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寒门婆婆不当诰命(荔枝不甜丶)


等一切就绪,宋长渊作为证婚人准备唱礼了。
“新郎新娘齐登花堂。”
拜堂要先拜先祖。宋明理记着礼仪流程,赶紧站好了,吴氏也扶着顾暖上前站好。
“新郎新娘进香。”
七叔公的长子已经点好了香,递给宋明理后再递给吴氏,由吴氏交给顾暖。
之前和张家的婚事,嫡支的人可没有这么积极,当时各家来的都是后辈,过个面子功夫。如今嫡支长辈皆到,还带着长子长孙,可见重视。
“跪,献香。”
新人跪在蒲团上,齐齐拜下。
起身后,宋老大接过香,插上香炉,这香是敬先祖,也是谢天地。
“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新人三拜,这拜祖宗的礼仪便完成了。
宋长渊笑了笑,继续唱礼:“高堂上坐。”
宋恒和裴玉在才在香案下首正堂的位置坐下,接下来就是耳熟能详的“三拜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新人对拜完成,满堂宾客齐喝。
宋长渊笑眯眯的大声宣布:“礼成!送新人入洞房!”
洞房二字一落下,一堆年轻人当即起哄,吴氏和官媒带着顾暖,宋明理笑嘻嘻的,只觉得开心的不行,拜完堂可以好好玩了。
婚房里,宋明理按捺住想蹦达的心,按照礼仪揭了盖头,结了发。
当初张秋没到结发这一步,盖头掀开,吴氏看到人不对就去找婆婆了。如今宋明理和顾暖这样才算是礼成的,两缕青丝交缠,红绳为系,合于鸳鸯锦。
古代结发是很重要的一个礼仪,“结发夫妻”并不仅仅是指正妻,而是一个男人一生只能有一个的“发妻”。
如若发妻去世之后,想要再娶是不能用“结发”这个仪式的。续弦的正妻地位是不如发妻的,进门祭祖等还要跪拜发妻。
而按照礼制“生同衾,死同穴”的也只有发妻,其它人是没资格的。
礼数完成,官媒说了吉利话,拿了红封,出去吃酒席了。吴氏也不能久呆,拿出托盘上的婚书,让两人按手印。
这婚书还要拿去正堂让亲眷见证。
宋明理立马按了印泥,红红的指腹稳稳的印下指纹。婚书帖子制作的很精良,封面为红,内面是上等黄呈纸,所以指纹很清晰。
顾暖看到婚书有点羞涩,如今她识的字不多,只能勉强认得一些字,虽然知道婚书大概是什么内容,却不解其意。
小姑娘下意识的抬头,看向身旁的少年。
宋明理对顾暖这眼神熟悉,这段日子他经常教顾暖识字,一接到眼神就秒懂。
少年清澈的眸子再度扫向婚书,开口就读,少年语气平缓清朗,似有温和之意。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此,结发为夫妻,恩爱至白首。”
吴氏忍不住笑了一声,她没想到三弟这么“上道”,可比他大哥那木头会哄人。
顾暖唰的脸红了,立马伸手按了手印,小脑袋低着,看都不敢看两人。虽然宋明理念的字她一个都没懂,但她就是从心里觉得羞人。
吴氏笑眯眯的拿着置婚书的托盘出去了,宋明理疑惑的眨眨眼,有点茫然。
好在,没等他问出什么“羞人”的问题,亲眷里的小姑娘就进来看新娘子了。
宋明理也被宋老大带出去了,一会他还要敬酒。虽然宋明理年纪小,但酒量是真的好,明明从来喝酒的人,却偏偏有天分,家里没人担心敬酒的事。
正堂的人还坐在之前的位置,观礼的也没散开。
宋长渊看到吴氏拿着托盘,立马笑着唱礼:“婚书直堂,众亲为证。”
这是上婚书,要按手印了。
宋恒和裴氏先按的手印,然后是证婚人宋长渊,最后是媒人。都按了手印后,这婚书还要绕堂一圈,让观礼的亲眷见证,此后这婚书才收起来。
“开席!”
