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睦定定地看他许久,见他始终一脸认真,既没有心中敬慕之人被抹黑的怒气,也不见故意试探之意,不由哈哈大笑:“好一个赵子龙!”
赵云不语。
李睦眉梢一扬:“子龙可曾婚配?”
赵云不备她的话锋又突然从刘备公孙瓒跳至于此,直觉地摇头,而转念又以为李睦要用联姻许婚的手段,便沉了脸色,再加一句:“云尚有兄孝在身。”
李睦却根本不管他想到哪里去了:“既然不曾婚配,那就不可能生子了。”
赵云目光一凛,隐约猜到她所指何意。
“若他日我被人兵临城下,你能拼死怀护我一线血脉杀出重围,就算跑到天边去,我谢你还来不及,为何要怕?”
李睦声音朗朗,眉眼带笑。原来不知道赵云是公孙瓒旧部,她差点还以为提前上演了长坂坡救阿斗的戏码,然而既然知道了,那么那个婴儿究竟从何而来,也就不难猜了。
第二天一早,李睦挂着黑眼圈,将一卷太公六韬交给传讯兵送往寿春周瑜处。
传讯兵领命备马时恰遇到太史慈巡营,太史慈目光往那卷竹简上一扫,将人拦了下来:“我这里还有一封军报,正好一同送去。”
那传讯兵应一声诺,随即跟去太史慈的军帐取军报,心里却不禁疑惑为何李睦和太史慈同在一营里,同是一处的军报要分两封送给周瑜。
太史慈巡完营后又往自己帐中多转这么一圈,待他再去李睦帐中时,正看到李睦咬牙切齿地在帐内来回踱步。
“身为三军主将,山崩于前也要神定气凝,何以如此焦躁?”摆出长兄的威仪,太史慈才说一句,就在看到李睦的黑眼圈时狠狠皱起眉,“何等军报能写一夜?”
难怪如此厚重一卷!
李睦被他问得一愣,转念之间,也知道太史慈必是见到了传讯的兵士,不由揉了揉眼睛,面上微红。
然而,她一夜未眠,倒也不全是因为这封“军报”。
不过心焦气恼,倒是很有可能一半是因为缺乏睡眠而起。
至于另一半……
李睦沉吟了片刻,目光向帐外一扫,略略压低声音问道:“阿兄,若当日你不愿投于孙伯符麾下,孙策是否会放你离去?”
太史慈看了她一眼:“赵子龙不愿留下?”
昨夜赵云在李睦帐中相谈许久,一个来得坦荡,一个迎得用心,都没有避人耳目的打算,李睦的招揽示好之意又表现得如此明显,故而只一句话就被太史慈听出了端倪。
“早上刚来请辞……也不知刘备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了!”李睦朝军帐外一撇嘴,继续咬牙切齿。
她在这里跟刘备斗智斗力,却要平白送个赵云过去,怎么想怎么不甘心。揉了揉眉心,“阿兄,我想把他带来的那个孩子留下。那是公孙瓒如今唯一留存于世的血脉,易京城破之后被赵云保着逃出来,这才被袁绍一路派兵追杀。”
“你想用这个孩子示恩?”太史慈又皱了皱眉,露出一丝不赞同之色,“还是若他不来相投,就要以此子为挟?”
他虽与赵云全无交情,却也是性情刚直的武将,最知所谓的性情刚直,并不等于看不出上位者的心思手段。李睦救赵云已是示恩,如今示恩之后招揽不成再要留下他故主的幺子,无论是出于什么借口,都很难不令人生出防备之心,甚至……激出武将玉碎瓦全的悍然血性来。
莫说赵云,就算是太史慈,若非提出此议的是李睦,心下也要生出不快来。
☆、第一百零五章
见李睦从眉心揉到鼻梁,另一只手的手指则在军案上敲个不停,太史慈一句“不妥”停在口边,不禁化作一声轻叹,慢慢给出了她之前那个问题的答案:“昔日我为袁术押粮,途遇伯符攻打牛渚口,其时他战旗之下千余将士人人用命,战意冲天。而袁术的兵马虽人数相当,却闻鼓不进,遇战只欲退回寿春。我只能于阵前向伯符挑战,希望能一战而胜,挫其锐气。伯符孤身应战,与我在两军阵前战了数百合,一日不分胜负,就战第二日,第三日。他明明可以立即挥兵压上,迫我后退,却与我战遍枪矛弓戟,得了个胜负各半的局面。”
太史慈并不善言辞,即使在寿春时给李睦讲“睡前故事”那会儿,也是将一场场跌宕起伏,英豪万千的战役说得平平淡淡,谁用了什么战阵,谁又用了什么计谋,更是一笔带过,非李睦细问而不多言。就连孙坚杀入洛阳,逼退董卓也只听他赞多一句当世虎将而已。
但他此时同样是平淡无奇的言辞之中,却带了几分意犹未尽的语气,望向一侧地图的目光之中,更是隐隐有激昂的笑意,仿似又回想起那时与孙策阵前单挑,连战三日的情形来。
李睦敲击军案的手指停下来,眯着眼盯着太史慈看了会儿,忽然长身站起来:“兄长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这就送他出营!”
