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皇子环(天日月)


他心下微沉,他还能比得过现在的徒晰吗?
这小半年来,别看永正帝似乎对徒晰有求必应,东北要什么给什么,无论徒晰在东北搞什么事儿,父皇都无条件支持,但事实上,这对父子已经差不多快到极限了,从徒晰立了大功,但父皇却连个爵位都不肯给一事来看,父皇是真生气了。
好几次父皇甚至不小心在他面前脱口而山,大骂徒晰是不孝子,可见一般。
特别是徒晰搞出来的鼠疫博物馆,原先大伙还以为徒晰说要把八叔的手信放在鼠疫博物馆中让人亲眼瞧瞧一事还以为是说笑话,毕竟这事一出,大晋徒氏皇族的颜面便去了大半,可没想到他来真的,当真把八叔的手信放到鼠疫博物馆里了,消息传回来的那天,父皇连连吞服了小半瓶子保心丹,可见其恼火。
他原以为徒晰回来,必定会被父皇打压,倒时便是他出头的时候了,可莫名的,瞧着眼前的徒晰,卫历突然起了几丝怀疑,父皇还能够压得住徒晰吗?
他有一种感觉,这个局面恐怕不在父皇的手上了。
京郊十里亭人来人往,即使是有迎接徒晰回宫这样的大事,也不可能真挡住了十里亭的出入人潮,徒晰一行人在经过一辆马车之时,徒时眼眸微动,转过脸微微一笑。
那辆马车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一架普通的青篷马车,但只有懂行的人才看得出来,马车整体是以上等的樟木所打造的,即结实又防虫,车子里还自带淡淡的香味,而那窗帘用的是杭州细绵布所做,上面还隐隐绣了暗纹。
车帘动了动,露出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眼眸。
即使他在东北干了这么大的
乍见徒晰,永正帝也吃了一惊,在他的印像中,徒晰就是一个孩子
事儿,他还是把徒晰当成孩子看待,毕竟他在徒晰这个年纪,可都还是在上书房里读书呢,顶多就是比一比谁读的书多些,让上书房的先生多夸几句,让父皇高兴罢了。
可如今再见徒晰,他是真真无法把眼前这孩子当孩子看待了,毕竟是见过血的,眼眸间的天真不在了,倒是多了一份杀气,永正帝好些教训的话都说不出口,最后目光转移到徒晰又手上,问道:“伤的可重?”
徒晰一受伤,他便接到暗卫传递过来的消息了,就连永正帝都没想到,老八当年竟然会做的如此之绝,不只是先伤了徒历的身子,接着又透过耿家给徒画下手,甚至还想要□□,还好徒晰没事,要是徒晰有事的话,他就真真正正后继无人了。
永正帝早早就让院判在一旁候着,不但命院判亲自给徒晰治疗,不只如此,甚至还不避嫌的亲眼瞧了瞧徒晰的伤势,见那伤口几乎伤可见骨,永正帝当下大怒,“好个老八!”>要是让他捉到卫八,非把他剥皮去骨不可!
他冷声道:“苏培成,把那杀手楼给朕记下,朕以后不想再听到这玩意!”
原本官府与江湖是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但如今江湖人士越了界,就别怪他下很手了。
“是!”苏培成笑着应下,虽说官府和江湖是不同的世界,但官府如果真要出手的话,江湖人是绝对躲不过的,毕竟只要人活在世,难免还是要吃喝拉撒睡的吗。
徒晰也微微点头,“如此也好。”
一个搞事的八叔就够了,他可不想再多来几个什么讲究原则,接了单非要人命的杀手楼,真要讲究原则,他们交税了吗?连交税这种基本义务都不知道的人,还是进监狱里再教育吧。
永正帝又细细问了问徒晰伤势情况,在得院判保证绝对无大碍后,沉吟道:“你这阵子还是先待在宫里,把伤养好再说。"
原以为发了海补文书之后,要捉老八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儿,没想到老八着实能毁,都好几个月过去了,直到现在还没捉到老八,再加上徒啪遇刺一事,永正帝也不敢大意,第一时间便要先确定徒晰的安危。
教训儿子啥时都能教训,但这前提是儿子得是个活的。
徒晰当下便爽快的应下,虽然他有青玉铃兰在,一般的杀手也杀不了他,但他也没有带伤工作的想法,这一年来他在东北忙活了这么久,不曾好好的休息一下,好不容易闲了来下来,徒晰也想好好休养一阵再说。
正当永正帝感到兴慰,觉得徒晰这儿子也不是只会跟他强,难得的看到儿子身上的闪光点,想给徒晰一个爵位之时,徒晰便先抛出了震憾弹。
他准备做个疫情总结,让永正帝召集全国上下的官员分批来京城上课!
