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鸾从朝歌回到三山关,直接跪在了想要逃窜百姓们身前,边哭边向百姓们赔罪,任由他们谩骂、诋侮,只请每人固守家中,决不能使瘟疫蔓延开来,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已经派遣医者调来草药,必有治疗瘟疫的方法。
太鸾这一跪,让几近暴乱的三山关好了一些,可人们还是不相信太鸾所说,怎么可能救得好?
钱保将军医术高明,都无能为力,何况别人?
而且纣王曾说过万方有罪,罪在万方。
百姓们哪怕还酿着果酒,饲养着牛羊猪鸡,依然想到了纣王的坏。
水淹陈塘关,那是哪吒的错误,罪在万方,倒也说得过去。
可现在瘟疫是谁的错?
是他们这些过着普通日子的百姓的错吗?
不是啊!
大军入越地平叛,才染上了瘟疫,瘟疫才传播到三山关。
越地为什么要叛乱?还不是纣王不得人心!
那么这就是纣王的错啊!
瘟疫就像面镜子,将人心照得雪亮透彻,古人总喜欢找人为天灾人祸背锅。
三山关已然动荡不安,劫掠之事频发,粮价徒然高升……
一场瘟疫引出了一系列连锁反映,事态越来越严重。
“啪!”
钱保拍死了一只蚊子。
今年开春后,蚊子似乎特别多,自瘟疫散布开来后,又多了不少。
几十个百姓正围在一起,正当中的土堆,又几个光头道士盘坐在前方,垂头敲着木鱼。
光头道士们低声喃喃念诵经文,严肃中又透着几许悲天悯人之情。
当!
随着最后一声木鱼敲击,几十个百姓唰唰跪下,他们的眼睛又红又肿,神情木然却又透着几丝希望。
钱保寻声望去,看到了光头道士们手中捧着的木雕。
木雕是个奇特的道人,二十四首,十八只手,各执璎珞、伞盖、花贯等物。
钱保的心情很沉重,他是三山关的将领,擅长医术,平日里百姓们有病有灾,他都会出手救治。
可他对瘟疫束手无策,所以百姓这次就不相信他了。
百姓纷纷将光头道人们受伤的木雕当成了最后希望,对着面前的木雕一拜再拜。
一个个背影,在钱保看来是那么的萧瑟颓丧,隔着数百米,也能感觉到丧亲之痛。
百姓们跟着光头道人们动作,一叩再叩,偶尔还能听到强行压制下不住的抽噎声。
一个老者拿来一个托盘,托盘中放着各种百姓看来无比名贵的器物,其中甚至有家传古物,铜钱也有不少。
“还请道长救救我们啊!”
“施主却是错了,我等乃西方教门下,这些俗物其实并无用处,只是能表现出你们的愿力,有此愿力,才能积今生功德,消前世孽业。”
光头道人们正严辞道,却是一挥袖,收下了托盘中的东西。
老者点头陪笑:“是是,是愿力,是愿力……”
“掌教老爷必然感怀你们的奉敬。”
一个光头道人在地上捻了把土,洒在木雕上:
“贫道不畏瘟灾不辞劳苦来此,只为替百姓消灾,这土经由愿力加持,你们可相互分了,涂在面上,痛楚可消。”
百姓们大喜,连连道谢,更有甚者哭着跪下,又磕起头来。
钱保长叹一声,这已经不是第一天了。
光头道人们是有些道行,那木雕与土确实有用。
百姓们在涂抹泥土后,就能止住疼痛,不再浑身寒暑交替,也不会呕吐昏厥。
但最后还是难逃一死,只是免去了病痛时的煎熬。
百姓们拿着小撮泥土,毕恭毕敬如同捧着祖宗牌位似的,三三两两回家去,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似乎消除瘟疫只在弹指之间。
哪怕只是消除临死前的痛苦,也是好事啊!