“你……当真?”
太史慈不觉惊讶,他这个妹子自幼就极有主意,自寿春大病一场之后,行事更是果决。她既然说出要留下公孙瓒的幺儿,想必已然是有了决定,正不知该怎样劝动她,却不想李睦就这么改了口。
抬头只见李睦清致英气的长眉扬起,向他露出个狡黠的笑容来:“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赵云是重情重信,忠义肝胆的豪烈君子。为人正直,从不忘恩义。既然如此,她何不大大方方表明招揽之意,再大大方方任其来去自由。救他一次,不提条件,不求回报,甚至还备粮备马,送他平平安安去见刘备。
单凭此情此义,想来这个忠勇节义的铁汉就能记一辈子。
乱世争雄,热血豪勇的武人总有一股浪漫主义的英雄情怀。忠义信勇,以命相报,与君一诺,至死不改。
明明能半日之内凭兵力截取军粮却孤身连战三日的孙策如是,吕布身死之后还下邳城外半步不退的高顺如是,为公孙瓒护佑幺子不惜拼死相博的赵云亦如是。就连世族出身的周瑜,多谋如狐,生性潇洒,也免不了这种深入骨髓豪情壮怀,一生心力酬知己。
看似不合时宜,看似多此一举,但却正是这等不顾生死,不论敌友的热血豪情,才令这命如草芥的乱世璨亮得动人心魄。
那她也浪漫一回,英雄一回,任由赵云离开。只不过她的“英雄主义”不为情怀义气,只看准了他日疆场相逢,以赵云的心性,必定存下的退让之心。
假如刘备看出了他这点退让之意,会不会因此生出不悦,而这份不悦又会不会再令赵云想起她今日坦然送他出营的情形来?
就像太史慈方才想起孙策时一样。
现在刘备就是擦不掉抹不去的白月光,李睦就只能尽力成为朱砂痣。不伐袁术而占徐州已是不信,公孙瓒于他有恩而不救就是不义,乱世之中,慈不掌兵,哪有真的仁德不杀之师?刘备将自己的起点定得太高,身边又乏人替他周全谋算,就像下邳城外为擒高顺不惜白丧诸多兵士性命一般,这朦朦胧胧的白月光总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刻。
历史上的赵云有没有发现月色消淡她不知道,但至少她能在如今站在她面前的赵云心里提前种下一根刺。当那点白月光的月色被乱世争雄消磨到只剩下一个汉皇叔的身份作为支撑时,朱砂痣也就显露出来了。
这一过程,可能耗时久一点,但若是赵云,也是值得。
既然赵云是君子,那她就堂堂正正把一切都摆出来,摆到他面前。许他领军之权,许他驰骋疆场,许他君臣不疑,不为今日留住他的步伐,只为他日刘备迟迟不放兵权时,他心里的那一丝遗憾。
——君子欺之以方。
而若是万一,李睦的运气再好一点……以刘备遇事就抛弃妻子一个人跑得飞快地脾气,他日曹操打来时能否在逃命时记得公孙瓒的幺子更是有待考量,只要有个万一……那白月光就更是残羹饭粒了。
送赵云至辕门,身形高大的男子沉默着朝李睦长长一揖。
李睦笑意疏朗,一扫之前在太史慈面前咬牙切齿的扼腕之色,在他手臂下虚扶一把:“将军见到刘使君,不妨替我带个口信。就说我兄当日领军撤出徐州,就是考虑到徐州虽然富庶,却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江东六郡基业未稳,无暇四战。即便今日我能领军助他,也总有撤兵之日,非长久之计。若他实在无处落脚,我愿意出面调停,为他作保,向曹操借取徐州。”
他日刘备要是不还,曹操还能咬她不成?
这番话倒也不假,只是她没说,有刘备挡在徐州,曹操要调转矛头指向江东,就很有可能被刘备从背后咬下一块肉来。
江东六郡,因孙策初丧而暗潮涌动,现在缺的就是安定下来的时间。利用刘备变相为江东的安定争取时间,再加上要为周瑜吸引曹操的视线,这才是她真正愿意为刘备当这一次说客的原因。
然而,赵云想到她昨夜说不准备救刘备,还以为她是要坐观两方相争之后再收渔翁之利,不料李睦主动提出为刘备调停,又坦然直言无意夺取徐州,令他不由心里生出一丝妄度人意的愧然来。
相似小说推荐
-
[红楼]奉旨成婚 (冥栎) 晋江银牌推荐VIP2016-06-09正文完结一纸赐婚,黛玉有了未来亲王妃的头衔。一个谊亲,林如海死后黛玉有了待她如...
-
红楼之拖油瓶 (八爷党) 2016.05.03完结一朝穿越失怙女,亲娘彪悍,舅舅护短,根本不用担心亲身上阵表演智斗极品亲戚的戏码。可是就在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