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金玉满庭)


嬴政感觉自己被堵了一下。
“你只想种地?”嬴政都无奈笑了。
嬴政看着自己眼前的赵不息,五官很像他,唯一和他不像的,就是眼睛,嬴政的眼睛是标准的丹凤眼,狭长而眼白多,按理说这样的眼睛应当是一双多情目,可生带嬴政脸上却只有冷意,赵不息则不一样,赵不息有一双圆滚滚的杏眸,眼角还微微下垂,看人的时候总是带着七分的无辜和天真。
赵不息刚刚是被嬴政派去的侍卫从地里揪出来的,现在裙角上还粘着许多泥巴,仔细看指甲缝里的泥巴也还没有洗干净,活脱脱一派小泥猴子模样。
看着自己眼前的小泥猴子女儿,嬴政也忍不住想,赵不息其实也不太像他。
嬴政更愿意高坐在高高的王位之上俯视着天下人,除了嬴政被迫留在赵国当质子的那段时间他要和那些愚蠢的普通人混在一起,掌权以后的嬴政很少愿意低头去看天下人,他喜欢自己万人之上的孤独感。而赵不息总是更愿意和黔首待在一起,无论是先前黑石子时候还是如今的大秦公主时候,赵不息都喜欢和黔首混在一起,在路上看到哪个黔首遇到事情都想着去帮一把。
嬴政不理解赵不息的心思,不过赵不息其他的地方都很好,这一点小爱好在嬴政看来不算是什么大缺点。
“既然你想跟着治粟内史,那就去跟着他学个一年半载也可以。”嬴政允许了赵不息的请求。
尽管嬴政私心里还是更愿意让赵不息多跟着李斯学习一段时间。秦朝有三公九卿,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其中丞相和太尉,一辅助帝王处理政务,一掌管军政。
只是秦朝并没有太尉罢了,秦朝的军政一体,太尉的职权实际上是由嬴政亲自执掌的,李斯先前担任的廷尉也只是九卿之一。
嬴政沉思了一下,治粟内史……在九卿之中也算不上什么重要的官职。
“你每三日再去一趟太尉府,尉缭在那担任属官,百越那边的军报会通过太尉府给朕呈上来,你可以看一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尉缭。”
竟然还有意外收获!赵不息顿时眼睛一亮。
她打算跟着治粟内史的原因,就是因为治粟内史负责天下谷粮,而粮食又和人口户籍这些东西息息相关。历史上的刘邦打下来咸阳之后,萧何就没有管金银财宝而是先去抢了秦储藏的户籍册子,赵不息就是奔着户籍册子去的。
可没想到她爹竟然愿意把军报也给她看一看。
赵不息顿时喜笑颜开的一把抱住了嬴政的胳膊:“父皇英明!”
嬴政狠狠地磨了磨牙,怒道:“把你的小脏爪子从朕身上拿开。”
别以为说两句好话,他就看不见这逆女指甲缝里的泥巴了!
赵不息哼哼唧唧,心想她爹一点儿都不知道要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泥巴怎么了,没有泥巴哪来的粮食?再说了,这些老头老太太的孩子都是死在和匈奴的战场上保国卫家死的,自己身为大秦公主看到了帮一把手也应该嘛。
而且那几回他们遇到刺杀的时候她爹不也一点洁癖都没有的往土里滚。
趁着嬴政背对她,赵不息又偷偷往嬴政的袖角狠狠的摸了几把。
虽然看不见但是的确能感受到背后有东西在拉自己衣袖的嬴政:“……”
他忽然觉得秦廷尉大牢里面倒还能给这逆女空出来个位置让她进去体验个一年半载的。
好在赵不息已经凭借自己小动物的直觉察觉到了嬴政周遭散发的黑气,随意找了个借口就一溜烟跑走了。
只留下嬴政看着自己玄黑龙袍上印着的几个泥指印。气得嬴政下定决心下次见到这逆女的时候,一定把她丢进大牢里让她去体验一下廷尉大牢生活。
公主府中已经由一个远道而来的人在这里等待赵不息了。
看到赵不息走过来,身材已经圆润了许多的刘邦脸上的笑容十分热情,还夹杂着一丝拘束。
在听到自己跟着的主君竟然是大秦公主的时候,刘邦也不禁感慨了一下自己的好运气。
当然紧接着他就联想到了,既然赵不息是公主那当初在沛县跟着赵不息的那个男人是始皇帝……顺便想到了自己私底下偷偷骂过几次嬴政。
主要是嬴政总是摆着一张看不起所有人的臭脸,刘邦这种交际花性格都几次想和嬴政搭话碰了钉子,碰了钉子的刘邦自然就和自己的兄弟们私底下议论过嬴政总是摆着这么一张看不起所有人的臭脸,在社会上肯定混得很差。
当然在知道了嬴政的身份之后刘邦就恍然大悟了。
哎呀,瞧瞧始皇帝那张俾睨众生的脸,大丈夫当如是呀!!

