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地想着一个人,感觉真好啊
遗憾得是,辛大人并没有到易家来,连着好几天,他都没有露面。
可京都却涌动着一股紧张的暗流。
吃饭时,易郎中感叹不已,“王侯伯爵虽然显赫一时,还不如咱们平民百姓生活得安宁,至少咱们不用怕半夜的马蹄声。”
易楚心里“咯噔”一声,“外面出了什么事”
易郎中淡淡笑道:“听别人闲聊时说的,说是又有几家勋贵被满门抄斩,就是大年初一夜里的事。”
“是锦衣卫干的”
易郎中鄙夷地说,“这个世道锦衣卫就是属螃蟹的,横行无忌,除了他们,谁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尤其那个辛特使,听说,皇上都得看他三分眼色不说别的,就说诏狱里的那些刑罚,一般人谁能想到那些折腾人的法子”
连皇上都看他的脸色,这可不是什么好话。倘若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会怎么想
而且,父亲对他好像很不待见好吧,应该是大多数京都人对这个杀人不眨眼的特使都敬而远之,避若蛇蝎。
易楚顿时心里堵得难受,说不清是因为辛大人还是因为自己。
终于到了正月初八,朝廷开印上朝。
皇上连接发了数道圣旨,使得京都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易楚的心也整天吊在嗓子眼里,不得安宁
第52章 动静
又过了三五天,晓望街才有消息慢慢流传开。
据说,除夕宫内设家宴,留京的几位王爷都携带家眷进宫守岁,因太晚便在宫中留宿。太子的儿子楚昊酒后失言,抱怨宫里的炭呛人,熏的香也不如府里的好。
这话不知怎么就传到皇上耳朵去了。
要知道宫里用的是上好的银霜炭,烧起来不但没有烟,还有股淡淡的松香味。而熏香也是特制的贡品。
皇上闻言冷笑,“既然不如东宫的好,就把东宫的炭香取来让朕见识见识。”
其时是锦衣卫指挥使陆源当值,他连夜率人去了东宫,银霜炭没带,却是带回来两身明黄色的龙袍,其中一身朝服倒罢了,另一身却是衮服。
衮服是帝王在祭天地、宗庙以及正旦等重大庆典活动时才能穿的礼服,当然登基即位那天也是必穿的。
搜出来的这件衮服又格外华丽,面料是孔雀羽刻丝,里子是明黄色方目纱,衣裳上绣的龙、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饰均为金线配着上好的丝线绣成,其余蔽膝、革带、大带、绶等配饰一应俱全。
皇上不怒反笑,“太子这是等不及了,连登基的礼服都备好了。”
太子自然不肯承认,只说是被人陷害。
初一夜里,辛大人匆匆离开就是奉命去太子府邸搜寻忤逆的证据。
其实不管是几位王爷或者是将相王侯,不搜则罢,只要搜了有几人是干净的
辛大人对东宫的事有数,除了搜寻证据之外,另将人员都看管起来,财物也贴上封条不许动用。
查出来的证据除了贪墨的大量民脂民膏,还有太子与朝臣勾结的书信,顺藤摸瓜又牵连了好几家权贵在其中。
就连上次武云飞被弹劾之事,也出自太子的手笔。
景德帝大怒,不顾春节开印图个吉利,颁发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褫夺东宫太子之位,贬为庶民,与东宫其余众人都羁押在西郊农庄里,终生不得擅离。
一石激起千层浪,宫外,权贵们人人闭门不出生怕祸及自身。
而宫内,表面看上去平静,实则更是风起浪涌。早几天除夕夜伺候楚昊的宫女被人发现莫名其妙地死在井里,接着柴薪司死了两个小太监,再然后陆陆续续有好几个太监离奇消失。
一时,宫内宫外都不得太平。
辛大人忙得脚不点地,查证好几天,将证据摆到了御书房的案前。
除夕那天给楚昊用的炭并非银霜炭,香也不是上等的沉香。
在家宴上,楚昊被人劝着吃多了酒,回到住处后,别说醒酒汤了,连口热茶都没有。桌子上就半壶冷茶,还不是上好的茶叶。
楚昊是奢侈享受惯了的,不免斥责了当值的宫女太监,顺带着数落用的炭、香不好。
事情便由此而起。
太子是景德帝在潜邸时王妃所生,只是王妃没福,没等到皇上登基就故去了。
景德帝即位第三年,朝臣多次上折子,称后宫不能无主。景德帝顺应民意,册立了皇后。
皇后比景德帝小了近二十岁,景德帝颇为宠爱自己的小妻子。
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一是未等及冠就早逝的五皇子,还有一个就是年纪最幼的七皇子晋王。
晋王的封地在山西,可皇后已经痛失一子,不愿再让儿子离京。加上景德帝对幼子格外偏爱,故此默许了皇后此举。