婚书见证完了,这婚礼就彻底成了。
宋老大在堂屋门口喊了一声,宋老二在大门口放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下,是宾主皆欢的场面。
后院临时搭建的灶台一个个掀开,饭菜迅速上了桌。
席面算中上水平的,菜肴是四素两荤,还有两个汤、一荤一素,主食两种,两道果点,果点是红枣糕和蒸豆包。冬日没水果,不然一般是一种糕点一种水果。
夏日办婚宴的人家有时候还会弄两道果子上来,因为乡下果子不值钱,做糕点的粮食更贵。
席面一共十二道菜,这也是有讲究的,婚宴席面要成双数,六,八,十,十二各有讲究。一般人家最少是八种,但几荤几素没有特别讲究,不过大家都默认双数。
裴家孙媳拿了些吃食来,说了几句话,外头席面开了,小姑娘们也都走了,只剩下宋明珠和宋雨在新房里陪着顾暖。
三个小姑娘,围着桌子吃饭,倒也欢乐。
乡下人家,没有新娘子不能吃饭的讲究,早上忙着待嫁就没吃,中午也不吃,那不是要把人饿坏了吗。
中午的席面吃完,裴家人和宗族里的女眷帮忙打扫战场,妇人们干活利索,一边聊着天,一边做事,完全不耽搁。
桌椅之类的也被男丁们陆续搬回去了,这也算大家具,可没人会马虎,丢了还得费钱再打。
傍晚的时候,宋家院子整整齐齐的,一点凌乱都没有。
席面剩下的食物裴玉都给妇人们带走了,其实也没剩多少。每人也就分一两个饼子或糕点豆包,菜是根本没剩下的。
这年头,百姓家上桌的食物,就没有剩下的时候。
这些吃食还是因为裴玉特地吩咐吴氏多准备的,就是为了这时候分一分,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一天不是,虽然不多,那也是态度。
殊不知这点小福利,就让宋氏族里不少妇人对宋家亲近了几分,往常宋家是游离在外的,哪怕最近融入了不少,那也不是和每家每户都有交情。
可当头的几家人都给面子来帮忙了,他们这些不怎么亲近的宗亲也不能甩脸子偷懒啊,所以刚来的时候其实不少妇人心里是不乐意的。
后来听到有妇人的席面,这些妇人心里才舒服了,如今又拿了点好处,是半分不愉快都没了。
裴玉完全不知道自己受“现代思维”影响的举动,带来了多大的好处,直接消除了宗亲里对宋家的不满微词,只能说善举有善报。
忙乎一天,裴玉洗漱完直接沾枕头就睡,看的宋恒心疼的不行。
今儿宋恒虽然招待男丁也忙,但其实并不是很累,因为宋老大和宋老二在左右伺候着呢,他就负责聊天说话,这些场面,他熟练,一点难度都没有。
可裴玉不行啊,和妇人打交道她应付的多了就觉得心累了,可又不能不应付。而且家里的很多事物还要去看着,免得出错。
吴氏是会做事,可吴氏辈分低,很多妇人都要叫婶婶、奶奶的,她一个晚辈,不敢吱声的,有事还是要来找裴玉。这也导致,裴玉几乎一整天都在走动,都在和各家妇人打交道。
以前原主不熟悉的宗亲,不认识的媳妇子,如今她全混了个熟悉,以后见到人,能直接叫出名,还能想起是哪家媳妇,和自家有啥亲缘的的那种熟悉,这可不累的慌吗。
精力、脑力、体力全透支了。
宋恒默默的给媳妇按摩腿,虽然裴玉有空都会练功,但他也怕透支的厉害了,明儿媳妇会肌肉酸痛。
嗯,肌肉酸痛这词,媳妇教的。
按摩完,宋恒抱着人亲了亲,心里决定一定要把长子长媳教导好了,不管宴席家务都不用媳妇操劳的那种。
这会也只能说宋恒天真了,毕竟上辈子没老婆,当光棍的老男人,完全不懂妇人相处的那套。
三房那边,宋明理洗簌回来,看着坐炕上的小姑娘,有点懵。
他往常有抱安安一起睡过,可没有抱暖暖一起睡啊!而且暖暖比安安大,也没有安安那样肉,估计抱着不好睡,毕竟四弟抱起来就很咯人,暖暖可比四弟还瘦呐……
可大伙说了,媳妇要抱着睡才香,暖暖是他媳妇了,他以后要抱着媳妇睡的,不然睡不香可怎么办?
