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也不顺利,土著还好,已经接受了封赐,接受了驻军,但是鞑靼野心难驯,提出了苛刻的投诚条件,要求大月朝家公主联姻。
而且,公主府还不能设在京都,必须公主出降漠北。他们还接受大月朝在边界给公主封地。
最好将就是把辽东赐给出降的公主。
这完全就是挑衅。
高祖爷一般都是用战争解决争端。
打得城服了再结盟,联姻也是部落送贵族女子进宫为妃。
公主成婚从来就是坐堂招赘驸马。
嘉和帝后宫的十几位高丽妃嫔,就是这般来的。
鞑靼部落摆出这幅姿态,说穿了就是想捞好处,这显然就是胡缠蛮搅,大月朝眼下没有适婚的公主。
适龄郡主倒是有,元春却不愿意用女人交换和平。
这个态势很有打仗的可能。
水泽决定携带水泊出巡西北,震慑敌寇。
元春很怀疑,水泽想要深入敌后,施行斩首活动。
贾瑚一直在做这件事,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鞑靼人死了头领,不出一月就能选出新的头领。
因为鞑靼人出生就在马上,人人彪悍,全民皆兵,不像中原人,战争爆发才进行军事训练。
元春其实不想打仗,但是,给钱给粮食,开马市,都不驯化,也只能武力征服了。
这也是元春想着四十三年的寿诞问题,她走了,真正的元春肯定帮不上水泽与水泊。
她必须在更替之前,将辽东的隐患摁下去,只少要给予水泊,或者是水泽之子的成长机会。
贾敏心里着急,想看看几个人选,元春便借口巡查太学,带着贾敏去了太学。
三个姑娘都是一样的式样,十三岁的孩子身材还没张开,生长的村野,身材敦实,还没蜕掉婴儿肥。
肌肤不是那么白,但是,脸蛋红扑扑的透着健康。
而今乡野也不缺吃穿,只不过,村野的孩子从小下地,手脚不及官家千金细嫩白皙。
贾敏有些失望,只怕青玉不乐意。
元春道:“只要她们愿意参加训练,我保证,三年后她们必定脱胎换骨。”
这些个丫头原本的肌肤还不错,只是营养跟不上,三年后,营养加训练,还有元春的仙家手法调理,毕竟能够再拔高一大截儿。
女子只要练武,身材臃肿的事情迎刃而解。
黛玉的眼睛一睃,也道:“这几个的坯子都不错,好生调理,十八岁必定大变样。”
贾敏颔首:“就不要学什么军体拳武当拳了,就练习养生功与登云梯就足够了。”
这是怕丫头们修炼武当拳,身子太粗壮,青玉看不上。
第314章
水清莲采取的政策是潜移默化。
首先是亲自去太学担任骑射教习, 然后,在自由活动的时候,给学生们表演轻功登云梯。
小女孩不想练武, 但是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仙女梦。
不仅如此, 水清莲还借着自己公主的身份,要求自己的哥哥许安与林青玉支持太后领导的教育事业, 去太学表演马球赛。
林青玉、许安、水楹、水潡、加上乔装改扮的水泽, 组成一个羽林卫方阵, 跟锦衣卫马球队的俊俏儿郎对抗,那场面简直就是仙人打架。
一般京都闺秀兴奋得满脸通红, 尖叫不止。
水清莲在边上引诱:“想不想学会了跟锦衣卫队,羽林卫对抗啊?”
一群心怀梦想的女孩子自然心向往之。
然后, 水清莲成功的从女子太学引诱了六十名预备紫云卫队员。
为何叫预备紫云卫队员呢?
这便是水清莲设下的钩子,只有成为绣有的马球队员, 才能跟羽林卫锦衣卫的俊俏儿郎近距离接触。
想要马球打得好, 马上功夫必须好。
马上功夫好, 必须身体好,身体轻飘。
忽悠人家修炼养生功与登云梯。
当然,其中元春看上的五个女孩子是她重点的忽悠对象。
水清莲以公主至尊,跟这些女孩子打成一片。
这几个女孩子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后与将军夫人。水清莲预备一辈子投身父女解放的事业,皇后与将军夫人就是她最好的靠山与拥趸。
为此,黛玉给这些女孩子配备了增强体质的药浴, 训练一天下来,晚上泡浴, 一个个泡得鬼哭狼嚎。
水清莲只会属下摁住这些女孩子不许她们逃跑, 一边现场教育:“有志者事竟成。乡间不是有一句俗话吗,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只要你们坚持,迟早能够跟我一样飞起来。”
女孩子打着哭腔:“大统领训练几年啊??”
