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殆火)


  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太妊在怀姬昌的时候,认为母亲所接触的外界事物都会感应给胎儿,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非常注重胎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
  每晚上就命乐官朗诵诗歌,演奏高雅的琴乐给她听,因此,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教一而识百,触类旁通。
  堪称胎教先驱,所以在西岐一地,人们推崇胎教,凡是有孕妇女,睡觉不侧身而卧,站立时不左歪右斜,不吃不洁净的东西,不坐位置不正的座位,不观粗俗的举动,晚上必须听人诵歌,接受圣明之道,生下的儿女方能品貌端正,才识过人。
  太姒就更了不得了,仁爱和顺,贤德而深明大义,姬昌当年亲自到渭水之滨迎娶太姒,当时渭水上没有桥,于是文王用船首尾相连搭起浮桥,将太姒娶回西岐,关关雎鸠就是讲的姬昌追求太姒。
  太姒入西岐后,继承太姜、太妊的德行,极尽妇道,从未有过失礼和过失,还极尽子女的孝道,常回家看看。
  西岐多有称姬昌治外,太姒治内。
  姬昌被囚禁羑里的半年中,也是因为太姒让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儿子理政,才使得西岐人民一如既往安居乐业。
  可以说,三太就是这时候妇女的典范。
  这么一来,伯邑考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他在博取朝歌贵族,以及朝中四分之三大臣的好感!
  这些贵族以及臣子,就是不愿意女儿学医的群体!
  你看看,太姜、太妊、太姒所为才是女性该做的事啊!
  哪有去剖人肚子,去行医的道理?
  用歌颂太姜、太妊、太姒的戏曲以及美乐,让纣王迫于压力废除医学院,使得女儿归家,伯邑考便能收取贵族与大臣们的善意。
  即使不能救出姬昌,也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子受想明白了,伯邑考真是好算计。
  他又问道:“姬昌之妻也来了朝歌?”
  尤浑道:“西伯侯妻子、母亲皆至朝歌。”
  子受点头,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不仅有戏曲调动舆论,还有姬昌的妻子、老母亲亲至。
  要知道姬昌都七八十岁了,他那老母亲少说也有九十岁,这可太了不得了。
  不过不碍事,任由伯邑考怎么做怎么说,自己都不改初衷就完事了。
  最多也就是挨骂,他怕挨骂吗?
  不怕啊!
  这样一看,伯邑考不就是个昏庸值制造机嘛!
  得想个办法把他留在朝歌。
  至于会不会头上跑马,子受根本不担心,他相信自己和妲己之间的感情。
  原著中说伯邑考救父,妲己见他是美男子,借学琴勾引他,伯邑考愤然拒绝,妲己恼羞成怒,反诬陷伯邑考调戏自己,于是伯邑考被做成肉饼给姬昌吃了。
  可这不一定属实,得深入挖掘一下。
  姬昌百子,就算大部分都是收养的,亲生的肯定也得有一二十个。
  伯邑考是长子,姬发老二,姬昌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姬发,伯邑考入朝歌,同年姬昌被囚七年后回西歧遇到姜子牙渭水钓鱼,给姜子牙拉车拜相后没多久就死了,活了九十多岁。
  这么算来,如果回西岐那年姬昌九十岁,那么伯邑考当年七十七岁,就算再减十岁,伯邑考当年也67了。
  问题来了,伯邑考是凡人不会青春永驻,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就算他年轻时比读者们还帅,到这个年纪也只能是个老头!
  妲己凭啥勾引个老头子啊!两人是发小?是娃娃亲?那这老牛太会玩了!
  倒是妲己所说伯邑考调戏她,很可能才是真相!
  再退一步想,如果那时伯邑考还是个二三十岁的美男子,那么姬昌就是六十岁上下生了长子!
  之前好几十年没孩子,从六十岁开始生了十几个,老蚌生珠,细思极恐!
  时间一天天过去,又是半月,子受一直对西岐诸人置之不理。
  用戏曲撩拨人就撩拨吧,无所谓的。
  直到民间流传出“思齐太妊,西伯之母,思媚太姜,西岐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歌谣后,伯邑考请求觐见。


第189章 让他撞!让他撞!
  思齐太妊,西伯之母,思媚太姜,西岐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这首歌谣很好理解,雍容端庄、贤淑美好才是妇女的美德,行医剖肚子那是瞎搞。
  最后一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则是杀人诛心,说只有这样有美德的女子,才能继承先祖,才能有子嗣,所以姬昌多子多福。
  反观推行剖腹产,让女子行医的纣王,竟然只有两个儿子,这是……老天爷的惩罚啊!