能在后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除了皇后,没有第二人。
负责带人去东宫的陆源又是皇后的表侄子。
皇后这番举动又是为了谁,只能是晋王。晋王现年二十七岁。
景德帝黯然神伤了许久,沉声道:“许是朕活得太久了,这一个个都等不得,巴望着朕早死呢。”
辛大人突然露出丝笑意,“那皇上索性更要多活几年,这样才能看得清楚,顺带着也气气他们。”
这话说得有些僭越,可又实实在在地说到了景德帝的心坎里。
景德帝一扫适才的颓废,豪情万丈地说:“子溪所言不错,朕就再活三五年回头查查晋王。”
辛大人点点头,开口问道:“大查还是小查”大查就是往深了查,把晋王日常言行、结交官员,以往行迹都摸个透,小查就是查看表面,有没有胡作非为欺压百姓的劣行。
景德帝毫不犹豫地说:“彻查”
辛大人明白,晋王恐怕与皇位无缘了。
出了御书房,辛大人在甬道上站了站。
甬道旁种着十几株梅树,白梅的花苞已经肿大,指日便可绽放,而绿梅却连花骨朵都没有一个。
辛大人低声道:“好看的花总是开得迟,你开这么早又有何用”伸手掐下一朵白梅花苞。
身后传来细细碎碎的脚步声,有个小太监小跑着过来,见到辛大人,连忙行礼,“奴才正要往忠王府宣世子进宫。”
辛大人笑笑,将手里的花苞递给他,“记得忠王府也有一片梅林,问问世子,梅花开了不曾”
小太监恭敬地接过花苞,“奴才记得了,一定把话传到。”
辛大人整整身上玄色的长袍,施施然离开。
景德三十五年的春节波谲云诡离奇诡异,上元节那天,景德帝突发奇想,准备夜里亲自到东华门外观灯。
本来,因为太子以及好几家勋贵被抄斩,京都的王侯人家兔死狐悲,没心思张罗,也不敢张罗,怕风头太盛被人惦记上。
没想到皇上发话要观灯,这下子众人立刻活泛起来,忙不迭地搭建花棚,将早就准备好的花灯一一挂出来,力争博得君心一悦。
尤其景德帝威严之余颇有几分才气,往常年看到哪家的灯出彩,喜欢留点墨宝稍加点评,或者赏赐点东西。
这个人人自危的时节,若能讨得皇上欢心,不啻于吃了粒定心丸,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夜里,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华灯燃放。
景德帝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侍卫保护下,站在马车上巡视花灯。
辛大人穿一身大红色飞鱼服随侍在景德帝身边,花灯映着他脸上的银色面具,比天上的明月更闪亮。
行了约莫半刻钟,景德帝喊声“停”,马车稳稳地停在一处花棚前。
花棚搭得不算高,才两层,却是非常精巧,梧桐木的框架,四周糊着白色绡纱,中间点着灯,照得棚子里亮如白昼,比别处更亮几分。
辛大人细细打量一下,原来花棚四周缀着银箔,银箔反射了光线,自然加倍明亮。
皇上的马车一停,花棚里丝竹声顿起,接着一声娇滴滴脆生生的“酒来”却是演着贵妃醉酒的折子戏。
紧接着,雪白的台子上走出位美人,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披着软纱披帛,体态轻盈,容色夺人。
再细看,这花灯美人发如云堆,面如敷脂,眉眼口鼻无一处不精致,无一处不美好。寒风透过绡纱,扬起美人的纱衣与披帛,远远望去如仙子下凡。
景德帝脱口称赞,“走马灯做到这种地步,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邵广海已打听到花棚的主人,将他引至御前。
来人约莫三十五六岁,长得丰神俊朗,穿一袭宝蓝色锦袍,外面披着貂皮大氅,大氅瞧着有些年头了,风毛不那么齐整,可看上去仍是一派富贵。
来到车前,不等小太监递上蒲团,那人忙不迭地跪倒在地,“臣杜旼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辛大人双眼眯了眯,他的叔父,杜旼终于沉不住气了。
景德帝瞥一眼辛大人,慢悠悠地问:“杜爱卿在何处当差”
相似小说推荐
-
女王她肤白貌美——BY:后紫 简介:1、初遇小女王,那年董乘浪高二“星,我给你写了首诗。”“念。”“啊,我愿意为你奉上我所有的炙热和滚烫。...
-
长嫂为妻——BY:墨书白 简介:此文不是爽文,糖中带刀,开篇就虐,慎入卫韫版卫韫十四岁那年,满门男丁战死沙场,家破人亡,那时只有奶奶和他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