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姐儿脸越发阴沉了,李纨也未曾想到贾赦贾琏如此快的动作,只好顺着问道:“哦?不知是哪家姑娘,我们可曾听说过?”
那媳妇子笑道:“大奶奶指定听过的,他家从前遣了婆子来,在老太太同宝二爷跟前都有脸面,正是那傅试傅通判家。他家那位姑娘,名唤傅秋芳的,多少人去求过,都没应。这回他来府里,老爷提了一句,他就应了。也是天作的缘分。”
李纨听说是那傅秋芳,常听人传也是个才貌双全的,只傅家挑剔,一直未许人家,如今算来年岁也实在不小了。便点头道:“原来是她。”
那媳妇子见李纨同巧姐儿都不甚热络,自己唾沫横飞地扯了一阵子,也觉没趣,便回去复命去了,左右话已带到,她的差事已了。
待人走远,巧姐儿豁得站起身来,整身打着战,胸口起伏,泪如雨下。李纨一眼扫过,见一屋子的大小丫头都伸着脖子看稀奇,便皱眉道:“都下去吧,闹得慌。”
把人都赶了出去,李纨才把巧姐儿扶住,又让她坐下,叹道:“你要哭便哭,要恨便恨,也不需忍着。”
巧姐儿伏在李纨怀里,整个人抖个不停,不一会儿就把李纨肩上的衣裳都洇湿了,只不见哭出丁点声音来。李纨慢慢拍着她的背,也不作安慰,只由着她哭。
正这时候,平儿从外头进来了,见了这样子,红了眼眶道:“姐儿不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老天爷看着呢!”说完自己也绷不住哭了出来。巧姐儿呜咽一声,扑过去同平儿两人抱头痛哭。
李纨坐在一旁看着她们,并未出言相劝。贾琏同凤姐闹到如此地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回过头去想想,从鲍二家的、多姑娘儿到尤二姐、秋桐,从一个拿了剑要杀人到另一个使人递状子告发,一步步皆有迹可循。只是看明白了又如何,人心难猜,说一千道一万的道理,也管不住心底的嫉恨欢喜。
平儿哭着,断断续续骂上两句,待到晚边,两人的眼睛都已经肿的如桃子一般。
李纨拿出一个嵌骨银盒,递给平儿道:“里头是药膏子,稍挑点抹在眼皮上便能消肿。”
平儿忙接了谢过,又先服侍巧姐儿重新洗了脸,梳了头发,才收拾自己。
好容易缓了过来,没过几日,王家的传信来,倒是凤姐已乘了船回金陵去了。巧姐儿在府里正琢磨着使了什么法子出去再瞧瞧凤姐去,一听自家亲娘南去了,立时又哭得醉过去。不过半个来月,这小姑娘已被磨得发枯神散,憔悴不堪。便是李纨想了法子拿苦茶泉熬粉珠粥来,也不见起色。心叹此界念之一力果然厉害,既是心主亦是身主。难怪说神仙难治心病了!
贾琏再娶,不说平儿同巧姐儿如何恨他冷心薄情,尤二姐听说这话也懵了。她本想着,自己养了儿子,当日又是拜过天地烧过纸马香烛的,不比寻常妾室。凤姐一去,正该扶正了她,才是道理。哪想到贾赦转身就给贾琏另订了门亲事,还是个闻名京城的才女佳人,这让她往后如何自处?做了多少日子的正房奶奶梦,就这么噗的一声儿碎了去。
且那头预备婚事,宝玉整日也不见甚喜色,这头贾琏得了信,却是天天满面欢喜的。从前在凤姐那里受了委屈,她还能往贾琏跟前撒娇卖痴,如今这番委屈,却让她同哪个说去?倒是底下一群正巴结她巴结得火热的,听了还要新娶二奶奶的话,立时变了脸色,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也不过数日光景。
傅试把个妹妹藏了这许多年,没想到还真等来了嫁进国公府的一日,哪里还耐得住,只恨不得立时拜堂成亲才好。他从前最敬着贾政的,如今见贾赦当了家,又要结亲家,倒把个贾政放下了,只变着法子哄贾赦高兴。贾赦不耐俗事,又见傅试还算上道,便都依着他的主意,紧着催逼,最后把成亲的日子只定在宝玉成亲的半月之后,直忙坏了底下人。
邢夫人心里高兴的却是另一重事,那宝玉成亲官中有份例,如今贾琏也成亲,自然还要从官中拿一份子的。这贾琏却是成了两回亲,里外里一算,不是自己这头赚了?只贾赦那里催得急,她又觉得那傅秋芳不过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傅家也不算个高门,更看轻两分。是以但凡贾赦催一回,她便把各样规程削减一回,如此应事,贾赦竟也不觉如何。邢夫人见哄过了贾赦又省下了银钱,越发欢喜。
