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人到中年,也已经有些走不动了。
如今再一次回到了京师。
心中有些许亲切感。
“先去哪里呢?”
中年人稍稍思考了一下,喃喃自语:“叔父见到我这个样子,肯定会生气的,还是先不去了。嗯,就去公文兄的住处吧,也好收拾收拾。”
“不过公文兄现在是内阁次辅了,不知道还会不会待见我。”
中年人哈哈一笑。
京师。
乃是天子脚下。
想要进去,必须要查明身份。
不过这对于中年人,到没有什么。
当即也不再犹豫,走到城门接受检查后,就走了进去。
…
京师城东,宋宅。
虽说宋公文如今已经是内阁次辅了。
但还是和之前一样低调,也依旧住在以前的宅子里。
在大堂中。
宋夫人端来一碗热汤,放在了桌子上。
宋公文点了头,然后道:“夫人,再多来几个菜吧,应星兄看来是饿坏了。”
说完,他抬起头。
此刻,在对面正坐着一个中年人,端着碗,正在埋头大快朵颐,那吃相,几乎和宋鸿志有的一拼了。
而中年人在听到宋公文的话后,将嘴里的食物咽下后,又喝了一杯热茶,然后道:“公文兄,你这就不对了,我这不是饿坏了,而是一直在外,很少吃到这么美味的饭菜了,嫂夫人还是和以前一样,手艺丝毫不减当年啊。”
中年人,正是当朝太傅张正明的侄儿,张应星!
口中的嫂夫人,自然是宋公文妻子。
须知。
宋幼薇之所以厨艺超群,
就是因为得了宋夫人的真传,最后青出于蓝了。
“应星兄,你还是吃完了再说话吧。”宋公文闻言,当即一笑。
自己与张应星的关系,虽算不上莫逆,但也是好友。加上当初他还是大理寺少卿的时候,此人只要在京师,就经常来府上蹭吃蹭喝,因此说话也不客套。
张应星也没多说什么,当即开始认真干饭。
显然,正如之前所言。
确实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饭菜了。
这也难怪。
他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完全算的上风餐露宿,有的干粮吃就已经不错了。
良久。
张应星将桌子上十多份饭菜,加上热汤,全部一扫而光。
着实把宋公文都给吓着了。
当即,又让下人去准备一壶热茶,当即道:“应星兄,两年在外,肯定见过了许多新奇的事物吧?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次,我做个学生,听你说可好?”
“什么学生不学生的,你给我的信,可不是这副语气啊。”
张应星笑了一声,他本来性情就洒脱不羁。
说话的时候,自然不会拐弯抹角。
也正因此。
与作为当世大儒的张正明,有时候确实聊不到一块。
当即,张应星顿了顿,继续道:“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多走了一些地方而已,说不说也没关系,不过公文兄,此次我来你府上,可是有事相求的。”
有事?
宋公文一愣,有些疑惑,但很快就道:“但说无妨。”
“公文兄,你现在是内阁次辅,地位不同以往。”
“所以我此来,只为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张应星深吸一口气,神情认真道:“望公文兄,能推举我做官!”
做官!
此话一出。
宋公文有些无奈。
果然,是为了此事吗。
他很清楚,自己这位好友,心中一直有当官的想法。
不过此前也只是想法,但并没有真正付出行动。
可现在,看对方的语气,显然是认真了。
随即,宋公文一笑,道:“此事你和我说做什么,你可以去求老师啊,是太傅,首辅,又是吏部尚书,想要给你个一官半职,肯定是没问题的。”
“我现在虽然是次辅,但才上任多久啊,所以你的希望,还是不要放在我身上吧。”
正如他所言,以张正明如今的权势。
让一个人当官,那是轻轻松松的。
尤其是此人还是对方的侄儿,直接说就好了。
至于老师与学生之事。
宋公文也并没有瞒着对方。
毕竟怎么说都是好友,又有一层关系在,完全值得信任。
只不过,当张应星听到这句话后,顿时就摇了摇头,不由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位叔父,让他以权谋私,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当初我也不是没提过这种事情,当时他就怒了,你现在让我再说,怕叔父要直接上手了。”
“噢?”
