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对皇子们一视同仁了。自己带大的孩子自然格外不同,皇帝是,六皇子也是。
于是林文索性鲜少去后宫。
而六皇子因养在林文身边的缘故,是皇子中最常见到皇帝之人,也是唯一一个皇帝抱着长大的皇子。只是单论圣宠,六皇子远不及大皇子受瞩目。
随着皇子们渐渐长大,因立太子之争,皇子们之间也渐渐有了隔阂。三皇子是嫡,大皇子是既贤又长,二皇子亲近三皇子,四、五两位皇子则更亲近大皇子。
六皇子以下,年龄太小,哥哥们暂时不带他们玩。
朝臣们也分成两党。
立太子之争,一直持续了十年之久。一直到大皇子三皇子快成亲了,还未有定论。
朝中有传闻,说皇帝打算在皇子们成亲之前宣布太子人选。谁知三皇子和四皇子五皇子出去打猎的时候,忽然惊了马,人是救回来了,腿却伤了。
吴皇后知道后,当场晕死过去,醒来后,不顾身边人的劝阻,将当日在场的人全都关了起来,一个个审问,包括四皇子和五皇子。结果查来查去,查到了五皇子身上。
吴皇后爱子心切,叫来五皇子和其生母罗嫔,当场对质。
五皇子百口莫辩。
吴皇后却以为是证据确凿,五皇子无从狡辩,命人杖责五皇子。
忙中出错,杖责五皇子的人下手太狠,将五皇子的脊椎骨生生打断。罗嫔眼见儿子的惨状,当场一头撞死在凤仪宫前,为儿子喊冤。
这场变故惊呆了众人。吴皇后这时才知自己落入了别人的圈套,当机立断,卸下一切妆饰,跪在乾清宫前,脱簪待罪。
一下子折损了两名皇子,不管是皇帝也好,两宫太后也好,都十分震怒。皇帝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并未公之于众。只是,皇后自请出家,皇帝封其为静慈仙师。
德妃万分欣喜,还以为这是皇帝在为他们母子扫清障碍。
皇帝却突然下旨,分封诸子,长子为汉王,就藩青州,次子为赵王,就藩河南章德府,三子为郑王,就藩河南怀庆府,四子尹王,就藩河南洛阳府,五子封代王,就藩山西大同府。六子以下,年纪尚小,暂不分封。
皇帝还下旨,让已经分封的皇子立马就藩。
这下皇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前头五位皇子都已经失去了竞争太子之位的资格。皇帝是打算在小皇子中选一个。
而中宫空悬,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帝这是属意于六皇子啊。
朝臣们不干啊,两宫皇太后也不愿意六皇子当太子,毕竟六皇子是林氏抚养大的,于是他们开始给皇帝施压,让皇帝立后,要么封七皇子生母钱妃为后,要么另立淑女为后。
皇帝也没多话,立了闻氏女为后。
只是闻皇后入宫多年,一直未有生育。而这期间,皇帝一直将六皇子带在身边教导。甚至将六皇子记在了闻皇后的名下。这是铁了心要将皇位传给六皇子。
李太后薨逝前,苦口婆心劝了皇帝许久,皇帝不肯松口。
周太后以命相逼,也未能让皇帝改变主意。皇帝只说了一句,“六皇子其才可堪大任,难道就因为他长于林氏之手,就不能当太子吗?那朕也长于林氏之手,当初皇叔不也立了朕为太子吗?难道朕还比不过皇叔吗?”