有人看到了钱保,不屑一顾。
以前钱保给他们看病,制药,他们很感激,可瘟疫一来,全都变了。
钱保治不好瘟疫,他们找钱保看病,看着钱保一次又一次摇头,那就是一次又一次断绝希望。
讳疾忌医莫过于此,宁愿对着木雕磕头,消去痛苦,也不远配合钱保寻找治疗方法,不愿靠着自己消除病痛。
此情此景之下,钱保张了张嘴,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设身处地想一想,百姓思想都很简单,而这世界上又的确有着神怪,有着修道之人。
若是换在几年前,纣王没有命令禁止人牲的时候,指不定愚昧的人们还会杀上几个患病之人,用以乞求上天原谅,散去瘟疫。
反正这些人本来就得死。
钱保无言,默默走回家中,他听说临近的诸侯已经在偷偷准备人牲祭祀,在瘟疫面前,便是明令禁止用处也不大。
他躺在榻上,沉沉睡去。
梦里他梦见了一只大鸟飞入嘴中,随后大鸟变为书册,上有“内经”二字。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
“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其中竟然有大量有关疫情的记载,而且,并非无药可医。
“此草生来盖无世,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说玄中妙,发表寒门是柴胡。”
这句话不断在钱保脑中回响,他立即醒来,二话不说往邓府而去,见了代父守关的邓秀,直接辞官。
“医者上医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如今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举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殊不知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厌医,何其可笑!”
“疫乃天灾,却非人祸,人力可改之!”
邓秀一脸懵逼的看着钱保疯疯癫癫的离开,百姓不就是不相信你的医疗水平吗?
至于?
愚不愚昧另说,瘟疫是真的治不好,别人不想看病失去最后一丝希望也是应该的啊!
而且那些光头道士也不是骗人,泥土加持愿力,虽然不能去除瘟疫,却也能让百姓免去了痛苦,算是好事。
钱保却是不管不顾,按照书中所指,寻了一处山崖,刚下崖,便看到了一个光头。
……
第168章 你也没病啊!
“这位道长为何……”
钱保走上前,这才发现不对劲。
那些神神叨叨的光头道长是全秃,没有半缕头发,眼前这人却并非如此,近些看,虽然少,但还是有头发的。
微秃青年一礼道:“在下司天监少监万年,得陛下诏令行走四方,恰逢南疆瘟疫,便特意来此找寻治疗之法。”
万年?
钱保一惊,即使远在三山关也听过万年的名头,陈塘关的水稻、麦子都是万年推广,自家酿制的果酒也是万年所创,更不用说,还有那全天下都在使用的万年历。
可他还是心有疑惑:“在下三山关钱保,万兄为何会来到崖底?”
万年叹道:“我阅览古籍,发现柴胡可治瘟疫,这山崖底下全是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便可入药治疗瘟疫。”
钱保不解:“发现了药材,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何叹息?”
万年答道:“我虽能辨认出药材,但如何制药,配药该以什么比例,却是一窍不通。”
钱保一拍脑袋:“这个简单,只需这般这般……”
其实他原来也是不知道的,可睡了一觉后,就都明白了。
内经所记载的制药手法虽然匪夷所思,但依照他几十年的行医经验,确实有可能实现,只是前人从来没这么想过,有一定风险。
万年与钱保一同采了柴胡,又回府配好了药。
两人来到邓府,找到邓秀,表示已经配出了治疗瘟疫的药。
看到钱保恢复正常,邓秀很是欣喜,可听到钱保说配出了药,又是一脸难色。
看到邓秀的面色,一滴冷汗从钱保额头缓缓滑落。
他将一切想得太简单了。
三山关百姓为什么宁愿相信光头道士,明知道治不好,只为了消去痛苦,也愿意奉上家财祖物?
因为正儿八经的医者治不好。
一开始很多人找钱保治疗,可钱保治不好,到了今日,那一次又一次的哀求,钱保还记在脑中。
可那时他是真治不好,总不能为了保住医名,不管生死随便治吧?
他曾提议让几个患了瘟疫的病人留下观察,寻找治疗方法,可最后那些人无一幸免。
有此前车之鉴,更多的人不相信他了。
与其看着最后一丝希望毁灭,在绝望中患病死去,还不如找那些道士,安心离去。
所以,即使现在他配出了治疗瘟疫的药,又有谁会相信他呢?
能保证真的能治好吗?钱保自己心里也没底。
毕竟确实没有治好瘟疫的先例,而且梦中医术有些难解释。
谁会将最后一丝希望建立在这闻所未闻的药方中?
众人的目光都停在了钱保身上,万年拍了拍他的肩,似是鼓励道:“钱兄配出治疗瘟疫的药物,可是大功一件!”
钱保苦笑着摇头,万年不懂病患之心啊!
“不如找人试药?”邓秀提议道,比起依靠光头道人的愿力泥土,他更愿意通过药物将患者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