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雍朝,元宵佳节有放灯的习俗。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宵放灯,因此有专门的‘灯市’供达官贵人、百姓们放灯。
所谓‘灯市’是指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球等求售的市场,大约从年前的孟冬时节(十月份)就已然开业。每夕皆然”。在灯市上,舞女乐伎往来最多,卖舞卖唱。
每晚灯火初上,箫鼓齐奏,歌女舞女纷纷献技。豪商富贾,纨绔子弟,纷纷买笑追欢,到更深四鼓方止。因此姜白石有诗云:灯已阑珊月气寒,舞儿往往夜深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
相比宝泰三年大年三十的那两场闹剧,宝泰四年的新春佳节相对来说过得比较平稳,眨眼的功夫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天。因着元宵节放灯大约是从正月初八到十八,在此期间,水斓特许锦衣(明暗)卫驰禁,前后各一日,允许士民踏月观灯。
锦衣明暗卫们都放假了,作为皇桑的水斓当然也不例外,虽说水斓已经成功的“开笔”、“开玺”,重新上班了,但提前将奏折处理完毕,带着妻妾去放灯看歌舞,还是可以的。嗯,前提是不能被那群唯恐天下不乱、鸡毛蒜皮之事也要拿来朝堂上来说的御史台大夫们知道。
说实在话,水斓真心是服了连自己吃什么,何时如厕、如厕的次数,临幸嫔妃的频率都要挂上皇家之事无私事的理由来说叨自己一通,万一要是被他们知道了,呵呵,上朝的时候准备棉花团子一早堵住耳朵吧,不然保管耳朵会被念得起茧子。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天,水斓早早的批阅完奏折,便去坤宁宫找乌廷芳去了。水斓本打算只带着乌廷芳一人去逛庙会、看歌舞、顺便放灯的,只是到达坤宁宫的时候,贾蔷薇恰巧也在,因此水斓又将贾蔷薇叫上了。
贾蔷薇带着二公主来坤宁宫,是来陪无所事事的乌廷芳说话的,顺便也让二公主与龙凤包子的关系更加的亲顺一点。贾蔷薇没想到,水斓居然打算带着乌廷芳溜出皇宫看灯会,也没想到水斓居然也把自己给顺带上了。
帝后妃三人愉快地出宫,因着乌廷芳和贾蔷薇二人都是喜静不喜闹的,因此三人只逛了一会儿,便去了酒楼稍作歇息。
元宵佳节,各大酒楼按例都有免费的元宵发送。水斓三人所坐的那桌,店小二也端来了三位免费发送的元宵。这元宵捏的不大不小,外层的糯米粉子一咬就破,里面裹着的红红的馅一下子流了出口。
“有股玫瑰花儿的味道,这是用玫瑰花瓣儿合着花生芝麻一起做的吧。”
“爷,我这有股桂花香味,应该是加了桂花糖霜做的。”乌廷芳小口的咬着元宵,等一个吃完后,乌廷芳用汤勺拨了一个到水斓的碗里,待水斓一口就吞下、咀嚼下肚后,乌廷芳方笑着说。“这家酒楼的元宵到做得精致。”
“可不是,当初妾身还做姑娘的时候,这家酒楼的元宵就能出名了,当初有幸在嫡母那吃到一碗,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味道还是没变......”
“照蔷薇这么说,爷到要好好的尝一尝了。”
一碗四个汤圆儿,水斓很快的就吃完了,意犹未尽的水斓叫来店小二,每样馅做的元宵都要了一碗。店小二很快就端来十多种口味的元宵,都是每样四颗,用小小的汤碗盛着。
水斓每碗口味的元宵尝了一颗,待十多种口味尝遍后,水斓已经再也吃不下了。
“味道比家里的好,种类也比家里的多。”宫里做的元宵每年翻来覆去的口味就那几种,一点也没有新意。每每做好了端来,水斓能吃下两颗都算给御厨面子了。
“家里做的三色元宵味道也不错,这外面的不过胜在有新意。”
所谓的三色元宵,是红豆粉、绿豆粉、黑豆粉分别合着糯米粉裹上花生、芝麻捣碎做成的馅酱,揉捏成的汤圆团子,味道不是很甜,却有一种豆类所独有的清香味,相比喜欢吃甜食的水斓,乌廷芳显得更钟意这款三色元宵。
第64章 为君为官,利国利民(三十)
三人在酒楼坐了一阵儿,大约黄昏将至、华灯初上的时候,三人才慢条斯理的走出了酒楼,前往灯市观赏。这灯市,每至灯节到来之际,除了有商户大放烟火外,市肆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热闹而喜庆。
这京师的各处大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而这两处地方,其中东四牌楼,多有歌舞,是达官贵人爱逛的地儿,另地安门则是平头百姓们爱去的地儿。(作者杜撰)
这大街上的灯,以各式各样的彩灯为主。多用纱绢、玻璃、明角做成,上面绘有古今人物故事。挤挤杂杂的大街小巷偶尔有耍狮子的经过,放烟火、鼓吹弹唱,好不热闹。
水斓这厮,一向对猜谜语的事不敢兴趣,因此在乌廷芳、贾蔷薇二人围着写有各色谜题的花灯瞅时,水斓摆着微笑的正经样儿,不发一言的杵在那、静静的在当他的安静的美男子。
乌廷芳不愧是顶顶聪敏的人儿,很快就猜到了她所看重的八角花灯上提的谜语。她的文采虽说只是一般,但一手小楷写得十分的漂亮。
乌廷芳找店家要来纸笔,挥笔写下谜底后,微微吹了吹半干、写有答案的宣纸,递给了店家。“老人家,你瞧我猜得可对!”
