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洪荒之龟虽寿 (黄翌歌)


  孔母临盆之际,其产房之上二龙驾云而来,互相缠绕,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圣贤诞生,普天同庆。
  圣贤出世,瞒得过一般人,却是哪里能够瞒得住诸天圣人,老聃手中握着竹简,正津津有味的读着周朝史册,突然望了一眼鲁国所在的东方,脸上微微一笑:“无量天尊,百家争鸣,始也。”
  其头上一片清气浮沉,一卷书简展开,篆文游走,清亮如水,响起阵阵清泉叮咚之音,闻之神清气爽,四肢舒畅,毛孔大张,吞吐仙灵之气。道德文章三千,浓浓书卷之气充盈,大道至简,微言大义,书尽人间大道,道完万千玄机。
  孔子少而好学,博闻强识,闻名于诸侯,开创儒门一脉,大讲“仁政”之德,游走列国而不得重用。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孔子知老子乃是太清圣人化身,非同寻常之人,遂前往请教。
  “弟子孔丘,见过大师伯!”面见老子,孔子不敢怠慢,当即上前,以师长之礼相待。
  老子见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作为玄门二代弟子之中,第一个成就准圣的人,老子心中也颇有好感,见状,当即将其扶起,笑道:“孔子客气了,你我具是传道人间之人,却是无需多礼,平辈相交便是。”
  “弟子不敢,便是家师在师伯面前,也要以礼相待,虽是传道人间,师伯不过是开启人道气运,方才屈尊下界,弟子如何敢孟浪师长,还请师伯恕罪。”孔子闻言连忙说道。
  见孔子如此恪守礼数,老子也不再坚持,心中对孔子也越发赞赏起来,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吾也不多说什么了,你既然来请教与吾,吾自当指点你一番,既开人道,便要明悟人道才行,吾且为你指引一方名师,指点一番才是。”
  言罢,老聃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
  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见状,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第三百四十三章 儒家出孔子得道

  却说孔子于老聃在那黄河之畔论道,只觉大有裨益,对于人道的把握,越发清晰明了起来,临了对老子恭敬一拜,“师伯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师伯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思索片刻,言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随后,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传下道统,当时天下公学把持舆论,只有贵族可以学礼仪,明典籍,孔子率先开始教授私学,以至于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晚年,孔子垂垂老矣,又不得重用,于是专注于修改注释经典,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改《春秋》。
  终于,在孔子晚年,由其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大成。
  就在《论语》出世之时,天地为之一颤,整个天地仿佛凝固了一般,风不再吹,云不再动,而突然,猛地一道惊雷划破了天空,瞬间就惊动了洪荒无数修士,便是诸天圣人,都不由将目光投注到了孔子身上。
  随即,整个洪荒的天空,无论东西方,无论海陆域,皆是被无尽的云彩所笼罩。这些云彩散发着柔和的七色光芒,使得整个洪荒仿佛一下子都成了七彩的世界。
  见状,孔子知道,《论语》一出,自己所修人道便成,当即站起身来,手持《论语》,仰天喝道: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这无尽诵经之身。仿佛蕴含天地至理一般,令人不禁为之沉醉。而在这诵经声结束后,当即,又是一道巨大无比的闪电划破了整个天空,而在这雷声落下后,当即只见在孔子头顶的云层上,一道巨大无比的功德金轮从天而降。
  浩浩荡荡三千里至仁至爱清气汇聚成一股洪流,茫茫无边,不知其宽,弥漫天地,随着孔子抑扬顿挫的念诵《论语》而不断掀起朵朵浪花,气象万千,袅袅不断。
  本来,孔子身上死气萦绕,一看就是命不久矣之人,然而现如今,无数乳白的气体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钻进了他的肉身当中,不断地改造着孔子的身子,使得孔子肉身当中死气被排除一空,而后立马迸发出无穷生机,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孔子的肉身恐怕已经不下那不朽金仙身了。
  那一道道乳白色的气体,不是天地灵气,也不是信仰之力,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股浩然正气,只见那孔子身体之上冒出浩然正气,在他的头顶凝聚成了如同庆云一样的东西,在这上面有一个字,正是“儒”字,而在“儒”字,有《论语》、《诗》、《书》、《礼》、《易》、《春秋》六本书拱卫着,又有浩然笔、正气尺镇压气运,硕大的功德金轮射出功德金光,使得这“儒”越发的清晰。
  棋盘山上,看着孔子成道这么大的动静,鬼谷道人心中也是一喜,伸手一招,便见一方木尺显化而出,此物非是寻常,乃是六根清净竹之中蕴含的乙木青华演化而出,六根清净竹,乃是十大先天灵根之一的行辛金之精苦竹显化,其中的乙木青华,也蕴含金石之力。
  如今,这股乙木青华凝结化作木尺,却也蕴含金石降魔之力,却是孔子教化众生,传道万千,木者,长青不败,延绵不息,教化众生,当以木华青德为重,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当有师者威严,金者,锐利刚强,宁折不屈,唯有这等木尺,蕴含生机延绵,不缺刚强威仪,方能承载孔子万世师表之道。
  只见那木尺一处,三十三天外,混沌天太玄宫中,无归道人睁开一双慧目,手中六根清净竹轻轻一划,顶上庆云激荡,一方宝印冲天而起,无数人道气运汇聚,破开三十三天外层层罡风,落在那木尺之上,镌刻四个大字,“万世师表。”
  如此,这万世师表丹心尺方才成型,见状,鬼谷道人伸手一指,便见那木尺破空而去,落在孔子手中,孔子见状,如何不知道此乃师尊赐予,毕竟万世师表,其言太重,诸天之下,能够有这个资格刻下这四个字的,也唯有老子,女娲娘娘和无归道人三人罢了。
  当即,孔子将手中木尺一划,便见碧光盈盈,犹如玉尺一般,仰天说道:“天道在上,今有弟子孔子,立下儒家,教化众生,以万世师表丹心尺为镇压灵宝,儒家,立!”
  伴随着这一个立字,孔子手中玉尺绽放五彩光华,飞出“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十二字,这十二个斗大字符,微光闪闪,渺小如萤火虫,然而气象浩然、恢弘、博大,散发着让人心生敬畏的气息。
  朗朗读书声传遍寰宇,浩然之气荡涤诸天,漫天神佛为之动容,天下万民为之有感,天地褒奖,普天同庆,瑞霭云光,遍布诸天,方丈仙境之中,孔宣受到这股气运激发,修为却是一再增长,却是距离斩却两尸的境界,更进一步,直逼洪荒大能而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函谷关老子西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