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极光之意(飘荡墨尔本)


现在的小姑娘啊,做美甲的时候,怎么不背背成语就知道刷手机……
人心不古,户枢不蠹……
啊哟诶,这都想的是什么呢?
聂广义心情复杂:
【我刚刚在干嘛来的?】
【哦,对,刚刚在上演成语串烧表白大法。】
【这表白是被接收了,还是没有?】
【刚刚说明知故问的时候,是陈述的语气还是反问的语气?】
【姑娘有没有准备要回应一下。】
【真讨厌。厌讨真。】
【为什么先是聂教授要求借一步说话,后有最多只能打59分的小姑娘问洗手间的路。】
【什么?59分怎么可能是记错了,一个连女厕所都不知道在哪儿的小女孩,怎么配得上及格线?】
聂广义的心情过于复杂,以至于小女孩的背影都消失成点了,还在向卫生间的方向朝圣。
梦心之的心情也有些复杂:
【原来聂先生这么需要被表扬的吗?】
【一个小姑娘的随口夸赞,都能让他念念不忘。】
【还是说,念念不忘的其实是这个小姑娘?】
【我一个就知道明知故问的人,为什么要管聂先生念念不忘的到底是什么?】
梦心之的心情过于复杂,以至于她都没发现,是什么时候给自己加了一个定义——明知故问的人。
“我小的时候,我爸整天把各种成语打混了让我背,成语速背在我们家就和绕口令似的。我们一口气背四十个带红的,四十个带绿的成语……这个世界有了我,根本就不再需要成语词典。”
果不其然,聂广义的表白,最多都只有七秒的记忆。
既然聂先生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表白一类的行为,梦心之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上纲上线。
这样也挺好的,大家都不尴尬。
身为不让人尴尬星球的代言人,梦心之笑着回应道:“那既有红又有绿的成语呢?”
“这个啊,姑娘要正着背还是反着背啊?”
广义大少用了一个小小的心机,正常有人听说能反着背,肯定是想见识一下的。
这样一来,他的孔雀羽毛就又可以拿出来晒一晒了。
“当然是正着背啊。”梦心之浅笑盈盈,“聂先生反着背我也听不懂啊,而且已经必须带红绿两个字了,那也没有多少可以背的。”
“怎么会?大红大绿、面红面绿、露红烟绿、花红柳绿、桃红柳绿、披红挂绿、砌红堆绿。再有就是像咱们这样的红男绿女。”
“聂先生,红男绿女是说青年男女……”
“停停停停停,姑娘该不会想拿我的年龄说事吧?再过十年,等我建筑的奖项拿腻了去写网络小说,也还是拿矛盾新人奖,你知道新人奖得奖的标准是什么吗?【全国范围内45周岁及以下的、创作成绩优异的青年作家、评论家】。矛盾这么重要的文学奖都告诉我们,青年的定义是45岁,我这才刚刚三十出头,我和你站在一起,怎么就不能是青年男女了?”

第159章 环保回收
“聂先生,我刚刚话还没有说完,红男绿女,说的是青年男女穿的花花绿绿,我今天一身白,你今天一身黑,和红男绿女怎么都还是有差别的。”
聂广义又被刺激到了。
他不就是穿了一套黑色西装搭配黑色衬衫黑色领带和黑色皮鞋吗?
怎么一个一个地拿他西服说事呢?
西服又不是媳妇。
是熨烫得太好了让褶皱记仇,还是剪裁得太好让身材创收。
多大点事儿啊?
就一年四季都穿西服怎么了?
既不怕冷,也不怕热,这是多好的身体?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只有天才才能懂?
果然啊,身为天才,注定是孤独的,哪怕偷偷穿上秋裤……
算了,还是不要用那么多专属于天才的思维了。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就是能解决不同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现在。
何不来个一笑了之?