周太后无言以对,六皇子聪慧仁善,至纯至孝,的确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直到六皇子二十四岁那年,皇帝终于争赢了,立六皇子为太子。
第二年,皇帝就驾崩了,临死前他已经说不出话了,只用眼睛看着太子。太子跪在皇帝面前,“父皇放心,儿子都知道,儿子一定会照顾好奉圣夫人。”
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追尊生母为孝慈皇后,尊林氏为寿安奉圣夫人,并为其修建了慈宁宫,让其颐养天年。
其实按林文的意思,根本不需要皇帝做这么多。她本来打算皇帝死后,她就出宫去颐养天年的。这些年她也存了不少银子,足够她衣食无忧的度过最后几年了。无奈皇帝执拗,她也劝不动,新帝更执拗,若不是怕她违了当初的誓言遭到反噬,新帝还打算尊她当个贵太妃啥的。
其实名分有什么要紧的,林文才不在乎呢。可皇帝和新帝都认为名分很重要,二人都以不能给林文正式的名分为憾。这种遗憾无法弥补,只能从别的方面找补回来。
林文当了十年的寿安奉圣夫人,在睡梦中死去,皇帝不顾朝臣们反对,将其附葬于先帝的昭陵。
第71章 古代求生记 一 林文睁开眼睛……
林文睁开眼睛, 看着隐隐约约的月亮,擦了一把脸上的露水,唉, 上辈子虽然是奴婢,可除了开头那几年吃了些苦之外,之后都十分享受。
果然,物极必反。
这辈子算是苦到渣了。
原主家是真正的家徒四壁, 所谓的家就是几堵墙还有头上的几片瓦。原主排行老三, 上头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对龙凤胎弟妹。两个姐姐已经被卖了, 下一个就轮到她了。
昨晚原主睡前听到爹娘商量将她卖给过路的行商, 将妹妹卖给隔壁村的一户人家, 伤心惊惧忧愤,然后她就来了。
林文叹了口气,原主爹娘生了四个女儿,才得了一个儿子,肚子里又揣了一个,若是个儿子,也就罢了,若是个女儿,只怕逃不了被卖的命运。
林文不打算听天由命,卖给过路的行商,若是好一点,调教几年, 送到大户人家当丫鬟,若遇到了个好人家,不朝打暮骂, 到了年纪,配个小厮,浑浑噩噩又是一辈子。若遇不到好人家,或许没几年就死了。
这还算好的呢,若是被卖到了青楼瓦阁里,那才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呢。
林文想要跑,可她看了看自己这幅小身板,瘦骨嶙峋,浑身上下加起来,没二两肉,有限的五年时光里,连村子都没出过,外头什么情形,也不知道,能往哪里跑?可若坐等着自己被卖掉,那不是她的风格。
林文小心翼翼的起身,本打算简单收拾一下,可家徒四壁,实在没什么好收拾的。
林文最后看了一眼这个家,从身上扯下一块碎布,扔在了路边,然后头也不回的走入黑夜。
谁知走没多久,林文就发现身后有人跟着。她回头一看,竟是她才三岁的妹妹。
“四丫,你跟着我做什么?”
四丫站在那里,“三姐,你别丢下我。”她也听到了爹娘的话,要把三姐卖给过路的行商,把她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她一直不敢睡觉,生怕一觉醒来就被卖掉了。
直到她听到声音,一看,才知道三姐要跑。她想都没想就跟了上来。
林文叹了口气,“四丫,不是三姐不带着你,是三姐自己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原主只比四丫大两岁,今年也才五岁。
没人疼的孩子总是格外早熟一些,只看五岁的原主,三岁的四丫,再看看同样三岁的小弟,那才是真正的孩子呢。
“我不怕!”四丫上前几步,拉住林文的衣摆,大眼睛里满是紧张。
林文叹了口气,拉住四丫的手,“好吧,不管前路如何,我们姐妹俩总在一处吧!”