想了想,宋明理不纠结了,开心的脱了外衣就上炕。
顾暖吓的缩了缩,然后又不敢动了。她知道自己还小,也知道宋明理什么都不懂,可她就是,就是,怂。
最后怂怂的小姑娘还是被心无杂念且“委屈自己”的少年抱住了,顾暖直接变顾僵,整个人都僵硬住了,动也不敢动的。
哪怕心里使劲念叨着“和弟弟一样”。她也没办法真的把这个少年当弟弟,她没有像哄弟弟那样伸手拍他的背,哄他睡觉。
反而自己还被哄了。
是的,宋明理特别有“哥哥的担当”,察觉小姑娘身子僵住的时候,就很顺手的给她拍背,摸头,像哄小承安一样的哄她睡觉。
最后顾暖是怎么睡着的,她也不知道,她只记得,模糊间,是少年轻轻的在哄她,昏沉的时候听到很温柔的一声“乖。”
第二天一早,早饭是顾暖一个人做的,没人帮忙,这是习俗,新媳妇进门第一顿,要亲自做。
虽然他们都吃过不少了,但大家还是很给面子的期待着,因为顾暖的厨艺在日渐精益啊。

第112章 敬茶认亲(前一章章节数错了!)
家里是娘做的饭菜最好吃,但他们不敢要娘天天下厨呀!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娘的亲传弟子了。
顾暖看到宋家人有点不好意思,明明之前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接触见面,可今天她就是觉得哪里都别扭,特别是大家的神色,让她总觉得有点害羞。
早饭做好了,还没上桌,因为要先敬茶,这媳妇茶也是有讲究的。
顾暖已经备好了热水茶杯,杯子里都撒好了茶叶,乡下人家喝茶直接泡就成,一般也不喝这贵重东西。
待夫妻俩进门,一家子人也都齐了。
宋明理也晓得第二天要敬茶,该学的东西,宋老大是一点没遗漏,就怕没教好弟弟,被爹秋后算账。
裴玉笑看着一家子人,“见面礼都备好了?”新妇茶要喝,这改口礼也不能少。
“备好了,娘,快坐,我可就等着暖丫头一声大嫂呢。”吴氏笑着接话,上前扶着裴玉姿态有几分亲昵。
这分亲昵倒不是装的,如今相处久了,吴氏这样玲珑的人自然对裴玉的性子摸透了一些,知道该什么时候做长媳,什么时候可以做亲昵的后辈。
如今婆媳相处的越来越融洽了,自然也比之前亲近许多,吴氏现在差不多把裴玉当半个娘了。
“娘,娘快坐,爹爹你快点,我要改口叫嫂嫂!”宋明珠也凑上来催促。
小姑娘转头拉着宋恒的手扯着,宋恒偏就慢了点步子,逗闺女也是种乐趣嘛。
宋明珠机灵着呢,知道爹是故意的,皱了皱鼻子也不气,反而越发使劲。如今坚持练武,小姑娘的力气见涨了很多。
宋恒被她这股子倔气弄笑了,抬手摸了摸她的头,抱起小姑娘的双臂快走了几步,到案几前才放下,然后转身一坐,又是个“道貌岸然”的正经模样。
宋明珠嘻嘻笑着,还吐了吐舌头,如今这孩子被安排了课业,却也被夫妻俩宠着。明明每日都在读书学礼练功刺绣,这性子却半点没改,反而越发调皮鬼灵。
宋明智默默看着,偶尔跟着妹妹的笑声弯了弯唇角。
宋明理看爹娘坐好下了,着急的牵着顾暖就跪下了,幸好昨日蒲团没收,还在堂前放着。
宋老大无奈的拿着托盘过来,上面是刚泡的茶水,顾暖见夫妻俩进门就赶紧把茶泡了。
宋明理立马接过托盘,双手往前举着,“爹娘喝茶。”
宋恒和裴玉抬起茶杯,浅浅喝了一口,红封入盘,教导也紧随入耳。
“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如今你已成亲,有了自己的妻子,往后更要多学,谨记慎言慎行,再不能如孩童随性,可懂?”
宋明理抬头看着爹,委屈的抿了抿唇:“孩儿一定谨记。”
宋恒嗯了一声,也没多说。
裴玉笑着放下红封,“娘的乖儿子长大了,以后就是大人了,一定会孝顺父母,关爱手足,爱护妻子,对不对?”