第186章
好在赵不息对刘邦的态度还一如既往的亲近,两个人又都是自来熟的性格,几句之后二人之间的生疏就消失不见了。
刘邦这次是从齐地送咸鱼来咸阳的,押送了十万斤咸鱼,赵不息打算将其中五万斤随着军粮一起送到百越去。
秦朝的盐很贵,虽然秦朝廷有给军队配备的盐,可那些盐顶多也就只能让将士不生病,远远达不到足够的标准。
此外,赵不息将刘邦调到咸阳还有一件事情。
“我给你安排个官职,你去做咸阳宫宫门的守将副将如何?”赵不息笑吟吟看着刘邦。
咸阳宫宫门正将赵不息还不太好打草惊蛇插手,可借着自己老师尉缭和王家的势力,赵不息想安排一个守门的副将还是可以安插进去的。
在隋炀帝杨广之前,宫门的守卫都不太森严。咸阳宫宫门的守卫甚至还没有嬴政咸阳殿的守卫森严,赵不息还偷偷问过她爹,为什么宫门守卫那么松懈,她爹说若是被敌人攻破城门打到了咸阳宫那守宫门的守卫再森严又有什么用,还不是注定国破家亡。
赵不息其实很想告诉嬴政,敌人不一定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有的人进攻皇宫不是为了让你国破家亡,只是想提前坐坐你屁股下面那把椅子……当然为了自己的以后,赵不息还是默默咽下了这番话。
挺好的,她爹不注重宫门安全对她挺好的。
“当然,也不是让你一直守宫门,等过段时间我就给你调一个好位置,在你守宫门的这段时间你只要发挥你的长处就好了。”
刘邦重复了一遍:“我的长处?”
“交朋友?”刘邦试探问。
赵不息点点头:“对,交朋友。”
刘邦半眯了一下眼,脑中闪过无数的猜测。让他去和守宫门的门将交朋友,这是为了什么?
刘邦的第六感告诉他赵不息在图谋大事。
不过……
“主君放心,论起交朋友的本事,我刘季说第二还没人敢说第一!”刘邦拍着胸脯保证。
富贵险中求,若是没有危险,那何来他刘季的富贵呢?
赵不息笑了笑,她知道刘邦会答应的。
刘邦文比不上萧何张良武比不上韩信樊哙,可他有一颗虽然贪生怕死但是每次都敢再冒险从不服输的心。
所以在原来的沛公不敢冒险造反的时候,萧何曹参也不愿意做出头鸟,就推举刘邦,刘邦知道有风险,依然欣然接受。所以哪怕一次次被项羽打得一败涂地,可刘邦依然一次次爬起来接着找机会,哪怕他面对的是比他强大百倍的霸王。
刘邦也笑了。
他知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在赵不息一众人才济济的门客之中泯然众人。可他刘季也有大志向啊,他怎么甘心看着赵不息这条通天大道就在眼前自己却爬不上去呢。
刘邦知道自己跟着赵不息有风险,可没风险的好事也轮不到他啊。
大丈夫当如是也,他刘季就算当不了始皇帝那样的大丈夫,可他起码也得当一个半大的丈夫吧。
起码也得让他那个总夸他二哥种地比他强的老父看看他刘季的能耐啊。
安排好了刘邦之后,赵不息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丞相天团去秦内仓找秦朝如今的治粟内史贾孙了。
这一次赵不息把张良也带上了,先前在李斯手底下干活的时候没带张良是因为张良颇为崇拜韩非,而韩非和李斯又有着杀身之仇。
这次赵不息带上了自己的四位大才,左边是范增萧何,右边是张良张苍。
至于陈平,陈平靠着自己顶尖的为官情商在朝廷之中混得风生水起,赵不息有意淡化他和自己之间的关系。
毕竟整个咸阳朝廷之中知道陈平和她有关系的也就嬴政一人,可嬴政天天忙着处理国家大事都没时间,难道还会特意把文武百官叫过来指着陈平说“这小子是赵不息那逆女的人,你们小心着他点,有什么消息都别让他知道”吗。
陈平现在在秦朝廷之中的身份是陈长的犹子,进来正和秦朝廷中的道家大臣走的比较近。
秦朝廷中也是有学习黄老之学的臣子的,只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不对付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法家恨不得连黔首每顿饭吃几口都给黔首规定好,道家则奉行无为而治,在如今法家思想治国的秦朝道家自然混不太开了。