不行不行,心仪的小姑娘,还有大舅哥虎视眈眈,怎么都得正面回应一下。
那就来个避重就轻好了。
“想要俏一身孝,姑娘今天这一身,可真真是相当之俊俏。”聂广义用手比划了一下,眼睛里面满是赞赏。
天才的真诚可不是随随便便释放的。
有的放矢、见兔放鹰、对症下药、一针见血、一击即中、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怎么都说教上了?
拜托了,大脑,最后一个成语麻烦环保回收一下。
梦心之已经开始有点习惯聂广义跳脱且神奇的脑回路。
简简单单,笑容淡淡,礼貌而不是客套地回了一句:“谢谢。”
【谢谢!姑娘竟然和我说谢谢。】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天才的恋爱攻略,从出身就直接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聂天才再加再励,更加真诚地剖白自己的内心:“姑娘这笑,梨涡微现,春风拂面,任谁看了都眉舒目展,可真真是微微一笑很倾城。”
梦心之冁然,带着上扬的嘴角,出声问道:“聂先生能正常一点说话吗?”
“正常一点?”聂广义郑重其事地询问:“一点是哪一点?是上面的那一点,还是下面的那一点?”
“什么?”梦心之没听明白。
“这还用问吗?姑娘该不会是想歪了吧。我这么正直的一个人,姑娘可不兴把那些龌蹉的思想,强加于我的身上。”
“聂先生,《洛神赋图》在哪里修复?”
这个问题一出,广义大少就焉了。
说了这么多,用了这么多的成语,姑娘该不会也和小姑娘一样,当他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吧?
这不行,必须得让姑娘改观。
“姑娘难道不想先去看看王羲之存世的唯一真迹?”
“《万岁通天帖》现在可以看?我没有看到有展出通告啊。”
“老丈人,啊……不对,公公,啊……也不对,聂教授人都来了,要是连个《万岁通天帖》都不能让媳……呃……姑娘看到,那他来干什么?我改明儿就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去。”
“聂先生,你怎么能……”
梦心之的【这么说话】四个字还没有来得及说出口,聂广义就接话:“这么厉害是吧?小意思,欧阳询四件存世的墨宝里面有两件也在辽博,姑娘要不要一起观摩?”
没想到还有一章吧,哈哈

第160章 谦谦有礼
“《仲尼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可以一起看吗?之前辽博办《中国古代书法展》的时候,还分了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展出了这两幅作品。”梦心之有点激动:“我之前在故宫看过陈镛藏本的欧阳询《虞恭公碑》,是【楷圣】欧阳询最后一幅楷书作品。”
“姑娘刚刚这句话,稍微有那么一点不严谨。”聂广义把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举到自己的右眼边上,做了一个很细小的示意:“不像是从一个博物馆专业的绩优生嘴里说出来的。”
“聂先生指的是哪个地方?”涉及到专业,梦心之还是挺喜欢聂广义这种直来直去的表达。
“《虞恭公碑》是欧阳询在八十三岁的时候创作的,只能说是已经发现的作品里面最晚的一幅楷书,毕竟他老人家一口气活到了八十五岁,有空没空就会动动笔。”
“确实。楷圣欧阳询的一生到底有过多少书法作品,我们已无从知晓。”梦心之表示了赞同。
“没错。欧阳询仍然流传于世的真迹一共有四幅,两幅在辽博,两幅在故宫。是不是辽博在中国古代书法收藏上还是比较之丰富,要不然也没办法在某些分类上,和故宫分庭抗礼。”
“是的。有点可惜的是,辽博的《仲尼梦奠帖》和《行书千字文》,都是欧阳询的行书。但欧阳询真正的成就,是在楷书。”梦心之点头赞同完了,紧接着又开始遗憾。
“姑娘所言极是,欧阳询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号称楷书第一人,他的作品被誉为【楷书极则】。”
赞同来赞同去的。
现场的氛围融洽得简直不像有聂广义这号尴尬星球的主宰者。
聂天勤找宗极单聊,除了要把出柜的玩笑解释清楚,还想给儿子说项。
倒是没有想过,会从宗极那里听到那么劲爆的一个消息。
既然都已经是一家人了,哥哥就是哥哥,妹妹就是妹妹,哪怕没有血缘关系,也一样是好好的一家人。
如果重组家庭就不算兄弟姐妹,难道被领养的随时可以不认自己的养父母吗?
