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劝道,“公主快去快回,我在观里等着公主回来便是。”
玉真公主哪里放心的下,忍不住埋怨起来,“不就立个太子吗?有什么要紧的,做什么非要我回去!你告诉皇兄,就说我病了,病的起不来身,去不了。”
第95章 国色天香 四 玉真公主最后还……
玉真公主最后还是没去京城, 皇帝知道后,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不过他也知道了,自家小妹是真的将这个林氏放在心上了。罢了, 决定将林氏送到玉真观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一点。
彼时玉真公主在观里闹的的确有些不像话。作为他一手养大的妹妹,打小就有这么个毛病,五岁时就放话要看尽天下美色,这话说出口, 比他这个当皇帝的还要有昏君的样子。长大后,若不是自己拦着, 不知要闹出多少荒唐的事来。千挑万选, 选中了美男子给她当驸马, 比自己当初选皇后都用心, 结果这驸马命太短, 还没成亲就没了。
玉真倒好,吵着闹着要出家。自己实在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谁知道这丫头,越来越过分,她的玉真观里搜罗了形形色色的美男美女,朝中大臣们弹劾她的奏折都快把他给淹了。眼看着她越来越不像话, 恰好皇帝又遇到了林氏, 堪称绝色,又是这样的身世, 自己若收了她,只怕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皇帝就想着,若玉真得了林氏,只怕会收敛一点。于是便将林氏送去了玉真观。
至于林氏自己的意愿, 并不重要。
事实证明他是英明的,玉真得了林氏,果真收敛了很多,整日和林氏在一起,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这就够了。
只是皇帝偶尔想起林氏那张国色天香的脸,心里还是会有些遗憾,所以才有此试探之举。
不见面也好,多见几次,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把持的主。毕竟他为了国家殚精竭虑这么些年,偶尔也会有放肆一把的想法。这个想法一旦开了头,只怕会一发不可收拾,故而,还是不要开始的好。
荣王盯着所有人嬉笑的眼神,跪在那里,看着齐王一步一步走向原本属于他的位置。
当初父皇给诸子分封的时候,娘亲绞尽脑汁,给自己得来‘荣’这个象征着圣宠的封号,那时,娘也好,他也罢,都以为太子之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谁知,不过一夕之间,天翻地覆。
这个“荣”字,当初有多显耀,现在就有多狼狈。所有兄弟都在看他的笑话。
荣王谨记外祖母的话,哪怕心里惊涛骇浪,面上也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自己根本不在乎这个太子之位。哪怕他的王妃,都以为他无心权位,潇洒闲逸。
只有一人独处时,他才敢暴露自己,暴露自己的嫉妒、愤怒,和无能为力。
这时,外祖母忽然从洛阳给他送了几盆牡丹。
荣王不解其意,很是疑惑。
却在花盆外的诗句里发现了端倪,每个花盆外都印着一句诗,而每个诗句里都含有玉、真两个字。
荣王忽然明白了,外祖母这是在提醒他,去找玉真公主。
是了,他怎么把玉真公主给忘了。若这天下能有人真正影响父皇的决定,那肯定就是玉真姑姑了。
荣王收拾好心情,想着该怎么不引人注意去找玉真姑姑。
最后还真被他想到了办法。崔氏的一位表姐成亲,原本崔氏只打算送份礼回去,谁曾想荣王得知崔氏这位表姐的婆家,就在玉真山下。
荣王便假借出去散散心为由,说服崔氏。
崔氏也想着他们成亲后,除了跟着皇上去洛阳,鲜少出去游玩,也动心了。于是夫妻二人便坐着马车去了。