这话一出,永正帝险些炸了,他可没想到,徒听参与了东北民政还不够,竟然还想参与到全国上下的民政?
这手也着实伸太长了。
面对手这么长的儿子,永正帝头一回想着要用当年太上皇搞出来的方法对付徒晰了。
但徒晰也直接了当说道:"要是不给那些地方官员上课,下次再碰到疫情的话怎么办?"
“别忘了卫八还没捉到呢。”>
永正帝沉默许久,最后道:“分批召地方官员入京!”
在旁人看不到之处,永正帝微微的叹了一口气,罢了,会夺权也好,如此一来,他或许也能放心了。

第124章 一日之师
如果徒晰知道永正帝在想的东西,必定会回他一句,您想太多了。不过是个教育训练就想到夺权,只能说古人的脑洞真大,大到没边了。
徒晰之所以会特特想要举行防疫训练,最主要的也是想趁机导入正确的防疫知识,先别说有八叔在,这生化战说不定哪一天又冒了出来,再则,即使没有卫八在,也很难讲大晋朝会不会再发生疫情,是以一个正确的防疫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这一次的鼠疫看似顺利度过,但是在其中出了多少差错,只有徒晰自己最是清楚,说句不好听的,他都觉得自己的这条命是捡来的。
在去东北之行,他除了贴身的二名太监之外,还带了足足一小队的侍卫,薛家一行人也带了自家家丁一同前去,一行人加起来少说也有近百人,结果呢……能够跟着他们回来也不过一半,可见这死亡率之高。
但凡再多给他半个月的时间,死亡人数至少可以再降两层,偏偏就是差了这半个月的时间,还有准备不够充足,导致于他们一开始对疫情束手无策。
不说别的,光是酒精这一项便是个大问题,他们所紧急调来的烈酒就真的只是烈酒而已,其实根本就不达到药用酒精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之下,消毒跟杀菌根本就是碰运气的,试试看罢了。
也是因为如此一开始的杂役死亡率超高,即使是他们这边内部人员,也折损了一大半,他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就是抽不出人手来制作药用酒精,也是到了后来,得了贾赦带着家丁过来帮忙,他才能够抽出人手进行药用酒精的粹取。
口罩、酒精,可说是面对疫情是最好的工具,而这两样东西是可以事先预备的,要是大晋朝早早先准备好了口罩、酒精,他们就不用一边对付疫情,一边组织人手缝口罩,想到就连他自己都得下来缝口罩的日子,徒晰只能说他有点后悔没有跟黛玉去学绣花。
想当年,当他还是环宝宝时,好为人师的黛玉可是差一点拉他去学绣花,虽然徒晰严重怀疑黛玉,只是想要找个人陪他一起手指戳恐乐罢了。
可是即使有了事先准备好的口罩与酒精,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使用的人,如果说当地知县不会利用的话一样也是白费,徒晰不知道有多少次看到有人口罩戴的不对,不是拿口罩捂住口鼻,而是将口罩戴在头上,再不就是戴在脖子上。
这样也就罢了,他还看到有人把口罩供起来,每天早晚三柱清香,看的徒晰一整个无言,讲真,这还不如立他的长生牌位呢,至少说不定还有些用处,好歹他和青玉铃兰身上的功德也能多一些。
口罩还不过是例子,至于酒精的骚操作就更别提了,徒晰只能说还好他早期弄不到真的医疗用酒精,只是比较烈一点的烈酒而已,喝不死人,否则……
总归一句话,想想都是泪呀。
各种让人无言的骚操作实在太多了,再加上一些防疫时的注意事项,如隔离所、饮食……安排全都是他从东北得来的血泪教训,有鉴于此,徒晰便想给各地方官员上一个疫情课,再怎么的也不能再碰到疫情束手无策了。