或许是年龄的问题,聂天勤完全接受不了,明明在同一个户口本上,却说没有血缘关系,可以结为夫妻。
最关键是这两兄妹从小到大的……
他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儿子,哪里会有什么胜算?
聂天勤怀着复杂的心情,回来和儿子汇合。
身为老爹,没能在儿子刚刚成年的时候,给予陪伴就算了,竟然还没办法在儿子成家的路上,发挥点余热。
这样的事实,让聂教授感到沮丧。
可他也深知,爱情这条路,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走。
为了成家而成家,或者为了小孩儿成家,都是和爱情本身背道而驰的,却偏偏是这个世上,大部分人的选择。
或者,说成【没有选择】,会更合适一些。
忧心忡忡的聂教授,倒是完全没有想过,宗极被他叫走简短地单聊之后,回过头来就看到儿子和梦姑娘竟然聊得不亦乐乎,就差直接抵掌而谈了。
“姑娘为什么会选择文物和博物馆专业?”聂广义谦谦有礼地发问,颇有些绅士风度。
“因为爸爸。”
“所以,这不是你自己选的专业,是你爸爸逼你选的?”聂广义稍微有点震惊,同时也感到有些高兴:“那姑娘和我,还是同病相怜呢。”
“不是的,是因为从上小学开始,爸爸就经常带我去全国还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在一次次的旅游和博物馆参观的过程里面,我慢慢就对文物和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爸爸第一次带我出省,来的就是辽博,我也是在那个时候,看到的《洛神赋图》。”
“所以,姑娘刚上小学,就梦到甑夫人的爱而不得了?”
“没有呢,我小的时候,只觉得【洛神姐姐】的舞跳得真好,然后就想着,我也要学跳舞,那个时候,没有什么爱而不得,甚至也没有具象的【极光之意】。”
“是这样啊。”聂广义顿了顿,“姑娘的意思是,你第一次到辽博,是在我们第一次相遇之前对吗?”
“第一次相遇?”
“对啊,卢浮宫见证了我们的相遇,缘之所起,心之所向,只一眼,就注定了我们……”
“聂先生,我们在卢浮宫应该没有打过照面吧?”
“那可不一定,我们很有可能,在那年那月的那一天,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有过面对面或者擦肩而过,要是没有点命定的因素,我又怎么可能会捡到姑娘的画,进而激发了创作【极光在意】的灵感。你知道吗,姑娘,你可能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这,性别有点不合吧?”
“灵魂是不分性别的,如果我们,我和你,我们俩,没有特别的缘分,又怎么可能在不同的时空,创造出一模一样的作品。”
“我没有创作,我只是梦到的。”
“那这就更有意思了啊!姑娘难道不觉得,这是很特别的缘分吗?正常情况下,谁会把一张从地上捡来小孩子的涂鸦存那么久啊?我要是早早就扔掉了,就永远不可能知道我和姑娘曾经的缘分了。我们肯定不止这么多缘分的。”
梦心之在聂广义一口一个【缘分】的聊天中,发出了自己的疑问:“我记得没错的话,在确认了极光之源是被聂先生捡走的第二天,聂先生就把我拉黑了。”
“你记错了。”聂广义底气十足地回应:“你在罗马待都不止一天,我怎么可能第二天就拉黑?最快也得是第三天,你说是不是?姑娘啊,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像我这么……”
聂广义正常了没两分钟,就又开始原形毕露。
聂天勤在一旁听得血压都上来了,出声帮忙解围:“小梦姑娘觉得文物和博物馆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是通过文物,靠近并且了解历史人物。辽博的很多真迹,都会给我这种感觉,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会有一种和历史人物跨时空沟通的感觉。”
“小梦姑娘能不能具体说一下跨时空沟通是什么感觉?”