水清莲比一个漂亮的孔雀手:“三年完成,脱胎换骨。”
训练的时间多了,难免耽搁学习时间。
逐渐有人退出训练,理由是耽搁学习,学不到谋生手段。
水清莲又忽悠人家:“修炼武功怎么会耽搁谋生呢,你们不是说家里重男轻女,要干出一番事业让家人后悔吗,修炼大成之后,成为各行省惠民署的卫队,或者干脆成为捕头牢头,或者大家练手,创立一家镖局,难道不是一份职业?
那个周大丫,不是说不想跟你母亲一样,一辈子窝在屋里,为了求子,一窝一窝的生孩子,想当个男子顶门立户吗?
还有那个王二丫,你不是说,要给自己挣嫁妆,挣很多很多的银子,把你祖母闪瞎眼,免得你祖母把你们卖了攒家产吗?
……
哼,原来都是嘴把式啊?
我亲自去跟太后娘娘、荣亲王妃商量,费尽口舌,增加太学的经费,就是为了给你们增加营养,置办马匹弓箭,给你们购买这些增强体质的汤药,知道一缸药浴多少银子啊?
十两!
我操心劳力,结果呢?
你们这些糊不上墙烂泥,算我自作多情。你们要滚赶紧滚,合该你们被人瞧不起,合该你们没有尊严,为了生下儿子,猪一样一窝一窝的生孩子。”
水清莲一通嘴炮,指着一群女孩子狂喷猛怼。
敢于上京的女子,心里有一个恨不生为男生的志向。
每每嘴里嘀咕:我若是男子,肯定如何如何。
总之就是科举做官,经商致富的誓言。
当然,这些誓言,原本就是水清莲请她们吃醉了酒,引导她们发泄,将她们心中积攒的不满,无限扩大化,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如今成了水清莲对她们灵魂拷问的鞭子。
一番责骂让所心生退意的女生羞愧难当。
这些女孩子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也只是温饱,家里并不是十分富裕。
百姓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用女儿贴补儿子。
女子婚配一般都会看给家庭带来的利益多寡,不会注重女子的处境与心愿。
许婚与买卖不同,即便是太后也不能干涉人家男婚女嫁。
所以,女子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相比与男子,还是望尘莫及。
水清莲的话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命运自己用双手去改变,不能指靠太后一个人努力。
太后即便是救世主,也只有一双手,众人拾柴火焰高。
元春发现,水清莲虽然四书五经不是那么通透,但是,人生的哲理,说话办事的能力,却不必那些才高八斗的男子差多少。
元春越来越喜欢水清莲,也就要替她设想,她预备等机会成熟,给水清莲坐堂招夫。
她把这个是想透露给水清莲,水清莲的态度让元春大为震惊。
水清莲说道:“启禀太后娘娘,儿臣其实不准备成亲,答应二十五岁招赘,其实是为了安抚姑祖母。”
元春十分讶异:“为何呢,你是公主,即便招赘驸马,也不敢限制你,并不耽搁你为官。”
水清莲道:“一旦招赘,我就要替他生子,就不能如眼下这般洒脱,想去哪儿就那儿,想跟谁来往就跟谁来往。”
元春道:“你不想有孩子吗?朋友总会有离散的时候,血脉才是一辈子羁绊,你老了也就没了含饴弄孙的乐趣。”
水清莲道:“年纪大了之后,若是喜欢孩子,儿臣可以去惠民署□□,或者,我可以养面首。”
元春震惊之余,给她提一个要求:“等到太皇太后仙逝之后吧,真有那一日,我建议你签订婚姻协议,他支持你就过,那一日变了就按照协议和离。只要不是圣旨或者懿旨赐婚,和离也很容易。”
水清莲闻言十分诧异,双眸晶晶:“太后娘娘,您,您懂得新婚姻法?”
元春摆手:“哪有什么新婚姻法,本宫到是想制定新的婚姻法,难度很大,上皇都不支持,确认女子有和离休夫的去哪里,有立女户的权利,已经是皇室最大的让步。并且,我也不提倡男女不成婚就随便野合生孩子,唐朝那种婚姻观念太前卫,太糜烂,不值得提倡。
家庭动荡,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家庭和谐,家族才能兴旺,社会才能和谐安定。”
修真界的道侣,也要讲究忠贞,纳娶小妾,也需要正房允准,宠妾灭妻,双方的家族与宗门,就会分崩离析,甚至血流成河。
修真界讲究心念通达,委屈求全休不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