参加完婚宴,荣王又说附近风景不错,四处逛逛。走着走着,荣王焕然大悟,“我说怎么觉得熟悉,前面不就是玉真山吗?是我十七姑姑玉真公主的道观,十七姑姑年纪虽小,却也是长辈,既来了,哪有不去拜访的道理。”
崔氏深以为然。
夫妇二人便坐车去了玉真山。
听说荣王夫妇前来拜见的时候,玉真公主第一反应便是看向林文,她是知道林文的身世的,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可林文反应很平淡,见玉真公主看着她,也回看了回去,佯怒道,“好马还不吃回头草呢,莫不是在公主心里,我连马儿都不如。”
玉真公主见她生气了,忙赔小心,“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哎呀,我不是担心你,我是担心他,我这个侄子,我还是了解一二的,从前他母妃在的时候,万事有他母妃操心,如今啊,是病急乱投医,我是怕他给你带你麻烦。”
“他是来拜见公主的,又不是来见我的。”说完,林文站起身,回屋了。
玉真公主见状,“你等我一起用午饭啊。”
林文走后,玉真公主收起脸上的笑容,“请他们去碧波千里。我随后就来。”
荣王和崔氏被请到了碧波千里,等了一会,玉真公主才姗姗来迟。
这还是崔氏第一次见玉真公主,只见她虽是女道打扮,可所穿所戴,皆未上品,这哪里是修道之人啊。
崔氏也听闻过玉真公主其人,心中颇为不喜她为人,只看了两眼,就收回视线。
荣王一看到玉真公主,就匆忙起身,崔氏见状,也只好跟着站了起来。
“侄儿见过玉真姑姑。”
“哦,坐下说话吧。”玉真公主的反应很冷淡。
荣王和崔氏坐下了。
“你们怎么过来了?有事吗?”玉真公主又问道。
崔氏心中更不喜了,这话让人如何回答?
“姑姑还未见过崔氏吧,这是侄儿续娶的王妃。侄儿和王妃正好在附近有事,想着姑姑就在附近,不来拜见恐不恭,又想着姑姑至今还未见过侄儿的王妃,故特来拜见。”荣王赶紧说道。
玉真公主上下打量了崔氏一番,不及林文多矣。“听闻你前头那个王妃是国色,可惜啊,未能一见。”
荣王和崔氏听了这话,脸色都不大好。崔氏心中尤为愤怒,当着她的面,说起前面那个,玉真公主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对她不满吗?
荣王心里更多的则是尴尬。
玉真公主见状,促狭道,“我新近倒是得了个美人,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原本想着和你前头那个王妃比一比,谁知竟不能了。唉,真是可惜。”
荣王尴尬道:“姑姑说笑了。”
“那就不和你说笑了,你们来拜见我,如今见也见了,还有别的事吗?如果没有,我就先回了,你们自便吧!”说完,玉真公主就站了起来,径自走了。
留下荣王和崔氏羞的面红耳赤。
“殿下还不走吗?还要在此被一妇人羞辱吗?”崔氏羞愤欲绝。
荣王蹙眉道:“姑姑打小就是这样的脾气,何来羞辱之说!你此言过分了。”
崔氏自觉一片好心,不忍王爷被一妇人羞辱,玉真公主再如何,不过是个公主,她哪里来的底气敢这样对王爷!可王爷,竟不领情。
“殿下?”崔氏很是愤懑。
荣王拍拍她的手,从前只听母亲说过玉真公主脾气古怪,如今算是领教了,只是他和玉真公主一向没什么来往,玉真姑姑为何对他是这个态度?
话已至此,荣王也不能厚着脸皮留下来,只好和崔氏走了。
只是荣王还是不死心,想着买通玉真公主伺候的人,知道她最近宠幸谁,好花重金收买,为自己说话。
好容易撬开了玉真观一个负责洒扫之人的口,荣王得知玉真公主如今很喜欢一位姓林的美人,为了她,将其他美人都遣散了不少,除了少数愿意留下的,其余的都送走了。
荣王心中一动,继续打听。
那人知道的却不多了。
荣王继续花重金收买玉真观里的人,打听那位林美人的事,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据说,那位林美人,是皇帝陛下从洛阳送来的。
荣王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皇帝,洛阳,林,难道是清儿!她还没死!她居然在玉真公主这!
