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步九重 (尹文勋)


  他说要和客人说句话。
  海寿打探明白,赶紧汇报李达,李达微笑着说:“大举,你们也太小心了,单枪匹马还能刺杀本使不成,一定是看破了我们行踪的人,是官员也说不定,让他进来。”
  海寿出来寒暄:“足下认识我们家老爷?”说的是西域话。
  “不认识,有心结识。”说的是蒙古话。海寿疑惑地看着他,他却不说话了,意思很明显,我和你说不着,见到你们老大自然会说的。海寿把他请了进来。
  海寿也用蒙古话说:“我们家老爷正在用餐,天凉了,不快用,一会儿就凉了,请客人长话短说。”
  来人说:“请摒退随员。”李达虽然不会说蒙古话,但大多数能听得懂,摇摇头。
  海寿说:“这些人都是自己人,有事尽管说。”
  来人自报家门,改用不太熟练的汉话:“在下耶律强,在此任都事,特来拜见天使大人。”
  大家相视一笑,微服有什么用,这么大动静招摇过市,长着天朝人的脸,一看就知道。
  李达听见汉话,倍感亲切,说:“你是天朝人?在下天朝使团李达。”
  “见过大人,我不是天朝人,我是契丹人,来到这里已经一百多年了。”
  “哦,你们也是德宗的后人,失敬了。不知道有何见教。”李达已经站起来,拱手一揖。这是总督府举足轻重的官员。
  耶律强说:“在下有一言,讲出来,不管是不是妥当,还请大人见谅。”
  “但说无妨,都是自家人。”李达开始套近乎。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老爷并没有出征,下面的话我就不能再说了,大王确实在这里开拔的,按他说的日期不出十天也就回来了。我的意思,你们直接去哈烈城候着。”
  大家听出来了弦外之音,这里的总督不欢迎他们。李达说:“你们总督欢哥不待见我们吗?听陈大人的意思他和天朝还算可以啊。”
  “其他的我就不好说了,请大人见谅。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想见一下陈大人,不知道方便否?”
  李达笑了,说:“大人差矣,我们见谁都方便,恐怕是足下不方便吧?”
  耶律强的脸红了,说:“大人明鉴,在下告退。”
  李达给海寿使了一个眼色,海寿极力挽留,耶律强说了实话:“在下有心和大人把酒言欢,可是有些不妥,还有些公事要处理,改天登门候教。”
  李达看深谈已经没有可能,说:“那就不勉强耶律大人了,陈大人现在不在大营,他去拜访朋友,这一半天儿的也就回来了,那时欢迎大人到大营走一趟,使团有一些家乡的小玩意儿奉上,不成敬意。”
  向耶律强传达了三个信息,第一,使团不会这么灰溜溜就走的;第二,李达已经认可了耶律强是朋友,是自己人;还有一点,这里的朋友不少,陈大人在拜访。
  耶律强谢过,走到门口,加了一句:“大人,听在下一言,不要赈灾,你们抢购的两千石粮食,总督府都知道。你们一路走来的赈济我们也都知道,现在大王很有可能都知道了。你们确实办了好事,但是……”
  李达摆摆手,打断了他:“大人,你的祖先也是天朝人,你应该多少了解一些天朝的情况。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互帮互携,荣辱与共,我们不是在买好谁。不过本使还是非常感谢大人。”


第1245章 不动声色
  几个人匆匆忙忙吃完回到大营。
  李达下令:“龙刚,安排人,在城里闹市区,设粥棚,让火儿留下的士兵去维持秩序。有去吃粥的,不论穷富,每人两勺,全用细米。记住,粥要稠,插筷子不倒。”
  海寿十分不解,不知道这个中使大人为什么这么犟,胡春和朵兰这次城里都随行,对老大的做法在心里赞叹。
  第二天,在这家米店直接取出粮食,在闹市区摞成了小山。四口大锅一起煮粥。可是从早晨到中午,一个人也没有来吃的。来来往往的花子也对这粥棚视而不见,一队队巡街的官兵也熟视无睹,对粥棚也不加干涉。
  也速赶紧派人飞报李达。李达只是微微一笑,说:“告诉也速,再买四口大锅,接着煮,灶火不熄。”
  朵兰明白,李达是一个看透事情的人,也是一个苦出身的人,人们没尝过挨饿的滋味。现在一定是有人在作梗。
  下午这四口大锅也熬出了稠稠的白米粥,满城飘着白米粥的香味,但是一直到掌灯时分也没有一个人来领粥。
  火儿的士兵们开始嗷嗷骂了起来,说这里的人太轴,不知道好歹。也速制止他们,心里也不得劲,尤其是看到附近有人指指点点,面子上也过不去。
  这些士兵们就地吃了两碗粥,解决了晚餐,准备打道回府了,谁知道李达又派人拿来花名册,在粥棚旁边立下两张桌子,有四个会写西域字的人等着登记人名。
  前面立上一块牌子,西域文和汉文两种字体。也速看了一下,是告示,家里断炊的,在这里登记,明天天朝使团送去粮米。但是虚报的不作数。
  也速他们不敢懈怠,他下令准备好,打出火把。不一会儿,人们就像偷地雷一样渐渐地向这边移动。人越聚越多,很快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官兵们大吃一惊,特么的,就在附近看着呢,只要是有人动了,大家就是一窝蜂。
  火儿的士兵们喊着排队,很快排成了八队,这些人都带着碗,每人先吃一碗。这些士兵告诉大家,看有排队两次的,你们就把他轰出去,谁让你们傻傻的,白天有的是粥你们不来吃,这晚上哪里有那么多?
