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也是,瞧见二爷如今做官的模样儿,真是让人爱的不行。”王熙凤说着脸上微红,自己都笑了。
平儿是姨娘,又是王熙凤心腹,见她这么说便打趣道:“如今二爷待奶奶是真好,奶奶和从前也不大一样了。”
“人都要变的。”王熙凤长叹:“就似你,若依着我以前的行事脾气,哪肯容你做了二爷的正经姨娘呢?更别提生下三姐儿了。这也是你,我才说个实在话,便是现在偶尔心里头也酸呢,可有什么法子?二爷那个人就是风流性子,王家又没了,我又有儿有女的……罢了,现今也是很好了。”
平儿不好再接,转而将话题绕了回去:“那三姑娘这事儿……”
“我去瞧瞧吧。”
王熙凤是第二天去的,劝了几句,始终没能改变探春的想法,连着李纨等人也是沉默不说话。湘云将昨日探春的话说了,王熙凤才明白,知道事已成定局,便不再说了。
正要走,想起没见着宝玉,便问湘云。
湘云摇头:“二哥哥昨天回来,得知成郡王府来过,便去找三姐姐说了话。二哥哥也不同意三姐姐进郡王府,可三姐姐铁了心,二哥哥最后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看,失魂落魄的。今儿一早二哥哥就出门了,也不知去了哪儿,最近都是早出晚归。问袭人,袭人也说不知道,二哥哥不跟她说,问的多了就恼了,她也不敢再问。”
听到袭人的名字,王熙凤倒想起一事。
王夫人在的时候提了袭人的月例银子,袭人拿着姨娘的份例,但并没正经的摆酒开脸儿。大家子都有给成年的哥儿放屋里人的习惯,但未成亲到底要讲究些,哪能先有了明堂正道的姨娘呢。
宝玉都十九了,眼下都到了年底,转年就二十,得赶紧说亲了。
探春的事儿黛玉迎春都知道了,都过来劝过,一样的无功而返。宝玉只在最初一天问过,此后再没关注,仍旧忙着他自己的事儿。
冬月十六,成郡王府派了一顶粉色小轿,将探春从贾家接走。
成郡王纳庶妃,摆酒唱戏,请了几个兄弟,又有亲近官员送礼贺喜,也是热闹。林青筠徒晏两个也接了帖子,若是别家,林青筠还真不会去,只这回不同。徒晏去了前头赴席,林青筠则同各家女眷们同坐。
早在那天成郡王府高侧妃登了贾家的门,京中不少人家就盯住了他们,人人都在心中犯疑。贾家已败,便是要了贾家三姑娘也联系不到什么有用人物,谁都清楚比起贾家,林家庄家与纯亲王府更亲近。况那位贾家三姑娘已十八岁,又有那样的嫡母父亲,还曾险些成了南安世子庶妃,等于名声都不好听的一类,因此成郡王府此举摆明别有内情。
席间一落座,便听肃郡王妃问甄氏:“你们这府里可真热闹,年年有新人,只这回怎么相中了贾家姑娘?倒不是她们家姑娘不好,到底曾和南安王府有点子瓜葛,你们府上倒不忌讳。”
甄氏稳坐如钟,声音平板无趣:“都是过去的事了,再说那时候贾家未必愿意,但如今三姑娘进我们府里,贾家却是愿意的。至于什么忌讳不忌讳的,正如三弟妹说的,贾家姑娘好,这是最要紧的。”
但听定郡王妃笑道:“说来这贾家三姑娘也算是经历坎坷,能到你们府上,也算苦尽甘来,喜事一桩。以往甄家与贾家还是老世交,现今你们能到了一处,可见也是缘分。倒教我想起甄顺嫔来,那时贾家也有位娘娘在宫里呢。”
肃郡王妃闻言捂着嘴笑,又觉不雅,忙借着喝茶遮掩。
甄氏亦是变了脸色,非但因定郡王妃提及的都是死人,更因话中含沙射影,令甄氏十分恼怒,偏生又不能发作。甄氏眼色冰冷,口里依旧话音平平:“大嫂慎言,你我怎好妄议宫中娘娘。”
定郡王妃笑笑:“都是我忘了形,不该说这话。今儿我们可是来贺喜的,快将新人领来我们瞧瞧才是,早听说贾家姑娘们都极出色,今儿可要亲眼见见。”
甄氏向身旁吩咐:“去请贾庶妃过来。”
肃郡王妃扭头与林青筠道:“听说七弟妹与这贾庶妃很熟,以往常在一处走动,不知性情如何?”
没理会对方的话外之音,林青筠回道:“性情如何三嫂见了便知道,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襄郡王妃是个极省事的人,每常遇到几人打机锋,都默默坐在一边不搭腔,寻常也没人找她的茬儿。偏今日肃郡王妃不知怎么了,竟主动问起襄郡王妃:“听说你们府里最近放了一批人?无缘无故的,去了那么些人,府里的可够使唤?”