惨白的月光照着崎岖的山路,山路上两个弱小的身影互相搀扶着。
“姐,我们去哪?”虽然有月光,可周围还是很黑,四丫很害怕。
“进山。”林文想了想,原主有限的记忆里,啥都没有,只能赌一把了。
“可山里有狼,狼会吃了我们的。”四丫很害怕。
“放心,有我呢,你那么小,狼要吃也是先吃我。”林文道。
四丫摇摇头,将林文的胳膊抱得更紧了。“不行,不能吃姐姐。”
林文摸摸她的头,在心里叹了口气,继续往山里走。
或许是姐妹俩运气不错,这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野兽,只走到二人筋疲力尽,太阳也出来了,林文找了个山窝处,清理杂草。
四丫看着林文的手被杂草划伤,咬咬牙,也上前,想要帮忙。
被林文拦了回来,“你还没杂草高呢。一边呆着去。”
四丫很想说一句,你也比杂草高不了多少。然后不听劝,继续帮忙。
清理处一块干净的地方,林文拉着四丫坐下了,“走了一晚上了,累了吧?快睡一会,姐姐看着你。”
四丫点点头,抓住林文的手,“姐,你别丢下我。”话音刚落,头一歪,已经睡着了。
林文哑然失笑,她其实也累很了,可还是强撑着精神打量着四周。
忽然远处的草丛里传来稀稀索索的声音,林文有些紧张的盯着那边,随时准备着叫醒四丫。
结果一只兔子跃入眼帘。
林文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多肥美的兔子啊,一定有很多肉。只可惜她手里没有趁手的工具,也没那个力气,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兔子溜走了。
不过被兔子这么一打岔,她精神了不少。
可再如何,这幅身子也只是个五岁的孩子,不过一会儿,林文就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等林文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身上落了几只虫子,林文没在意,顺手扫了下去。推醒四丫,“四丫,四丫,快醒醒,我们得趁天还没黑,快点找个落脚的地方。”山里露水重,可不能没个遮挡。
四丫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也没吵闹,乖巧的站起身,跟着姐姐身后走。
二人在山里迷迷糊糊走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个木屋,赶紧走了过去,推开门,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袭来,林文捂着鼻子,钻了进去。
这大概是猎户在山里的落脚点,不过好像已经很久没人住了,屋子里满是灰尘。不过林文检查了一下,还有不少能用的东西,她们姐妹两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先把这里打扫出来,晚上总算有地方睡觉了。”林文说道。
四丫跟着点点头。
姐妹两将晚上睡觉的地方收拾了出来,居然还在柜子里发现一床被子,虽然发霉了,可总比没有的好啊。
“没事,明天把被子抱出去晒一晒就好。”林文安慰着。
四丫点点头。
暮色降临,姐妹二人将门窗紧闭,搂在一起,盖着被子,原以为白天睡了一天,晚上应该睡不着了,谁知道还是不知不觉睡着了。虽然半夜被山里的狼嚎声吓醒了好几次。
与此同时,山下的林柱一家,找了整整一天,也没找到两个女儿的踪影。
“别找了,我就说了,估计是夜里起夜,被狼叼走了。你看这碎布。”邻居说道。
林柱不甘心,怎么会那么巧,前一晚才商量要将三丫四丫卖了,结果一觉醒来,两个丫头都不见了。
林柱媳妇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嘛!我的三丫四丫啊!”
邻居们撇撇嘴,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多心疼女儿呢,当谁不知道他们前两个女儿是被他们卖了的啊!
“不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一定要找到他们。”林柱想着快到手的钱,加起来快二两银子呢!就这么没了?
“那你自己找吧,我们要回去歇着了。”邻居们说道。他们都帮着找了一天了,连口水都没喝到,眼看着天都快黑了,他们可不受这个罪了。
林柱媳妇还求爷爷告奶奶,请大家继续帮忙找人。
可没人搭理她。
“都帮忙找了一天了,连口水都没喝到。闲得慌吗?”
林柱媳妇怀里紧紧抱着宝贝儿子,看着丈夫,“他爹,现在怎么办?要不,不找了吧!就算两个丫头真是自己跑的,她们能跑到哪儿去?说不定早就被狼给吃了。就当她们死了吧!她们命贱,死了就死了,你可不能出事啊。你要是有个好歹,我和宝儿指望哪一个!”