其实不只是大晋朝,如果可以的话,徒晰着实希望能够将这一场疫情防疫课能够面向世界各地开课,疫情绝非—时一地而产生,就像黑死病能够从中东一直跑到欧洲一样,疫情的传播是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发生,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可能会有疫情。
像这一次的东北鼠疫,别看是发生在东北一带,其实直隶、女真等地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只不过那时候他的防疫方法也多少传到了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人按照他的防疫方法来做,多少能够扼制一下疫情。
而且女真甚至更进一步,女真和大晋不同,有着东北的先例,直隶的几处省份即使是在封城之时,也能确保全城人民的口粮与医药。
但女真没办法,女真本就是穷苦之地,大部份的人民连温饱都难,更不可能有什么存粮了,即使有存粮,在女真的规矩中,只有女真贵族才被当人看待,至于平民老百姓就不算什么了,怎么可能会浪费粮食去养活。
徒晰所默默传开来的防疫之法只有用于贵族之中,如果是一般老百姓染疫了,别说治疗了,甚至连隔离所都懒得设立,而是直接将杀死后火葬,一了百了。
在知道这件事之后,徒晰沉默了许久,一瞬间当真有想把女真王族也请来上课的冲动,生化战是一双面刃,伤人也伤已,说句不好听的,大晋经的起生化战,但女真经不起。
原因也很简单,在欧洲还未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大晋朝可说是世界第一的强国,无论论人口,还是论物资,全都是一等一的。
即使发生鼠疫,一村一地尽皆死亡了,但对于整体大晋朝的人口而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女真总共有多少人?不过才十万人口。
一场东北鼠疫便死了二万多人,这还是因为有他控制住了疫情,这才死的人少一点,但如果要是没他的话,少说也是六、七万人起跳。
十万人口一口气死了一大半,再来几次东北女真还用着玩吗?
再则,大晋朝能做得到封城并供养城中百姓,这一点女真做的到吗?他们所能做到的便是供养女真贵族,将女真平民百姓斩杀。真要玩生化战的话,女真绝对玩不过大晋的。
只不过生化占划这玩意反反覆复,永不停止,欧洲的黑死病便是一例,徒晰还真想找女真一起立个公约,一起禁搞生化战,不过这个念头略略一起,终究还是放下了。
现在的他还做不到这么 '超前' 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不过请永正帝召各地官员前来上课,
因为卫八之故,永正帝终究还是应下来了,只不过怎么召,召什么职等的官员还要再商议一番。
要全国大召集自然是不可能,不说别的,食宿上便就是问题了,毕竟大晋随着前朝旧制,大部份的官员其实都是挺穷的,要他们上京一趟,可真真会让他们破产,是以这笔钱,还是得由朝堂来出。
在经过东北鼠疫之后,朝堂可真真没这么多银钱,是以只能够分批来京城学习,这倒不是问题,至于来的人吗,不待永正帝发话,徒晰则是提议道:"知县,只需要知县,甚至是县令就好,无需知府,甚至连巡抚都不需要。”
真正办事的是基层的人,越是高的官越是不可能接触地方上的事务,而他要的是真正能办事之人,是以到知县即可,什么巡抚的就大可不必了,乍看之下官位虽高,但要是等消息传到他们耳里,这疫情早就扩散了,一点子屁用都没有。
永正帝沉吟了一下,倒也应允,他本就不想让过高的官员来京里学什么防疫,跟徒晰牵扯太深,但如果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的话,倒也无妨。
儿子难得的懂事了一下,永正帝也不妨给了点面子,"除此之外你还想要什么?"
