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官难撩(临江有月)


可是在她听到明锦的这句话之后,她心底那块才沉寂了许久的巨石, 竟出乎意料地松动了一瞬。
她向来冷静自持。
可就是这个瞬息, 她有些慌乱。
每次回想起关于闻澈的一切,元蘅最多的想法就是这人真的很烦。他总是专捡她不爱听的说, 总是会取笑她, 或者说些不明所以的话。
但是他在身边的时候, 她都是轻松的。
不用防备的那种轻松。
所谓人心隔肚皮, 元蘅尚且在衍州的时候便很懂得提防他人了。她向来懂得与人保持最适宜的距离。但是这一切提防, 好像在闻澈身旁就不复存在了。
就好像不用闻澈开口说什么, 她也会明白, 闻澈不会骗她。
“你说他……在意我?”
元蘅的手是冰凉的。
闻澈说过那么多话,认真的不认真的。即使是他多次的剖白, 她也只当是他一时兴起的胡闹。
但是真要由旁人点破,元蘅还是心中一颤。
明锦原本只是随口说, 但是看着元蘅这神态, 却笑了:“元姑娘不会一点都不知道吧?”
那倒没有, 还是知道一些的。
元蘅后知后觉的有些难堪,不想谈论这些了。
明锦却似没有察觉元蘅的神态一般, 道:“那不然他一天好几次地往侯府跑,你真以为是去找宋景下棋?”
“他……”
还有这桩事?
明锦笑起来眸中涵着许多柔意:“想来春闱前, 元姑娘闭门不出是为了为春闱做准备。但是我们阿澈可不知道。”
元蘅:“?”
“他见不着你, 回王府就不爱说话,闷闷的不知道在想什么。闻泓倒是常去哄他, 但就是哄不高兴。那时我还以为他是遇上什么事了,直到……”
元蘅有些哑了。
“直到你春闱后,他又见着你,才明显可见不同了。”
明锦起身走过来,伸过手来握了元蘅的手:“他比我大了两岁,但是许多时候脾性跟小孩子没什么差别。虽说在俞州这么久,他早已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可没有人告诉他,遇上喜欢的姑娘,怎么将喜怒藏一藏。”
窗外的的风大了,原本连绵细长的雨线忽然被疾风吹断,细碎的水珠溅进来,落在了元蘅的手腕上。
元蘅的陡然清醒回来,收回了自己还在细微发抖的手,道:“公主……别说这些了。”
这时明锦才道:“怪我,不小心就说多了。”
“说正事吧,你知道的,这些事与我无关,但是牵扯到阿澈,我就不能袖手旁观了。那日我就在隔墙,听到了有人跃下窗子的声音,甚至不小心打碎了瓦片。”
起初明锦以为是哪里来的狸猫,便没有在意。但是没过多久便听见有人尖叫出声。那时明锦才知道是真的出事了,就在她并不在意的时候。
当时的晖春楼中尽是官员,明锦并不好直接露面,便在房中一直待着,直到人都散了才悄然回了宫去。
“所以公主今日折回来,是又想到什么了么?”
明锦答:“我猜他那夜并没有走。”
元蘅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间屋子不算高,但是窗下便是高墙,墙上攀附着刺人的荆棘,寻常人根本就没有办法离开。再加之这人下手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露馅了,也不会急于逃开。
“那夜下了大雨。”
明锦盯着窗沿下的泥地,道:“他没有立即走,又去了哪呢……”
元蘅将窗子合上了,道:“当日那么多锦衣卫的人,他换身衣裳便能走。”
她说这话时是那般的轻描淡写,就好像只是说些跟这案子全然无关的事。明锦听罢怔了一瞬。
没有顾及明锦在想什么,元蘅继续道:“是孟聿。只有是他,这些一连串的事才能解释得通。”
那夜刚出了这桩事,元蘅便猜出十有八九是孟聿做的。可是真正到了现在,她才又想通另一桩事——为何陆从渊当时会那般淡定从容,还会有条不紊地让人去传锦衣卫。
过往听闻澈说惹了小人轻则受些皮肉之苦,重则不堪设想。今日元蘅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陆从渊的心思何其缜密。
既除掉了徐融,用元蘅用过的毒意图栽赃给她,又没让自己沾手,还一副主持大局的模样,正义凛然地将孟聿送出了晖春楼。
想到这里,元蘅才明白自己被蒙骗了。
当日她不该走得那么早的。
但是陆从渊又是怎么知道她去了纪央城的?