  能流传出这种歌谣,说明朝歌之中已有不少人赞同伯邑考的观点,接受了伯邑考的示好。
  有人支持,就是伯邑考觐见的时候。
  “犯臣姬昌之子伯邑考,拜见陛下。”
  无人应答。
  满身酒气的子受给妲己砸了颗核桃。
  今日他特意带了妲己上朝,就是要看看妲己啥反应,经过调查后,他发现伯邑考还真是三十岁的美中年,西伯侯府隔壁估计是王家府邸。
  很好,妲己压根不认识伯邑考,连正眼都懒得看。
  妲己被子受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九间殿里秀恩爱,还真……有些意思。
  半晌,伯邑考又呼道:“伯邑考,拜见陛下!”
  又过了好久,温了一杯酒后,子受才抬眼,懒洋洋道:“哦,伯邑考,有何事?”
  昏君就要有昏君的样子,装醉就要装的像一点,反应迟钝是正常的。
  “臣在宫门前偶遇一大臣,此人名为散宜生,听说其欲献宝于陛下,便带其来见。”
  “此乃美玉,臣请献于大王。”
  散宜生手捧一尊玉凤凰献上。
  子受回忆了一下,散宜生在原著里是周臣,现在则是在招贤馆建立后,通过招贤馆的途径入朝为官。
  散宜生作为后来的纣王重臣极有才能,可散宜生似乎是作为自由人投靠的姬昌,所以子受一直没敢任用,万一他是个有能才又忠心的能人怎么办?
  子受让人将玉凤凰拿来一观,还真是相当精美的,不仅原材料不凡,制作工艺也是出神入化。
  子受起身,捧着玉凤凰,走道火光处,竟能看见一丝灵动。
  群臣见此,也纷纷感慨不凡,当真是个宝贝。
  “此物巧夺天工,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比起动辄就有神光异彩的宝物,这样的凡俗宝物更合子受心意,祥瑞什么的,最讨厌了。
  “恭贺陛下!”
  群臣祝贺着,散宜生站在原地,毕恭毕敬。
  子受大笑,拿着玉凤凰,背过身往回走去。
  “陛下!”
  “陛下!”
  散宜生皱眉,拱手连喊数声。
  子受脸色一变,微微侧身,轻轻一声:“嗯?”
  “陛下,玉凤凰还有一处奇妙异象,让臣指给陛下。”
  子受将玉凤凰拿在手中,翻来覆去把玩一阵,没发现什么奇妙,微笑着转过身,示意散宜生上前。
  散宜生接过玉凤凰,立即冲到大柱边。
  这柱……
  子受看着这根柱子,别有一番亲切感,当年他不就是绕着这根柱子走位的嘛。
  朝臣一阵惊呼,不知道散宜生想干什么。
  散宜生手捧玉凤凰,道:“臣献上玉凤凰,是因为敬仰陛下,可今日陛下见臣,带醉上朝,态度傲慢,目中无人,臣实在是寒心呐!”
  群臣一脸懵逼。
  带醉上朝,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偶尔九间殿里闻不到酒味,反而是稀奇事儿。
  态度傲慢,陛下他就是这样的人啊!换成杨任、商容也一样,就闻仲能让他顺气点儿。
  至于目中无人……
  半年前黎侯被当殿斩了,就在散宜生现在站的地方。
  子受走下阶,努力打了个酒嗝:“嗝——”
  散宜生脸色越发黑了。
  子受连道三个好字。
  “卿以为该如何?”
  散宜生郑重回道:“陛下若自陈疏漏,不再带醉上朝,臣便将玉凤凰双手奉上,宝物当归有徳之君。”
  群臣觉着,这好像没什么。
  大概就是一个忠臣忠言直谏的故事,想通过玉凤凰来让陛下不再带醉上朝。
  这都半年了,谁劝都没用,连闻太师都不管了,如果散宜生真能劝成功,也算是好事,毕竟带醉上朝的确不太好。
  不过散宜生也太激进了,这不是摆明了要挟么?
  商容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上前想劝。
  谁料散宜生靠向柱子,大声喊道:“谁敢过来,我就用头撞柱,粉碎此宝!”
  子受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是什么骚操作,你怕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他一挥手:“都别动!”
  群臣禁声。
  子受背过身,往回走去,看都懒得看一言:“让他撞。”
  真难得,我想找个刚烈到撞柱子的大臣已经找了两年了啊!
  伯邑考心里咯噔一下。
  自己的计谋被纣王识破了?
  散宜生是西岐的人,是姬昌趁着招贤馆安插到朝歌的奸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