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文看到这一幕,当即心领神会,点了点头道:“学生也是这样想的,白衣门对朝廷或许算不上什么,可也是前朝余孽,陛下不可能不重视。”
此一处。
师生二人顿时相视一眼。
不由再一次感叹,陛下的手段之强啊。
才登基三年,就着手做出变法、宣战高阳国、对付前朝余孽等数件大事。
如果是单独一件还好说,但现在是好几件,且每一件都无比顺畅。
尤其高阳国之战,更是打出了大魏的无上威严。
更为重要的是。
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陛下还要每日批阅奏折。
这是一般帝王能做到的吗?
果然不愧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君主啊。
不过,他们很清楚,想要真正成为千古一帝,是很辛苦的。
想来陛下,这段时间,肯定是夜以继日吧?
作为臣子的自己。
怕是也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二人如此想到。
这时候,张正明顿了顿,然后道“既然守元已经定好的计划,那就照这个实施。”
“也正好,在京师将江南士族一网打尽,可以省下了诸多麻烦,没有了江南士族的支持,想必日后处理白衣门,也会方便许多,此事,我们暂时不要去理会。”
“学生明白。”
宋公文点了点头,知道白衣门始终是江湖势力。
虽有反贼的名头,但朝臣们暂时还什么都做不了。
尤其此时,还牵扯的摊丁入亩。
要谨慎。
旋即,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道:“其实,今日与老师相聚,除了变法和白衣门之外,学生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学生准备在等全国变法完成之后,准备施行另一项改革措施,官绅一体纳粮!”
此话一出。
张正明神色微微变化,然后邹起眉头。
因为这件事情,对方曾经在《大魏安国策》中提到过。
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官员和士绅也需要缴纳赋税。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废除官员、和地主,以及士人们的免税权!
须知,大魏延续前朝制度。
在赋税这一块,官员和士绅们是有特权的,即只要家中有人考取功名,亦或者为官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用缴纳赋税。
因此朝廷的税,基本上都是从百姓头上收取的。
即便税少,但百姓基数非常庞大,因此每一年的税收并不是很少。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士绅和地主兼并的田地越来越多,所以百姓交的税也越来越少。
因此才有了摊丁入亩,说白了,是减轻百姓的负担。
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变法成功了,收税的对象并没有变化。
而那些大户、以及官员们,虽然也因此损失了些什么。
但实际上,算不上伤筋动骨。
毕竟税并没有收到他们的头上来。
不过,一旦开始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就完全不一样了。
几乎相当于全民纳税。
试想一下。
一旦能做成,那朝廷的税收,绝对可以大大提升。
可以说,这项改革措施,比摊丁入亩更好,也更进一步!
只是,如此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就是相当于完全站在了所有官员和士族、地主、乡绅们的对立面。
如果说,摊丁入亩的推行,是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官绅一体纳粮,直接就是在他们碗里面抢食。
前者,若是朝廷强势一些,士族官员们,还会选择妥协。
但后者,就会引起这些人的奋力反抗。
如果闹起来。
也绝对会更凶!
也正因此,张正明才显得很郑重。
太难了,这几乎是站在了除百姓以外,所有人的对立面。
当即,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知道,此事是必须要进行的,但现在,是不是有些早了?摊丁入亩,本就让士族们不满,若再施行官绅一体纳粮,怕是平日里那些对你和颜悦色的同僚们,要直接对你动手了。”
此前,张正明也想过类似的改革措施,但最后觉得有些激进。
加上此举,万一闹大,几乎无法收场。
会直接动摇国家根基。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不说官员们,就拿一些举子们来说。
有多少人是真心想要当官,真心想要为国效力的?
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多数,更是为了那一点点不用纳税的特权。
如今,朝廷要将其废除,官员和士绅们不闹,天下举子们就得先闹起来。
“老师,学生也知道此项改革,比摊丁入亩更难,但学生觉得,不管如何,都必须要施行下去。”宋公文思索了一下,道:“学生这些日子打理户部,发现税收在年年减少,尤其是此次北境和高阳之战,居然连银子都很难拿出来。”
“也就是高阳之战结束的快,减少了户部许多的压力,可问题在于,日后若还有大战怎么办?”
