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雄 (神龙摆尾巴)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神龙摆尾巴
- 入库:04.12
虽然伟王耶律安端也带来了四万残兵败将,杨光远也带来了近万残兵,那总共也不过二十五万人。
这其中,八万人马在耶律德光亲自率领下,已经杀到南岸,正与晋军三十万人马对峙于潭州、戚城一线,实际上,这八万人马中,有五万是赵延寿的幽州兵马,只有两万是真正的契丹铁骑,还有一万人,只是用来做炮灰的仆从军。
耶律安端与杨光远合兵一处,共五万人马在黄河北岸护住耶律德光的背部与刘光远的数万兵马相持。
剩下的契丹精锐铁骑约七万人,尽数都在耶律麻答手下,这是此次带入中原的精锐所在,大汗信任他,全都交到了他的手中,耶律麻答绝不敢就这么轻易损耗掉。
可以这么说,契丹的精锐基本上都在檀州、博州这一带,其他的地方,只留有少量的契丹兵马统御着仆从军防御各地的反抗。
对于偌大一个河北,单靠那些没有军纪的仆从军和降军维持控制,实际上是很危险的。
中原不像草原,在草原上走上三天三夜,也未必能遇到什么人,而在中原,每隔三五里便有一处村落,村落、庄子的外围都有高高低低的围墙保护,庄中有自建的民团,战力未必比那些杂牌的降军差,而且,那些降军与那些庄子私底下还有许多说不清楚的联系。
不要看这些人现在好像被契丹人杀怕了,服服帖帖,当契丹人露出伤口,现出疲态之时,谁也说不准这些民团、这些降军会不会扑上来反戈一击,拿着契丹人的脑袋取向开封那小皇帝请赏。
耶律麻答此次率领八万大军偷袭博州,得手后,将所率的一万仆从军及五千契丹铁骑留在了博州,那是他的后路,不能不守。他则亲自率领六万五千多人在马家口这附近扎下营寨。
渡河到南岸的那三千人马覆灭了,三千人只逃出了三十多人,那是因为黄河的南岸还留有五只艋斗小船,本是准备用来紧急情况下报信用的,其中两只被黄河上的大浪打翻,两船人尽数掉进黄河里喂了王八。
剩下的这三只艋斗小船竟然硬生生挤了三十多人,还有数十只胳膊,无数的手指。这些都是船上的人砍下来的,人被逼到了绝境,只要有一线生机,真的是什么事情可能做得出来。
这些人都是最胆小的,也是最聪明的,一看到形式不妙,便想到了停在岸边的那五只小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从如地狱般的南岸逃脱出来。
耶律麻答厌恶地看了看这三十多人,问清了情况后,他原本想将这些人推出去斩首示,不过看到众将兔死狐悲的神情后,他改变了主意。耶律麻答很清楚,这场大败不能怪耶律淳观,也不能怪这些逃回来的败卒。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他自己。
因为他的疏忽大意,原本一千四百多艘大小船只被烧得只剩下四五百艘,原本准备渡河的三千铁骑也因此由骑兵变成了步兵。
同样因为耶律麻答的原因,事先没有让部下适应黄河上的风浪,导致上岸后,契丹铁骑变成了软脚虾,昏头昏脑,难以组织起阵形,无法抵挡李守贞精骑的突袭。
杀了这三十多人是件小事,但众将必定会不满,耶律大汗也会以为他在遮遮掩掩,想要隐藏什么,非但起不到激励军心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众人的不满,大汗的猜疑。
“给我押下去,每人重重地抽三十大鞭,然后编入乞活军!”耶律麻答恨恨地喝道。
李风云听到消息,赶到马家口附近观战之时,战斗已经结束,那场渡河之战契丹军败得太快,才抵抗了不到大半柱香的时间便溃散了,接下便是追逃杀亡,实在没有多大看头。
李风云等人观察了一下愁云惨淡的契丹军大营,众人回到了荆柯寨。
回到了荆柯寨,一个消息传来,郭威那一万人马,已经得到了刘知远的将领,正星夜兼程朝这边赶过来,四天后就该能赶到了。
李风云闻言心喜,有了郭威的一万人马,他心里就有底多了,那可不止是一万人马,还有相应的器械,投石车,车弩等等,论战力,他这三千人加上典奎的那五六百多人都无法跟他们相比。
并非说那两千精骑的战力不行,骑兵不耐久战,特别是没有备马的骑兵。野战时,骑兵因其速度和冲击力,战力远胜于步卒,但论防守,骑兵却比不上训练精良的步卒。
“我有一个想法,大家看看行不行?”回到议事堂,李风云笑嘻嘻地道。
“什么想法?”典奎笑道,“莫不是又想去烧船?耶律麻答可没那么蠢。”
李风云摇摇头,道:“当然不是,瞧今日的样子,光靠目前手上这点船只,这个麻花恐怕很难攻到南岸去,不过事情总归有变,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麻花估计不会死心,他能选择的法子无非两样。
一样就是大肆搜罗船只。扎木筏恐怕不起,黄河风浪这么大,而且水流湍急,木筏恐怕不行。他若是四处搜罗船只,总不能几千人几千人的往外派吧,那时我们正好可以袭击他派出的小股兵马。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改变地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者趁着夜色渡河,若是让他真的送过去七八千兵马,我瞧李守贞也未必挡得住。
所以,我想,与其坐而待毙,还不如主动出手。咱们直接去偷营,怎么样?”