闻言,宋公文面色微微严肃,当即道:“老师不会以权谋私,我就会了?应星兄,你未免也太小看我了吧?”
话虽如此,但语气却带着玩笑之一。
不过。
若是让他真去以权谋私,那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宋公文非常清楚,如今自己的位置,那是因为陛下天恩。
如果在这种时候,就开始使用手中的权力,为别人谋求官位,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
即便是好友,也绝不会如此。
当然。
宋公文心里清楚。
自己这位好友是有能力的。
若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肯定能做出一些事情。
因此语气虽然严厉,但并没有完全拒绝的意思。
而他之所以如此,也是想要测试一下对方,不可能随口答应。
“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张应星道:“这些日子你从我信中,应该也看出来了,我确实想要为朝廷做事的,尤其是这两年,我走遍各地的山川河水,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北方雨水稀少,容易导致干旱,而南方雨水量多,容易形成水患,简而言之,就是旱的旱,涝的涝。”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北到南,多数的时候是走陆路,但陆路慢,时间久,若是能在这两者之间,开辟出一条运河,那就完全不同了。”
“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时间,还能将南方的繁荣带给北方。”
说到这里,张应星顿了一下,继续道:“内政和经济方面,我并不如你了解,但你应该知道,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果然。
宋公文闻言后,当即陷入了沉思。
的确,能使能用一条运河,将南方和北方都连起来。
那往来就会更加方便,且南方的经济,也能够带动北方。
毕竟,在这方面,北方是不如南方的。
从士族多在江南一带就知道了。
尤其他还想到了另外一点。
那就是京师的位置处于北方,可以完全控制。
可江南,因为远离京师,所以在某些时候很难加以掌控。
而这条运河,就等于将两个地方连了起来,未来朝廷也更容易的控制南方。
可以说。
一但运河开通,好处多多。
只是很快,他就皱了皱眉头,继而道:“你想法是好的,可问题就是,北方到南方这个距离有多远你知道吗?想要完全打通,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多少银子吗?”
“你现在说的是一句话,但执行起来太难了,何况现在朝廷有没有多少银子,怎么去做?”
“这就和我没有关系了,我只是提出意见和想法。”
张应星当即一笑,然后道:“不过公文兄,你对于我大魏的地势,还是不够了解,虽然南方与北方的距离很远,但据我这些年的观察,这一段路中,有着河水进行连接。”
“不说是开运河,就需要真正建一条运河,只需要将各条河水之间打通就行了。”
说着,他从抱负中拿出了一卷巨大的水图,继续道:“这是我画的,你看看就明白了。”
张应星在外游历这么多年,可不是白去的。
宋公文当即将水图接过。
果然。
上面将大魏北方和南方各条河流都标注的极为清楚,不仅有大的,也有小的。
连最详细的舆图,都完全比不上。
“这…”
宋公文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然后看了一眼对面的好友,只是出去两年,就能将大魏的河流记录的如此详细?
当然,详细归详细,不代表大运河的事情就能成。
即便有河水连接又如何呢?
在这一段路上,可是还有许多山川呢,想要凿开,需要多少人,费多少功夫?
不是他觉得运河的这个主意不好,实在是因为太费时费力了。
朝廷本就缺钱,在来上这么一个工程,根本扛不住。
当即,宋公文将水图给收起,然后道:“我记得前段时间,你不是在研习冶铁之术吗?还有什么水车之类的,怎么现在开始画水图和地势了?”
之前两人来往过许多信件,他自然知道对方做的事情。
“孤陋寡闻了吧?”
张应星一笑,然后道:“水图地势只是我研习的研习的众多方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冶铁、纺织、制盐、兵械、农物,说到农物,我最近发现了一个叫做马铃薯的海外之物,不仅口感好,而且生长的极快,怎么样,你有没有兴趣听一听?”
相似小说推荐
-
钧天图 (纳楼兰) 纵横VIP2022-10-23完结总推荐 2.5万摘星的昆仑,天机阁的榜,妖丛的麟凰,日不落的殇。山两界的魔门,帝王盟的金汤,...
-
青蛇之法海佛缘 (懒人zero)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10.68万字 9657总推荐当裴文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金山寺上、罗汉堂前,以&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