少年的沮丧瞬间消散,眸子亮晶晶的用力点头:“会!娘,孩儿会做到的。”
“好,娘相信你能做到。”裴玉笑着应下,给了宋明理足够的认同。
宋明理放下手中高举的托盘,笑的明朗。
顾暖紧了紧手心,接过吴氏递过来的托盘,坚定的高高举起:“爹娘请喝茶。”
夫妻俩立马拿起茶杯喝了,这木托这重的很。这一声爹娘出口,此后便不一样了。
宋恒放下红封,面色缓和,“和明理好好过日子,有宋家在,便无人敢欺你。”
顾暖突然心头一紧,立刻低头应声:“是,儿媳谨记。”
虽然公爹语气很平和,但她就是觉得胆颤心惊的。来不及仔细想,托盘上细微的声响拉回了她的思绪。
裴玉依旧是夸夸群主,笑容温和的看着顾暖:“好孩子,你一向聪慧懂事,娘相信你会把日子过好的,往后明理就要托你多费心了。娘保证,只要有娘在一日,这臭小子绝不敢欺负你。”
顾暖听到这,再次愣住了,她突然明白过来了。
公婆是担心她日后会不安于室,毕竟,她的年纪还小,相公的情况也于常人不同。她倒是没觉得羞愤难堪,其中原因她知晓,也明白。
她一心只想着好好做宋家的儿媳妇,报答宋家恩情,自然不能让公婆担心不安。
“娘,我……”宋明理没等顾暖说话就出声了,他才不会欺负暖暖呢!
裴玉看了他一眼,少年立马垂了眸子,不敢吭声了。
顾暖立马应声:“儿媳年幼,还有许多不懂,日后必定认真学习为妇之道,万事以相公为先。”
她不会忘记宋家对她的恩情,也绝不会做出恩将仇报的事情。当初求宋家的时候,是她说了要当童养媳,要照顾宋明理一生的。
不说宋明理一直对她很好,就是让她一辈子守寡,她都认,这是她做的选择。
“好了,快起来,快泡上认亲茶,这一个个的可都等不及了呢。”裴玉知道顾暖是个聪明知恩的,所以也没说太多,稍稍提点就行。
宋恒对顾暖的态度也是满意的,这孩子是真心的,没有半分歪心思,这样的值得他们费心培养。
是的,宋恒和裴玉是打算培养顾暖的,因为宋明理情况特殊,再怎么培养也难担大任,这三房,只能靠顾暖了。
这也是夫妻俩为何这般重视两人的婚礼,给顾暖所有体面的原因,不出意外的话,顾暖是要撑起三房的。
宋明理一听这话,立马拉起顾暖,接过她的托盘往旁边一放,完全不在意红封,里面可是有银子的。
顾暖也没伸手去拿,转身把一早洗好的茶杯都泡上了茶水。
新媳妇认人,要递茶的。
宋老大和吴氏第一个认,接了弟妹的茶,喊了弟妹,给了见面礼。这见面礼是夫妻送一份,但却是吴氏准备的。
“嫂子也没什么长处,就这绣活还拿的出手,这对夫妻鞋,你收着,大哥大嫂祝你们夫妻同心,夫唱妇随。”
(注:夫唱妇随出自《关尹子•三极》。这则成语原谓妻子唯夫命是从,处处顺从丈夫,比喻夫妇相处和睦融洽。)
顾暖脸蛋红了红,接过鞋子道谢:“多谢大哥大嫂。”
两双布鞋确实是夫妻款的,女子的是浅绿面,男子的暗红面。样式统一,绣的花纹也一样,看着十分精致灵巧。
原先是没有夫妻鞋这种分类的,过年的时候县里和镇里的成衣铺子一时之间都在打这个招牌,很快就风靡全县,去办年货回来的村民就没有不知道的。
吴氏也见过铺子里的夫妻鞋,她有功底在,看了一遍也就知道要点了,回来还亲自做了几双。
第一双自然是给裴玉和宋恒的,裴玉自然喜欢,那鞋面上的绣花纹路,可是一针一线绣的,穿着也十分合脚舒适。
吴氏的绣艺是真的好,鞋子看着就赏心悦目,手工的物件真的就有一股韵味,是机器制作不出来的。
宋恒也满意,那鞋不仅好看还特别合脚,穿着比铺子里买的要舒服不少,就算不为这些,就为这鞋的称呼和寓意,就是不合脚他也能欢喜的收起来。
有了这夫妻鞋,也就不用避讳了,平常嫂子做鞋子给小叔子可不行。如今做见面礼送给夫妻俩倒是完全没问题,不是单独送就不算逾越违背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