  不一会儿,李达又传话过来,啥时候有人啥时候不停。也速无奈,这边把粥集中在一起,腾空了锅灶继续煮粥,八口大锅轮番上阵,一直到月亮落下,人们才渐渐散去。将士们已经累得瘫了。
  这边登记的也有两百户人家。
  也速下令在附近立帐,大家将就着睡了一晚。第二天李达派过来一总旗将士,牵着战马,找到几个本地人,按地址送去了粮食。李达交代,虚报的也不要往回拿,下次有虚报的再说。
  但是,大家发现,很少有虚报的,看起来,大家还存着一点脸面。登记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上午,这里人山人海,当地官府不闻不问。
  这一路赈济走过来的殷勤劲不见了,大家都觉得没了意思,热脸蹭了人家冷屁股,都觉得不值,也有几分尴尬。但是老大李达似乎并不在乎。
  可是,两千石粮食能顶得了几时?很快就见底了。胡春不等李达下令,派人赶紧联系米店大户,再买三千石。谁知道就在这时,各个大营都挂出来无米。
  李达得报,深知这都是朝使团来的,他不动声色,看他们下一步怎么出招。
  三天过去了,这天接近午时,接应老哨长的人回报,大队离大营不到二十里,有充足的粮食。
  李达的心这才放下了,他现在有两盼,一盼运粮队快些到达;另一个当然是陈鲁了。他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出于对陈鲁的信任和依赖。有陈鲁在,使团没有过不去的坎。
  李达下令继续舍粥。
  这天,使团准备吃午饭,突然传来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响动,大地激烈颤抖,大帐东倒西歪。
  大家以为地震,喜子反应很快,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李达就冲出大帐,把李达放在空地。
  李达笑了,说:“喜子,你这是机械的本能,我们住的是帐篷,地震了又能怎么样?大举,赶紧看一下城里。”王大举从李达手里接过窥远镜向高处走去。
  可是这声音一直持续着,而且越来越密集。王大举回报:“城里没有什么异常,我们的官兵们稍微停了一下,还在继续舍粥。”
  大家面面相觑,朵兰心里明白,这是开战了,寰宇十方以外生灵已经打进来了。
  她急匆匆地向后面没人处跑去,刚到马厩,有人在唤她,是一灭大师和老蛤蟆,让她用照世玉杯把寰宇十方护起来。
  她看附近无人,纵身跃起,来到云海,念动咒语,一道绿光飞出,冲向云端,云海的颜色瞬间变换起来,五颜六色,渐渐地变成万道光芒,翠绿的像嫩竹子刚刚长成的叶子,拉的细长。
  很快,不见了天空和大地,也没有了云海,也不见了太阳,混混沌沌一片绿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发着绿光。绿色中散发着一种温凉,似乎在冒着丝丝冷气。
  朵兰听到大营一片喧哗,随即降落尘埃。
  人们都在四处找她,纳兰已经是全神戒备,虽然她不知道自己失去了功法,但是红绣囊和青龙剑这两件法器不在身上,心里没底。而且那本功法书又不翼而飞了,她也试着做了功课,一点效果也没有,她的脑袋乱了,预感到自己可能遇到了大麻烦。
  朵兰走过来,纳兰问道:“姐姐,这是怎么回事?是天上在打仗吗?”
  朵兰看她问得蹊跷,心里明白,她对原来的东西已经快忘了,说:“不用怕,很快就会过去的。”大家都听到了,他们都相信这姐妹两个。对寰宇十方也有一点点了解,也就释然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