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步九重 (尹文勋)


  李达午饭没吃,在焦急地等待着。说实话,老哨长办差,没有不放心的时候,他也没有办砸差事的时候。这个运粮法李达也听过,前朝的那个大将军似乎用过。李达不疼金子,有的是金子,就怕耽误了行程,按老哨长的安排,真是两不误。
  火儿和蛮台他们一起到了理问所,火儿开始还以为大家在说一下,没想到真的付诸实施,他亲自去找李达,想带着一哨人马去买粮食,和老哨长他们一路走。


第1243章 购粮
  本来李达就有这意思,只是不好意思指使人家。火儿自己提了出来,李达求之不得,大喜,当即赏赐这一哨士兵。
  火儿慷慨激昂地说:“这是为我们自己国家百姓出力,怎么好意思要大人的赏,还是留着买粮食吧。”
  大家齐心协力,令李达目瞪口呆的,在戌正时分,粮食竟然运了回来。这可是五十里地啊,骑马来回也得半天啊,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李达下令,就在设粥棚的地方赈灾。
  李达不顾病痛,非得亲自到场。天气晴好,一轮上弦月挂在中天,将士们打着火把,看着堆成小山一样的粮食。理问官跪在粮食前面痛哭失声。看到李达到了,已经拜访过一次,认识了,大喊跪拜天朝使节。
  一千五百多人,不论男女老幼都来了,跪下高喊天朝万岁,皇上万岁。
  老哨长没回来,他们去了安都怀购粮。韩六儿报告,一共一千七百石粮食,留在使团两百石,其余的都在这里了。
  胡春告诉李达,人口数,李达下令放赈,不论成丁、半丁,每人一石,能挺过几个月。使团到达都城,会告诉王廷赈济。
  使团的将士们很晚才回到大营,又饿又累,李达下令,每哨赏一坛老酒。睡觉时已经是二更天了。到了三更,猫头鹰叫了一声,没了声音。
  朵兰也睡了一个安稳觉。睡觉前,纳兰好像有话要说,朵兰没理她,自己睡了。
  卯时起床,姚宝送过来一张纸,是西域文。李达不认识,朵兰给大家读了一下:从今天起,没有夜猫子叫了,你们很辛苦,我想我是被你们感动了,天朝人还是不错的。但是,我的老大要是和你们打起来,我还要帮助老大的,那时候我们就是各为其主了。
  大家面面相觑,这是人界的还是怪谲?看起来也挺通情达理的。李达自言自语地说:“谁的心也不是铁打的。”
  大家听到这话,都笑了,心里都轻松、亮堂了不少。
  老哨长在买纳购粮一千七百石,恐怕这里的粮食哄抬物价,赶紧派人向来路的官道两旁村庄购粮,又买了两千石,派人留守,然后他自己亲自带着火儿等人杀向安都怀,一下子就买了将近一万石粮食。
  这是三家粮栈买的。老哨长不讲价钱,全凭卖家出价,这几家大喜过望。老哨长有条件,这几家出人力和车马,运费买家照付。给将士们和车把式备好干粮和水,这些脚力的草料由他们出。成交。
  老哨长又去了一家镖局,愿意出六百两银子护送这些粮食,他说的很明白,每隔三十里留下一千石,时间会很久。但是六百两银子,不到三百里地,全是官道,白捡六百两,当时火儿就和他们签了协议。
  在安都怀耽搁了一天,当天晚上就起运。蛮台他们不理解,以为怕路上有贼人。
  老哨长说:“我也没来过这里,谁知道有没有山匪。你们想,太平盛世还有贼人呢。这样的大荒年能没有吗?为了填饱肚子,铤而走险太正常不过了。我们这么大的动静,我想贼人早应该得到情报了。多剌,告诉我们的人,遇见山匪尽量躲远点,让这些镖局的人去对付他们。”
  前方使团每到一处理问所都通知他们后面有辎重队,是赈灾物资。马里理问所也已经行文过来,欢声雷动。
  老哨长他们不敢立帐、立灶,大家都是将就着吃喝,老哨长手里还有几千两银子,底气十足,一言不合赏,大家有银子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这天纳邻理问所的几个皂隶已经迎过来了,还有不到十里地就到了纳邻理问所,这里是长条的峡谷地带。一片一片的黑松林。松林上空一片片鸟在盘旋。
  老哨长悄悄地吩咐:“都向我靠拢,黑松林里有贼人,不下两百人。”
  镖局的这些人挂着旗幡,喊着号子,可能也注意到了盘旋的群鸟。走下一片洼地,刚要上来时,松林里冲出来一些杂色的山匪。他们手里拿着奇形怪状的武器冲向车队,大约有三四百人。
  一万石粮食,拉的很长,很难首尾相顾。一阵火铳响,贼人拦住了去路。他们这是有恃无恐,观察了好久,看着事先和花舌子的情报一致,放心大胆地截住了去路。
  镖头不怕这个,他们常年走镖,不遇见这样的事那才是怪事呢。但是报了自己名号以后,大家也都相安无事,镖局也不能太死心眼,假装遗落一些东西,算是对贼人的犒赏。
  这些贼人似乎也知道这家镖局的名号,讨价还价半天。镖局留下一百两银子。
  蛮台告诉老哨长,他们开始提出的要求是一百石粮食。这个镖局说的义正词严:他们是天朝人,自己掏腰包买粮食,赈济我们的百姓。我们押镖都是免费的,你们怎么好意思劫镖呢?
  这些贼人好像早就知道底细,感觉很羞愧,没说什么就准备走了,是镖头自愿奉上一百两银子。
  蛮台说:“老哨长,你真是一个大将军的料,我们都很佩服。”
  老哨长还是那个谦卑、巴结的眼神,说:“这是皇上洪福齐天,天威所致,有我什么事?”
  这时使团已经到了车扯秃。在城东扎下大营。
  胡春提醒李达,老哨长的意思,到这里立即买粮食,不要多,只有两千石就好。
  李达派人先去买了两千石粮食。他们最担心的是后面的运粮队。他们在纳邻遭到了袭击,损失了一车粮食,将士三死七伤。当时使团到了车扯秃,并没有官府人员来迎接,不但是总督府,就连理问所都没有人来问候一声。
  李达几天前就已经派人送来了滚单。
  在扎营的第二天,总督府来了一个传令兵,说总督随大王出征贝扎国,过几天回来,国王也到这里歇马,请在这里等待几日。说完扬长而去。
  官兵们有些愤愤不平,王大举在李达身边就发了牢骚:特么的,赈济了几万两银子,感情都喂狗了。
  李达喝止:“你这种想法就错了,第一,我们看的不是官府,而是灾民;第二,我们也不是为了买好谁,我们天朝也没有必要买好谁。放心吧,他们会来找我们的。”


