当小姑那样对待。
主要顾暖人勤快,做事情不用人叫的,她又不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恶毒大嫂,哪里还特意为难人家的道理。
不过,要是选二弟的亲事,肯定是定大姑娘,到时候她就没什么顾忌了,还能多个帮手。
说来,王念娣也是勤快人,做事仔细从不多话,是个很好的帮手,可惜竟是个拎不清的……
暗叹了一声,吴氏也能明白,这就是没人教导的后果,出嫁从夫的道理都不晓得。
当初王念娣若是能跟家里说,坦白了讲清楚,这事他们能不管?能不处理好?
就婆婆和二叔当时对王念娣的态度,哪怕她坦白了之前的算计,家里也不会怪她,反而这事就过去了,可那姑娘看不清,一心就想着遮掩,到底心思是差了。
吴氏想到这,心里一紧,默默的把亲娘教导的东西捋了一遍,深怕自己没把小姑和弟妹教好,往后出了什么纰漏可要命。
三弟妹倒是不需太在意,往后日子长着呢,有什么纰漏的她能看到,能补救。
可小姑不行啊,小姑再过几年该说亲出嫁了,往后到了婆家万一有事处理不好,那可真是糟了。
想到宋明珠的性子,吴氏默默捏了把汗,这差事不好做呀。可婆婆发话了,她要教全,还得教好。
至于推脱?她是想都不敢想,婆婆明显是没耐心的,自个没心思教,不然还能叫她来?
何况就连她这个长媳,婆婆都没怎么管教呢,还没有公爹教导的多。
想到之前操办亲事时和丈夫被公爹带着教导,心里顿时颤了颤。公爹的教导是极好的,但忒吓人了,还是让丈夫一个人享受吧。
嗯,她是儿媳妇,归婆婆管的。
想着事,进了屋里看到小姑正在和儿子玩,吴氏又不由笑了笑。
“小姑,该上课了,娘和三弟妹已经过去了。”
宋明珠啊了一声,在吴氏揶揄的眼神中默默嘟嘴,小姑娘叹着气吧唧了一口宗哥儿的小脸蛋,然后极度不情愿的下炕穿鞋,一步一个脚印的出了门。
宗哥儿正逗的乐,突然视线里没了人影,啊啊的叫了两声。
吴氏赶紧抱起儿子拍了拍,小家伙一到母亲怀里就安分了,小手抓住衣襟咯咯笑了起来。
吴氏这下可乐了,当即吧唧亲了儿子一口,这小娃娃啊,软乎乎的,谁见了都喜欢。
临近中午的时候,赵家人到了。赵家驾着牛车来的,是他们自个家的牛。
赵家大儿子驾的车,正式拜访带长子是基操,所以啊,长子是不能差的,但凡差一点,都带不出去,会丢面子的。
宋恒和宋明孝在大门口接了人进来,宋明理乖乖记着大哥的吩咐,接过赵家的牛车去栓了。
客人进了堂屋,裴玉带着吴氏端茶水来了,坐着客气了几句,将人介绍了一番,裴玉就带着赵衰的妻子去后院了。
这回来的女眷就赵衰的妻子,应该是没有岁数小能带出门的娃,不然一般会带个小娃。男丁就带了大儿子和三儿子。
女眷挪到后院待客的屋子里聊了,在书房旁边,这边的屋子之前空着,如今被整理出来当待客间用了。带客人去主屋,她不大愿意,那是私人空间。
吴氏端着准备好的糕点茶水来,后头跟着两小丫头。
女客来后院了,家里的女眷要过来见个礼,特别是小辈,不露面不喊人都是没礼数的。
“哎呦,这两小姑娘可真俊俏,我一见就稀罕。”赵梅氏笑呵呵的拍着宋明珠的手,目光里确实有几分喜爱。
宋明珠长得娇俏,笑起来甜甜的,谁见了都能亮眼。
“这调皮的是我闺女,年岁最小,家里人纵着宠。这乖巧的是我三儿媳妇,年纪小了点,年头刚进的门。”裴玉笑着介绍。
其实她知道赵梅氏已经看出来了,不然怎么会就抓着宋明珠的手呢?
两孩子年岁相仿是不错,可宋明珠梳的双丫髻,顾暖的发型是妇人样式的盘叠发髻,区别是很明显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