不能让儿子孤独终老的信念,支撑着这个老父亲把话题带回正确的轨道。
也亏得他是个大学教授,提问学生什么的,早就已经根植在他的生活之中。

第161章 挺身而出
“具体的我也不太好形容。主要是一种感觉。”梦心之看到宗极,就赶紧凑了过去,直接挽着胳膊,浅笑盈盈地说:“爸爸帮忙解释一下吧,我第一次来辽博可是爸爸带我来的。”
“那阿心记得你第一次来,看的是什么展吗?”
“我们那时候看的,应该是古代书法、绘画和缂丝刺绣的联合展,对吧?”
“阿心记性真好。”
“我其实是忘了的,那时候还那么小嘛,因为爸爸有时候会忆往昔,慢慢地我也就能拼凑出小时候的记忆了。”
“嗯,我们那次看的专题展览,一共展出了41件/组的书法作品,以时间为顺序,始于先秦,以清代的书法作品结束,展示了我国古代书法的变迁轨迹,很多真迹都是存世孤品,辽博在这方面的收藏,还是非常丰富的。”
“是的爸爸,我刚刚还和聂先生,讨论过了王羲之存世的唯一真迹和欧阳询的两幅行书。”
“辽博数得上号的书法真迹,可不仅仅只有王羲之和欧阳询的。我们上次来看还到了很多稀世真迹。阿心还有印象吗?”
“我想想啊,我那会儿是不是刚刚背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对,【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那会儿是不是还不到七岁?”
“所以,我是因为在辽博看了《过零丁洋》才那么早开始背的?”
“阿心把顺序记反了。辽博确实有文天祥的真迹,但不是《过零丁洋》,而是一幅草书作品《木鸡集序》。”
“是这样吗?那我怎么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话。”
“什么话?”
“爸爸,你等我回忆一下那个画面啊,我是不是说,【哇,这是文天祥写的字啊,还是第一次和课本里的历史人物这么近,好像能看到文天祥在写信。】”
“不对,如果是文天祥的话,你为什么会说写信呢?是不是应该说写诗?”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梦心之想了想:“好像确实也没有说写信,那我当时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难道是我记错了?我是在梦里说过这样的话,不是在现实里?”
宗极看着自己的大闺女,“没记错,你只是名字搞错了,你把文天祥改成陆游就对了,而且不是课本是课外书,你那时候都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课本里面可没有《过零丁洋》这么复杂的诗。阿心试着往家书的方向想一想。”
“家书?”梦心之一时没有头绪,“爸爸你等一下,我再想一想。”
“好的,阿心慢慢想,要是没想起来,爸爸再提醒你。”
“陆游……家书……”梦心之努力回忆,“我那时候是先背了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然后又在辽博看到陆游的行书真迹《自书诗》,最后才说了那段话,是不是?”
“没错!是不是一下子,零星的记忆就拼凑起来了?”
“是的爸爸,我现在觉得小时候第一次来辽博的画面,都一幕一幕地从我的眼前划过。”
“那看来爸爸没有白白带来,你妈妈还说,这么小,哪里会记得。”
“还是爸爸最好。”梦心之往宗极的身上靠了靠。
这对父女的相处,向来都是异常融洽的。
这样的融洽,在聂天勤的眼睛里看着,就只剩下了异常。
如果哥哥宗光因为没有血缘就能喜欢梦心之,那要这么枉顾伦理的话,这对父女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女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往爸爸身上腻歪,真的没事吗?
广义从七岁开始,就不这么往他身上歪了吧?
卧如弓,立如松,坐如钟这可都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是广义从小就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
怎么到了女孩子身上,都二十多了,还能往爸爸身上蹭?
聂天勤心里酸的不行,偏偏他自己还没有反应过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