荣王差点喜极而泣,恨不得立马就去找林文。
可冷静下来后,荣王又在思索,父皇为什么将她送到玉真公主这来?她还活着,为什么不联系自己?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荣王心中更急切了,他迫切需要一个机会,和林文面对面站在一起,询问她到底怎么回事!
荣王打定主意,继续重金收买玉真观的人,希望得到一个可以单独和那位林美人见面的机会。
却获知很难,因为玉真公主几乎和林美人寸步不离。
荣王恼羞成怒,怪不得玉真姑姑对他是这个态度,原来如此!“她,她竟然敢染指我的清儿!”
这话被人传回了玉真观,林文听了这话,差点没把隔夜饭吐出来!染指?他的?做什么春秋大梦呢!先不说她和玉真公主啥事没有,她是不介意有啥的,可玉真公主有色心没色胆,再说自己怎么又成他的了!
可这下暂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赶紧安抚已经炸毛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愤怒的来回走着,看到了墙上挂着的佩剑,拔剑就要往山下走去,“我要去宰了那个畜生!”他竟然以小人之心,亵渎她和林文之间纯美的感情!
被林文拦腰抱住,“好了好了,不生气,不生气,犯不着。我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你的为人,我最清楚了。不生气啊。”
第96章 国色天香 五 林文好容易才劝……
林文好容易才劝好了玉真公主, 从她手里把剑拿了下来,交给侍女拿下去收好。以后屋里还是别悬挂这些危险的东西了。
“你要见他吗?”玉真公主气呼呼的问道。
“我都听你的,你说见就见,你说不见就不见。”林文说出了一个满分答案。
玉真公主脸色好了很多, “那就见一见吧, 我倒要看看这个混账玩意还能说出多少大言不惭的话来!”
林文保持微笑, “好,都听你的。”
于是, 玉真公主安排了下去。
荣王顺利收买了玉真公主近身伺候的人,得知了玉真公主近日要出去一趟,林美人并没有同行。
等到了那日,荣王亲自守在山下,看着玉真公主的马车离开,方才放心。然后悄悄潜入了玉真观。
收买的人告诉荣王,林美人如今正在碧波千里后头的醉花荫赏花。
荣王在他的带领下,去了醉花荫。
果然见到百花深处那个熟悉的身影,虽被百花围绕,却丝毫不逊色的佳人,正是曾和荣王同床共枕了三年的人。
荣王一时看呆了, 站在那里,怔怔的看着美人的一颦一笑。然后不自觉的一步一步走进。
“谁?”林文听到动静,转身一看, 看到是荣王, 微微愣住了, “怎么是你?你来这做什么?”
“清儿,不,现在该叫你文儿。你呢, 你为什么会在这里?你还活着,为什么不去找我?”荣王一步步靠近,试图抓住林文的双手。
林文后退几步,“王爷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父皇说你死了,我们都以为你真的死了,文儿,你知道吗?我伤心了很久!你还活着,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不来找我?”荣王满脸急切。
林文觉得有些好笑,“荣王殿下,您是不是弄错了,我和王爷有关系吗?我为何要去找王爷?”
“文儿,你这样说,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你知道的,我唯一爱的人只有你,在我心里,只有你才是我唯一的王妃,等我当了皇帝,你就是我唯一的皇后。崔氏是父皇赐婚的,她不会成为你我之间的威胁,不过崔家我还有用,将来少不得给她一个贵妃之位,不过你放心,她从来都不是你我之间的威胁。”荣王情真意切的说道。
林文的眼神越过荣王,放在不远处的女人身上。玉真公主还真是促狭,怎么将崔氏带了来,时机还拿捏的刚刚好,正好听到了荣王的这番话。
“殿下,自作多情呢,是一种病,得治。我和王爷没有任何关系,皇上将我送到了玉真观,我已经出家为道,道号太真,俗世间的种种,已经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了。”林文说道。
“没关系的,出家可以还俗,我不介意。”荣王说道。
林文翻了个白眼,她不想和这种人多废话了,“公主,热闹看够了吧?我可以走了吗?”
