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问题又回来了——山东六国到底哪里得罪玉帝了!
在燕国找不到问题的根源,跳出燕国之后,或许就能找到也说不定!
念及此,秦云当即就腾云驾雾,不消一时片刻就出现在了赵国都城邯郸。
和燕国一比,赵国的情况还要恶劣的多。
燕国只有天灾,而赵国却是天灾+人祸。
不久前,李牧虽然成功打退了秦国王翦的攻势,但秦赵两国国力相差太远。
秦国可以失败无数次,而赵国只要失败一次,赵国可能就国灭了。
邯郸一片萧条,户户挂白布,家家办丧事。
常年的征战,赵国人口都快被打空了。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看到这十室九空的惨状,秦云愈发的支持始皇帝一统天下。
王宫上空。
远远望去,只见整个王宫都笼罩在精神念力之中,散发着光芒。
不过,光芒甚是黯淡。
只消一眼,秦云就看到了燕赵两国的巨大的差别。
燕国王宫上空的气运之光,是蕴含着漫天水意的蓝光。
而赵国王宫上空,笼罩的气运之光,却是七分红三分蓝……
又是水火?
不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国的气运之光呈现为蓝色,并不是说赵国气运之光就是蓝色。
本质上应该是青色!
青为木,红为火,木生火,火愈烈!
青色退转为蓝色,代表了赵国国运黯淡,几近灭国。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在这一刻,秦云哪儿还不知道,山东六国为什么齐齐把玉帝给得罪了?
(线索已经全部摆出来了,看看哪位大佬能猜出山东六国为什么得罪了玉帝。)
第63章 人间无争斗
齐国。
稷下学宫。
守藏室。
秦云翻看完珍藏的典籍,心头豁然开朗,疑惑全消。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以秦云前世的世界观来看,秦灭六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商鞅变法,是国力上的胜利。
但在西游世界,秦灭六国却有了一套截然不同的解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就是祭祀;戎,就是战争。
可想而知祭祀在古代王朝中的重要性!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的传统。
而祭祀的至高神,也从最初的“天”,一步步演变为“帝”。
到了周朝之后,祭祀的最高神,就明确变成了“昊天”。
有周一朝,昊天上帝始终是人间祭祀的至高神。
但到了战国时代,人间祭祀的至高神却是出现了变化。
昊天上帝,各国仍然祭祀。
但除了祭祀昊天上帝这个至高神,又多出了五个至上神——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
而这五帝,又与三皇五帝联系起来。
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
五色帝祭祀,直接被赋予了方位、时令、五行之气。
而五行之气,基本上又可以概括为“寒暑五时”“风雨物候”。
从这里,其实也能看出人间想要掌控风雨的愿望!
这也很好理解,就像是后世,国家要牢牢掌握经济命脉一般。
但是。
这些可都是玉皇大帝执掌的权柄啊!
这一点,从老君联合六丁六甲给玉帝打造的礼器“九齿钉耙”,就可见一斑。
“身妆六曜排五星,体按四时依八节。短长上下定乾坤,左右阴阳分日月。六爻神将按天条,八卦星辰依斗列。”
吉凶、五行、四季、节气、乾坤、天条、日月、星辰……这些统统都是玉皇大帝的权柄!
现在,它们却被人间祭祀的“五色帝”给分走了。
这玉帝又岂能容忍?
而五色帝祭祀的理论支持,则是阴阳家提出的“五德始终”学说。
所谓的“五德始终”,是一种历史循环论。
“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
按《道德经》的解释,“德“是世界万物发展的动力,“始终“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阴阳家认为,任何一个王朝和邦国,都有一种上天赋予的“德性”。
这种德性用五行来表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
国家与王朝的为政特点,必须或必然的与它的德性相符合。
它所崇尚的颜色即“国色”,也必须与它的德性相符合。
惟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在上天佑护下安稳顺畅的运行。
因为五行相生相克,所以,王朝的禅让、继承,就是王朝德性“相生”,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就是王朝德性的“相克”。
炎帝火,黄帝以土代之。
而火生土,这就是典型的德性相生!
