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少国疑,孤儿寡母,这就是大周朝堂的真实写照。
周太后虽然有尊贵的身份,却没有相应的实力,早就掌控不住朝堂了。
她看着沉默的众臣,眼中的哀伤之色更加浓郁。
“国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挽回局面?”她看向站在群臣之首的老者,问道。
徐安是大周的国师,同时也是大周道门的领袖,宗师后期修为,算是大周的顶梁柱。
如今大周朝堂还能维持下来,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劳。
徐安抬头,看了一眼她,无奈的叹息一声。
他是宗师没错,可他只是一个修行之人,若说修炼之道,他足以配得上宗师之名。可若论国事,却不是他的专业。
“老夫可前往大璃京都拜会璃皇陛下。”他轻声说道。
拜会璃皇不是威胁,而是请求。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尝试着消除大璃的怒火,避免国战开启。
周太后深吸一口气,说道:“麻烦国师了。”
……
大璃京都城下。
王守明与几名随从站在官道一侧的凉亭旁平静的等待着。
片刻之后,一辆马车摇晃不定,缓缓的驶来,停在他的身前。
王守明神色微震,苍老的面容上布满了慈和的笑容。
“徐兄,好久不见!”
徐安从马车内走下来,有些失神的看着他。
“是啊,好久不见。”
“没想到老夫再临大璃京都,居然会是如此境地。哎~~”
他满脸苦涩的叹息着。
王守明呵呵一笑,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难得与徐兄再次相见,可愿与老夫手谈一局。”
“请!”
两人走进凉亭中,相对而坐。
王守明左手抓袖右手自棋盒中取一白子,轻轻落到棋局中。
“徐兄的来意老夫知道。”
徐安取一颗黑子落在白子的旁边。
“两国开战,万民受难,夫子应该不会赞成。”
王守明笑了笑,说道:“老夫只是一个垂暮老朽,赞不赞成并不重要。”
徐安微顿,落子。
“夫子又何须推辞!”
什么垂暮老朽,简直就是笑话,他王守明又岂是一个寻常的老者?
“国事君为重,老夫如今无官无职,可做不了朝堂的主,又何言推辞!”王守明落子笑道。
徐安沉默了许久,方才说道:“没有办法吗?”
王守明摇摇头,道:“君心已定,谁也阻止不了。”
此战是因使团而起,却又不是完全因为使团。
身为供奉殿掌控者,他虽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况,但他多少知道一点隐秘之事。
大璃和大周之间早就该有一战了。
有此弱邻,大璃能忍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朝堂之上,文官或许不太在意,但武将却请战久已。
若不是郑青松一直压着,此战早就该开启了。
至于郑青松为何一直压着,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看来老夫是没有机会拜见璃皇陛下了。”徐安失落的说道。
王守明看着棋盘,同样失落的将手中的棋子扔在棋盘上。
“今天果然不是下棋的好日子。”
“徐兄心不静,这棋下的没意思。”
“至于陛下,见了也没用。”
“徐兄请回吧。”
徐安哪里还有心思关注棋局。
“此次别离,再相见怕是要在战场上了。”他紧紧的盯着王守明。
他们两人有很多相同之处,一人为儒家夫子,一人为道门领袖,皆为皇族效力。而且还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王守明面色淡然的笑道:“那可不一定,老夫已经老了,可上不得战场了,如今供奉殿亦有新人,也用不着老夫了。”
“第一剑侯吗?”