贾家四处撒喜帖,林如海自然也收到了。自从南边归来,技师府与内六部几处事务着紧,他也分不出精力来顾着旁人家去。尤其皇帝几回露出欲同意寻瑎求娶黛玉之事,更让林如海心焦。他也没有旁的法子,只一口咬定自家姑娘要招赘女婿,想以此堵住皇帝的嘴,省得到时候真下旨联姻,委屈了自家姑娘。
如今收到贾家的帖子,一看是贾琏成亲,心里诧异。叫了管家来一问,才知道之前贾琏休妻之事。管家道:“之前都察院里有人状告那府里后宅有人放印子钱,催讨钱银,逼死了人。后来结了案,里头的一个管家婆子被送了出来顶罪。不过几日,就传出王家女儿被休弃的事来,想来那放印子钱的主谋该是这位奶奶了。”
林如海皱了眉道:“真是乱七八糟!我那大舅兄实在不是当家掌权的料,可惜老太太去得匆忙。”
想想到底是岳家,也没有坐视其丑态百出的道理,想着到时候去喜宴时寻空与贾政好好说说,规劝一回,也是亲戚一场。
却是人算不如天算,眼看着宝玉婚事在即,林如海正想寻人细问两句贾府之事,明后日去时才好与贾政细说。
哪想到他这正担心旁人呢,外头忽然内相来宣旨,道是南诏国主屡上国书欲与林家结亲,圣上因知林府早有招赘之意,几番婉拒;南诏国主知悉缘由后,今次又上国书请求以国主身份入赘林家,皇帝念其情真,特旨允准云云。
林如海接了旨,还没回过神来。怎么有人求娶我林家女儿,不来问我,倒去问皇帝?皇帝还就敢答应了!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来宣旨的杨太监与林如海也是熟识,完了差事,拉了林如海低声道:“林大人不知道,那南诏国主实在难缠。为了这事,一次次求见圣上。圣上自然知道林大人的意思,也想了不少法子为难他,只盼他知难而退。哪知道这南诏国主白长了那么副皮相,竟是个愣头青,什么条件都敢答应,只要圣上下旨指婚。啧啧,你看看,真是没法子了。圣上的意思,如今既说是入赘,到时候林大人看他不合眼,再打发了就是。也只能这样了。”
林如海额头青筋乱跳,你吃不住他就给扔我这里来了?你是皇帝对着番邦君主不好太过,我这一小小臣子,家里入赘个别国国主,还能由着我打发了去?!
杨太监见林如海不语,又道:“真不是我们瞎说,那南诏国主实在太难对付了!圣上当日连公主同长公主都愿意送去和亲,只求打发了他去。他愣是不松口啊。圣上这也是没法子了,林大人千万要体谅啊。”
林如海一听这话赶紧醒过神来,干笑道:“内相言重了,臣子为君分忧乃是分内之事。内相如此说来,倒是折煞老臣了。”
送走了杨太监,林如海赶紧让人去后宅告诉小姐,只让她莫要担心,一会儿再过去细说。自己这里赶紧让人快马往书院去,却是要找墨延松过来商议。
第394章 寻瑎求
林如海正心焦,去里头传话的小厮出来了,道是姑娘请老爷说话。林如海一听,知道黛玉是被这事儿给吓着了,心里不免怨叹。若是当日索性留在了海外,使人来接了黛玉去,也不必遭这无妄之灾。如今想要推拒此事,却得大费周章了。
想着墨延松也没那么快能到,又怕黛玉担心太过,自家闺女自小心思伶俐,自然想得也比寻常人多些,耽搁久了只怕她更多心。便吩咐管家一声,自己往后院去了。
黛玉见林如海来了,忙上前行礼,父女二人相互打量一番。黛玉见林如海眉间有郁色,想着自己要开口说的话,不由面上微红,心里便有些怨起人来。林如海见黛玉倒不是愁眉不展的样子,心下稍安,正想着该如何劝解。
黛玉咬了咬牙,开口道:“爹爹,那……那南诏国……主……”
林如海面上一僵,叹道:“都是爹爹不好,直想着朝廷的事了,千算万算没算到还有这一手。唉!玉儿休怕,爹爹自会想法子让圣上收回成命。”
黛玉一听,就知道自己找老爹过来找对了,皇帝如今虽然器重自家老爹,但到底天威难犯。寻常人都讲究一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要让一国之君收回成命谈何容易?尤其里头还牵扯着另一个国君。
一时也顾不得羞意,对林如海道:“不是,爹爹,那人……那人是妫柳的师兄……实在是妫柳离了我,放心不下……只是身份有碍,却弄成了这副样子……”
林如海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啊?!……”
见黛玉满面羞色,忙把自己嘴合上了,斟词酌句地问道:“那……玉儿认得那南诏国主?”
黛玉一愣,先点头,又摇头,最后来一句:“这个,我,我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