公主?荣王扭过头去,看到了玉真公主和崔氏,荣王大惊,“玉真公主,王妃,你,你们怎么……”
玉真公主笑盈盈的走过来,看都没看荣王一眼,走到林文身前,“看够了看够了。太阳这样大,你来赏花怎么也不让人撑把伞,晒坏了可怎么好?先回去休息好不好?”
林文白了她一眼,转身走了。
荣王本能的想追上去,可又想到身后的崔氏,顿时陷入了两难之中。
玉真公主笑盈盈的转过身,“太真娘子的事,皇兄都告诉我了。她既然入了我玉真观,那就是我玉真观的人。只要我活着一日,决不允许任何人为难她。包括你,荣王殿下,你明白了吗?”
“父皇?你是说父皇他都知道了?”荣王听到第一句的时候,已经懵了,后面的话他哪里听得进去。
“是啊,你为了争宠,献妻求荣的事,皇兄都知道了,之所以没处置你,无非是看在城阳夫人和死去的淑妃份上,你不反省己过,安分守己,还在这折腾什么?你的痴念,注定只是痴念,这辈子也别指望了。皇兄天纵英明,怎么会将江山交给你这种小人手里,别妄想了。”玉真公主直截了当的说道。
玉真公主说完,看了崔氏一眼,“自己的男人自己看好。”
然后就走了。
留下荣王和崔氏夫妇二人。
荣王的脑子嗡的一声炸开了,父皇果真知道了,父皇他生气了,他不会把皇位传给我了……
忽然,荣王直接晕倒在了地上。
崔氏就那么看着荣王倒在她的脚边,却连蹲下查看他情况的心情都没有。她一向心高气傲,没想到她的丈夫竟是这样一个懦弱无能又恶心无比的男人。
崔氏直接一甩裙摆,转身走了。
留下荣王一人晕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才清醒过来,爬起来后,坐在原地,呆愣了许久,最后还是玉真观的人怕出事,才将荣王送下山的。
荣王回去后就病了,高热不止。崔氏却已没有良医为由,提前启程回京城。匆匆离开了此地。
那边玉真公主还觉得不好,写信给皇帝告状,将荣王这个侄子狠狠骂了一顿。皇帝看了信,又好气又好笑,不得已,命人送了不少奇珍异宝,哄妹妹开心。
而荣王一行回到京城后,荣王已经奄奄一息了,崔氏为他请来太医,经过太医诊治,荣王总算恢复了健康,可因为高热时间过长,伤了元气。
崔氏从太医口中得知荣王可能伤及根本,恐与子嗣有碍后,竟动了和离的念头。圣宠已经没有了,王爷回京至今,陛下一点表示都没有,既没有遣人问候,也没有赐药赐大夫。
如今连孩子都生不了,这男人要来还有何用?
不过很快,这个念头就被崔氏自己否决了,王妃王爷和离,这根本不可能的事,除非她死了,否则这辈子也不可能脱离皇家。她又不可能和前头那个一样假死脱身……
可如果死的那个人不是她呢?
崔氏的视线落在病床上的荣王身上。
这个男人才是祸根,若他死了,自己还是王妃,就算没有子嗣,也能一辈子安享尊荣。至于荣王一脉如何承续这种身后之事,死都死了,还在乎这些吗?
再三思虑之后,崔氏觉得这个想法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考虑周全之后,崔氏便开始行动了。
她本就不是优柔寡断之人,闺中也是以杀伐决断闻名的。
于是一改之前对荣王的嫌弃,亲自照顾起荣王的饮食起居,十分尽心,荣王见状,十分惭愧,抓住崔氏的手,“从前都是我不好,从此,我定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