黄帝政权是土德,就崇尚黄色,旗帜服饰皆为土黄。
中间王朝更迭,到了尧舜禹三代,因为尧老年禅让给了舜。
所以,德性之上走的也是相生。
而尧是金德,金生水,所以,舜是水德。
舜又禅让给禹,水生木,所以夏朝木德。
与之相反。
殷商王朝取代夏朝,在德性上就是相克。
金克木,所以,商朝的德性就是金德。
其兴起时有白银溢出大山的吉兆,是以崇尚白色。
火克金,周王朝为火德。
先祖得赤乌之符,自然便崇尚红色。
春秋五霸都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本质上都尊崇周室。
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打的旗帜也是“尊王攘夷”。
所以,这五霸都自认“继承”了周朝的“火德”。
然后,又发生了韩赵魏“三家分晋”,春秋五霸演变为战国七雄。
而魏国实力强大,以晋国正统自居。
所以,魏国便承继晋国的火德,旗帜服饰皆尚红色。
韩国也出于晋国,但韩国弱小,不敢跟魏国争老大。
但是。
韩国出生于晋国这一点是不变的,韩国的德性里自然就有火德。
但是,为了表示自己有特立独行的德性,韩国便逆向推演出木德。
所以,韩国的旗帜服饰皆为绿色。
赵国亦出于晋国,和韩国情况也类似。
但赵国却推演出更加特殊的“火德为主,木德为辅,木助火性,火德愈烈”的火木德,旗帜也就变成了七分红色三分蓝色。
齐国较为微妙,姜齐时代,以周天子的德性为德性,旗帜服饰皆为红色。
田代齐姜,田齐并非周室的王族诸侯。
自然不能接受周室的火德,于是推演出“火德为主,金德为辅,金炼于火,王器恒久”的火金德,旗帜服饰变成了紫色。
而楚国是蛮夷自立而后被册封,很长时间里楚国是“旗有五色而服饰皆杂”,中原诸侯嘲笑楚国是“乱穿乱戴乱德性”的蛮夷。
比较典型的就是,三十五年(前706年),楚伐随。
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楚国被鄙视为蛮夷,被鄙视的有多狠,也就经常被地域黑的郑国能和楚国平分秋色。
或许是被黑的太狠,进入战国后,楚国便推演出“炎帝后裔,与黄帝同德”的土德,旗帜服饰变成了一色土黄。
不过,最为特殊的其实还是燕国。
论本体,燕国是正宗的王族诸侯,承继火德顺理成章天下没有非议。
然燕国久处幽燕六百年,对周室王族不断衰败的历史刻骨铭心,独立之心萌生已久。
燕国公族认为,先祖的火德已经衰败,作为王族旁支后裔的燕国若承继火德,这把火必然熄灭。
要兴盛,须反其道而行之,于是推演出“燕临北海,天赋水德”,确定了燕国的水德。
燕国之水是烟波浩淼的蓝色大海,于是燕国的旗帜服饰就选定了蓝色。
而这,也是秦云看到燕国的国运是蓝色光芒的原因。
至于水中有火,且火势极其微弱,原因也是因为燕国认为周室之火必然熄灭的缘故。
先前,秦云认为阴盛阳衰,所以致使国灭,其实是错误的。
而更有意思的是——
战国七雄中,秦国没有确定宣示自己的德性!
按照惯例,秦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于情于理都应该承继周室的火德,颜色上尚红才对。
但秦国却举国尚黑,这在理论上完全站不住脚!
所以,令列国百般嘲笑,说秦国蛮荒之地不懂王化。
秦国却是不理不睬,依旧黑色不改!
至于秦国明确宣示自己的德性,则是在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了。
……
秦国是这般得天下的么?
秦云目光之中,不由露出一丝复杂。
但是。
这丝毫不影响秦云继续崇拜“赳赳老秦”!
因为,认为始皇帝没有骨头的仙神,终将都会被始皇帝吓一跳!
而更让秦云感觉好笑的是,这套理论是由阴阳家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