明锦道:“若是他,你切记不要冲动行事。”
元蘅笑了笑:“我一个七品小官,自然明白不能与锦衣卫指挥使抗衡。但是脏水都泼到脸前了,总不能坐而不动,就这么认了罢?”
“你怎么才回来?”
清冽的声音打断了元蘅的思绪。
她眸中的宁静在这一声中起了波澜,良久,才酝酿出一个不怎么好看的笑来:“你在这里做什么?”
背靠在侯府后墙处的闻澈神色慵懒,额角有一缕发丝没有被收束进去,就这么散漫地垂下来。
他两步走了过来,将臂弯处的一件外衫抖开,裹在了元蘅的肩上。他的手没有立即收回,而是在衣料上摩挲揉捻了下。这种无意识的亲近,在她眼中是那么不合时宜。
若是她抬眼瞧他,就能明白明锦所说的,他眼中那些从未遮掩过的东西。
他想要她,每时每刻。
这种在他梦中如万蚁噬心,一朝得偿所愿又开始不满,不满着想要更多。
闻澈道:“徐舒说你从晖春楼走了。但是我等你好久,你都没回来。”
“等我做什么?”
“今日天凉,特意候在这里,给元大人披衣裳。怎么,唯独本王不可以?”
元蘅将衣裳拢紧,缓慢地觉出,这人是在与她算些个久远的账。
“谢过殿下,但是侯府不缺衣裳,日后不必再送来……”
闻澈往她跟前走了一步,将她整个人拢在阴影之下:“是不缺衣裳,还是不愿见我?你就对我这么绝情?”
元蘅静默许久,答:“我这人薄情寡义,向来无情。”
可是闻澈却抬手拢了她鬓前的发丝,温热的指腹抚过她的眉心:“大人既说自己向来无情,那便应当一视同仁。不许我来,为何却容许沈明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寻你?”
元蘅叹道:“我与他只是同僚。”
她原本没必要跟闻澈解释这些,但一想到不说清楚这人就没完没了,还不如说开。
元蘅此时才抬眼看他,看他眸中的神色暧昧不清,氤氲着那些最直白的东西。她不想理会,准备拨开他的手,却被他反手握住手腕整个人抵在了侯府的后墙上。
“今日沈公子,明日王公子,你这侯府的门槛都要被人踏破了吧?元蘅,独独我不能来?”
闻澈这话带着酸味。
今日他来侯府时,那沈钦正侯在此处等元蘅回来,说是有事要谈。
能有什么要紧事须在侯府谈?
同为怀着心思之人,闻澈一眼便能看破沈钦对她的不同寻常。若说过往不够明显,今日沈钦瞧见门口站着他时的模样,带着几分惊愕和敌意,便已经证实了这些。
过往闻澈不喜欢以威势压人,可今日实在是不高兴,便借着自己的身份将沈钦赶回去了。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闻澈却笑了:“名动北成的第一位女探花,仰慕者都能从此处候到衍州去了。你敢说你都不知道?”
自然知道。
但元蘅对那些慕名而来的人没有兴趣,拜礼也鲜少有收下的。
闻澈的手施力,攥得元蘅腕骨疼,他却道“你上回说起元梁之间的过往,是在给我摆选择么?要我知趣,要我退避,将清静还与你?”
“元蘅,我不选。”
他没笑,语气郑重又带着狠。
元蘅出乎意料地平静:“松开我。”
闻澈却道:“不松。”
元蘅出身将门,虽功夫不精通,但自然也不会柔弱。她趁腕骨间的力道稍松,抬手一挣,反将闻澈的手拧在了他的腰后。
只这一瞬,两人的处境便截然相反。
闻澈被她按在了墙上。
闻澈初时一愣,旋即认输了,散漫地倚墙笑着:“你竟还有功夫傍身?”