徒晰正正经经的要再增添一国家防疫局,专门安排防疫物资的运送与储存,像是洒精与口罩都是基本物资,各地粮食什么的也要细细记录在册,说不定那日就会用上了。
这些都是正经事,永正帝让徒晰写折子上来,虽然是让着徒晰写折子星上,但看永正帝满意的神情显然是已经同意,但就在此时此刻徒晰突然又说道:“关于这防疫课的先生,我想让小林子亲自讲课!”
“小林子!?”永正帝难得的皱起了眉头,“是谁?”
苏培成也难得的皱起了眉头,他能做到雍正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其中有一项本领就是记性强,每个人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无论是朝中的大臣也好,侍卫也罢,甚至是每个主子身边的伴读,他每一个人都记得清清楚楚,更难得的是够八卦,连其家事也能牢记在心,可他怎么的也想不起来有哪位侍卫的外号是叫小林子的?
徒晰面不红,气不喘,直言道:“我身边的贴身太监。”
永正帝当下大怒,“你疯了吗?”
他怒道:“即使是让你身边的小霸王来教,也强过让个小太监来教。”
他也听了一耳朵什么抢钱、抢粮、抢女人的传闻,虽说这小霸王不好,但怎么也是徒晰身边的人,也算得上半个伴读,但让个小太监来教!?这像个什么样?
永正帝当下不许。
对此,徒晰很光棍的一瘫手,“其他人可不如小林子。”
他并没有疯,而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要说论这防疫知识最了解的人莫过于他自个,再来,就是一直跟着他打下手的小林子了。
其他的无论是贾赦也好, 薛远也罢,甚至薛蟠、薛蝌, 他们都只负责整体防疫中的其中一部分,并不似他一般总掌大局。
对于他们自己所负责的部份,他们自然是极为了解,但如果要论整体防疫的话,却还远不如小林子呢,是以徒晰建议让小林子做讲师,主要负责教导地方官员防疫知识。
永正帝承认徒晰说的合理,但再合理他也不能够同意,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要是让官员知道照他们的人,其实是个宫里的小太监,对所有的官员而言可是个极大的污辱。
一个不好,整个大晋朝不乱起来才怪,是以永正帝压根就不同意这个事,让徒晰另挑先生,要是再不出来,那他便决定让徒晰自个教。
横竖徒晰这些年来教那些伴读数理化也算是教出来了,再者皇子门生也不算侮辱了他们。
对此徒晰两手一摊,表示他忙得很实在是没有办法。
他默默数道:“我还得弄酒精制作的流程,口罩准备,并设计仓储防火流程,怎么说又是酒精又是口罩的,一个不好要是失起火来又是个王恭厂之变。”
建防疫局一事对永正帝而言,也不过上下嘴皮子一碰便成,但对徒晰而言他方方面面都要鼓捣,还要写折子,并且安排考虑储存之事,地点得挑个交通便利之地,才便于运送到全国各地,另外更重要的是防火处理,不然这种玩意要爆炸起来,可就麻烦了。@天阳好文 尺左亚江文学试
徒晰说的也是合理,但是……
永正帝郑重道:“绝对不能让小林子做先生!”
这娃儿不要脸,他还要脸面呢。
徒晰也退了一步,“那我至少要小林子帮我整理教材,给我做助手。”
再三确认徒晰不会把小林子丢上台做先生,永正帝也安下了心,不置可否道:“区区小事,你决定便就成了。”
“只一条!”永正帝坚持道:“不能让个太监给大臣们讲课。”
这年头规矩严苛,即使只教一天,也是一日之师,即使只是知县,也是正正经经由科举入仕的,那能拜太监为师,受这么大的污辱。
徒晰无奈勉勉强强的应了,但转过身时,露出一抹满意的微笑,他其实也没想过真的要让小林子站在讲台上,给这些知县讲解防疫之法。
在大晋朝这么多年了,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人情世故,虽说要论防疫之事,所有全大晋的知县加起来都不如小林子,但世情如此,他也无意挑战世情。
他所要做的,不过是让小林子主笔,编写教材罢了。

在听到自己要主笔防疫规章之时,小林子整个人都惊呆了。
他傻呼呼的指着自己,"你行我上!不!我行我上!不!不!可……可我不行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