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骁雄 (神龙摆尾巴)


  公孙无忧有些不解,毕竟风云卫派往辽国哨探还探不到述律平被救走这等机密的消息。
  李风云苦笑一声:“这件事恐怕是由我惹出来的。”于是就将他救出述律平,并与述律平联盟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公孙无忧听罢,松了一口气,辽国现在局势不稳,耶律阮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中原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这样说来,耶律阮调来大军进驻幽州,无非是怕李风云所部义武军趁机夺取燕云十六州。而这一个月来的侵扰,应该是辽军对义武军的试探。
  想了想,公孙无忧道:“风云兄弟,你与述律平结盟,难道是打算故技重施,挑起辽国的内乱,从中图之。”
  李风云摇摇头,答道:“这一次,我是真的打算帮助述律平。无忧公子,你不觉得耶律璟如果真的当上了辽国皇帝,对我们是一件好事?”
  “怎么说?”
  “耶律璟此人没有什么野心,即便他当上了辽国皇帝,最多也只是一个守成之君,对我中原也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而耶律阮则不同,耶律阮雄心勃勃,他现在不打中原,是因为辽国国内的事情他还没有安顿下来。若是给他时间,让他把反对他的部族,对手都一一铲平,马蹄所向,必定还是我中原,未必就不会成为又一个耶律德光。论才华和手段,耶律阮比起耶律璟实在强出太多。
  当初我们以为把控住了耶律阮,可是一转眼,他竟然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与述律平达成了和议,并偷偷地将我们卖给述律平,让我们几乎性命不保。
  这样的人如果继续当辽国的皇帝,你不觉得太威险了?”
  “可是,当初述律平的实力被削弱得太过厉害,你真的有把握述律平就斗得过耶律阮?”公孙无忧有些怀疑。
  李风云摇摇头道:“述律平究竟斗不斗得过耶律阮,我也没有把握。不过,述律平这个女人,也很不简单,手段和权谋也极其了得。但说来奇怪,此人对我中原人有极其深的戒备之心,她认为辽人跟我们汉人打交道得越多,辽国就会越虚弱。所以,她不支持辽国对中原用兵,认定那是契丹人自取灭亡之道。
  我以为,这的确是述律平的真实想法。如果真的是这样,至少在述律平掌控辽国的时间内,辽国不可能对中原大举用兵。”
  两人又细细讨论了一下日后中原与辽国的各种可能及可用的对策,公孙无忧一一记下。李风云话题一转询问公孙无忧所说的内忧又是什么。
  公孙无忧叹了口气,道:“这半年来,风云卫的平等之说通过各种途径逐渐流传出去,情况比我们曾预计的更糟糕。”
  李风云心中一沉:“糟糕到了什么程度?”
  公孙无忧答道:“天下一片反对征讨之声,几乎所有接触平等之说的人都不认同此说,那些儒家子弟、官宦士绅甚至说平等之说是歪理邪说,无君无父,扰乱人伦。更有甚者,有人说我风云卫其实是白莲教余孽。试图搞乱天下。
  就是在定州、涿州,反对的人也极多。有些儒生还直接呈文,要求禁绝平等之说,严惩始作俑者。并说反持此说着,都是奸佞小人。还有一批士绅,经常聚集在衙门口,焚烧书籍。好一点的,说你身边出了小人,更有人在衙门口指着衙门骂你是王莽,若非我早有准备,几次差点闹出事端。
  也因此引起了定州、涿州百姓对我风云卫的不满。
  更糟糕的是,这种情况还影响到了招兵,接连几个月,愿意加入我风云卫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风云卫的兵卒,也不乏军心动荡者。这两个月,更是少见的出现了逃兵。”
  李风云惊讶道:“事情竟然这般严重?”
  公孙无忧自嘲道:“若是再这么下去,只怕我风云卫过不了多久,就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两人沉默了许久,李风云抬起头来,问道:“你怎么看?”
  公孙无忧笑道:“本公子早已经跟你绑在一起了,咱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逃不了我,也跑不了你!想本公子一生不肯认输,原本我只打算跟着你身边瞅瞅你究竟在做什么,现在本公子已经狠下心来,一条道走到黑!没有路,开出一条路来!”
  李风云哈哈大笑,拍着公孙无忧的肩膀道:“好兄弟!”