元蘅松开手,淡声道:“以前觉得没必要,现下觉得还是挺有必要的。”
闻澈忽然就觉出些什么来,他半点都不了解元蘅。他所看到的都是此人表现出来给他的,只有那夜余出些坦诚来,可是转瞬即逝,此人只需清醒后便重新冰冷回来,半点不许人靠近。
“要你坦诚些,简直难如登天。”
闻澈这话像是调侃,掩在笑意间的,是似有若无的落寞。
元蘅道:“我孑然一身,什么都没有。倒是背了不少父亲做下的债。你要我坦诚,你填得平那些债么?”
“我不在意。”
“不在意就没有么?殿下小孩子心性,又可知我元氏,与纪央城陆家有多少旧时交情呢?你得明白,我若想害死你,无比容易……”
闻澈的眸色沉下去,伸手叩住她的脖颈:“你会害死我么?”
她没答。
他又问了一遍:“你会么?”
他想看她这向来无情无欲的双眼为他而湿润,想看这个他在梦中都不敢过多触碰的人,陷入无端的情动。想看这一潭清净水中只有他的倒影。他想看她不醉酒的时候,是否还会用那样的眼神看他。
元蘅没说完的话梗在喉间,久久没有回话。
闻澈扳过她的薄肩,宽厚的大手轻而易举地抚了她莹润而脆弱的耳后,炙热的呼吸倏然凑近,落在她的唇角。
他收紧了手,欺吻上来。
轻而密的吻在她没有推开他之后,陡然变重。
这个吻他已经卑劣地想过很久了。或许是从纪央城的客栈之后,或许能早到在衍州初见那日。他说不准,此刻也没心思去想。
直到被这人重重地抵在墙面上,元蘅才与他分开些许,呼吸都不平稳:“你不如杀我。”
她唇角疼极了。
闻澈抵着她的额,没松开分毫:“谁舍得杀你。”
话音才落,元蘅轻而狠地笑了:“我想杀你。”
闻澈身量高,此时俯首看她竭力不起波澜的神色,眸中的心满意足是遮掩不住的。他撩起她落在肩上的一缕发丝,别至她的耳后:“这么烫的耳垂,看起来不大像要杀我。”
望向他这双眼睛时,元蘅想过就这么沉下去也好。
太累了,这么些年她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而这个同容与相似到极致的人,或能给她一丝半点的慰藉。所以方才有那么一瞬,她不想挣扎。
但是如今清醒,她却又觉得荒唐。
闻澈就是闻澈,他不欠自己什么,亦不该被她当作旁人。
不该被当作那个早就音信全无的薄情人。
“我再问你,若我真的想与你成亲,你愿么?”
闻澈的声音极轻,风再稍大一些便听不清楚了。但就是这么轻的声音,元蘅能听出他的紧张。
“不愿。”
简单的吐息,她回答得利落干脆,却让人浑身都冷。
闻澈尚且捏着她的手腕,此时也不由得更紧了些。他带着轻浅而不知情绪的笑,几乎艰难地问:“要元大人给个名分,就那么难?”
元蘅从他怀中额空隙中分离出来,将闻澈方才裹她肩上的衣物解开脱了下来,重新递回闻澈的手中,淡声道:“这侯府的后门直通的是雪苑,不通劝知堂。日后殿下再来寻我表哥,还是去走正门吧。”
沉默了良久,闻澈觉得自己呼吸的每一口都是冰凉的。他知道元蘅向来清冷难近人,却没想到她会在不拒绝自己的吻之后,紧接着就说出这样划清界限的话来。
“我若执意缠着你呢?”
元蘅离开的脚步微顿,没有转身:“若是我住在侯府扰了殿下,那我搬走就是了。我元氏在启都也是有旧宅的,不算麻烦。”

去内阁的路上, 裴江知一路没有抬头,只是步履匆匆。
刚迈出两步路,迎面便见一女子身影, 他不由得放慢下来,停在她的跟前。
元蘅大老远便瞧见他了, 直到走到跟前, 才端端正正作揖:“中堂大人。”
裴江知身为内阁首辅,对翰林院的事还算上心, 那些进士翰林的大错小错, 无一不是要经过他手处理的。但是自从元蘅入了翰林院, 却如绿叶落水, 半点声息都没有听到过。只有偶尔能听那几位翰林提及, 说此女慧极, 做事稳妥, 可堪大用。
他原本以为元蘅也算识相安分,没有惹出什么麻烦。
谁知今日便出了桩大事。
裴江知咳了声, 道:“元大将军的长女,老夫可受不起你的礼。”
元蘅并不知他这莫名的敌意是何处来的, 只好淡笑一声:“科举入仕, 便是翰林院的人, 与其他身份,没什么干系。”
“好, 你既称我一声中堂大人,那老夫便应了。老夫与褚清连曾是旧交, 今日便代他管教门生。你跪在此处, 天黑再起。”
元蘅尚有一堆文集要修,现下正赶着回值房。因为工部要整修亭台, 必经的路上堆积了许多木料,不能通人。若非如此,她也不会与裴江知碰上。
元蘅没跪,而是本分道:“下官并未犯错,为何要跪?”