“没错,孙大人已经在筹备边关互市,但在没完全做起来前,那点银子对朝廷来说,完全等于杯水车薪,而且,朝廷各方面都要用到银子,国库的压力太大了。”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尤其是上次,您也说了,草原出现了一位霸主,怀疑此次北境危机,就出自此人的手笔,有试探之意。”
“万一,草原十八部真正联合起来,那又当如何呢?朝廷势必要调集更多的大军,那银子从哪里来呢?只能从税收上面来。”
宋公文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提高税收,充盈国库,以此来应对更多的危机。
再者,他还非常清楚,除了北境之外,还有南境,近日也在蠢蠢欲动。
不仅如此,沿海地区的海寇。
以及西南乌斯边境,也存在着争议和混乱。
可以说。
若不是大魏足够强大。
堪堪是这几个方向的对手,就无法应对了。
而能解决这些事情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当然是大魏一直维持着强大的军队,如此,才可以算得上高枕无忧。
可想要维持强大的军队的根本是什么?就是钱,就是银子。
没有银子,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
宋公文觉得。
必须想尽办法弄银子出来。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他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自己早就引得全天下士族的敌视,再多来一些,并没有什么。
至于宋公文为何在之前用这个法子,来解决北境和辽镇银子不够的问题,不仅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也是由于此举需要大量的时间,根本就等不及。
如今,摊丁入亩施行顺畅,算是打下了基础。
也该是时候进行准备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
张正明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但此事,需要好好计划才行,正如你所言,要等待摊丁入亩完全施行之后,不然到时候士族、举子、以及官员们都对此不满,选择联合起来,就不好办了。”
“你也知道,如今科考正在进行,不久之后就要起殿试,举子们都聚在一块,若知道了此事,容易生事。”
他是太傅,是首辅,需要考虑的更多。
虽然知道官绅一体纳粮,对于朝廷税收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举措。
但也需要讲究时间和分寸,不然就容易适得其反,更有可能,让此项改革措施还未进行,就直接失败。
因而,必须好好计划,在时机真正成熟的之时,再行实施。
“学生明白了。”
宋公文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终究是没有开口。
他也很清楚,此事不必摊丁入亩,急不得。
尤其是如今科考正在进行。
须知。
这是当今陛下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马虎不得,是不能出乱子的。
当然,宋公文没有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
也是担心会有问题。
才特意和老师商量一下,如今对方给出意见,让自己等等,自然不会继续坚持。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张正明一笑,并没有继续谈论此事。
但很快,他顿了顿,道:“应星此次回京,不知道会先去哪里,若是去找你了,你与他说说,让他回来住吧,我这个做叔父的,尽量不会唠叨。”
果然。
老师口上不关心。
但最后,还是很在意的。
“是,老师。”
宋公文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
二人告别后,就各自一前一后离开了院落。
与此同时。
在京师东城门口。
一名风尘仆仆、头发有些杂乱的中年人,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站在了城门之下。
“两年多了,总算是回来了。”中年人看着来往的热闹人群,心中有些感慨。
只见中年人身躯挺拔,眉眼清明,即便衣衫有些褴褛,但身上那股精气神却还是隐藏不住。
活了四十多岁,但从二十岁之后,他几乎都在外面闯荡,走过了无数的山川大河、见过各种珍奇事物,虽然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相似小说推荐
-
钧天图 (纳楼兰) 纵横VIP2022-10-23完结总推荐 2.5万摘星的昆仑,天机阁的榜,妖丛的麟凰,日不落的殇。山两界的魔门,帝王盟的金汤,...
-
青蛇之法海佛缘 (懒人zero) 起点VIP2022-10-29完结210.68万字 9657总推荐当裴文德回过神来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金山寺上、罗汉堂前,以&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