林柱有些不甘心,可看了看远处的深山,还有渐渐黑下来的天,他叹了口气,“回家!”只是可惜了那二两银子,够他们一家三口一年多的吃用呢。不过也没关系,她娘肚子里不是还揣着一个吗,若是个儿子,那就最好,若不是,养个一两年,照旧卖出去,也是一笔收入。
第二天一早,林文就醒来了,看四丫还在睡,便随她睡去了,关好门窗,打算去附近看看有没有水源。还真就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条小河。
又仔细检查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眉头紧锁,地上似乎有野兽走过的痕迹。
林文回了木屋,将昨天找到的水壶和锅铲拿到小河边,仔仔细细洗了一下,然后又打了个壶水,寄生虫什么的就不考虑了,活下去最重要。
熟料的生火烧水。
烧了一壶开水,放在一边,又继续烧水。
四丫也醒了,乖巧的坐在旁边看火。
林文又找了个块破布,打了盆水,将木屋里里外外仔细擦洗了一边。
“姐,水开了。”四丫说道。
“好,知道了。”林文放下手里的活,将热水倒了出来,又兑了点冷水,将四丫擦洗了一遍。可惜没有多余的衣裳,回头看看有没有别的法子。
然后将床上的被子搬到外头晒,用剩下的水将床仔仔细细擦了一遍。足足换了三四遍的水,才算满意。
别的倒也罢了,睡觉的地方必须得干干净净才行。
做完这一切,林文摸了摸肚子,她早已经饿的没有知觉了,四丫也饿的直喝水。
“我出去看看有没有野菜,烧点野菜汤吧。”
“姐我帮你。”四丫在家也是做惯了家务活的。只是待遇比姐姐们稍好一点,爹娘不动辄打骂罢了。
姐妹二人挖了点野菜,洗干净,回来烧了一锅没盐没油的野菜汤。就这样,姐妹两也吃的一点不剩。
林文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以她们的年纪来说,荒野求生活下来的可能性很低,这条路走不通,得想别的法子。
第72章 古代求生记 二 她们姐俩,……
她们姐俩, 一个五岁,一个三岁,要想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何其艰难。可她们没有别的路可走, 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走一步算一步吧。
林文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吃了两天的野菜汤, 四丫吃的挺好, 可林文再也吃不下去了。
她在木屋里找到一把钝刀, 又在溪水边上找了块石头,开始磨刀。四丫有些紧张,蹲在一边看。
等刀磨得能用了, 林文找来一截合适的树枝, 削成叉子状。
就这样,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四丫肚子饿的咕咕叫,她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不去挖野菜, 而是在这里削树枝。不过四丫很相信姐姐,于是乖巧的坐在一边看着。
林文拿起削好的木叉, 卷起裤腿, 走进小溪里,观察着水里的鱼。然后一叉子下去。
四丫高兴的蹦了起来, “鱼!姐姐, 鱼!”
林文也笑了,她看了看这条鱼,有她胳膊一半大小, 够她们姐俩美美的吃一顿了。
林文当即将这条鱼刮去鳞片,然后开膛剖腹,同时脑子里思索着这鱼该怎么吃, 烤着吃,还是炖汤?可惜啊,没有盐和佐料!
最终和四丫商量了一下,决定炖汤喝。
于是姐俩美美的喝了一锅鱼汤,虽然有些腥,可姐俩还是吃的很高兴。然后当天晚上,姐妹俩就拉起了肚子。
没办法,姐俩有限的生命里,就没吃过荤腥,乍一吃,可不得拉肚子嘛!不过就算拉肚子,姐俩还是很高兴的。
尤其是四丫,一直在笑。她的记忆里,家里也吃过鱼,不过鱼肉都是弟弟的,她只喝过一口鱼汤,那鲜美的滋味,让她认为那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
可今天她不光喝到了鱼汤,还吃到了鱼肉,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姐姐,我们明天还能吃鱼吗?”临睡前,四丫还在问。
林文叹了口气,一锅鱼汤而已,“能,明天,后头,我们以后天天吃鱼!”
四丫睡着时,脸上都带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