第1244章 和赶猪一样
  胡春说:“他们说的也许是真的,我们到这里以后,我也观察了,丁壮很少在街面上走动。这里赤旱千里,小麦根本就没种上,人们都在闲着,这些人都干嘛去了?肯定是打仗去了。”
  龙刚也说:“大人,卑职也注意到了,越这个时候,打仗越容易胜,当兵吃粮,最起码能混个肚子圆,家里还能有些补贴,烂命一条,不怕拼命。一些官长喜欢这个时候招兵征伐。招兵就和赶猪似的,指哪打哪,所向披靡。”
  李达哼了一声:“仁者治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些地方还得教化啊,原来的帖木儿就喜欢四处征伐,也打过我们天朝的主意,不自量力。杀戮太重,也得受到老天惩罚,赤旱千里,沙哈鲁还不知道反思吗?圣上遇到灾年,下罪己诏。看起来我们要多停留一些日子,劝课农桑,劝化止战,灾情太严重,还得赈灾。”
  朵兰在心里叹服,这套理论她是赞同的。她是圣姑使君,各处遭灾,虽然是水旱天灾,也是人们不修德,尤其是统治者,殃及百姓。
  天朝这方面做得确实不错,一旦有重大灾异,皇上不但下诏罪己,还要息战止战,罢黜不急的劳役,推迟秋决犯人。更有甚者,大赦天下,借以迎合上天肃杀之气。
  可是这些异邦,他们未经王化,不像天朝,太子一生下来就开始教育培养,百姓也得到这些教化,一些敬天、敬地、敬畏神灵的理念,深入人心。
  使团一路西来,深知自己的使命,一路赈灾,交好小邦,教化人心。
  过了一天,李达身穿便服,带着随从,到城里去转了一次,又到附近的乡民那里看一下,心里很难过,百姓无精打采,面有饥色。他特意逛了几家粮栈,储粮还算充足。他心里明白,富户之家,几年不收成也不怕,家里有存粮,有银子,这些升斗小民就惨了。
  使团备下了两千石粮食,对市场的影响并不大,看起来还是大都市。李达打定主意,赈灾。到了中午,他们进了一家酒楼,和中原的酒楼有相似之处,一楼是散座,二楼是雅间。
  海寿随行,要了一腔羊。这里早都备好了,不到两刻钟,上来酒菜,一腔羊做成了八样菜肴,只是没有青菜搭配。喜子给几位大人分好,正准备吃饭,外面传来争吵声。
  海寿出去看一下,有人要进来,被门外的侍卫拦住了。这个人穿着当地常见的撒花长袍,左衽,脚蹬高腰皮靴,带着貂尾平顶帽,长得和本地人有些区别,本地人大多数都是碧眼虬髯。他留着一字胡,黑眼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