  ------------


第六百六十章 经筵(1)
  “你就真对你所坚持那么有把握?”公孙无忧抬头问道。
  李风云嘿嘿笑了两声,答道:“世上哪有十足的把握,这世道老这么兴衰更替下去总不是法子,总要有人敢去闯出一条路来。既然这世上别人都不敢去闯,那么也只有由我来闯了。成不成,两说!”又恶狠狠地道:“为此,就算老子真要当王莽,那老子也当定了!”
  公孙无忧指着李风云哈哈大笑起来:“你以为王莽很好当么?王莽如果不篡位,那就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二位圣人。你小子有什么,除了力气大点,运气好些还有什么可以与王莽相提并论的?罢了罢了,反正本公子也无可走,上了你的贼船,也只有陪着你不成佛便成魔了。”
  李风云问道:“你可有什么办法应对如今的局势?”
  公孙无忧摇摇头:“好的办法没有,馊主意倒是有一个。”
  “什么馊主意?”李风云眼睛一亮。
  “开经筵!”
  “开经筵?什么东西?”李风云本就是半瓢水晃荡,哪里知道什么经筵。
  公孙无忧早知李风云有多少学识,解释道:“所谓经筵,始于汉代,是指汉唐以来皇帝为讲经论史,广请博才之士而设的御前讲席。”
  李风云吓了一大跳,道:“无忧公子,你现在就要我造反?”
  公孙无忧嘻嘻笑道:“你且听本公子讲完,实际经筵之风早已经流传到了民间,许多豪门世家,也为了附庸风雅,博取名声,也经常召集一些有名望的博学之士聚会,讲解经史子集及礼仪,也被称为经筵。所以,你开经筵当然不是要设立一个什么职位,给你讲学。所以没有什么篡越之说。最多被人认为附庸风雅,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罢了!”
  李风云拍了拍胸脯,道:“我说呢!如今中原的形势,已经容不得再来一场大的征战了。可是开这个什么经筵有什么用?”
  公孙无忧答道:“天下这么大,总该有一些有识之士吧!既然平等之说的动静已经闹出来了,何不将动静闹得更大一些?让更多人知道,或许还真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之士。”
  “你的意思是,虱子多了不怕咬?”李风云瞪着一双牛眼问道。
  公孙无忧点了点头,“啪”的一声打开折扇:“现在你圣眷正浓,刘承祐也没有胆量在与李守贞开战之时再多出你这个对手来,就算你有什么出格的举动,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看不见,谁教你坐拥两州之地,又手握中原最精锐的雄兵呢?
  反正迟早要撕开脸皮,此时不扩大影响,何时扩大?
  再说,平等之说并非没有支持者,而是因为士绅把握了言论,平等之说究竟是什么,传不到支持者的耳中去,形不成根基罢了。我与解语讨论过了,想要士绅支持平等说,简直是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能找到几个真心为国为民又有见识的读书人,不是件容易事。”
  “此话何讲?平等说的根基究竟在何处?”李风云不解。
  公孙无忧叹了口气,道:“看来你平时都没想过这事。以你的聪明,不难想到其中的关键。明明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主张,却偏偏自己撒手不管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解语和我为你操心。我问你,天下四民为何?”
  “这不是忙大事去了嘛!得得得,你就直接给讲些实在的吧,别弄那些虚二八脑的。”李风云有些羞愧,撒手掌柜他当惯了,真的没操过什么心。
  公孙无忧笑了笑,提起精神,讲道:“天下四民者,士农工商,其实还说漏了一种,那就是贱民,也就是那些奴仆。不管怎么说,天下四民,都是以士为首,士在天下百姓中,都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
  自古以来,无论哪一朝哪一代,百姓都是以士绅为首,其兴亡的根基也都在于士绅。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是得士绅心者得天下。民心其实就是士绅之心,与其他百姓没多大的关系。皇帝的旨意,最终是通过士绅来执行的;黎民百姓也是靠各地的士绅来管理的。其他百姓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什么,诸子百家该如何解释,也都把握在士绅手中。
  士绅一族若说你李风云是英雄,那你李风云就算是卖国求荣、鼠目寸光、胆小如鼠那也是英雄。”
  “去,你才卖国求荣,你才鼠目寸光,你才胆小如鼠!”李风云佯怒道。
  公孙无忧哈哈笑了两声,接着道:“反之亦然,士绅一族若说你李风云是狗熊,那你李风云就算是立下了天大的功绩,为黎民百姓做牛做马、舍生忘死那也是只狗熊。
  为何,只因士绅掌握着笔杆子,读书人受人尊重,影响更大。无形之中,天下就被士绅所占据,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即便是皇帝,也不敢轻易动他们的利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