前阵子的倒春寒过去,如今恍惚间便要入夏,日光从郁郁葱葱的树枝缝隙中倾洒下来,照在地面上,落得一地斑驳。
而元蘅就站在光影之间,态度不轻慢,但也不卑从。
裴江知鬓间已见白丝,但是说话时又中气十足。他与褚清连截然不同,他很有首辅的派头。
“今日大理寺上呈的折子被老夫扣下了,尚未呈给陛下看。你做的错事,休要连累整个翰林院。”
听到大理寺,元蘅便明白了缘故。
徐融的死因与柳全相同,如今定是查到了柳全之死与自己有关。这件事终究还是牵扯到了她的头上。
不过当日破庙中除了宋景没有旁人,想来大理寺也没有实据。否则也不会只是上一封随时可能被扣下的折子,定会亲自面圣禀报了。
元蘅道:“恕下官愚钝……没听懂。”
她没做的事,自然不会认。
裴江知哪知她是这种“油盐不进”,不堪教化之人,一时间气得语塞。
“元蘅,话已经点到这个份上了,你懂与不懂并不重要。老夫暂时扣下折子,只是给你机会。若你把握不好,过几日你就得被大理寺和刑部传召了。”
元蘅轻笑了下,再度躬身行礼。
见裴江知甩袖离去,她的笑意才消了。无论裴江知此举是否真的是为了护她,还是另有私心,但这桩事是拖不得了。有人想拉她下水,她就得顺藤摸瓜。
拉回来。
洪山脚下林木成荫,绿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
宋景勒马,抬起弓箭对准了树荫后的一头鹿。许久之后,他终于放出了箭,谁知却刺向了一旁的树干。鹿受了惊,登时就要跑开。
只一刹那,另一支箭迅疾如风,直直地射了过去。那鹿哀鸣一声,倒下了。
宋景回头,瞧见了骑于马上正举着弓箭的漱玉。
漱玉的身旁正是元蘅。
收了弓,宋景气恼:“你们两个怎么回事!叫了不来,好不容易来了就抢我的鹿!”
元蘅笑而不语。
漱玉下马,调侃道:“景公子这话就不对了,狩猎之事凭的是本事,自然是谁猎到,这鹿便算谁的。”
宋景摆了摆手:“是本公子有气度,不与你计较。诶?殿下呢?”
今日是宋景想要狩猎,特意邀了闻澈一同。谁知这人刚来,就说自己伤口还没好全,实在不能挽弓,便找了树荫歇着去了。可是这一晃眼,周围也都没他的身影。
漱玉皱眉:“景公子叫我们来,还喊了别人?早知如此,我们姑娘好不容易休沐,还不如在府中歇息。”
树荫下一阵响动。
有人懒洋洋地打了个呵欠,缓步从树后走了出来:“说谁是旁人呢?若早知你们在,本王便不来了。”
他身着宝蓝色窄袖圆领武服,走来时目光只轻轻地滑过了元蘅,只一瞬便移开了。他走向了宋景身旁的马,接过了缰绳之后轻身上马。
光影落在他的身上,衬得他身形颀长又漂亮。他一拉缰绳,懒散地对宋景道:“这里蚊虫多,咬得我难受。猎场外等你。”
闻澈似乎将她那日说的话听进心里去了,就真的不再缠着她。
这段时日也算清静。
当元蘅回眸看他离去的背影时,又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声,混在林间的鸟鸣里,谁也没听见。
元蘅虽会些骑射的皮毛本领,但因为心中还压着事,此时也提不起兴趣,便在一旁看着宋景与漱玉比试。宋景为人亲和,从未将漱玉看作下人,两人一同吵闹着,也很有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