“偷营?”众人都瞅向李风云,眼光怪怪的。
------------
第百五十五章 指桑骂槐(1)
赵匡胤思索了半晌,问道:“风云兄弟,你的意思是……”
“胡说八道!”
赵匡胤语音未落,就被人打断,说话的是逍遥堂的堂主刘延祚,这几日正好也来了荆柯寨。
此人曾是后唐军的将军,官拜从三品上云麾将军,也是一名一流高手,在江湖上名声也不小,见李风云年纪轻轻,便当上了正四品上武官,心中很是不服。
刘延祚冷声道:“李都尉,难道你认为凭区区四千兵马就能撼动契丹八万铁骑吗?哼哼,年轻人,未免太自不量力了吧!”
“刘堂主不知,李老弟每每有惊人的奇计出来,李老弟这般说,必然有其道理!”典奎急忙打圆场。
“有什么道理?”刘延祚不屑一顾,“不就是仗着是李苍穹的弟子,拿着鸡毛当令箭吗?大家敬仰武圣,可不是一个只会说大话的小子,毛都没长齐,居然大言不惭要去偷营,可笑!刘光远帐下没人了吗?竟然把两千精骑交给这个毛毛糙糙的小子,嫌中原的将士死得不够多吗?
杜重威也是瞎了眼,为了巴结李苍穹,居然任命这么一个鲁莽的家伙为”
帐中的气氛顿时冷了下来,李风云、赵匡胤的人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李风云自从军以来战功赫赫,可以说不逊于任何名将。
来镇州之前,大败萧远奇一千契丹铁骑不说,来到镇州出奇计,调动杨光远的兵马四处奔波,给杜重威创造机会,让杜重威有机会取得了镇州城东之战的大劫。
进入镇州城后,危难之际在南门城墙上大显神威,以一己之力杀退了已经攻上城头的杨军,避免了镇州城陷落,立下大功。
后来又只身杀出斜阳道,杀得杨瞻所率的两千骑兵折损过半,导致杨光远的三千精骑一蹶不振,难堪大用。
来到忻州城后,乔装阵斩耶律安端的大将萧远楚,让攻城的契丹仆从军士气溃散,功亏一篑,建下大功,为刘知远解掉了兵败之危。
接着献策偷袭耶律安端的粮草营,并亲自领着众人摸进契丹大营,纵火烧了耶律安端的粮草,导致耶律安端败走忻州,又立下一大功。
接着,从刘知远处求来解救镇州的援兵,杀回镇州,在斜阳道再次献策郭威,建议从小道偷袭驻守斜阳道的杨瞻军军营,又一次大获全胜,最终导致郭威从侧翼攻击杨光远大军得手,杜、郭两军联手大败杨光远。
这场大战,若论首功,当然非李风云莫属。
南援戚城途中,李风云又自告奋勇,袭扰耶律麻答,并成功的烧毁了马家口大半的船只,打乱了耶律麻答的部署,使得契丹人首批登岸的契丹兵马大幅减少,间接的帮助李守贞大败契丹军。
凭着这些功绩,李风云怎么就做不得一个上折冲府都尉?
赵匡胤也十分不舒服,刘延祚这般说不止是在说李风云,同时也暗中指责刘知远、郭威溜须拍马,更影射他赵匡胤幸进,要知道,若要论年纪,他的年纪比李风云恐怕还要小一些,这叫赵匡胤心中如何不怒?
虽然李风云心中也冒火,但看见一众手下及赵匡胤等人一副要爆发的模样,李风云强行定了定心火,道:“刘堂主,那你认为该如何做?”
如今的李风云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初入江湖的李风云,见过那么多高手,又经过那么多当世名将的指点,多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气度早非昔日吴下阿蒙可比。
刘延祚哈哈答笑道:“依老夫的意思,当然该积蓄力量,伺机而动,如果契丹人派出小股兵马,当然可以考虑袭击一下,若是契丹人的兵马超过千骑,还是静观其变为妙!”
相似小说推荐
-
我有一座城隍庙 (梦春一秋) 起点VIP2018-01-31 古典仙侠张一仙偶然间得到城隍金印,穿越元末明初的年代,化身城隍,除恶务尽,惩恶扬善,一步步从...
-
都市神级仙少 (吧唧叭叽) 起点VIP2018-01-31 修真文明【火热爽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吊丝男好心救人得修仙手环,人生开始吊炸...