这卖各式灯笼的店家是为做朴素打扮的老者。之所以说他朴素是因为,他的一身棉袄已经洗得花白,有些破损处、甚至打着补丁。
老者接过写有答案的纸张一瞧,顿时赞赏道。“夫人这一手小楷倒写得漂亮。”听老者这么说,分明是认字的。
水斓笑了一下,随手从衣袖里掏出一锭碎银子递给了老者。虽说这猜对了谜题的花灯可以免费取走,但水斓还是给了老者的银子,虽说数不多,但到底是水斓的心意。
当然数目大的,水斓身上也带了,但一盏制作精美的花灯不过几十文钱,水斓真要给了老者一锭完整的银元宝,不说老者会不会收,就算是收了,需知财不露白,这种龙蛇混杂之地身有一笔不菲(对于老者来说)财产,对于一位孤身老人怕是不好。
“再给我取盏花灯吧!”
见老者有些犹豫,不怎么想收自己的钱,水斓笑了笑说道。“我这做人相公的可没什么好文采,所以只能用钱买了,毕竟爷家里穷得只剩下钱了。”
“这位相公说笑了。”
老者收了那锭碎银子后,便从他所制作的各式花灯里挑了一盏制作精美的花灯交给水斓。水斓接过,提在手上,转而朝着妻妾二人笑:“如此,我们三人手中都有了花灯。”
乌廷芳抿了抿嘴,笑而不语的瞅着水斓。而旁边的贾蔷薇呢,则是被前方不远处的热闹场景给吸引了注意力。
“爷,夫人,瞧瞧前面十分热闹的样子,像似有艺人在表演杂耍。”
“走吧,去瞧瞧。”
说话间,水斓拉着乌廷芳小心的避开了人群,而贾蔷薇呢,则紧跟在两人的身后,寸步不离。贾蔷薇是位十分安分、懂规矩的姑娘,在她的眼里,水斓顾忌着乌廷芳的安危是应当的,所以心里微微有些泛酸,但到底明显知道自己该站的格子。
三人穿过人群,来到了热闹处,果真如贾蔷薇先前所说的那般有艺人在表演杂耍。三人看了一会儿杂耍,给了打赏的碎银子后,又去了贩卖河灯的小店,买了许多河灯、寻了一处较为冷清的地方,将这些名字的河灯一一的放到河中。
这一过程水斓并没有参与,他站到一旁,静静地观看着,只觉此刻岁月静好。
放完河灯,并默许下心愿后,水斓又领着乌廷芳、贾蔷薇,三人跑到舞女乐伎献艺的地方观看了一会儿歌舞,时间已然就快到宵禁时分了。
三人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灯火已然辉煌的灯市,乘着来时的小轿,回了皇宫。由于夜已经深了,贾蔷薇向帝后二人请完安后,便径直回了建章宫歇息。
水斓这夜依然是宿在坤宁宫的,等二天天刚放亮的时候、直接换上明黄色的龙袍、坐着龙撵前往金銮殿,举行早朝会。
这过年朝中百官也是放了假的,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十,一共十日假期,相比皇桑短短的五天、说起来都是累的‘假期’,朝中百官们要相对安逸得多。当然这一前提,是放假期间没有突发的事情,不然朝中百官们的假期铁定要泡汤。
早朝会开始后,水斓笑眯眯地例常问朝中百官们,新年的十日假期过得怎么样。知道该怎么说话才漂亮的朝中百官自然纷纷说劳皇桑挂念,微臣们这个新年过得十分不错。正当帝相相合时,一道及其不协和的声音突来传来了出来。
“微臣,有话要说...”
朝中百官一瞧说话的人是御史台出了名的搅屎棍——刘御史,纷纷都不说话了,等着他发言,而高坐在龙椅上的水斓一瞧说话的人是刘御史时,心就不禁咯噔一跳,不好的预感顿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