襄郡王妃先是一惊,而后忙笑着回道:“倒也不是无缘无故,先时身边服侍的人年纪都大了,特别是姑娘家耽搁不起,便将她们放出去由家人自配。”
“都是身边服侍的?”肃郡王妃一脸了悟,却是不大赞同的说:“八弟妹,听我一句劝,往后可别再做这样的事。”
“三嫂这话什么意思?”襄郡王妃没听明白。
林青筠却是眉头一皱,直觉是肃郡王妃给襄郡王妃下了套儿。
果然,肃郡王妃道:“咱们都是女人,你心里想什么我岂会不知道,但咱们已是郡王妃,可不能做傻事毁了名声,连带着郡王都认为你善妒。”
“这从何说起?”善妒可是当家主母的大敌,谁都背不起这样的名声,因此襄郡王妃一下涨红了脸,说话都不利索。到底襄郡王妃一直低调,且又年轻,在几个郡王皇嫂面前实在不够看,哪怕李婉嫔没少教导,到底时间还浅。
肃郡王妃道:“你若要放人出去倒也行,只是你身边几个服侍的都出去了,旁人如何想呢?历来陪嫁丫头是做什么的,谁不知道?况且我听说你们府里那个通房丫头好好儿的人就没了?你就算不喜欢,到底该慎重些,人命闹出来总不好看。”
“三嫂……”襄郡王妃脸色一白,想解释都不知从何说。她哪里有将身边人都放出去了?况那个通房丫头本是郡王身边服侍的,她为避讳从不沾手,前后事情都是由郡王亲自处置的,怎么就传出是她善妒容不下人了?
当然,襄郡王妃更不懂的是肃郡王妃为何要针对她?
第88章
林青筠与肃郡王妃打的交道比襄郡王妃多些,自然听得出言外之意。
近两年林青筠将她与徒晏身边服侍的大丫头都放了出去,外人不是没人风言风语,她都没理会罢了。肃郡王妃今儿才拿出来说,只是因为最近肃郡王妃身边服侍的一个丫鬟被郡王收了,十分宠爱,那丫鬟又怀了孕,分位虽没升,可待遇直逼侧妃。肃郡王妃为此事心中恼火,偏生别人都以为那丫头是她安排的,她又不能因此失了身份,在外人跟前还要处处端着笑脸以示大度和贤惠。如今见了林青筠几年来一直清清静静,独享宠爱,怎么不嫉妒?可肃郡王妃不敢当面讥讽林青筠,便拿辈分低、又与林青筠亲近的襄郡王妃含沙射影。
说起肃郡王,别的方面或许有所欠缺,但在女色上倒不贪恋,府里的人都在定例之内。肃郡王比徒晏年长五岁,大婚已有十来年,与肃郡王妃算得上老夫老妻,府上世子都十一岁了。以前在刚成婚的头几年,肃郡王妃为做姿态,少不得将身边预备好的两个丫头给了郡王,郡王宠个三五日便丢到脑后,怎知这回瞧上个丫头也不见得有几分姿色,偏入了郡王的眼。
林青筠拍拍襄郡王妃的手,望向肃郡王妃笑道:“三嫂,要我说倒是八弟妹做的好。身边丫头们大了就该放出去,她们服侍了一场也是辛苦,令她们去择个好终生也是咱们的恩典。再者说,有的丫头知廉耻懂规矩,有的却是心思不正,留在身边反倒膈应……啊,我倒忘了,三嫂最是个贤惠人,倒是不在意这些,我们年轻,却还没能熬到三嫂这个境界呢。”
肃郡王妃脸色一变险些动怒,最终是忍住了,强撑笑道:“是呢,你们是年轻,别只顾得现在好过,得多想想以后。等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若还能留得王爷的敬重,那才叫好日子呢。”
话音刚落便听人说:“新人来了。”
抬头望去,探春一身银红袄裙,满头珠围翠绕,明丽鲜艳。众人见了口中夸赞:“好个美人儿!”定郡王妃将人叫来,拉着手细看了一回,肃郡王妃在旁又问了话,探春一一对答,诸人皆有表礼。及至到了林青筠,姊妹相见到底有几分尴尬,探春抿紧了红唇,掩下眼中一抹痛楚,跪下见礼。
“贾庶妃起来吧。”林青筠忙令相思将人搀起来,如今再见,身份变转。所谓出嫁从夫,如今也叫不得三姑娘了,让相思将备好的表礼给了,只与探春说了一句:“以后好好儿过。”
探春应是,又去给别人见礼。
看着探春挨个儿磕头,林青筠心里都觉难受的很,谁让探春只是庶妃呢。即便如此,这样的“殊荣”不知多少侍妾羡慕,若非探春身上牵涉甚多,也未必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