再加上道家和儒家还不一样,被法家压了一头儒家的弟子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和法家争夺话语权,而道家被法家打压,道家的弟子们则都选择原地躺下,问就是不是我们没有法家厉害,只是我们选择顺其自然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法家还是儒家的大臣都和道家大臣的关系不错——说话总是温声细语,不急不躁还不争权夺利的同僚谁不喜欢啊?
再将陈平归为农家和道家弟子之后,陈平的升官之旅一帆风顺,而且探听消息也十分方便,总有一些道家的同僚拉着他一起背后偷偷聊各家大臣的闲话。
谁家的女儿嫁给了谁家的儿子,谁家的儿子是个败家子,谁家的老父老母还追着四十岁的儿子揍……赵不息从陈平那里吃瓜吃得很快乐。
至于陈平在黑石学堂教学则完全不成问题,因为黑石学堂的规模日渐扩大,赵不息从朝廷中请了好多为官有道的大臣来给做讲座,陈平混在这些大臣里一点都不显眼,其他人也只认为陈平和其他大臣一样是被赵不息的高薪雇佣的。
再加上陈平又善于伪装,工于心计,秦朝堂中如今竟然没有一个人把陈平和赵不息联系在一起。赵不息也乐得埋一个暗子。
反正四个丞相之才也已经够自己用了。
赵不息左青龙右白虎……啊不,是左边跟着萧何范增,右面跟着张良张苍,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治粟内史贾孙。
贾孙是一位看起来和陈长年纪差不多的人,也是农家弟子,对赵不息一行人的态度颇为友好。
“不知公主想要做哪一类的职务呢。”贾孙捻着长须慢悠悠道。
他对赵不息的印象很好,嬴政不赞成赵不息整日蹲在地里,可农家人却很认同这位公主的做法,加上赵不息领头弄出来的杂交小麦对农家影响深厚,农家虽然不像墨家那样有等级森严的巨子制度,可大部分农家弟子对赵不息还是颇为尊敬的。
能让黔首吃饱饭的人农家弟子都愿意尊敬她。
“臣下设有属官太仓令、太仓丞、平准令、平准丞。分别掌管国库、粮库和负责平稳都城和诸郡的物价。若是到了农忙和税收季节还会有特意增添的农官和计数官,只是现如今已经过去了农忙时节,农官们也就都回少府去了。”
赵不息琢磨了一下,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我想担任平准丞。”
这些属官并不只有一个,而是一群人的职位称呼。
赵不息既然想干那贾孙也没有反对,只是好心提醒了赵不息一句:“平准丞要负责平稳各郡的物价,事务在臣下属诸官之中最为忙碌。”
“没事,我带着门客来的!”赵不息对着贾孙灿烂一笑。
贾孙神色微妙的打量了一圈赵不息身后的四人。
一个老头,看着年纪比他都大;一个瘦瘦弱弱的文弱书生,长相平平无奇;还有一个长得面若好女,俊美倒是俊美,就是不太像能干活的样子。
唯有这最后一人,相貌堂堂肤白面俊,看着就像是大才。
“这位先生看着倒有些面熟。”贾孙看着张苍有些犹豫。
赵不息微微一笑,露出四颗小白牙:“这位是张苍,先前在朝廷中担任博士,乃是荀子的高徒,丞相李斯的师弟。”
贾孙顿时站起来,对张苍十分客气:“原来竟是丞相的师弟,失敬失敬。既然您在这里,那公主定然是高枕无忧了。”
看来公主是有备而来啊。
贾孙放心了,有这位丞相的师弟协助,公主必定能将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不不不,贾公谬赞。”张苍已经很久没有受到过这样的重视了,一时间竟然有些受宠若惊。
张苍叹了一口气:“不瞒您说,其实我是诸位同僚里最没用的一个。”
张苍发誓他这句话绝对是肺腑之言,可他面前的这位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似乎并不相信他的肺腑之言,而是对他露出了敬佩的视线。
张苍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他不用猜都知道,这位贾公肯定是觉得他跟着老师学到了儒家的真谛,谦虚中庸。
不过没关系,只要共事上天,这位贾公就知道他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谦虚,他就会用鲜明的对比让贾公知道好老师带出来的学霸学生也是比不过真学神的……不是他太差,而是赵不息手下的这些人都实在太强了!