徐安站起身来,消瘦的身躯显得格外悲凉。
“真是羡慕你。”
他落寞的摇摇头,尔后登上马车,缓缓离开。
王守明遥望着远去的马车,布满沧桑的脸庞充斥着嘲讽之色。
“这个老东西居然跑到老夫这里卖面子,当真是越老越糊涂。”
“道门,呵呵,也就这样了。”
微风徐徐,宽袖扬起,王守明转身,迈着轻缓的步伐朝着京都走去。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第129章 出征
和远四十一年五月初。
在郑青松的推动下,大璃的兵锋直插入大周的疆域。
五万桂宁骑沿着云上江下流,仅仅十日,就横扫五百里。
青武军和南山军合兵十五万,以摧古拉朽之势,连克十三座府城,不到十日,大周就丢失了近一省之地。
如此凌厉的兵锋更是让大周朝堂惊慌万分。
终于在五月中旬,周太后在徐安的帮助下,力排众议,聚兵迎战。
“我大周享国七百年,有万万民之众,三百万将士,无数江湖豪杰,今大璃战旗汹汹而来,我大周男儿应砺剑出击,紧守国疆,大周不败即已,败即举国威耳。”
在柔弱又坚定的声音下,大周朝堂终于平息了下来。
大周五十万大军汇聚于云北省,以求阻挡大璃的攻势。
同时大周水师沿着云上江逆流而上,意图沿江进入大璃疆域,兵围华南省城。
大周虽弱,但并不是毫无反击之力。
五月二十八日。
大璃大军已至云北省天寒府。
一望无际的农田中,二十万大军连营十里,兵戈铁马,浓烈的战气搅动着九天之上风云变幻。
另一边。
大周五十万大军齐聚天寒府城,以府城为堡垒,布置万千军阵,枕戈待战。
两军对峙,大战之势愈演愈烈。
……
山海县。
郑铭带着县衙官吏来到水师营地,亲自给即将出征的辛弃疾等人壮行。
大璃和大周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最激烈的时刻,大周水师也已经进入云上江,此时正是山海县出征的最好时机。
校场内空荡荡的,郑铭眉头微蹙,问道:“将士们呢?”
“正待殿下检阅。”辛弃疾一身战甲,拱手说道。
随后,他朝着身后的传令官挥了挥手,立即有营哨响起。
顿时有十几支队列从营地中奔出,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以船队、船只为单位,整队成一个个方阵,身穿布甲,手持长枪,背挎弓弩,高举旗帜,迈步朝着站台踏来。
轰轰轰~~
整齐的步伐让地面都微微颤动,上万水师兵士凝聚出浩浩荡荡的气势。
郑铭站在高台上,看着一个个挺直的兵士,双眸微眯。
看起来还不错!
山海县水师初建时只有五百人,全部都是来自百姓中的普通的青壮。后来在消灭井上家族,收服义和堂之后,水师接受了落羽群岛大部分海盗,由五百人变成六千人。
今年二月,水师再次扩充,招收数千青壮,才有一万多兵士。
说实话,山海县水师的底蕴很差,而且其中还充斥着各种问题。
新招收的青壮都是些普通民夫,哪怕经历几个月的训练,也远不如真正的精锐。
而那些海盗虽然凶悍,但一个个都是桀骜之辈,就算是现在,依然是本性难改。
但是不管如何,目前这支水师已经具有一定的战斗力了。
咔嚓!
砰砰砰~~
又是一阵轰鸣声响起。
一支身穿玄甲的队列从水师左侧迈步走出。
冰冷的黑色铁甲,闪着寒光的枪尖,一个个身材魁梧的兵士形如一体,列队而来。
如果说水师具有一定的战斗力,那虎啸营则是真正的精锐。
他们原本就是北山省镇守军中的精锐,又接受了陷阵营的训练,如今他们是新的陷阵营。
前方三千众如猛虎般气势磅礴,后方的三千新兵也如虎崽子般初具狰狞。
郑铭看着面前的军阵,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想他初到山海县时,手中仅有三十多名护卫,无钱无粮,还有刁民欲要圈禁他。
不过两年的时间,他已经拥有上万将士,皆是能战之兵。
为了这些兵士,他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两银子,可以说这些兵士从内到外都是用银子堆起来的。
饮食、兵刃、战甲、各种装备等等,郑铭敢说他们用的都是山海县最好的。
而在训练上,他们都是经过陷阵营的严格训练,同时再辅以郑铭提供的现代军事训练方法方式,才有如此凶威。
“来人,倒酒!”
郑铭上前一步,高声喝道。
“身为将士,当兵戈铁马,无惧生死,勇往直前,你们皆为本王之兵将,当为本王开疆扩土,而本王能给你们只有一个平安的山海县,你们的家人,你们的父母妻儿,你们的后代子孙,都在这里,本王会保证他们的平安,会给与他们最好的生活,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富强。”
“将士们,你们建功的时刻到了,这是你们的机会,也是你们的荣耀,本王在此祝将士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郑铭高举酒碗,声嘶力竭的吼道。
“万胜,万胜,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