平准丞是负责平衡各郡物价的,秦朝对于粮食这等民需物资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措施的,尽管在真荒年的时候这点调整措施也阻止不了粮价成倍上涨,可在平时还是有用的。
秦朝就吸取了当初管仲对付其他国家的经验,秦朝通过调控商贾买卖和物资生产来确保不会因为某一种东西忽然变贵而使黔首不种地而改从事其他行业。
既然要调控民生那自然是有人口册子和户籍信息的。
范增和萧何像是两个无情的民生调节机器一头扎进了户籍和物价信息之中,手里面拿着纯白的纸册,一手则拿着炭笔,不停的勾勾画画,时不时二人还凑在一起讨论一番,而后相视一笑。
赵不息和张良并不算擅长此道,她们主要凑在一起规划这个郡这些人口可以做些什么,比如若是打仗最多可以征调多少士兵啊,若是修建水利工程徭役应该怎么征发,若是想要改善这一片黔首的生活该如何实行政策……
张苍,嗯,也在发挥他的长处。
“柱形图、折线图、对比图……”张苍念念叨叨,坐在一张桌案后面,桌子上摆着数只毛笔和不同颜色的颜料,身为补足了《九章算术》中许多和图形有关数学问题的数学大家,徒手画图只是基本操作。
图表这类能够极大提高办公效率的东西赵不息当然不会忘记了,张苍身为赵不惜手底下的数学第一人,自然是最先掌握这项办公工具的人。
赵不息分到的是河内郡的物价调节任务,是贾孙听说赵不息先前是河内郡出身之后特意分给她的。
河内郡内部什么样没人比赵不息和她的大才们更清楚,赵不息直接把她的内部资料拿出来用就行。
现在赵不息等人在干的是其他同僚的活。
嗯,其他所有同僚的活。
至于其他平准丞,已经分成了两批,一批给萧何范增整理需要的资料,另一批则给张苍研墨晒图表。
平准丞不是什么重要的官职,一般都由农家或者擅长数算的官吏担任,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就是:大佬替他们完成工作然后工资他们照常拿真香啊!!

秦朝调节物价的手段在学过经济学的赵不息看来有些死板粗糙。
不过死板粗糙代表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好处理。
赵不息敏锐的注意到东海郡一带的盐价有些下跌,下跌的幅度并不大,可将其花在折线图上而后算了一下偏差之后这个数字就很显眼了。
看来咸鱼对于盐价还是有影响的。
除此之外整个天下数十个郡的物价基本上不需要太大的调控,可以延续上年的政策。毕竟秦朝的交通虽然有贯穿东西南北的驰道,比较适合商品流通,可秦律死板繁多,对商贾的限制也比较多,所以秦朝的市场活力……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主要需要调控的就是粮价,但是如今才四月,地里种下的麦子刚刚冒头,距离收获还有小半年的时间,没有新粮食涌入粮价也不会忽然发生大变化。
所以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赵不息的丞相天团就带着一群平准丞把这几个月的事务都给干完了。
当赵不息带着平准丞们去给贾孙复命的时候,贾孙都吃惊了,贾孙翻了翻赵不息等人统计出来的册子,有着十几年治粟内史经验的贾孙微微点头,这些东西的确都是有理有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